施耐庵编写的是《水浒传(青少版)》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巍然屹立的丰碑,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数百年来,它一直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并被译为多种文字,成为我国流传最为广泛的古代长篇小说之一。
《水浒传》具体而生动地描写了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发展直至失财的整个过程,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种种罪恶,热情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塑造了一大批梁山好汉的光辉形象,形象地揭示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客观真理和农民起义失败的内在原因。
《水浒传(青少版)》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古代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全书讲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不堪暴政欺压,聚义水泊梁山,替天行道,直至接受朝廷招安最终走向失败的整个过程,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压迫、英勇斗争的悲壮场景,细致地展现出宋代的政治文化、市井风情和社会景观等历史画卷。
《水浒传(青少版)》由施耐庵编写。
大宋年间,哲宗驾崩,膝下无子,文武百官商议,册立其弟端王为天子,帝号徽宗。
徽宗做端王时,身边有个叫高俅的亲随。这高俅从小游手好闲,若论仁、义、礼、德,全然不会。偏偏因他毬踢得好,深得端王喜爱。端王即位不到半年,便封他做了殿帅府太尉。
高俅到殿帅府上任时,全府上下都来参拜,唯独少了一名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半月以前,王进生病,不能来衙门管事。高俅闻此大怒,喝道:“大胆!竟敢抗拒官府,搪塞本官,装病在家,快与我拿来!”
王进哪敢违抗,只得抱病前往殿帅府,参见太尉。高俅问道:“你这厮就是都军教头王升的儿子?”王进道:“小人正是。”高俅喝道:“你不过一个小小教头,如何敢小看我?你仗谁的势,要推病在家,安闲快乐!”王进道:“小人不敢!其实患病未痊。”高俅骂道:“贼配军,你既然抱病,如何能来?”王进道:“太尉传召,怎敢不来!”高俅大怒,喝令左右:“给我拿下这厮,用力打!”左右将领与王进交好,皆为其说情。高俅喝道:“今日看众将的面子,暂且饶了你这厮,明日与你算帐!”
王进谢罪后,抬头一看,认出是高俅。出了衙门,叹道:“俺的性命难保了!却道是谁,原来是他!真是冤家路窄!当初他学使棒时被我父亲一棒打翻在地,躺了几个月。今天落在他手里,怕是没好日子过了。这可如何是好?”回到家中,对娘说了此事。娘道:“我儿,‘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只是,逃到哪里是好?”王进答道:“母亲言之有理,孩儿正有此打算。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镇守边庭,他那里招贤纳士,何不去投奔他?”
当下母子二人收拾了行李,连夜逃出了东京,往延安府奔去。一路上,母子二人夜住晓行,已有一个多月了。
一日,天色将晚,母子二人错过了投宿的地方。正发愁问,看到一所大庄园,拜见了庄主,请求借住一宿。庄主太公盛情相待,安排他们住下。
次日,王进的老母因路途劳累,犯了心痛病。庄主太公劝他们多住几日,还差人去抓了药来,医治王进的老母。王进拜谢了。
母子二人在太公庄上住了五七日,老母的病才痊愈。就在王进收拾行李要离开的当日,来后槽看马,见空地上一个后生赤着膊,刺着一身青龙,约有十八九岁,正在那里使棒。
王进看了半晌,不觉失口道:“这棒使得好,不过有破绽,碰上了真好汉,怕是要吃亏。”后生听了大怒,喝道:“你是何人?竟敢笑话我?我可是受了七八个有名的师父指点的,不信打不过你!你敢不敢与我较量?”
