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可敌国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你可知道他出身也是卑微?他也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才能够赚到他的第一捅的金?他是如何为人处事让旁人无法撼动他的首富交椅?他又是如何家教,使他的后代也能出类拔萃、独当一面?……看看本书,你将更多地了解李嘉诚,从中,你将受益匪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华人首富李嘉诚图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龙巍坚 |
出版社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富可敌国的华人首富李嘉诚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你可知道他出身也是卑微?他也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拼搏,才能够赚到他的第一捅的金?他是如何为人处事让旁人无法撼动他的首富交椅?他又是如何家教,使他的后代也能出类拔萃、独当一面?……看看本书,你将更多地了解李嘉诚,从中,你将受益匪浅。 内容推荐 你知道他在华人世界的巨大影响力,但是,你是否知道:身无分文的他如何赚到第一捅金?出身卑微的他如何获得大家闺秀的芳心?他如何从门外汉变为世人皆知的“塑料花大王”?他如何抓住时机一跃成为地产大鳄?他如何兵不血刃成功上演蛇吞大象?他如何让旁人无法撼动他的首富交椅?他如何让后代亦能出类拔萃、独当一面?…… 本书将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你讲述华人首富李嘉诚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第1章 生不逢时 外寇入侵世道艰 潮州古城 书香世家 生逢乱世 逆境求学 乡土沦丧 四处投亲 跋山涉水 辗转香港 第2章 慈父早逝 单薄少年挑重担 身无分文 艰辛创富 动乱年代 书生无用 人乡随俗 学做港人 日据港九 暗无天日 少年丧父 勇挑重担 第3章 披星戴月 14岁少年闯天下 饥寒交迫 四处碰壁 婉拒舅恩 独闯天下 披星戴月 茶楼堂仔 加盟中南 表行学艺 求学抢学 自有主张 第4章 投身推销 频频换工步新行 转行推销 街仔生涯 五金推销 初识塑胶 辞别五金 入主塑胶 第5章 逆流而上 长江精诚主沉浮 长江浩荡 尽显风流 艰难创业 勤能补拙 春风得意 途遇险滩 精诚所至 金石为开 第6章 远见卓识 塑胶开花加筹码 洞察先机 柳暗花明 分秒必争 抢占市场 尽占先机 领先潮流 持之以恒 稳健发展 第7章 佳偶天成 家和万事方见兴 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 辛酸历程 为爱立志 心心相印 相夫教子 妻贤子孝 家庭美满 痛失爱妻 情比金坚 第8章 独具慧眼 地产富豪显神话 审时度势 开拓市场 初涉地产 草木逢春 敢想敢做 超越置地 绝妙扩张 小蛇吞象 再接再厉 业界称主 第9章 尽心尽力 成功不忘助华资 联手华资 大战在即 励精图治 超越梦想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侠骨仁心 力助中资 应势而动 市场选择 第10章 峰回路转 生意场上进退经 过于自信 错失先机 立足香港 重整旗鼓 招标受挫 虽败犹荣 股市危机 险陷烂市 进军海外 不忘香港 进军电信 净赚千亿 第11章 义薄云天 睿智儒商助公益 荣归故里 造福家乡 扶医助残 爱心无限 倾资内地 公益为先 独资汕大 教育为先 义薄云天 奉献不息 生活简朴 孝字当头 我为何要把500亿元捐给慈善事业? 第12章 言传身教 李氏家族创新篇 超人传承 扶子建业 沉稳泽钜 肩负大任 泽楷立志 亚洲第一 盈科借壳 一飞冲天 日创神话赶超父辈 李嘉诚给儿子的十条忠告 第13章 泽被后世 智囊无价传天下 管理真经 以人为本 义字当头 信誉为先 民为邦本 豁达仁和 秘诀公开 超人也凡人 试读章节 潮州古城书香世家 1928年7月29日(农历六月十三日),一个婴儿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府城)北门街面线巷5号——一座极为寻常的古宅里(今属潮州市湘桥区)。宅子十分讲究,连烟囱都是楼阁的模样。这里毗邻喧哗的北门市场,面向如面线一般狭长的小巷,它在众多“古色古香,静谧幽雅”的古宅里显得如此素雅平凡。古宅前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一切都表现得平平常常,然而就是这幢普普通通的古宅,在今天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前来参观瞻仰。因为当年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如今的经济超人李嘉诚,正可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古宅因李嘉诚蓬壁生辉,潮州也因李嘉诚而蜚声海内外。 