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海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实为了解上海的“敲门砖”,通过阅读,你可以有重点地了解到新上海的城市风景、城市文化、白领创业、商业休闲等内容,体味到老上海的怀旧、风情。本书图文并茂,配发了近300张高质量的彩色照片,文字可读性强,是一本最新的介绍上海的力作。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海的N种表情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赵阳//汪自力 |
出版社 | 青岛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对上海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实为了解上海的“敲门砖”,通过阅读,你可以有重点地了解到新上海的城市风景、城市文化、白领创业、商业休闲等内容,体味到老上海的怀旧、风情。本书图文并茂,配发了近300张高质量的彩色照片,文字可读性强,是一本最新的介绍上海的力作。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从不同角度描述、解读上海的图文书,回顾、再现了老上海的风情,记录了新上海的繁华、国际化,把外人关心的上海的方方面面基本做了介绍。 从“我是外乡人”、“外国人在上海”、“上海租房记”中外地、外国人在上海的打拼,到“上海人”、“上海的派对”、“从淮海路到徐家汇”等文章对上海多种面孔的描述,再有“弄堂:进入上海的钥匙”、“有趣的上海闲话”、“上海人的吃穿住行”对上海市井生活的再现,可以说本书尽可能地向读者展现了新旧上海的方方面面,从优美的文字中上海的优雅、开放、大度、从容、市井等城市性格多样性一一呈现在读者的眼前。 目录 谁是上海人 在上海求学的日子 我是外乡人 从打工到创业 当物质女人爱上歌舞升平 我的美如此不同 一个北京MM眼中的上海 外国人在上海 我的学生们 信天翁的足迹 都市生活碎片 光鲜下的疲惫 时尚编辑的一天 行走在城市边缘的丁克 要工作也要生活 极简主义者的奢移生活 果果 爱上Lomo的女人 上海心情故事 给我一个爱你的理由 苹果心的爱情 顽子不哭 时间的距离 上海的一片云 暖湿气流 地道里的小提琴 黄昏晚烟 一天 雨天拦出租 上海老克腊子 关于上海的A、B、C…… 上海人 弄堂:进入上海的钥匙 有趣的上海“闲话” 有这样一种上海人 我请你到金茂去吃咖啡 上海人的吃穿住行 上海租房记 “红瓦房”的记忆 点击沪上学术书店 文庙的书市 朱家角制造中 寻找上海的后花园 海上不眠夜 看戏要上小剧场 滋养爱的电影院 如火如茶的演唱会 上海的派对 以行走的方式阐释 上赛场里叹苦经 偶入图书馆 文雅演出:上海博物馆另解 淘宝上海 中秋静安 海派滋味 有情有调的上海美食 泡饭·菜饭·阳春面 在吴江路上走着吃 老上海吃点心认正宗 浓油赤酱 小笼与生煎 异国情调酒吧街 茂名路:老马路上的诡异之花 走走逛逛:南京路或是某个小弄堂 隔江相望的两道城际线 不能不提的南京路 从淮海路到徐家汇 伊丽莎白女王也要逛的城煌庙 新天地新在哪里 迷失多伦路 复兴路上的 上海女子就像猫 奢华重镇:外滩3号 我喜欢的上海小街 上海地铁:奉时尚之名 虹口公园边上的小店 走在外白渡桥上 上海的海边 试读章节 谁是上海人 Anthony用自己的名字XAVIER开了一家店。店里所有的东西都是他自己设计的,用的材料却是百分之百的中国货。他在所有物品的标牌上标着Proudly Made in china。而不是Made in china。 在赛风的一些图片中,上海是一个空问被各种事物充塞着,没有空隙的地方。“从这些照片反映出上海要跻身世界大都市之列的强烈愿望和梦想。在上海,每一个角落都参与拟订未来的蓝图。”赛风说。 我装模作样地走过茂名南路的街角,前面是上海国泰电影院,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翻出大拎包里的很多东西,有表姐们穿过的颜色鲜艳的衣服,有样式古怪白勺丝袜,还有姑妈特意烧给我的辣酱肉丝等等。我把那些颜色样式不适宜的衣饰一股脑儿丢进了垃圾桶,手里稍微轻松点回到大学宿舍…… 这种情景总是难以忘怀,我从无锡考上了上海的大学,每到周六就到姑妈家去。那时,凡是上海以外的亲戚到上海,总是被当作乡下人的。姑妈总担心我吃不好,穿不好,她总是认为自己的女儿着装新潮、时髦,于是就常把自己女儿们压在箱底,而自己又觉得很好的衣服都送给了我。姑妈有三个女儿两个儿子,姑父很早就去世了。姑妈不识字,她靠在锦江大酒店里勤苦地打工来维持家计,所以,姑妈对我可谓用心良苦。 姑妈家住在淮海路上,那是寸土寸金的地方,两个表哥结婚都住在家里——45平方米的小居室,她只好睡在危机四伏的小阁楼上,黑咕隆咚的木楼梯已经被磨得油光水滑,隐着焦墨的乌色。三楼楼梯的拐角有一部被锁住的电话,经常有人在喊:“程家姆妈,电话!”顶楼是共用的厨房,我刚开始老是分不清姑妈家的专用生活用具,或根本打不开被铁丝绕了几圈如连环套的水龙头,呀呀!