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语文新课标必读经典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美)海伦·凯勒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海伦·凯勒是美国20世纪著名的盲聋女作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拉德克里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被誉为人类意志力的伟大偶像。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最著名的一篇散文代表作,她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身体健全的人们应珍惜生命、珍视光明,关爱人生、关爱他人。

内容推荐

海伦·凯勒很小的时候就因病失去了视觉和听觉,但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她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了大学,后来还致力于救助伤残儿童、保护妇女权益和争取种族平等的社会活动。她是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却为世界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主要记叙了她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全书洋溢着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给所有读过此书的人以巨大的鼓舞和震撼。

目录

第一章 光明和声音

第二章 童年的回忆

第三章 爱的摇篮

第四章 希望

第五章 生命再造之人

第六章 走进自然

第七章 懂得“爱”

第八章 兴奋和惊喜

第九章 圣诞节

第十章 波士顿之行

第十一章 投入海洋的怀抱

第十二章 山里的秋天

第十三章 雪的世界

第十四章 学会说话

第十五章 有关《霜王》

第十六章 世界博览会

第十七章 求学之路

第十八章 自信与希冀

第十九章 剑桥女子中学

第二十章 战胜逆境

第二十一章 入学

第二十二章 思想乌托邦

第二十三章 享受生活

第二十四章 托满阳光的手

第二十五章 大学生活

第二十六章 遇到马克·吐温

第二十七章 不服输的人

第二十八章 走上演讲台

第二十九章 怀念贝尔博士

第三十章 反战运动

第三十一章 拍摄电影

第三十二章 剧院生活

第三十三章 母亲去世

第三十四章 意外的喜悦

第三十五章 走出黑暗与孤寂

第三十六章 祈祷光明

第三十七章 第一天

第三十八章 第二天

第三十九章 第三天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光明和声音

1880年6月27日,在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一个叫做塔斯甘比亚的小镇上,我来到了这个世界。

我的家族父系的祖先是瑞典人,后来移民到了美国的马里兰州。或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的一位祖先居然是聋哑教育专家。只是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他竟会有一个像我这样又聋又盲的后人。或许这就是命运吧,它是如此的不可预料!

自从我的祖先在亚拉巴马州的塔斯甘比亚镇购置了土地后,整个家族就在这里定居了。听父亲说,当初这里极为偏僻,为了购置家里和农场所需的用品、农具、肥料和种子,祖父每年都要从塔斯甘比亚镇骑马到七百六十英里外的费城。祖父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总是在报平安的家书中描述沿途看到的西部景观,告诉大家他旅途中遇到的奇闻异事。时至今日,后辈们仍然喜欢翻看祖父留下的书信,每个人都乐此不疲,因为这些书信就像是一本真实的探险小说。

我的父亲名叫亚瑟·凯勒,在南北战争期间曾担任南军上尉。我的母亲凯蒂·亚当斯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她比父亲小好几岁。

生病之前,我是有视觉和听觉的。那时,我们的房子很小,只有一间正方形的大房子和仆人住的小房子。南方人当时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家都会在自家的房子旁再加盖一问房子,以备不时之需。南北战争之后,我的父亲也依照这种习惯造了这样一所房子,和母亲结婚后,他们就住在这里。小屋周围种满了葡萄、爬藤蔷薇和金银花,小屋被它们的枝蔓严严实实地遮掩住了,远远望去,就像是一座用树枝搭成的凉亭。黄蔷薇和南方茯苓花的花丛也深深掩埋了原本凸出的阳台,蜂鸟和蜜蜂显然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乐园。

祖父和祖母住在离父亲的住所只有几步的老宅里。我童年时候的家就是这样一个被郁郁葱葱的绿树藤萝所环绕的天堂,邻居们都亲切地称我们家是“绿色乐园”。

我的家庭老师是莎莉文小姐,在莎莉文小姐进入我的世界之前,我经常孤身一人在庭院里散步。我喜欢轻轻地依偎着方形的黄杨木树篱,凭借嗅觉去寻觅初开的紫罗兰和百合花,贪婪地吸吮着那沁人心脾的芬芳。