潮州市位于广东省东部的韩江中下游,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古揭阳县算起,至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古潮州濒临南海,自隋以后因潮水往复而得名。相传有凤来仪,因而别称凤城、凤楼城。城中金山、葫芦山、笔架山,三山如屏,中间韩江一水似带,构成了一幅水色山光护古城的壮丽图画。而闻名中外的“潮州八景”,就如颗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散落在这风光秀丽的画卷之中。其中“湘桥春涨”最为有名,描写的是“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湘子桥,在暮春三月那烟波浩渺的云雾中,一如长龙卧波的壮丽景象;“凤台时雨”亦不遑多让,刻画的是盛夏时在凤凰台上观赏奇妙的天象,其缥缈虚幻宛如海市蜃楼;“龙湫宝塔”写的是“船如梭横织江中锦绣,塔作笔仰写天上文章”之妙;而“北阁佛灯”的灯,光照十里,神秘莫测;“鳄渡秋风”的风,可四面驶帆,蔚为奇观;“韩祠橡木”,祠吊先哲,花卜科名,是为历史美谈;“金山古松”,山高松翠,以喻马发阖门殉国之功;“西湖渔筏”,湖光山色,潋滟空蒙,美不胜收。如诗如画的美景将潮州的灵山秀水打扮得更加婀娜多姿。 由于接受、传播中原文化较早,潮州不仅风光旖旎,钟灵毓秀,更是人文荟萃之地。仅唐宋期间就有不下10位宰相由于各种原因来到潮州,带来了中原文化,其他名流高官更是数不胜数。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在这里留下了“为官八个月,江山易姓韩”的佳句。到了明清时期,潮州更是人才辈出,也许正是这如诗如画恍若世外桃源的秀色,让李氏这个书香世家驻留。 据李氏族谱,明末清初,一世祖李明山,为避战乱,举家由福建莆田迁至潮州府海阳县(今潮州市),李氏祖先原本是中原人氏,因灾荒而南迁至福建莆田的。从此李氏家庭同大批因战乱而南迁的中原人一起成了潮州各部落、各家族中的一支。从一世祖李明山定居潮州,传至李嘉诚这一辈,正好10世。也许正是李嘉诚将这个家族的这段历史永久的保存了下来,正是他的横空出世和风云人生改变了李氏家族的命运,否则这个极为寻常的书香世家早已被湮灭在尘世间,只不过是历史上不起眼的一抹痕迹而已。 李嘉诚的曾祖父李鹏万也是了不起的人,他是清朝每12年选拔一次的文官八贡之一(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人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这在当时的潮州传为一时佳话,是啊,每12年才选一次啊,一次才8位啊。如此看来李嘉诚的祖上虽然不曾出过高官富商,日子过得不算宽裕,却也是个不折不扣的书香世家。李氏家族在当地算是名门望族,为人正派,治学严谨,乡人们遇上写书信或打官司有困难,总要来向李家讨教。李家门前有一座3米高的碑台,上面插着一面贡旗,作为族人知书识礼的象征,深得四乡村人的尊敬。 祖父李晓帆是清末秀才,因仕途多舛而闲居村野,受儒释道三种思想合力的滋养而超然物外,不希富贵,不厌贫穷,乐天知命,忘却了生老病死的苦患。20世纪初,中国饱受列强奴役,西学渐进。李晓帆饱读诗书,通晓历史人文,他很清楚知识对于一个人来说有什么样的意义,在家境不甚富裕的情况下毅然送两个儿子李云间、李云梯东渡扶桑留学,一个学商科,一个念师范。学成之后两人回国在潮州、汕头从事教育工作,秉承父亲的旨意继续为传播历史人文知识做贡献。 父亲李云经,走的也是知识的道路。李云经自小就聪明好学,做事勤恳踏实,每次考试,都是名列前茅,是后来李嘉诚一生学习的榜样。但是当时家境贫寒,李云经中学毕业后就没有机会再接受更高的教育,生活所迫,李云经受莲阳懋德学校之聘,过早地进入了社会,开始了执教生涯。这位饱读诗书的父亲对儿子有很高的期望,希望孩子以诚为本,以诚待人,因此给儿子取名为“嘉诚”,一家人的生活虽不富足却也安静平和。李嘉诚自幼即深受翰墨熏陶,饱读诗书,养成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性情,为萌生日后从商不忘行善、办学以报桑梓的宏愿打下了伏笔。 如何迈出第一步?这是一个人生的难题。不知方向,就不知怎样行动,一切都在茫然之中,这就是‘零起点”的痛苦。但是反过来说,“零起点”又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有好处,因为你起码不会有什么束缚。从李嘉诚的一生来看,他并没有天生的优越的物质条件,那么会不会是从祖上继承了优秀的经商头脑呢?答案是否定的。 自古以来,潮州便是历代郡、州、路、府所在地,粤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潮汕地区是著名侨乡,定居潮州与移居国外人口相当,均占1000万人以上,可见当时的潮人迁徙已成为一个潮流,他们的迁徙不仅仅因为他们贫穷,也并非“商人重利轻别离”,而是因为他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他们放眼海外提供了便利,积极开拓已经成为潮汕文化独特的一面。在潮汕,到处都能听到海外游子创业致富的传奇故事,即便其中很多都是经过夸大的,但仍然成为了潮汕人奋力拼搏的力量来源,他们对此心怀憧憬,前赴后继。人人希望能在有生之年闯荡出一番新天地来,光宗耀祖。 