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格列佛游记(精)/外国文学名著精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乔纳森·斯威夫特
出版社 浙江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格列佛游记》是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代表作,世界文学史上一部伟大的讽刺小说。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吻叙述了周游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经历。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对英国政体进行了批判,尤其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作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内容推荐

《格列佛游记(精)》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体讽刺小说,以格列佛船长的口气叙述周游四国的经历,通过格列佛在利立浦特、布罗卜丁奈格、飞岛国、慧骃国的奇遇,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和罪恶。作者用了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的幻想写出了荒诞而离奇的情节,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英国议会中毫无意义的党派斗争,统治集团的昏庸腐朽和唯利是图,对殖民战争的残酷暴戾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歌颂了殖民地人民反抗统治者的英勇斗争。

目录

第一卷 利立普特(小人国)游记

 第一章 作者略述自己及其家庭——出外旅游的最初

动机——海上船只遇难,泅水逃生——在利

立普特境内安全踏上陆地——做了利立普特人的俘虏

 第二章 利立普特国王在几位贵族的陪同下来看望被

关押的作者——国王的仪容和服饰——学者

们奉命教授作者当地语言——他的温和性格

博得国王的喜爱——口袋被搜查,刀、手枪被没收

 第三章 作者给国王和男女贵族们介绍一种极不寻常

的游戏——描写利立普特宫廷的各种娱乐活

动——作者答应某些条件获得自由

 第四章 描绘利立普特京城密尔敦多和王宫——作者

与一位大臣谈到国家大事——作者表示愿意

为国王效劳对敢作战

 第五章 作者用特殊战略阻止了敌人的入侵——被授

予很高的荣誉——布莱夫斯库国王派大使前

来求和——王后寝宫意外失火,作者帮忙抢

救了王官的其余部分

 第六章 介绍利立普特的居民、学术、法律和风俗——

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作者在利立普特的

生活方式——他为一位贵妇人辩护

 第七章 作者得到消息,有人蓄意指控他犯有严重的

叛国罪,只好逃到布莱夫斯库——他在那里

受到接待

 第八章 作者侥幸找到了离开布莱夫斯库的方法,经

历一番周折,安全回到自己的祖国

第二卷 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游记

 第一章 一场大风暴的描述——船长派一只长舢板去

取淡水,作者也上了这只船,想看看这地方怎

么样——他被遗弃在岸上。当地人抓住了

他,把他送到一个农民家里。这家人接待了

他。就在那里发生了几件大事——描写当地

居民

 第二章 描写农民的女儿——作者被带到市镇上,接

着又被带到京城——旅程中的详情

 第三章 作者被带到朝廷里——王后从农民手里把他

买下来,献给了国王——他和国王的大学者

辩论——朝廷为作者准备了一个房间——深

得王后的宠幸——为自己祖国的荣誉辩护

——和王后的矮子吵架

 第四章 描写这个国家——修改现代地图的建议——

王宫和京城的概况——作者的旅行方式——

主要庙宇的描写

 第五章 作者的几次冒险经历——观看执行死刑——

作者表演航海技术

 第六章 作者讨好国王和王后的几种方法———他展示自

己的音乐才能——国王询问有关英国的情况,作

者对他进行了描述——国王发表意见

 第七章 作者热爱祖国——他提出一项对国王非常有

利的建议竟遭到拒绝——国王对政治一无所

知——这个国家的学术很不完善,而且范围

