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无问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生即佛,生活即禅。佛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禅不可说,一说就错。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则做人圆满,事事成功。

本书从慈悲、放下、成败、快乐、随缘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刻阐述了“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这一主题。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佛理,没有无趣的论调,只有贴近我们生活的世俗哲理和人生智慧。在你心情低落时,在你被欲望燃烧时,在你难以取舍时,在你感到迷茫时,在你遇到挫折时,在你春风得意时——请打开本书,相信能给你许多有益的启示,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内容推荐

本书从慈悲、放下、成败、快乐、随缘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刻阐述了“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这一主题。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佛理,没有无趣的论调,只有贴近我们生活的世俗哲理和人生智慧。

目录

第一篇 以佛心本分做人,以禅心机智做事

 ◎解脱自己的最好途径,是先帮别人解脱

 ◎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

 ◎尊重是一种力量

 ◎爱心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既然给予就不要求回报

 ◎给予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

 ◎用感恩心做人,用报恩心做事

 ◎心存感恩,人才会富有

 ◎付出了劳动,才能底气十足地享用

 ◎粮食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浪费的

 ◎孝顺父母是最大的美德

 ◎母亲是我们最应该敬奉的佛

 ◎不要一味地遵循一种模式

 ◎让每个人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换种方式说更好

 ◎不懂时不妨保持沉默

 ◎懂得运用智慧,是一个人最大的本领

 ◎帮助别人,有时只需要一点智慧

第二篇 以佛心慈悲为怀,以禅心惩恶扬善

 ◎真正的慈悲是能经受住考验的

 ◎慈悲是化解仇恨的良药

 ◎慈悲之人没有敌人

 ◎以德报怨是至善

 ◎布施不一定要用钱

 ◎根据自己能力尽力即可

 ◎心怀善念才能自救

 ◎真正的信仰,并不是一定要顶礼膜拜

 ◎只起善念,不起恶念

 ◎行善得乐,为恶得苦

 ◎美丑善恶只在一念间

 ◎有时说“谎”也是一种美德

 ◎帮人也要看值不值得帮

 ◎做恶事是有报应的

 ◎贪婪会使人葬送自己

 ◎害人之心不可有,害人终会害己

第三篇 以佛心放下,以禅心拿起

 ◎放下才是最好的解脱之道

 ◎学会放下,生命可以不必沉重

 ◎有时要忘记负担的存在

 ◎失去的就让它失去吧

 ◎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杂念

 ◎放下屠刀,可以立地成佛

 ◎祛除心中的猜疑之火

 ◎无心之过是可以谅解的

 ◎不要对选择的结果心存抱怨

 ◎想得到的越多,失去的往往就会越多

 ◎不要让名利变成一种束缚

 ◎不知足是一种罪过

 ◎保持豁达之心才能有所收获

 ◎认清哪些事情是最重要的

 ◎将一天中最重要的事做完

 ◎放松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有些东西是不能打折的

 ◎感觉有鬼是因为心中有鬼念

 ◎找回真实的自己最重要

 ◎承担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对自己已有的要负有责任

第四篇 以佛心驾驭欲望,以禅心修身养性

 ◎欲望之钵永难填满

 ◎欲望是需要经常修剪的

 ◎钱财生带不来死带不走

 ◎钱财多往往是一种拖累

 ◎欲望太多则会一事无成

 ◎贪婪者都不会有好下场

 ◎贪欲会把人带向罪恶的深渊

 ◎贪图享乐会失去自我

 ◎越容易得到的东西常伴随着灾难

 ◎越是无所奢求,得到的反而会越多

 ◎不属于你的东西怎么都得不到

 ◎总想得到就难以成佛

 ◎忏悔是最有力量的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带着几分禅心去做事

 ◎凡事要有度,一切要适可而止

 ◎自身的价值取决于对自己的看法

 ◎做一颗被人赏识的珍珠

 ◎不必去羡慕他人,只需做好自己

 ◎走错了路要“停下来”

