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之前你读过很多“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图书,可能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细节、自我调解的方法等,但是你一定很少从小故事中学到理财的具体门道、投资的学问、创富的细节、财商的差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说寓言是人生智慧的精华。那么本书关于理财的寓言,无疑就是各种理财智慧的浓缩。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妙趣横生的寓言背后,闪耀着财富的光芒,传递着创富的智慧。
48则浅显易懂的寓言小故事,并非简单的“有一说一”式的单纯解读,更多的是“借题发挥”地将理财的朴素真理和理念融入其中。相信在这本书中,你会得到一个普通家庭可以掌握到的实现真正财务自由的具体而恰当的指导。
也许你读过很多“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书,也从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细节和调解自我的方法等。但是你可能很少从小小的寓言故事中获得理财的门道、投资的学问、创富的细节以及财商的提升等方面内容。
都说寓言是人生智慧的浓缩和投影,那么,本书无疑就是助你实现理财入门的最佳读物。通过本书,你将学习和领悟建立真正财务自由的贴心忠告。
书中的48则经典寓言小故事分为五类,即理财启蒙篇、投资心态篇、纠正误区篇、理财细节篇和实战经验篇和实战经验篇。这些浅显易懂的小故事,并非“有一说一”式的单纯解读,更多地是“借题发挥”,将理财的朴素道理和真实案例融入其中,并且在保留原故事精髓的基础上,对所有故事进行了一番全新的理财解析,以期诠释出新的观点和感悟,让你能够得到不一样的启发。
你只需把这些理财小智慧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你的财商必将有巨大的提升。你的财富之路也终将水到渠成!
有些人赚钱的能力并不低,但是努力工作得到不菲的收入之后,却很快将钱全花光,美其名日“能挣会花”。因此,这群人虽然收入不低,却没有多少节余,都市中诸多的“月光族”就是这样的人群,以致于当个人财务状况发生变动时,他们无法做出有效的应对。此外,许多有高智商也会交际的人,由于不懂得如何科学理财,往往让自己陷于高财务风险的窘境,因而也无法致富。这些都是理财意识淡薄,理财能力较差的表现。
理财技巧高的人,即高财商者,他们会有计划、有步骤地理财,在增加收入、减少不必要支出的同时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准。相对于那些开支无度或者过于吝啬的人,高财商者贵在能够开源节流,在支出时使花费发挥最大效用,令现有财富迅速增加或重新创收。
通过科学理财,高财商者可以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来提高生活水准和生活质量。由租房到买房:由搭公车上班到开自己的私家车上班;由周末闲逛到出国旅游,高财商者会稳步提高自己的经济能力,并且对未来做好充足准备,储备退休后的养老所需,实现完美幸福的人生梦想。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每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都能达到的。
相反,那些自恃有钱而挥霍无度的低财商者,常常因为收支不平衡而身陷债务。结局大都较为悲惨。
不该花的钱坚决不花,这其实是最简单的理财之道。那么。不妨从现在起,为自己的将来做预算。
预算是一张蓝图,它能帮助你有计划地使用财富,使你用有限的收入最大限度地享受生活。约翰,洛克菲勒每天晚上人睡前,总要算算账,把每一美元的用途弄得一清二楚,然后才上床睡觉。
在记账最初的一个月里,我们要把所花的每一分钱做出准确的记录。如果可能的话,连续作三个月的记录。然后我们可依此弄清楚钱到底是花在哪里,哪些支出是不必要的、应该减少的,哪些支出根本就是错误的浪费行为。长此以往,你就会不自觉地养成理性消费的好习惯,而这正是科学理财的关键。
一个人的财富,不在于他现在的钱包有多鼓,而取决于他所累积的收入能否成为持续不断的财源,并且在未来永久地保持口袋鼓胀饱满。也许大家都渴望这样一种生活:即便是你停止工作,出去旅行或度假,你的口袋里仍会有源源不断的金元进账!学会科学理财就能帮你实现这一点!
现在就利用好你的资金,从事有获利的投资。从类似的经验中获得智慧后,你的投资将日益扩大,金子就会像河水一样不停地流入到您的口袋。从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收入中,逐渐积攒出一笔钱,让每笔钱自始至终都为你效劳,这样假以时日,你将会得到更多的钱。
“钱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理财,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理财这件事儿就应该未雨绸缪、居安思危,越早实施越好。这样,当危机突然降临时,你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或者毫无办法。
拾到的玉米——神奇的“复利效应”
野猪和猴子在一片收割过的田地里发现了一袋农夫们丢下的玉米,于是它们兴高采烈地平分了这袋玉米。
转眼第二年秋天的时候,野猪和猴子坐在田间聊天。猴子对野猪说:“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咱们捡到的那一大袋玉米吗?今年如果再拣到玉米。就可以像去年一样舒舒服服过冬了!”