狭窄——该国法律、军事和国内政党的情

 第八章 国王和王后巡行边境一作者随侍——他详述

离开这个国家的细节——他回到英国

第三卷 勒皮他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日本游记

 第一章 作者开始第三次航海——为海盗所劫——一

个心肠毒辣的荷兰人——他抵达一座小岛

——他被接入勒皮他

 第二章 勒皮他人的怪异习性——他们的学术——国

王及其朝廷——作者在那里受到的接待——

当地居民恐惧不安——妇女的情形

 第三章 在现代哲学和天文学中已经解决了的一种现

象——勒皮他人在天文学上的极大进展——

国王镇压动乱的手段

 第四章 作者离开勒皮他——他被送往巴尔尼巴比

——到达巴尔尼巴比首都——关于首都及

其近郊的描写——作者受到一位贵族的殷

勤接待——他与贵族的谈话

 第五章 作者得到许可去参观拉格多大科学院——科

学院概况的叙述——教授们所研究的学术

 第六章 再叙科学院——作者提出几项改进的意见,

都被荣幸地采纳了

 第七章 作者离开拉格多——到达马尔多纳达——当

时没有便船可坐——作短途航行到达格勒大

锥——受到当地行政长官的接待

 第八章 格勒大锥概况(续)——古今历史订正 /186

 第九章 作者回到马尔多纳达——航行至拉格奈格王

国——作者被抓——被押解到朝廷——他被

接见的情形一国王对臣民十分宽大

 第十章 拉格奈格人受到作者的赞扬——关于“斯特

鲁德布鲁格”的详细描写——作者与一些著

名人士谈论这个话题

 第十一章 作者离开拉格奈格,乘船前往日本——又

从那儿坐一艘荷兰船到阿姆斯特丹,再从

阿姆斯特丹返回英国

第四卷 “慧骃”国游记

 第一章 作者成了船长,外出航海——他的#--F图谋

不轨,把他关在船舱里好久,后来又把他扔

在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他进入这个国

家——描写了一种奇怪的动物“野胡”——

作者撞见了两只“慧骃”

 第二章 作者被一只“慧骃”领回家——对房屋的描写

——作者受到的招待——“慧驷”的食物——

作者想吃肉而备受煎熬——最终找到了解决

的办法一他在这个国家吃饭的方式

 第三章 在“慧驷”主人的帮助和教导下,作者学习它

们的语言——关于这种语言的描写——几

个“慧骃”贵族出于好奇前来看望作者——

他向主人简要说明他的航海经历

 第四章 “慧骃”关于真和假的概念——主人不赞成作

者的说法——作者更为详尽地叙述自己的一

切以及旅途中的经历

 第五章 作者奉命向主人报告关于英国的情况——欧

洲君王之间战争的原因——作者开始解释英

国宪法

 第六章 再谈安妮女王统治下的英国——欧洲宫廷中

一位首相大臣的性格

 第七章 作者强烈热爱祖国——像作者形容的那样,

他的主人对英国宪法和行政的观察,并结合

类似案例和参照物——他的主人对人性的

洞察

 第八章 作者关于“野胡”的几种特质的叙述——“慧

骃”的伟大品德——青年“慧骃”的教育和运

动——它们的全国代表大会

 第九章 “慧骃”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大辩论,辩论结果

如何——“慧骃”的学术——它们的建筑——

它们的葬礼——它们的语言缺陷

 第十章 与“慧骃”在一起,作者生活得比较快乐——

并且和它们的交谈也使他的德行倍增——

作者接到主人的通知,要求他必须离开该国

——他立刻陷入悲痛之中,但还是顺从了主

人的意思——于是,他在一个仆人的帮助下

制造了一艘小船——他航海冒险

 第十一章 作者危险的航行开始了——他到达了新荷

兰,希望能定居在那儿——被一个土著人

的箭射伤——又被葡萄牙人抓了起来并被

强行送上了他们的船——船长对他很热情

——作者回到英国

 第十二章 作者说的都是实话——他出版这本书的目的

就是要谴责那些背离事实的旅行家——作者

清楚地表明他并不想以写作带来任何险恶的

结果——他将对任何异议提出答辩——开

拓殖民地的方法——他对祖国的赞美——

他承认国王凭他的权力可以去占领他所描述

过的国家——他指出征服这些国家的困难之

处——作者向读者做最后的告别,提出他对

未来的生活方式的建议,他向读者提出一些

忠告一最后全书结束

译后记

试读章节

看来我上岸以后,一被人发现躺在地上,就有专差报告了国王。国王立刻召开会议,决定把我按前面叙述的方式绑起来(这是在我夜里睡着时干的),给我准备好充足的酒肉送来,并且预备了一种机械把我运到京城。

这一决定也许太大胆和危险了,我相信在同样的情形下,任何一位欧洲君主都不会效仿的。不过依我看,这种做法既谨慎,又慷慨大度。因为如果这些人趁我睡着时用矛、箭刺我,我一旦感觉疼痛肯定会醒来,说不定会激怒我,使出蛮力挣断绳索,到那时,他们无力抵抗,也别指望我心慈手软了。