 ◎该往回走的时候就要往回走

 ◎心灵美才是真的美

 ◎在心中根植美德,心灵就不会变得荒芜

 ◎品德上的破绽也需要修补

 ◎要打扫尘埃,更要打扫心灵

第五篇 以佛心宽容待人,以禅心谨言慎行

 ◎与人相处之道,在于无限容忍

 ◎宽恕他人的过失是自己的荣耀

 ◎宽容能使人改过自新

 ◎宽容是最有效的教育

 ◎没有什么歧途不可以回头

 ◎给别人让路,就是给自己让路

 ◎很多争斗都没有意义

 ◎对于某些事,无须作任何解释

 ◎没必要为了一点小事而争吵

 ◎人人难免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

 ◎不为小事而执著,是对自己的宽容

 ◎只要诚心改过,也可成佛得道

 ◎恶语伤人亦伤己

 ◎不要忌讳自己的缺点,不要怕别人的议论

 ◎在指责别人前,先想想自己该不该指责

 ◎将对方的谩骂归还给对方

 ◎“无”就是没有,没有则是无法战胜的

 ◎淡泊名利就会没有得失的烦恼

 ◎在待人接物时,应该看才不看貌

 ◎改掉一些小毛病,会减少一些大麻烦

第六篇 以佛心保持平和,以禅心灵活应变

 ◎保持平常心是悟道之本

 ◎心无杂念才能拥有平常心

 ◎无论身在何处,心静则无处不静

 ◎凡事不过一念间

 ◎已失去了就不要再留恋

 ◎把快乐和痛苦表达出来

 ◎不要在气头上轻易说话或行动

 ◎活在当下才是最真实的人生态度

 ◎人生历经沧桑才有味道

 ◎做事应分清轻重缓急

 ◎看问题不要只看一个方面

 ◎心中有佛光,才是至聪至慧者

 ◎不要执著于事理本身

 ◎懂得变通方为智者

 ◎在智慧面前,任何问题都有解

 ◎在与对手过招时,无招往往胜有招

 ◎打破思维定式,才能有所突破

 ◎选择一个利己的角度看问题

 ◎动动脑子能更顺利地解决问题

 ◎在生活中学会使用禅法

 ◎一切皆法也,一切皆禅也

第七篇 以佛心勤勉奋进,以禅心保持谦卑

 ◎忙起来就没时间变老

 ◎奋斗永远都是开始

 ◎付出和收获是成正比的

 ◎只有吃得苦中苦,才能成为人上人

 ◎经历锤炼之苦才能日益强壮

 ◎倒下了就要立即再站起来

 ◎做事要全心全意地投入

 ◎混日子和死没有什么分别

 ◎与其无聊地争论,不如去做点实事

 ◎不是不知者无罪,而是不知者受害最大

 ◎对于学习,重要的是靠心去理解

 ◎知识不在于多少,而在于精通

 ◎及时改正偏离的目标

 ◎形式上的客套没有任何意义

 ◎放低自己的姿态

 ◎卖弄自己的人终会自取其辱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不要有“满了”的想法

 ◎虚怀若谷,方能不断进步

 ◎要保持谦卑之心,不可恃才傲物

第八篇 以佛心赢取成功,以禅心化解失败

 ◎想要成功就要有强烈的成功欲望

 ◎成功来自一刀一锉的雕凿

 ◎再坚持片刻往往就会有所收获

 ◎应将精力放在要事上

 ◎做好长远打算才是明智之举

 ◎有了设想,就要立刻行动起来

 ◎善听善想善做才会出人头地

 ◎有些世间之苦是要承受的

 ◎人生之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

 ◎在坎坷的路上行走才能磨炼自己

 ◎想象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坚持自己正确的主张

 ◎与强者竞争才能成为强者

 ◎命运完全是靠自己来创造的

 ◎一个人长期安逸享受,就等于进了地狱

 ◎做小事也是修行

 ◎从最近的小的目标开始努力

 ◎没必要和别人比较

 ◎很多时候认不得“真”