尽管李云经接受的传统家教是清心寡欲、淡泊名利的,他也以执教为人生追求,但生活在这个大的文化氛围中,难免要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莲阳懋德学校执教数年后,父亲李晓帆去世,从此家里越来越穷了,生活越来越困难。李云经被迫下海从商,这时小嘉诚刚满3岁。人生就是这样,永远都是世事难料。不谙商经的李云经从商之路并不平坦。他远渡重洋,在爪哇国三宝垄一间潮商开办的裕合公司做店员,而当时时局动荡,经济萧条,人身安全又缺乏保障,无奈之下只落得无功而返。回来之后在潮安城恒安银庄任司库与出纳,也是以失败告终。几经辗转之后,李云经不得不重操旧业,在隆都后沟学校做教书匠。事实证明从小就饱受儒家经典教育熏陶的他更适合学校这块沃土,重执教鞭后他因教学有方,造诣日升,声誉日隆,1935年春被聘为庵埠宏安小学校长。据汕头市金山中学校志记载:“李云经老校友,潮州人氏,幼时家境贫寒,发奋向上,刻苦读书。1913年以优异成绩考取省立金中,1917年毕业时成绩列为全校第一名……1935年受聘为宏安崇圣小学校长。两年后,受聘为庵埠郭垄小学校长,为两校培养人才沥尽心血……。” 李氏家族作为一个书香世家,热衷于教育事业,视教育为强国利民之本,李云经的从商经历也无非是出于生活所迫,而且也是以失败告终。从这样一个并无商业基因的家庭中走出来的李嘉诚却成为一代商业巨子,当属异数。李嘉减令人最钦佩之处就在于,他的首富地位并非承袭父辈,而是自己白手起家、靠拼搏和奋斗获得的。 P1-5 序言 李氏,中国第一大姓,一亿多人,在潮州也有40多万人口。这个姓氏源出少昊帝的裔孙攻打皋陶之后。皋陶在尧、舜时任大理(司法官),子孙沿袭这个职位,以官命族为理氏。商朝末年,理征因为执法不阿,冒犯了贵族,也得罪纣王,被处以极刑。他的妻子听到消息后,连夜带着襁褓里的理利贞出逃,逃难中母子俩靠一种树上的“木子”充饥才得以活命。逃生之后,母亲毅然替儿子改姓李。利贞为李氏的始祖。因为唐代李渊是陇西成纪人(今陕西武功),所以,大部分李氏为表尊敬,都把“陇西”作为郡望。李嘉诚就是这个大家族里的一员。 上世纪末叶,在华夏经济史上李嘉诚的名字犹如一座丰碑一样,举世瞩目。“李嘉诚”这三个字,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震撼着世界,特别是地产界和金融界,这个名字本身就是财富的象征。连年来,李嘉诚以他的卓著业绩连连登上世界巨富榜并名列前茅。据1997年美国《福布斯》财政杂志列出的最新全球200名富有商人排名榜显示,他以拥有110亿美元的资产总值名列第15位,并被列为全球“十大最具创意和成功的商人”。他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垄断了面向中国内地的输电线;享有着世界顶级地产商和零售商的美誉;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他能够在他的领域中频繁地被世界所感知,进而引领未来。在香港,李嘉诚的举手投足,都是地产股市大小炒家密切追踪的对象。有人甚至说,在旺市时,他打个喷嚏,都会引起万千关注。 他富可敌国,其中大家可以看得到的财富,是他持有的长实集团34%的股权,市值逾520亿港币(还未计算他个人的海外及其他资产)。他控制的跨国性商业王国,包括出售英国Orange股权以换回德国Mannesmann股份在内,上市市值超过12000亿港币!进入2000年,李嘉诚更以个人资产126亿美元而两度登上世界10大富豪排行榜,也是第一位连续两年榜上有名的华人。2001年由美国《商业周刊》编辑部180余位资深编辑及其全球各地24位记者评选的“2000年度25位最佳经理人”,李嘉诚成为全球惟一人选的华人企业家,名列第11位。2003年7月16日,美国福布斯杂志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了“全球最有影响力富人榜”,李嘉诚先生位居榜单第5名。 这些都是现实中的财富神话,但我们的主人公并非只因财富而为人熟知,近年来在社会公益领域所作的贡献更让人明白了他一直以来恩泽于民、贡献国家的夙愿。从1980年开始,他陆续斥资18亿元,在中央政府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合作下,创建了汕头大学;1994年捐资1100万元,帮助家乡潮州贫困地区,建了50所基础教育学校;1997年,捐资1000万美元,为北京大学建新图书馆;2000年,捐资2400万美元,参与国家互联网InternetIT发展计划,在清华大学建设国家未来互联网技术研究中心……多年来,李嘉诚捐款总额超过30亿港币,其中7成以上用在内地,剩余用在香港。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我现在的事业,是有比较大的发展,但对我来说,我最看重的,是国家教育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只要我的事业不破产,只要我的身体还好,脑子还清楚,我就不会停止对国家教育卫生的支持。”(1993年6月李嘉诚语) 可以说,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世,李嘉诚都称得上是划时代人物中的佼佼者。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