心情不好时,我也会独自来到庭院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我总是将热得发烫的脸庞埋入清凉的树叶和草丛中,这样,焦躁烦闷的心情就会随着肌肤的降温而很快冷静下来。

置身于这绿色的庭院之中,人的心情也会自然地舒畅起来。院子里有一种茉莉,它们总是低垂着自己的花枝;还有卷须藤,这植物的枝蔓总是趴在地上;更有趣的是一种叫做蝴蝶荷的花——它得名于那蝴蝶翅膀般的花瓣,这种罕见的花不时地散发出一阵阵甜丝丝的芳香。

不过,最漂亮的当然还是爬藤蔷薇,它们一串串地倒挂在阳台上,散发着特有的芬芳,完全没有尘土的污浊之气——在北方是很难看到这种蔷薇的。

每个清晨,趁着朝露尚未退去,用手轻轻地去抚摸它们婀娜的花瓣,可以感受到一种令人心醉的柔软和高洁,再坚硬的心也会为此变得温柔。我常想,上帝御花园里的曝光兰,也不过如此吧!

或许,每个人生命的起始都是差不多的——像多数普通家庭迎来第一个孩子时一样,我的出生给全家人带来了希望和喜悦。为了给第一个孩子取一个美好的名字,全家人绞尽了脑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取的名字才是最好的,他们甚至为此而争吵。父亲想给我取名为“米德尔·坎培儿”,因为这是他最尊敬的一位祖先的名字;母亲则想用外婆的名字“海伦·艾培丽特”来称呼我。最终,经过讨论和妥协,母亲取得了胜利,于是我被冠以外婆的名字。  不过,关于名字的争论并未到此为止。带我去教堂接受洗礼时,全家人又一次手忙脚乱,高兴过度的父亲居然把起好的名字给忘掉了。当牧师问起婴儿的名字时,紧张激动的父亲顺口说出了“海伦·亚当斯”这个名字。因此,我的名字就不再是“海伦·艾培丽特”,而是戏剧性地变成了“海伦·亚当斯”。

家人说,尚在摇篮中时,我就非常倔强,试图模仿大人的一举一动。或许正是因为此,我在六个月时就学会了说“茶!茶!茶!”和“你好”,甚至“水”这个并不容易念的单词我也是在一岁前学会的。生病导致盲聋之后,我虽然忘掉了从前所学的字词,但是“水”这个单词的发音我却一直记忆犹新。

刚满周岁时我就学会了走路,母亲说是她最先发现了我的这个新本领。一次,母亲把我从浴盆中抱起,放在膝上,我突然发现一小片稀稀落落的树影在光滑的地板上闪动。好奇心驱使着我从母亲的膝上溜下,接着,我竟一步步地、蹒跚地走向那些影子。

P1-4

序言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的代表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

海伦·凯勒1880年6月27日出生于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一岁半时,她得了一场重病,结果失去了听觉和视觉,并因此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从此生活在沉寂黑暗的世界中。

海伦七岁时,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来到她的身边。在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海伦学会了写字、手语。后来,她还学会了说话,并能和其他人进行交流。

海伦很小的时候就自信地说:“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而且我要去哈佛大学!”1899年,经过严格的考试,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1904年6月,海伦从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盲聋人。她先后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希腊等五种语言,出版了十四部著作。后来,她被任命为马萨诸塞州盲人委员会主席,开始了为盲人服务的社会工作。她还在全美进行巡回演讲,为促进实施盲聋人教育和治疗计划而不停奔波。

1936年,海伦的老师莎莉文小姐去世,这使她非常伤心。莎莉文小姐是海伦的良师益友,和她朝夕相处五十年。海伦知道,正是老师无私的爱,才成就了她,她决心把老师给她的爱发扬光大。海伦跑遍美国,周游世界,为维护残障人士的权益到处奔走。

海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残障人士的福利和教育事业,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1959年,联合国在全球发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伦·凯勒运动”,以帮助世界各地的盲聋儿童。1968年6月1日,海伦·凯勒去世,结束了她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体著作,主要记叙了她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全书洋溢着坚强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给所有读过此书的人以巨大的鼓舞和震撼。

编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5:2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