 ◎有许多事是急不得的

 ◎最容易的事往往也是最难做的事

 ◎凡事要量力而行,而不要好高骛远

 ◎不要跌倒在自己的优势上

第九篇 以佛心感受快乐,以禅心摒弃烦恼

 ◎快乐一直在我们身边

 ◎一件小事中也会有快乐

 ◎只看到自己是不会有快乐的

 ◎有理想、信念和责任才会快乐

 ◎全然的快乐来自于得失之间

 ◎得到满足就是一种幸福

 ◎满足藏在付出的怀抱里

 ◎把握住现在的幸福最重要

 ◎共享美好的事物是一种幸福

 ◎不做自己的囚徒

 ◎做好真实的自己最重要

 ◎唯有惜福的人才有福

 ◎真正的美是不需要刻意装饰的

 ◎心魔是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枷锁

 ◎名字只是一个符号而已

 ◎祛除妄念才不会被世事所迷惑

 ◎不要捆绑住自己

 ◎总为明天担忧的人不会有快乐

 ◎不提过去,不问将来

第十篇 以佛心度己,以禅心度人

 ◎世间万物皆有佛性

 ◎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佛

 ◎最浅显最真实的东西,就是佛的化身

 ◎最能依靠的人是自己

 ◎自身就是无穷无尽的宝藏

 ◎只要内心尊贵,外表潦倒也无妨

 ◎做什么样的人由自己选择

 ◎被别人信任是一种荣耀和幸福

 ◎每个人都要常常清理心虫

 ◎每一天都是崭新的自己

 ◎自身的价值来源于对自己的认识

 ◎人活着是为了生存

 ◎菩萨就在我们身边

 ◎只有活在希望中,才会看到光明

 ◎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的

 ◎人要有顾念自己之心

 ◎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

 ◎忍是一种高深的处世之道

 ◎为别人着想就是为自己着想

 ◎明辨是非即智慧

 ◎有些事缓一缓再做决定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天堂和地狱

 ◎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

第十一篇 以佛心看透世事,以禅心随缘而行

 ◎世间的事理,一通百通

 ◎生命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坦然面对世事的无常

 ◎生命只在一呼一吸之间

 ◎生死是人生中很自然的事

 ◎只有超脱生死才能处变不惊

 ◎路遥虽能知马力,日久未必见人心

 ◎该哭就哭是本性,也是佛性

 ◎顺其自然才能更好地生存

 ◎无畏无悔才不白活一回

 ◎珍惜现在感情才是真爱

 ◎随缘来去,活在当下

 ◎夫妻之间要互敬互爱、互谅互让

 ◎是聚是散都应随缘

 ◎失恋并没有失去爱

 ◎爱一个人不一定要得到他

试读章节

解脱自己的最好途径,是先帮别人解脱

从前,有一个年轻的和尚,在化缘回来的路上不幸被两个蒙面人绑架了。他的双手被死死地捆在身后,双脚也被绑得牢牢的,站都无法站起来。后来,眼也被蒙上了,嘴也被堵住了。最后,他被关进了一问墙壁湿漉漉的屋子里。

他感到自己被扔在了一个墙角处,他既气愤又害怕,感到万分无奈,甚至感到一种阴森森的死亡的气息。就在他挣扎了一阵,终于筋疲力尽、彻底绝望时,他听到身边不远处也有挣扎、喘气的声音。于是,他一点点地、艰难地朝那个有声音的方向挪动。

当他终于接触到另一个同样被绑架的人时,他感到了一种求生的希望。他凭感觉马上挪动到那人的背后,与那人背靠背,然后开始用自己尚能活动的手指寻找那个人手腕上的绳头。

经过一番努力,他真的解开了那人手腕上的绳子。那人的双手解脱之后,马上扯掉了他俩的蒙眼条,接着又把他的双手解开。二人接着解开了各自的双脚。更令二人惊喜和感慨的是,他们竟是同一座寺院里的和尚。

二人配合默契地打开了房间的后窗,并先后从后窗里爬出去,获得了自由身,跑回了寺院。他俩自救了。

当二人惊魂未定地去向老方丈述说他们的遭遇时,老方丈微笑着,又不无神秘地说:“你们二人在危难之际悟出了解脱的途径,祝贺你们俩……明天,就由你们二人去帮助另外两个师弟开悟吧。”说完,方丈把两个头套和四根绳子交给他们二人。