正在这时,太公来了,对那后生喝道:“不得无礼!”后生道:“这厮笑话我的棒法。”太公道:“客人可会使枪棒?”王进道:“颇晓得些。敢问太公,这后生是府上什么人?”太公道:“是老汉的儿子。”王进道:“既然是府上的小官人,若他爱学,小人指点他一二如何?”太公道:“如此甚好。”说罢,便让那后生来拜师父。
那后生怒道:“阿爹,这厮胡说,休要相信!如果他打赢了我,我就拜他为师。”王进笑着,却不肯动手。太公道:“客官既然肯教犬子,不妨与他比试一下。”王进笑道:“若伤了令郎,只怕不好。”太公道:“不碍事,就算打折了手脚,也是他自找的。”
王进道:“那恕我无礼了。”便取了一根棒,来到空地上。那后生看了看,拿着棒向王进直奔过来。王进转身,拖了棒便走,那后生追赶过来,王进回身,把棒从上劈下来,那后生赶紧用棒来挡。王进却没打下来,而是拿棒往那后生怀里直搠过来,只一下,那后生吃痛,把棒丢在一边,往后倒下。
王进赶紧上前扶住,道:“莫怪,莫怪!”那后生爬起来,向王进拜道:“枉费我拜了许多师父,原来不值分文。师父,还请多多指教。”王进道:“我母子二人在此打扰多日,无以为报,理当效力。”
太公大喜,叫庄客杀牛宰羊,摆好酒食,请王进母子赴席。席问,太公道:“师父武艺高强,一定来头不小。小儿真是有眼不识泰山!”王进笑道:“实不相瞒,小人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因得罪了新任的高太尉,只好和母亲逃往延安府,投奔老种经略相公处。不想在此得到二位盛情款待,还医治好了母亲的病患。既然令郎好学,小人必悉心教导。”那后生便过来拜王进。
太公道:“老汉祖居在此华阴县,前面是少华山,这村叫史家村。老汉这儿子从小不务正业,只爱使棒弄枪。不知花了多少钱请师父教他,还请人给他刺了一身花绣,肩臂胸膛共有九条龙,因而大家都叫他九纹龙史进。教头既然肯当他师父,老汉必重重酬谢。”王进道:“太公放心,小人一定不负所托。”
自那日起,王进每日悉心点拨,十八般武艺,一一从头指教。不觉光阴荏苒,半年已过。史进对这十八般武艺学得十分精熟。
王进见他学有所成,便要告辞,往延安府去。史进不肯放,说道:“师父留下来好了,小弟愿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王进道:“多谢贤弟的好意,在此固然是好,只怕高太尉追捕而来,连累了你。我一心想去延安府,投在老种经略处,找个差事。那里镇守边庭,正是用人之际。”
史进与太公苦留不住,只好安排筵席送行。次日,王进母子二人辞别了史太公。史进亲送十里路,心中难舍,洒泪拜别了师父。王进母子往关西去了。
P1-3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施耐庵所著,作者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的故事为背景,描写了不同阶层的人们在封建专制下最终走上反抗之路的经过,歌颂了起义英雄们“仗义疏财归水泊,报仇雪恨上梁山”的行为。
该书中,作者极力刻画了水浒英雄的“忠、信、义”以及无畏的优秀品德,在读者面前展示了一群仗义勇为、有血有肉的英雄群体。
《水浒传》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如智取生辰纲、风雪山神庙、三打祝家庄和攻陷大名府等等,生动曲折、惊心动魄、妙趣横生。全书中所描写的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分别而有重点地塑造了一个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最突出地表现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这是该作品具有光辉艺术生命的重要因素。该书中描写了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但没有哪个人物形象是雷同的,而是各具特色。小说中至少出现了一二十个个性鲜明的典型形象,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作品能紧扣人物的不同出身经历,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语行为去表现其性格,如宋江的领袖才能、吴用的神机妙算、鲁智深的忠勇仗义、林冲的骁勇善战、武松的神威神勇、李逵的粗鲁莽撞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作者善于根据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生活阅历的不同,刻画出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林冲、鲁达、杨志虽同是武艺高强的军官,但由于身份和经历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不一样。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较优越的社会地位,幸福的家庭,又是习武带兵之人,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因而他的性格中既有隐忍退让、委曲求全的一面,又有骁勇善战、敢作敢为的一面。与林冲相比,鲁达一无牵挂的身世,形成了他酷爱自由,好打抱不平的性格。这种性格使他因对阶级统治的不满,主动走上了反抗之路。杨志走上梁山的道路更为曲折,作为“三代将门之后”,追求功名是他的生活目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可以委曲求全,连高俅的排斥也不能阻止他的决心。得到梁中书的青睐后,追求名利的欲望更加强烈了。在比武场上的威风,护送生辰纲的克尽职守,都充分体现出这一点。直到“生辰纲”被劫,不仅功名之路被毁,还有牢狱之灾等着,他才迫不得已上了梁山。
《水浒传》的语言是基于口语化的文学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生动形象、明快洗练,寥寥几笔,使描写对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读者在经历其生动曲折的情节之余,还能感受其文字之美,对提高古典文学的鉴赏力亦有极大帮助。
正是这些不朽的艺术成就,才使得《水浒传》能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深深地吸引着古今中外千千万万的读者,这支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奇葩也会在历史的长河中久盛不衰,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