野猪听完猴子的话,疑惑地问:“猴子老弟,难不成你把去年分得的玉米全都吃光了?”
猴子点点头:“没错呀!不吃光。难道还留着吗?”
野猪听罢。摇了摇头:“看来今年你还得出去寻找过冬的粮食不可了!我把去年分得的粮食留下一部分。找了块肥沃的土地种下去。今年的收成还不错。如果以后我每年的收成都很不错。那么我就不需要天天为找食物而奔波,年老时也不必为找不到食物而犯愁了!”
寓言中的野猪很有理财观念,它留下了玉米,利用复利的效应使其在数量上不断翻番。实际上,理财的关键就在于此:通过复利的方式,使你的资产经过一段长时间实现快速增值。
复利计息是人类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号称人类的“第八大奇迹”,爱因斯坦称之为“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你只要以较少的本金作为投人,经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复利就会产生明显的作用,到时候就会获得惊人的收益和回报。
正常的单利,是以你的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只表示你的本金得到的利息,在单位时间所生的利息不带人本金滚动计算;而复利是将你的本金和单位时间(一般为一年)所生的利息一起滚雪球累加计息。
举个例子,可以让大家更明白。假如你投资1万元,找到一份年回报率20%的投资,不按复利计算,30年后你连本带利将得到7万元,其计算公式是:
10000×(1+20%×30)=70000元
假如你还是投资1万元,进行一份年回报20%的投资,如果每年都能保证相同的回报率,按复利计息后,30年后的收受益将近240万!其计算公式是:
10000(1+20%)30=2373763兀
如此对比,差别显而易见。复利计息意味着你赚到的利息还可以不断生钱,这要比在银行定期存款的本金套息强得多。
如果你是25岁的上班族,每年拿出1万元投资,保守地说每年回报率是10%,那等到你60岁退休时,兜里的钱也能过百万了!你可能会质疑:到退休之前,一直保持10%的稳定年收益似乎很难吧?当然。我们这里说的回报率是个平均数,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再加上合理的投资,这个回报是不难做到的。
提到复利,就不能不说说“72法则”。
所谓“72法则”,就是“如果以1%回报率的复利计息,经过72年后,你的本金会变成原来的一倍”。这个公式可以很好地举一反三,比如你想知道做一项回报率为10%的投资,在多长时间内本金可以翻一番,就可以用72除以每年的回报率10。即:72÷10=7.2年。
世界著名理财和投资专家彼得·林奇。就是着眼于长期复利增长的投资家。他的投资方式虽不同于巴菲特的集中投资,但所取得的效果却是并无二致。彼得·林奇掌管的麦哲伦基金在其担任经理人职务的13年间,资产由2000万美元增长至140亿美元,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使麦哲伦基金成为富达公司的旗舰基金,并且也是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其投资绩效名列第一。13年间的平均复利率竟高达29%!
通常情况下,大量的分散投资,加上长期持有,会使复利的效应最大化地发挥出来。我们可以假设,如果一个人在1977年在麦哲伦基金投资了l万美元,那么到1990年,他就会达到百万富翁的水平!
赚钱不只靠薪水,钱生钱是非常重要而且也非常必要的收入来源。工薪阶层靠长期投资带来的复利效应绝对可以过上非常富足的生活。
假设你今年40岁左右,目前家庭总存款有50万,那么建议你拿出30万投资基金,15万投资股票,剩余5万购买货币基金或者用于平时的大额支出。30万投资基金可根据家庭风险承受能力浮动,如果风险承受力不高,可以多选择偏债型或分红型的基金:如果风险承受力很高,可以选择指数型或股票型基金。
要牢记:复利计息仅限于你是长期持有且要将红利进行再投资,并且还要能保持一定的收益水平。一般来说,很少有投资是为你复利计息的。但你可以按照复利的方式去投资。因此,用好你手里的钱,现在就开始做长线投资,让复利这个“神奇的计算器”为你钓到大鱼吧!P4-P9
“从别人的故事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这远比从自己身上收获各种教训好得多!”