这些人都是最出色的数学家,由于国王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机械学也发展到十分完善的程度。这位君主以崇尚学术而闻名。他有好几架装着轮子的机器,可以运送木材和其他重物。他经常在出产木材的森林里建造最大的军舰,有的长达九英尺。然后用机器将军舰运送到四五百码以外的海上。这次五百个木匠和工程师立刻动手建造他们最大的机器。这是一座木架,离地三英寸,七英尺长,四英尺宽,有二十二个轮子。好像我上岸后四个小时他们才开工。我听到的欢呼声,就是机器运到时人们发出来的。这架机器和我并排放置,困难的是怎么把我抬起来,放到机器上面。为了达到目的,在我的周围竖起八十根柱子。工人们用带子把我的脖子、双手、身体、双腿绑起来,然后用包扎线那样粗细的绳索把带子连到柱子顶端的滑轮上,九百个壮劳力用绳子拉动滑轮,不到三个小时,我就被抬起来,放到了机器上,并且捆得结结实实。这些都是后来人们告诉我的,他们工作时,由于酒里面安眠药剂的作用,我一直沉睡着。一千五百匹最大的御马,每匹高约四英寸半,拉着我向京城进发。前面我说过,京城在半英里以外。

出发四个钟头后,一件很可笑的事情把我弄醒了。车子出了点儿毛病停下的时候,两三个年轻人出于好奇想看看我睡觉的样子。他们爬上车,悄悄来到我面前。一个卫队军官把他的短枪尖伸进我的左鼻孔,像用根草搔我的鼻孔眼儿,让我大声打了个喷嚏,他们随即偷偷溜掉了。这事过去三个星期以后,我才知道当时自己为什么会突然醒来。那天走了很长的路,晚上休息时,每边五百个卫兵守护着我,半数拿着火把,半数拿着弓箭,以备万一我有所动作,射杀我。第二天早晨太阳一出,我们就上路了。中午到达离城门二百码远的地方。国王带领全朝官员出来迎接我们,但是他的大将们无论如何不让国王冒险爬到我的身上来。

停车的地方有一座古代寺庙,据说是全国最大的。由于几年前发生了一桩谋杀案,在一些虔诚的人看来,这一事件亵渎了这个地方的神圣,于是把里面的装饰和家具都搬走,用来做一般的公共场所。他们决定让我在这所大厦里住下。朝北的大门有四英尺高,将近两英尺宽,由此我可以自由地爬出爬人。大门的每一边有一个离地不到六英寸的小窗户。国王的铁匠从左边的窗口引进去九十一根链条(那链条很像欧洲妇女表上所挂的链子,大小也差不多),再用三十六把挂锁把我的左腿锁在链条上。正对着这座庙,大路的那一边二十英尺远处,是一座至少五英尺高的塔楼。国王及朝中显贵可以登上塔楼一睹我的风采,我却看不到他们,这是我后来听说的。据估计,有不下十万小人拥出城来看我。尽管有卫兵把守,相信还是有不少于一万人借助梯子爬上我的身子。但是不久就有公告禁止这种行为,违者处死。工人们发现我跑不掉了,就割断了所有捆着我的绳子。我可以站起来了,也感到生平从来没有的沮丧。人们看到我站起来走动,其喧闹和惊讶的程度,无法用语言来形容。拴着我的链子约两码长,不仅使我可以在一个半圆的范围内活动,而且因为拴链条的地方离大门只有四英寸,我可以自由地爬进庙里,伸直身子躺在里面。

