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曹操不是传说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龙也//木白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无论治国、打仗、理民、任人、典将、用兵,曹操都是三国中的上上之人。曹操是中国三国历史上的名人,是一代雄主、霸主,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诗人,他一生的赫赫事功和人格魅力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乃至外国人。

读懂曹操,也就悟透了人生中的是非成败。

内容推荐

“宁我负人,勿人负我!”一句话将曹操的自私卑劣的性格暴露无遗。开怀时,能容刘备、能赦张鲁;狭仄时,也能逼死第一谋臣苟或,斩杀聪明奇才杨修;用兵时既多疑,任人时却又用人不疑,时而屯,田爱民,时而又嗜杀成性,血流漂橹。种种性格看似矛盾,实又有统一之处,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

目录

第一章 曹操身世之谜——纷纷总总,波谲云诡

 一、曹操的爷爷“曹常侍”是个太监

 二、买来的“中央军委主席”

 三、曹家人的说法自相矛盾

 四、来自敌人的声音——曹操是乞丐养大的

 五、曹操为什么故意模糊其家世

第二章 曹操发迹之谜——标新立异,与众不同

 一、“少机警,有权数”的“古惑仔”

 二、青年“公务员”之路——从基层干部做起

 三、官场黑暗,曹操也唱了出辞官回家的戏

 四、有所为,有所不为,拒绝参加“废帝”风波

 五、拿着第一桶金,开始在陈留起兵

 六、“诸君北面,我自西向”,被排挤出“讨董集团”董事会

 七、认清形势,发展自我,收编“青州军”

 八、纵横捭阖,小试牛刀

 九、无能皇帝的有用之处——做大做强之路

第三章 官渡大战之谜——由弱变强的转折点

 一、强大中的不足,胜败前的先兆

 二、刘备再一次兵败,官渡之战的“前戏”

 三、暂借的“王牌”,象棋中的一杆大“车”

 四、交锋中的转机——成也许攸,败也许攸

 五、兄弟阋墙,注定一场失去“人和”的战败

 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英雄壮志初酬

 七、痛折臂膀——后继“经理人”病亡

第四章 赤壁鏖兵之谜——骄兵必败,天下已定

 一、庙胜荆州,刘琮献城;追歼豫州,兵贵神速

 二、战与和——江东的决断

 三、江陵和夏口,曹操压错股票

 四、隔江斗智,英雄各显神通

 五、“欲破曹公,宜用火攻”——战略拟定

 六、败走华容道,曹操留“三笑”

 七、荆州,战利品的分割

 八、三足成鼎立,一应“隆中对”

第五章 汉中争夺之谜——错失良机,成就对手

 一、“虎步关右,所向无前”——留驻长安办事处的征西大将军

 二、奇怪的战争,为“降曹”而“抗曹”

 三、得陇不望蜀,曹操的考虑多过卧龙的远见

 四、野心膨胀,称孤道寡

 五、“定军山”——魏蜀战中的滑铁卢

 六、错失良机,回天乏力,曹操也只能望蜀兴叹

 七、“鸡肋!鸡肋!”——欲罢不能、进退两难的苦楚

 八、高明的后着,战略防御挫败孔明北伐

第六章 曹操与关羽之谜——帅才与将才的碰撞

 一、曹操、关羽抢女人

 二、挖不到的人才是最好的

 三、关羽果真华容道上纵曹操么?

 四、独当一面、威震华夏

 五、大意失荆州的背后

 六、关羽之死的恶劣影响

第七章 曹操让县明志之谜——一份聚讼千古的丞相手令

 一、始志愿做“公务员”

 二、自诩汉家“救世主”

 三、“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四、《让县自明本志令》的意义所在

 五、曹操为何频改其志

第八章 曹操性格好恶之谜——冰火两重天的矛盾体

 一、“嗜杀成性”的“仁义明君”

 二、凌厉凶狠,诛杀异己不留根

 三、肚量虽大,揽四方英才择人而容

 四、谲诈的信土,狡黠的义士

 五、胜败乃兵家常事——曹操的胜与败

 六、“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

第九章 曹操任人用兵之谜——用智打造的凝聚力

 一、周公吐哺,求归天下之心

 二、唯贤是用,不拘泥于常格

 三、锦瑟迎嘉宾,厚金赐谋士

 四、宝马赠猛将,雕弓赏前锋

 五、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

 六、上兵伐谋,“仿若孙吴”

 七、伐交用间,得心应手

 八、先代良式,屯田养兵

第十章 曹操形象与魏武皇陵之谜——生前身后难解的谜

 一、分香卖履,奸雄的弥留

 二、汉相与汉贼,孰是孰非?