佛心·禅心

有时,我们会陷入困境中无法得到解脱,这个时候我们常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以获得解脱。其实,在很多时候,正是我们帮助别人解脱了困境,才能使自己得到解脱。这正如当我们把别人脚前的绊脚石搬开时,也正好给自己铺平了道路。

佛禅小故事

扁担

古时候,有两个和尚各自带着一只行李箱出远门。一路上,重重的行李箱将他们俩压得喘不过气来。他们只好左手累了换右手,右手累了又换左手。忽然,有一个和尚停了下来,在路边买了一根扁担,将两个行李箱一左一右挂在扁担上。他挑起两个箱子上路,反倒觉得轻松了很多。

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

高僧慧能为了考验寺里众多僧侣的慧根,便在飞来峰的峰顶修建了庄严肃穆的达摩法像,并传话出来,寺内徒众谁能正大光明地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能继承衣钵。

僧侣们一听便在私下里纷纷议论,住持长老之所以要修建达摩金身,是要为将来的事情作准备,谁能触摸到祖师的慧眼,谁就是寺内住持的接班人。还传说通往峰顶的山路崎岖难行,更有甚者,还有不少高僧圆寂在登顶路上,可见路之艰险。

寺内有的僧人早已探索到了登顶的捷径,按照这条捷径登顶,路程可以缩短一半,到达峰顶的时间会大大提前。有的僧人成群结队从后山平坦的大道上缓缓而进,路程虽长但平缓,没有障碍。

只有一名叫心禅的僧人决定从正面的路登顶。飞来峰的正面山势陡峭,山路蜿蜒曲折,荆棘满途。心禅一步一步艰难攀行,披荆斩棘,流了不少汗和不少血。

到了峰顶,心禅发现寺内的众师兄弟早已站在达摩金身的佛像前,注视着心禅的姗姗来迟。

心禅也不羞愧,缓步登上佛像触摸慧眼。  这时,高僧慧能出来宣布,心禅具有慧根可继承他的衣钵,并决定将未来的住持之位传予他。众僧一听十分惊诧,有的僧众抱怨说:“心禅来得最晚,方法最死,毫无灵性可言,住持之位怎可让他来做?”

慧能说:“人生在世修行,贵在正当二字。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众人皆走捷径,唯有心禅从正面一步一步攀登;众人皆走大道,唯有心禅从荆棘中血汗前来。他走的是佛的路,你们却不是。我怎么可以将我的寺院交给你们这些不正当的人?”

众人哑口无言。

佛心·禅心

言正当言,思正当思,行正当行,是佛的尺度,也是佛的修行。面对自己的事业或爱情,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寻找捷径,更有甚者走上歧路,两者都不是智者的行为。人生在世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投机取巧,更不要不择手段,否则会误入歧途。

尊重是一种力量

从前,有一个禅宗寺院的长老,精通做大饼的技巧。他们寺院做出来的大饼又香又甜,上山来的香客都非常喜欢,纷纷花钱购买品尝,因此寺院的香火很是旺盛。

有一天,一个从远方来的落魄的乞丐来到寺院,吵嚷着要品尝大饼。小和尚们看他脏兮兮的邋遢样,就不让他进厨房,双方僵持不下。

这时候长老出现了,他训斥徒弟们说:“出家人慈悲为怀,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呢?”于是他亲自为这个乞丐挑选了一个大饼,恭恭敬敬地送给他品尝。

乞丐非常感动,吃完后掏出唯一的三文钱说:“这是我乞讨来的全部钱,希望长老你能收下。”

长老居然真的收下了,双手合十道:“施主一路走好!”

徒弟们非常纳闷,问长老说:“既然是施舍给乞丐,怎么又收钱呢?”

长老答道:“他不远千里而来,只为品尝这大饼,所以要免费给他品尝:难得他有这么上进的心,懂得为人处世之道,所以要收下他三文钱。有了这份尊重的激励,他将来的成就必定不可限量。”

徒弟们根本不以为然,心里暗想:我们师父是老糊涂了,大概在说梦话吧。

几十年后,一位大富大贵的商人专门上山拜谢当年的一饭之恩。令许多老和尚大吃一惊的是,他居然就是当初那个花了三文钱吃大饼的乞丐!