P9-11

序言

格列佛船长给他的亲戚辛普森的一封信

如果有人要你出来说明,我都希望你能立即公开承认,我是在你三番五次地竭力催促下才被说服出版这么一部非常不严谨的、漏洞百出的游记的。我曾嘱托你请几位大学里的年轻先生把游记整理一下,文字上也润色润色。我的亲戚丹皮尔。发表他的《环球航行记》时,就是听从我的劝告那么办的。但是,我不记得我曾给你什么权利可以同意别人删除任何内容,更不要说同意别人增添什么了。因此,我要在此郑重声明,添上去的每样东西我都决不会承认,尤其是有关流芳百世的已故安妮。女王陛下的那一段,尽管我对她的敬重诚然要超过其他任何人。可是,你或者你聘来的那位窜改文章的人都应该考虑到,我是不会在我的“慧驷”主人面前称颂我们这类动物中的任何一位的,那样做很丢脸;再说,那一段也纯属捏造,因为据我所知,在女王统治下的英国,她一度确曾任用过一位首相掌朝执政,不,不是一位,甚至是连续两位:第一位是戈多尔芬伯爵,第二位是牛津伯爵。因此,是你让我‘‘说了乌有之事”。另外,在关于设计家科学院的那一段叙述中,还有关于我和我的“慧驷”主人的几段谈话,你们不是减删了其中的一些重要情节,就是把它们改得一团糟,弄得我差点儿自己都认不出自己的作品。我曾在一封信里向你暗示过要避免发生此类事情,你却回信说你怕触犯忌讳,说是掌权者对出版界非常在意,不仅会曲解内容,而且会对任何看上去像是一影射”(我想你当时是这样说的)的东西加以处罚。可是请问:我那么多年前在五千多里格以外的另一个国家说过的话,和现在正在做着统治者的任何“野胡”有什么关系呢?何况那个时候我几乎就没有想到,更谈不上害怕,会有一天要在他们“野胡,,的统治下过这不幸的生活。当我看到,这些“野胡”反倒坐在由“慧驷”拉着的车上,似乎“慧驷”是畜生,而“野胡”却是理性的动物时,难道这还不能让我抱怨几声吗?说老实话,我之所以退隐在此,一个主要的原因也就是为了避免看到如此荒谬的情景。

因为我信任你,也因为事情与你本人相关,我才觉得还是应该把这些话都告诉你。

其次,我也只怪自己太没有见识,听信了你和别的几个人的恳求和错误的论证,大大违背我自己的本意,同意将游记发表出来。请你想想,当你以公众利益为借口坚持要发表我的游记时,我曾一再请你再思量一下。“野胡”这种动物是完全不能指望依靠教训或者榜样的力量就能改好的,现在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明。本来我指望能看到一切弊端以及腐化堕落的行为都烟消云散了,至少在这个小岛上可以做到;可是你看,六个多月过去了,我却看不出来我在书中提出的警告产生了哪怕一丁点儿我所期盼的效果。我原本指望你给我写封信,告诉我:党派纷争已经销声匿迹;法官开始变成有学问而正直的人;辩护律师已经变得诚实、谦逊,并且也懂了点常识;成堆的法律书籍正在史密斯菲尔德化作熊熊烈火;年轻贵族们的教育彻底变了样;医生们已被放逐;女“野胡”们已经有了德行、贞操、忠实和理性;大臣们的庭院已经铲除了杂草,打扫得干干净净;有才能、有功勋、有学问的人受到了奖励;一切无耻文人,不论是弄散文的还是搞韵文的,全都被判了罪,只允许他们吃自己身上穿的棉花充饥,喝墨水解渴。所有这一切,还有上千件别的改革,因为有你的鼓励,我本来都坚定地指望它们能够实现;事实上,有我在书里面给出的那些训示,也实在是很容易就可以推断出它们是能够实现的。只要“野胡”的本性中还有一点点趋于善良和趋于理性之心,应该承认,改掉他们身上的每一点罪恶和愚蠢,七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足够了。然而,与我的期望相反,你每星期总是让邮差给我送来大批的诽谤性文章,大批的指南、随想、回忆录和续篇,我在其中看到别人指责我对国家重臣说坏话、污蔑人性(他们还自信可以这么说)、污辱妇女。我还发现,那一捆捆东西的作者彼此之间意见都不统一:有的拒绝承认我是那游记的作者,而有的却把我一无所知的书说成是我写的。

我还发现,你找的印刷的人非常粗心大意,他们把时间全部都搞乱了,我几次出航和回家的日期都弄错了,年份、月份、日子全不对。我还听说,我的书出版后,原稿已全部被毁。我也没留任何底稿,可我还是寄给你一份勘误表,如果书还能再版,你可以把它加进去。当然我不想固执己见,还是让公正、坦诚的读者去看着办吧。

我听说有几位海上的“野胡”对我所使用的航海术语吹毛求疵,说是许多地方都不恰当,而且如今也不再通用了。这我可是没有办法。在我最初的几次航海中,我还很年轻,我接受最老的水手的教导,他们怎么说,我就跟着说。但是我后来才发现海上的“野胡”也和陆地上的“野胡”一样,在用语方面喜好花样翻新;陆地上的“野胡”说起话来是年年都有变化,我记得每次回国,老方言起了变化,而新的方言我听不大懂。我还注意到,每当有“野胡”出于好奇从伦敦赶到我家看我时,我们双方都没有办法使自己的意思让对方明白。