 三、超人与恶人,谁对谁错?

 四、“操、莽之徒”,形象定型

 五、“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六、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逸事——三国也流行“盗墓热”

 七、秘密智谋此中藏,不识魏王是魏王

后记

试读章节

一、曹操的爷爷“曹常侍”是个太监

很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发展是和他的家庭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是“子承父业”。一个家族“前仆后继”,就像历史的古今一般不是断绝的,而是前后相续的。那么,孟德同志的家庭背景或者阶级成分又是怎样的呢?且让我们首先就这一点来考察一下。

可以想见,孟德同志虽没有当皇帝,可好歹也是个做大官儿的,最后做到国家总理——丞相,独立王国元首——魏王,而且儿子最后也成了当皇帝的,所谓“帝王之家”,“天子七庙,左昭右穆”,这祖上何人,是何出身,作何营生,总得有个说法吧。中国历朝历代的帝王之家无不有着自己长长的族谱家世,那曹丞相呢?

当我们翻开所谓的正史《三国志》时,并未见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只说了: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

之后。桓帝世,曹腾为中常大长秋,封费亭侯。养子嵩嗣,官至太

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嵩生太祖。”

这一段话,什么意思呢?

“太祖武皇帝”这是孟德同志死后,儿子当皇帝后来给他爹上的庙号和谥号。“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古代人死了,就得由活着的人给他上个庙号和谥号,庙号用来论资排辈,谥号则用来总结评价其一生作为。例如清朝康熙帝是“圣祖仁皇帝”,这“圣祖”是庙号,“仁皇帝”是谥号,而“康熙”呢,这个叫“年号”,因为古代没有公元纪年,所以就起一个年号,用来纪年;同样的道理,雍正帝是“世宗宪皇帝”,乾隆帝则是“高宗纯皇帝”,曹操呢,“太祖武皇帝”是也。

“沛国谯人也”,刘邦的老乡,姓字不用说,讳就是名,古代人为了表示尊敬,一般不称讳,皇帝则更甚(很晕很无语,取了名字却不准人叫),像《红楼梦》里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便说我们的林妹妹每次读到“敏”字,都不念敏,而念“密”,就是因为她妈叫“贾敏”,所以有所避讳。

“汉相国参之后”透露出曹操的祖上是西汉相邦曹参。这里不称“相邦”而称“相国”也是为避刘邦的讳。而曹参,何许人也?可能有些人不知道,不过估计您知道一句成语叫做“萧规曹随”,这成语里的“曹”字说的就是曹参。曹参是刘邦的老乡,早年做“沛狱掾”,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看守所一法律文案,而萧何恰是他的上司。萧何大家都知道,“汉初三杰”,萧何、韩信、张良,辅佐刘邦打天下,刘邦当上皇帝以后,以为萧何立的功大,应居第一,所以用萧何做相邦。萧何死后,推荐曹参做接班人,于是乎曹参就当上了相邦。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曹参当上相邦后,“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这就是“萧规曹随”成语的出处——结果仍把天下治理得很和谐,所以成为汉初名相。按照陈寿的说法,曹操的爸爸曹嵩是曹腾的养子,而曹腾是曹参的后人,所以曹操也算是曹参的后人,不管对不对,我们且备这么一说。

从下面的文字,我们也得知,曹操他爹叫“曹嵩”,曹嵩是太监曹腾的养子。按照这一说法,太监曹腾就是曹操法律意义上的“爷爷”了。太监又称宦官,那个时代一般又做“常侍”这一官职,所以又被称为“常侍”。您可别小看曹操的这位太监爷爷“曹常侍”,那在东汉安帝、顺帝、桓帝、灵帝四朝都不是个省油的主儿。

大伙儿都知道能写进史书的都不是一般的人物,曹操的这位太监爷爷就被写进了东汉政府的官方史书——《后汉书》,范晔在《宦者列传》中这样写道:

“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安帝时,除黄门从官。顺帝在东宫,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特见亲爱。及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

我们现在可以知道的信息是,曹操法律意义上的爷爷曹腾估计是西汉名相曹参的支族远裔。曹腾他爹叫“曹节”,字元伟,“素以仁厚称”。具体怎见得曹节仁厚呢?