施舍大饼能使乞丐免于挨饿之苦,收乞丐的饼钱却能满足他人格上的自尊。吃饱肚子只能解决一时之需,而精神上的尊重却能激励人的一生。这正是长老高明之处。

佛心·禅心

尊重别人是一种力量,尊重别人有时能激励他的一生,从而改变他的命运。我们要学会尊重别人。一份尊重和爱心,常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善果。用心地看待这个世界,用心地去尊重自己及每一个人,你将会发现,自己及周遭的人都有着无穷的潜力。

P2-5

序言

我们知道,佛学思想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世人从佛学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佛学对世人也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佛学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生哲理与智慧,这些哲理与智慧可以使我们受用一生。

佛说,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则天下无事。怀慈悲心,做慈悲事,则心中太平。

佛说,每个人的心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雕刻成魔。

佛说,不要用贪婪、嗔怒、愚痴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别忘了我们还有美丽、智慧、悲悯、宽恕的另一只眼。

佛说,你要是心情愉快,健康就会常在;你要是心境开朗,眼前就会一片明亮;你要是经常知足,就会感到幸福;你要是不计较名利,就会感到一切如意。

佛说,人情变化无常,世路崎岖不平,以出世的心,面对人世的事,才能解脱自在。

佛说,只有悟透、握住、看开、放下,才能有快乐相伴。

佛说,放下过去的烦恼,不担忧未来,不执著于现在,你的心灵就会平静。用清静之心看世间,世问即清静;用解脱之心看世问,心即解脱。

……

提及佛,不能不提到禅,禅是佛门里的一朵奇葩。相传有一天,佛陀在灵山会上,登座拈起一朵花展示给大众,当时众人都不明所以,只有摩诃迦叶(即大迦叶,佛陀十大弟子之首)微笑了一下。佛陀当时就说:“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大意为:我有清净法眼,涅槃妙心,能够明见实相无相,其中妙处难以言说,我当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于教外别传一宗,首先传给摩诃迦叶)佛陀于是将法门传给摩诃迦叶,禅宗就这样开始传承下来。

禅可以开拓我们的心灵,启发我们的智能,引导我们进入更超脱的自由世界。那么,什么是禅?佛家认为,禅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禅是智能的、无染的、安定的、清净的,也是灵动的。禅不是离开现实生活的,而是生活在现实里而心无挂碍,禅即是生活。真正的禅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文字表达的。因为,禅是一种内心的主观经验,只有体验过的人才明白。所谓:“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必须要自己去体验,才能知道禅是什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则小故事中,体味一下禅的智慧和意境。

有人问一位禅师:“禅师百年之后向何处去?”

禅师:“做驴做马。”

那人又问:“然后呢?”

禅师:“我入地狱。”

那人不解:“禅师是大善之人,怎么会入地狱呢?”

禅师:“我不入地狱,谁到地狱里去教化你呢?”

……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庙找禅师问道。

禅师问:“你到这儿来做什么?”

那人说:“我是来修佛的。”

禅师答:“佛没坏,不用修,先修自己。”

……

有个中年人感到非常苦恼,他背上行囊去找一位禅师,为他灭除苦难。

禅师听完他的诉说后,说道:“真正能够解脱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中年人不解地问道:“可是,我心中充满了苦恼和困惑啊!”  禅师慈悲地解释道:“是谁给你心里放进了苦恼和困惑呢?”

中年人沉思良久,没有说话。

禅师开示道:“是谁放进去的,就让谁拿出来吧!”

中年人猛然醒悟。

……

本书从慈悲、放下、成败、快乐、随缘等多个角度入手,深刻阐述了“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这一主题。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会发现,书中没有晦涩难懂的佛理,没有无趣的论调,只有贴近我们生活的世俗哲理和人生智慧。在你心情低落时,在你被欲望燃烧时,在你难以取舍时,在你感到迷茫时,在你遇到挫折时,在你春风得意时——请打开本书,相信能给你许多有益的启示,找到你所需要的东西。

怀佛心做人,持禅心做事,则做人圆满,事事成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