假如说“野胡”的责难有什么地方让我介意,应该说我确有很大的理由埋怨他们。他们中居然有人认为我的游记纯属凭空捏造。有人甚至暗示,“慧驷”和“野胡”就像乌托邦中的人物一样,是并不存在的。

我应该承认,关于利立普特、布罗卜丁赖格(这个词应该这么拼,而不是错误地写作“布罗卜丁奈格”)和勒皮他的人民,我还从来没有听说有哪一个“野胡”敢胆大妄为地要怀疑他们是不是存在,或者我叙述的有关他们的情况是否确有其事,因为只要是真理,每一位读者是立即就会信服的。那么我关于“慧驷”和“野胡”的叙述就没有那么可信吗?至于后者,即使在这座城市里分明就有成千上万,他们除了会咿咿呀呀地说话、不赤身裸体之外,他们和“慧驷”国里的畜类又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所有族类对我的一致赞美,在我看来,还不如我养在马厩里那两位退化的“慧驷”的嘶叫更重要。它们虽然已经退化,我却依然可以从它们身上学到一些德行,在它们的德行里没有掺杂丝毫的罪恶。

难道这些可怜的动物竟认为我已堕落到这个地步,居然需要出来替自己辩护,来证明我说的全是大实话吗?我固然是个“野胡”,但众所周知,我在“慧驷”国两年的时间里,受到我那杰出的主人的感召和教导,已经摆脱了(尽管我承认那是极为困难的)撒谎、推诿、欺骗和蒙混等恶习,这些恶习在我所有同类中——而尤其是在欧洲人的灵魂里——是根深蒂固的。在这个令人烦恼的时刻,我还有别的牢骚要发,可我终于忍住了,我不想再自寻烦恼,也不想再打扰你了。我应当坦白承认,自我上一次回国以后,由于同你们这样一些同类谈话,尤其是无法避免地要跟我自己家里的人说话,我那“野胡”天性里的一些堕落的因子又死灰复燃了。否则,我绝对不会想出这么一个荒谬的计划,妄图要来改造这个王国里的“野胡”种群。不过,现在我已经一劳永逸地放弃了所有这类不切实际的蓝图了。

一七二七年四月二日

后记

1

一九八五年,美国《生活》杂志在百万读者中开展评选“人类有史以来的最佳图书”活动,结果英国十八世纪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名列第十一名。英国小说家毛姆说:“《格列佛游记》有机智和讽刺,有巧妙的构思,洒脱的幽默,泼辣的讥嘲,痛快淋漓。它的文体精彩绝伦。至今没有人用我们这艰难的文字写得比斯威夫特更简洁、更明快、更自然的。”大批评家威尔逊把斯威夫特称为六位最伟大的英国作家之一,排名仅在莎士比亚和弥尔顿之后。英国著名作家乔治·奥威尔一生中读过《格列佛游记》不下六次,他说:“如果要我开一份书目,列出哪怕其他书都被毁坏时也要保留的六本书,我一定把《格列佛游记》列入其中。”

无疑,《格列佛游记》是一本奇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它是一本测量读者深度的书。它是一本最给人快乐的书,但也是一本最令人神伤的书,有时甚至可以说这是一本愤怒的书。它可以被简单地阅读,也可以引人进入思想史和政治史的幽暗中。美国当代思想家布鲁姆在《巨人和侏儒》中对此书有鞭辟入里的分析。他说:“它是最优秀的儿童故事,但也是一个颇为讨厌的故事。斯威夫特能够赋予纯真以魔力,对败坏却嬉笑怒骂。”他说的“讨厌”意思是这本书即使对一个成年读者也是繁难的,也是一种挑战,它是一本真正的源于经典而本身又成为经典的奇书,它“所引发的笑声是荷马和柏拉图的标准所认可的”,它像一个坛子,把它出现以前的人类思想都吸纳进去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斯威夫特是一个巨人,同时代的艾迪生称他是“国民中最伟大的天才人物”,大小说家萨克雷也说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天才人物”。他是担当得起这个称誉的。