在我的记忆里,这段话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之口。在人们模糊的印象中,培根只是被冠以了“哲学家”的头衔,殊不知现实生活中的培根同样是一个对财富颇有见解的人,曾经因为财务问题而身陷囹圄的他,说出上述这番话想必也是有感而发。
是的,从别人身上学习是一个好习惯。正如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喜欢从故事中学习知识,学习做人的道理一样,通过阅读书籍知晓各种故事,从各种故事中增长见识,积累社会经验。大多数情况下,一则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往往比长篇累牍的大道理更令人印象深刻,并且容易熟记于心。然而,“从别人的故事中学习”的好习惯,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似乎早已消失殆尽。也许,成年人已经习惯了盲目地做事,习惯了让头脑里充斥一些杂乱琐碎的东西,习惯了向着一个错误的目标不停地奔跑……在浮躁的环境下,每个人似乎都把小时候养成的N多好习惯抛在脑后——当然,其中就包括“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这句忠告。
在目前的中国,任何一个中等收入的人,只要你的财富观念正确、方法得当,都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同样,任何一个想在这个时代成为财富英雄的人。也不必一定要有很高的学历和智商,甚至也不一定要有太丰厚的创富资源,而只要你能不断地积累理财经验和方法,持续地强化理财意识,你就一定能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对此你感到奇怪、不可思议吗?其实,这一切并非是在盅惑人,只要我们学会理财,并且从现在开始去做,就一定可以成为财富的主人。
在大方向上着眼,为了实现这种目标,我们需要以下“三步走”。
第一,明白理财的意义,学习理财的知识和门道;
第二,掌握基本的理财技巧,多借鉴理财高手们的成功经验;
第三,坚持不懈地进行理财,当然。前提是选择科学、正确的方法,以期获得满意的结果。
从细节上入手,建议大家在精读理财专业类书籍的同时,不妨以读故事的心态浏览本书。我们不奢望本书能够使你一夜之间就醍醐灌顶,迅速变成理财高手,因为那既不现实也不靠谱。但是我们由衷地希望本书能够使你在愉快阅读的同时收获到赚钱的具体思路,同时也为您的理财和投资实践带去一点启发和警示。
也许之前你读过很多“小故事,大道理”之类的图书,可能从中学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做事的细节、自我调解的方法等,但是我相信你一定很少从小故事中学到理财的具体门道、投资的学问、创富的细节、财商的差异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果说寓言是人生智慧的精华。那么本书关于理财的寓言,无疑就是各种理财智慧的浓缩。
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妙趣横生的寓言背后,闪耀着财富的光芒,传递着创富的智慧。比如《拾到的玉米》这则寓言中,野猪和猴子同时捡到了一袋玉米,但是两者的处理方式却是迥然不同的。野猪留下了部分玉米做种子,使玉米在数量上翻番,每年都有玉米吃,有点像理财中的复利效应。实际上,理财的关键就在于此:通过复利效应,使你的资产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实现快速增值:相比较之下,猴子却是毫无远见的。一点玉米也没有留下,全都做了自己的口粮,结果到头来难免还得继续为寻找食物而发愁。这其实就是有没有理财观念的最大区别。
再比如《药方的价值》这则寓言里,宋国人对于家中的祖传药方毫不在意,而他的冯姓亲戚却发现了药方巨大的商业价值,高价买断了药方所有权。并且将药方献给齐王,获得了更高的“黄金价”。从中可见:同一个事物,在不同的人眼里,价值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没有一双善于投资的慧眼,你是无法从寻常事物中找到物超所值的商品的。 48则浅显易懂的寓言小故事,并非简单的“有一说一”式的单纯解读,更多的是“借题发挥”地将理财的朴素真理和理念融入其中。相信在这本书中,你会得到一个普通家庭可以掌握到的实现真正财务自由的具体而恰当的指导。
本书在保留原故事精髓的基础上,对所有小故事进行了新的理财解构,以全新的观点和视角给读者以启发和点拨。大家只需把这些理财小智慧灵活运用到生活中,你的财商必定会有巨大的飞跃,你的财富人生终将会开花结果!
请记住:拥有财富不是一种机会,而是一种选择!任何耀眼的光环背后,都隐藏着不轻松的积累和付出。当你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正是你做出一种正确选择的开始!
轻松愉悦的理财之旅。就此开始!
我们上路吧!
“从别人的故事中学习是一个很好的习惯,这远比从自己身上吸取各种教训好得多!”
——弗兰西斯·培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