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诗词“大气盎然,辞藻奇伟瑰丽”,“淋漓痛快,神采飞扬”,“常有幽默、风趣感”,“能使读者引起某种感情回忆,或某种感慨与审美意趣”,“值得咀嚼、回味与思索”。这种生命与诗歌的互证,历史走向与人物命运的互证,真是发人深省。这本诗集远非一个人生命过程的诗性记录那么简单,史料价值并不在审美的价值之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岁月诗痕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龚炤祥 |
出版社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诗词“大气盎然,辞藻奇伟瑰丽”,“淋漓痛快,神采飞扬”,“常有幽默、风趣感”,“能使读者引起某种感情回忆,或某种感慨与审美意趣”,“值得咀嚼、回味与思索”。这种生命与诗歌的互证,历史走向与人物命运的互证,真是发人深省。这本诗集远非一个人生命过程的诗性记录那么简单,史料价值并不在审美的价值之下。 内容推荐 诗歌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诗歌如《七绝,毕业感叹》、《浪淘沙,食堂就餐记》、《七绝,贺年片题呈双亲》、《七绝(二首),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七绝,相片自题呈寄双亲》、《忆江南(四首),咏雷锋》、《七绝(三首),出差盐源县感叹》、《七律,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七律,辞旧迎新感咏》、《蝶恋花,九寨沟水景》等。 目录 七绝 毕业感叹 七绝 北上求学 七律 暑假忆咏 浪淘沙 食堂就餐记 七绝 贺年片题呈双亲 七律 日记题序 七绝(二首) 为合影题照赠翁乃勇 七绝 戏赠罗秉林 附:罗秉林赠答 七律 再赠罗秉林戏作 七律 呈父自责 七绝 相片自题呈寄双亲 念奴娇 暑假记事 七绝 寒冬洗衣 西江月 五一狂欢 沁园春 观潮抒怀 忆江南(四首) 咏雷锋 七绝 舟行人川夜咏 七律 操琴(自题之一) 水调歌头 书生(自题之二) 沁园春 作业(自题之三) 调笑令 缝补(自题之四) 西江月 夜返平安大队 沁园春 乡村早春夕景 七绝(三首) 出差盐源县感叹 七律 贺罗秉林发表学术论文 七律(二首) 哭父祭父 浪淘沙 通过入党申请 声声慢 深夜醉酒独叹 浪淘沙 游街敲锣记 满江红 冷对批斗会 永遇乐 三峡放咏 西江月(二首) 和陈思寿戏作 七律 与诸友结游桃花山 蝶恋花 苏州拙政园 七律 游苏州虎丘公园有感 南乡子 太湖游思 七律 玉手多情第二泉 浪淘沙 大震离京避难 七绝 扇题 七律 辞旧迎新感咏 七律 赠马家骏 七律 卅五生日感怀 浪淘沙 应邀赴京宣读学术论文 七律 和李河《金陵怀古》 附:李河《金陵怀古》 五绝 贺万县电池厂建厂卅五周年 浪淘沙 川酒发展战略研讨会 七绝 赴甘肃举办四川食品展销会。 