2

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Swift,1667—1745)是英国十八世纪杰出的政论家和讽刺小说家。他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他是遗腹子,从小由叔父抚养长大。十五岁时就读于都柏林三一学院,获学士学位,他的学业并不特别地顺利,据说他曾因“迟钝和智力不足被终止攻读学位”。但看来他很快摆脱了困境,并于一六九二年获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到了一七〇一年,他获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斯威夫特在大学里的主业是哲学和神学,但他个人更偏爱文学和历史。一六八八年,斯威夫特前往英国,做了穆尔庄园主人威廉·邓波尔爵士的私人秘书,直到一六九九年邓波尔去世。他在担任秘书期间,阅读了大量古典文学名著。斯威夫特跟随邓波尔的这十年,不但让他通晓了人情世故,还磨炼了他的文笔。“他写了烧,烧了写,几乎写遍所有题目,用尽所有风格。”一六九九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在都柏林附近的一个教区担任牧师,但因为教会中的事务常去伦敦,后来卷入了伦敦的辉格党与托利党之争。斯威夫特在爱尔兰的生活既没有耗尽他的精力,也未能满足他的雄心。他由于经常跑到伦敦,频繁出入咖啡馆,所以结识了艾迪生、斯蒂尔、蒲柏和康格里夫等著名文人。跟他们一样,他的同情心在辉格党一边,但他同时却也受到托利党首领的器重,担任过该党《考察报》主编。一七一四年托利党失势,他回到爱尔兰,任都柏林圣帕特里克教堂的主持牧师,同时着手研究爱尔兰现状。

……

在第二卷里,格列佛又一次出海时,遭遇风暴,船被刮至一片陌生的陆地。这陆地叫布罗卜丁奈格(大人国)。格列佛一到这里,由“巨人山”一下子变成了侏儒,置身大人国,自己仿佛变成了一个利立普特(小人国)人,比例倒了过来,成了一比十二。在大人国的农夫面前,格列佛像鼹鼠般大小,被农夫当作玩物带回家。为了赚钱,农夫竞把他带到市镇,让他耍把戏,供人观赏。后来他被王后买去,得以与大人国的国王相处。逐渐地,格列佛思乡之情日益浓烈,在一次随国王巡视边境时佯称有病,去海边呼吸新鲜空气。当他在岸边钻进小木箱睡觉时,一只大鹰将木箱叼走。后来木箱落人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格列佛获救,终于又回到英国。

全书第三卷比较松散,铺得较开,写格列佛以勒皮他(飞岛)游历为中心,兼及巴尔尼巴比、拉格奈格、格勒大锥和日本四个地方的游记。格列佛出海后,从中国口岸来的海盗袭击了他们的船。他们靠一只小艇在海上漂流,艇破后漂到一个礁石岛上。一天,他看见一个浮在空中的庞然大物从天空降下来。原来,这是一个叫作“勒皮他”的飞岛,勒皮他人是悬在空中的人,从生活状态到思想状态都是这样。他们都是学者,他们无所事事,沉浸在抽象、遥远的天文学和数学的天地里。连同国王在内,岛上的人们都心不在焉,甚至他们自己正在进行谈话的要点也要专门雇一些仆人来提醒他们。格列佛考察了那里的大学.看见为改善农业和建筑的成百个想人非非的工程没计正在进行。然后,格列佛还来到巫人岛格勒大锥,后来旅行到日本。

《格列佛游记》的第四卷,写格列佛在“慧驷”国的游历,这是历来最有争议的部分。他签约当上了一条船的船长,中途船员叛乱,把船长关在他的舱房达数月之久,最后,他被抛在一个近海浅滩上。上岸后,他几乎要被一群令人作呕的半人半猿的怪物逮住,但一匹马的走近吓走了怪物们。格列佛明白,他来到了马的国度。在这里,一种被称作“慧驷”的具有理性的马统治着那些被称作“野胡”的非理性类人动物。格列佛向马主人描绘他的祖国,说出种种人们普遍的生存状况。但对那些坦率正直的“慧驷”来说,他所述说的战争与法庭之类是那样的陌生。在“慧驷”国那儿,格列佛遭到智慧而理性的“慧驷”的放逐,满心怅惘地回到那块生他养他如今却叫他厌恶的故土,愤怒而又无可奈何地与一帮“野胡”在一起度过自己的余年。

本书根据LiteratureNetwork中的Gullver'sTravels译出,参校了SignetClassic一九九九年重新发行的版本。译者才疏学浅,虽参考了国内外的斯威夫特研究的成果和国内的一些优秀译本,但译文中难免会有一些不当和错漏,望大家指正。

刘翔

二〇〇三年十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8:1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