反正自己像一个乡下人。 上学的时候是很艰苦的。姑妈就常为我烧喜欢吃的辣肉,她陪我逛南京路的夜市,纠正我太过善良的心:这世界坏人、骗子是很多的,除了自己的亲戚,其他的人都不要相信。姑妈以这样纯朴的感情教育我,但她自己呢?我亲眼看到在上海街头,姑妈看见一个外地学生模样的孩子在一张沉痛的“家庭灾难”字纸前乞讨,她眼睛红红的,掏出了50元钱。姑妈自己没读过书,她天生就对读书人有种关爱的感情。所以,精明的姑妈总是在所谓的文化领域里上当,而且还心甘情愿。 后来我就不大常到姑妈家里去了,她倒抽空来看我,还是要带上几大包的东西。姑妈总是个自我没什么好吃的,没有时髦的衣服,还卟自我与“小拆白党”交往而上当受骗,她虽然不认字,却能讲浅显又深刻的道理。在姑妈眼里,我永远是个小孩子,永远都太单纯善良,而社会上的人又太杂乱。 一次我过生目,与朋友到玉佛寺玩,很晚了还没有回宿舍。那一天姑妈又来看我,她呆在我的宿舍里焦急地打听我的情况,后来干脆就住在我那里。夜里12点过后我才回来,当然是十削、肖从一个秘密通道回去的,姑妈就这样黑灯瞎火地等我。那一夜,我与她住在一起,姑妈始终没讲一句话。第二天是周六,姑妈一早起来为我们整个宿舍的同学买了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对大家说:“梅子不懂事,你们要多照顾她。”然后她只轻轻对我说:“你长大了,姑妈很高兴,你若有了男朋友,一定要带给我看看的!姑妈见的人多了,会给你出主意的。” 她给我留下了160元钱,让我自己添点东西就走了。我突然想大哭一场。我发现在她平实简单的生活中,却有着让我依恋的母亲般的宽容与关心。她总是以上海人的精明、善良为我展示着生活的平淡与新奇、烦恼与欣喜,那段在上海的日子,姑妈伴我走过了成长道路上的一段历程。 我是外乡人 下了火车,我出了北广场,乘上轻轨。上海的交通真是四通八达,上海的人也是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梦想,闯荡江湖。我穿着时髦的JESSICA风衣,蓝格衬衫里还系着一条湖色的GIGI绣花长丝巾,脸上化着精致的妆,带着漠然的神情。在上海与它周边的各个城市问穿行得久了,人就变得对什么都无所谓了。 与我一起下火车的还有一个年轻女孩,她的眼睛里满是新鲜与好奇。她穿着非常土气,是那种刺眼的脆绿,很新,很服帖。她红彤彤的脸很粗糙,但现着一种健康与活力。其实,在火车上我就已经注意到她了,她一定是在哪个不知名的小站上来的,没有座位,她就这样老老实实一直站到了上海。 轻轨道口有些拥挤,她抱着一只大包裹,仔细地看别人如何买票,当然,她还是不敢操作自动售票机,规规矩矩地排在如长龙般的人工售票窗口,等着买票。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女孩,她安静地跟随在别人身后,亦步亦趋,避免自己成为别人的笑话。我发觉自己成了范本,因为,女孩一直跟在我的身后,跟得很从容。 我在赤峰路下了站,女孩也下了车,她在人群中虽然有些扎眼,但她不慌不忙,在拥挤的人潮中向出口走去。在一个出口处,有两个销售员模样的人正在向每一个出站的人派发小食品,是一种样式独特的薯片,包装很精美。 我慢腾腾地向前走,边走边接一个电话。女孩走在我的前面,我发现那女孩站在出口处,进退维谷的样子,我不明白前面发生了什么,但我在递上车票后,我拿到了一个包装精美的赠品,那站在出口处的女孩显然正把手伸过来——她交了票,但销售员并没有给她东西,而且很不耐烦地瞪了她一眼,那包本应该给她的东西越过她的手放在了我的手里,而此时我有些手忙脚乱,只好关了手机,去拿那包劳什子。P1-7 后记 它、他、她…… 关于上海的书,称为“林林总总”,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但我们在获悉颜玉强先生的创意时,还是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 这是一本理性与感性兼备的书。我们在编辑这本书时最大的感触是,不同的作者对上海这座城市所用的指称代词的色彩:它、他、她。有的作者甚至专门来信强调必须要用某个“ta”。 面对这样一个可以激发起无穷主观想像的城市,我们无法抑制自己表达的愿望…… 要补充的是,这本书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互联网这个工具:E-mail、MSN和QQ,论坛和数码相机,以至许多作者是素昧平生的。 本书的执行主编是:赵阳、汪自力。 给本书撰写文章的是:DOVRY、GREATFOG、Zhu Jie、卞凯翔、华琳、黄以功、贾布、老柏、老鱼、老赵,李春瑶、凌晓、柳梢头、流箫、罗丽嫒、孟虹、七格、沙莉、汪复生、吴翔、杨红梅、张彦、祝贺。 给本书提供图片的是:胡承伟、黄屹立、刘娜佳、庞建新、沈向红、宋可。 既写了文章又提供了照片的是:洪潇沂、孙钰、秀秀。 负责文字校订的是:吴妍。 另外还要向董晓敏、童晓蓓、张扬的无私支持表示感谢。 复兴致远文化工作室(http://bbs.folk-dlscorery.com)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