有史为证,有个叫做司马彪的人写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曹节有一个邻居家的猪丢了,巧的是曹节家的猪和那个邻居丢的猪很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长相上很酷似。邻居家听到这个情况,于是主动上门,要求辨认,怀疑是曹节偷了他家的猪,而曹节偷没偷他自己心中有数啊,但他没有与那个邻居理论,而是任由那个邻居辨认,结果邻居一看:嘿!还真是咱们家那头猪啊!这个曹节好事没有干,偷起咱家的猪来了!邻居很生气,数落了曹节一顿,索性将猪牵走了。曹节也没什么表示。没准儿您会想,这个曹节不过是软包一个嘛,自己又没偷,干嘛那么低声下气,还叫邻居把自家的猪给牵走了。可人家曹节呢,可不这么想。不过这事要是到这儿就结了,那也见不出曹节的厚道。谁料后来邻居家丢的那头猪鬼使神差地又自己回来了,敢情早先离家出走,不过出去玩玩,玩腻了又回来了。邻居一看,这不对啊!这猪回来了,那我从曹节家牵走的那头又是谁的?该不会是曹节的吧?怎么他不说呢?邻居是既惭愧又纳闷,赶紧把曹节的猪给送回来了,还一个劲儿地赔礼道歉,而曹节却只是“笑而受之”,也没半分幸灾乐祸。

这件“失猪门”的事儿,很快在乡里乡亲那儿传开了,乡里乡亲的都竖起大拇指赞叹曹节:“您看看人家这风度!真是为而不争。”争先恐后地夸奖曹节,所以由这件事,我们不难看出曹节的为人,那是真的仁厚不争。

P2-4

序言

说起曹操(下文为表示对其尊重同时应和潮流,姑且对其以“同志”相称),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中国历代贬他的人有之,夸他的人亦有之,但要说您真的知晓曹操,那还真不一定。虽然近年来多有人谈论过孟德同志,例如被网友们誉为“学术超男”的易中天,还有最近面世的“南门太守”抖了出的《曹操秘史》,似乎都以逼近历史上真实的孟德(曹操表字)同志为己任,追崇其事功,推崇其人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与肯定。

哥们我呢,一没有易老师那摄人魂魄的成熟嗓音,这二呢,也无州郡“守史”之志,但对我们孟德同志呢,也有一些看法,却与前贤的不大一样,故此趁着孟德同志阴宅重见天日、各地方台热播新版《三国演义》这当儿,也来凑个热闹,过一把“说曹评曹”的瘾,因之还请列位看官您多捧个场!

首先曹丞相那可不是一般人,尤其是在三国这种人才辈出的时代,还能崭露头角并独占鳌头者,说句实在话,不多。照毛宗岗老先生的意见,掰着指头数数也就仨人。哪仨人儿呢?曹丞相自然算一个,另外两个则是诸葛亮和关云长。曹丞相拿的是个“古今来第一奸雄”(毛宗岗语)奖;孔明同志拿的是个“古今来第一贤相”奖;云长同志呢,也不赖,拿了个“古今来第一名将”奖,这是三个特等奖。

曹丞相自从拿了这个奖后,也没说什么“感谢这TV,感谢那TV”的话,只是表面上稍稍地表示了一下而已。怎么表示的呢?根据晋人孙盛提供的信息是:“太祖大笑”,如此而已。至于这个笑,那就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了。

作为公众人物,天天暴露在聚光灯之下,似乎没啥能够瞒得了观众的,但人家曹丞相偏不,还是很注意个人隐私问题,所以曹丞相身上有着不少不为人知的秘密。除此以外,孟德同志的智商和谋略在他工作和打拼的那个年代也是十分出众的,即使在今天,也是非常有名,便连日本人一提到自己厉害的祖先人物——织田信长、武田信玄,往往也会用曹操来类比形容,可见孟德同志留给我们后人的是怎样一笔精神财富!我们这些继承者若不好好利用,让他保值增值,那可真是败到家了。

列位看宫,咱们闲话休繁,这就开始我们的《曹操不是传说》吧……

后记

这本关于曹操的小册子——相对于曹操丰富的一生而言,此书不得不说是个小册子——到这里差不多也就可以结束了。曹操是中国三国历史上的名人,是一代雄主、霸主,第一流的军事家、政治家以及诗人,他一生的赫赫事功和人格魅力感召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乃至外国人。我们作为后人阅读曹操的一生,观其用兵,察其任人,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这也是我们现在了解曹操、阅读曹操的目的和动力所在。

同时也希望这本小册子能承载着这样的目的广为流布,能够给读者带来愉快的阅读感受,获得有益的精神食粮。此书得以印行,还要感谢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们,以及我的领导和同事们,正是他们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小册子,谢谢你们!

编者

2010年11月1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23: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