七绝 贺宜宾纸机厂建厂廿周年 浪淘沙 发表《再思考》论文 五古 访沪随感 西江月 会见日本首相宫泽记事 浪淘沙 出席巴黎工商会研讨会 七绝 百名厂长站柜台 七律 五十自慰 蝶恋花 “峨眉雪”饮料人榜感慨 七绝 试点城市企业改革调研 七律 考察军工亏损企业感叹 南乡子 巴黎小记 蝶恋花 九寨沟水景 鹧鸪 天调研重点亏损企业 卜算子 重读陆游《咏梅》 摸鱼儿 重读辛弃疾词有感 江城子 录制戏曲唱碟《南腔北调》 浪淘沙 率长虹集团负责人赴京汇报 鹧鸪天 贺陈小林“水井坊”设计获国际大奖 七绝(藏头诗) 马年春节贺友人 七绝 春雪海螺沟 江城子 读魏明伦赠《格言录》感赋 南乡子 观川剧《巴山秀才》 鹧鸪天 喜庆老母九十大寿 七绝(二首) 重访小学母校 七律 春访西湖 浪淘沙 曹杨中学五十周年校庆 七律 游张家界 七律 和马识途九十自寿诗 附:马识途九十自寿诗 江城子 重返“文革”旧地 七绝(藏头诗) 赠廖昌永 七律 游庐山 七律 黄山松 七律 雨游浣花园 七律 登山海关老龙头 七律 (藏头诗)赠梅葆玖 七律 读王火回忆录《长相依》 江城子 尼亚加拉河上观瀑 七律 欣闻央视除夕征联 浪淘沙 丽江古城月夜结伴小酌 浪淘沙 海南游吟 江城子 电视直播胡连会晤观感 七律 答钱来忠赠诗 附:钱来忠赠诗 七律 龙泉观赏桃花 七律 慰言赠妻 附录 自由诗 盐都井架赞 自由诗 蓝天白云 自由诗 植树造林赞 儿歌(二首) 为女儿戏作 自由诗 让无奈变得有点可爱 藏头诗 出席《川港联手发展中药》酒会 藏头诗 贺迈普集团成立十周年 藏头诗 庆贺巴金百岁华诞 打油诗 转职广而告之 四川方言诗 三八节演出 藏头诗 赠樊建川 藏头诗 赠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 打油诗 人生戏感 藏头诗 赠李维康 打油诗 和陈昊苏咏伊瓜苏瀑布 打油诗 巴西掠影杂咏 打油诗 探戈美 打油诗 观11.17中国队对中国香港队球赛有感 四川清音 天府好风光 藏头诗 喜贺政协华诞 四川方言诗 省政协文艺晚会获奖戏言 藏头诗 光雾山美 自由诗 这就是生活——赠女儿 自由诗 人生啊是一条河 附评 表深情感触 写诗性人生 为生命押上美丽的韵脚 试读章节 【七绝】 毕业感叹 勒马挟书关口前, 彷徨择道恐弯偏。 无端惊破少年梦, 难阻心飞城外天。 1959 题解 该诗系作者备战高考期间,因选择入学志愿犹豫难决,心生感慨而作。 图解 作为全校最小的毕业生,填写高考志愿时未满十六岁,居然拥有了把握人生走向的决策权,一阵短暂的激动过后,惶恐与困惑便接踵而至。 自上初中起,受父亲订阅的《新闻日报》和时事杂志的影响,对国际政治充满着好奇,周恩来、苏加诺、赫鲁晓夫等各类政治家的外交演讲和答记者问,我几乎有闻必读,他们挥洒自如又严谨缜密、唇枪舌剑却妙趣横生的雄辩口才不仅使我心生崇拜,且将有意模仿视为乐事,把各种讨论会、辩论会当成见习舞台,从而给班主任留下了“能说会道”的深刻印象,连俄语和物理老师也都认为我“口才出色”而建议报考北京国际关系学院。 殊不知,这蠢蠢欲动的心念初露苗头,即被家庭变故引发的祸水意外淹没。 在事事政治挂帅的年代,家庭出身关联着个人的就学命运。1953年我小学毕业时,适逢曹杨中学首次招生,这是一所为全国第一个工人住宅区曹杨新村配套新建的重点学校,其宏大的规模、整洁的校舍,使刚小学毕业的我心生向往,但因只招收工人子弟而无法取得报考资格,幸好父亲写信给我大姐,由她的工作单位公安部开具了便函证明,才使我如愿以偿进了该校。印象更深的是高二期间,同班的姜藩等三名同学,突然黯然神伤地退学,事后获知个中缘由,原来他们均因父亲的政治历史问题而随全家遣返农村了。 新中国成立后,家父以开设纸烟食品店为生,虽未雇店员,可在我看来,小业主毕竟属于剥削阶级,尽管不像资本家可耻,却也并不光彩,致使每遇同学走过店面,我总因心存自卑而羞于照面。当1958年因城建需要店屋拆迁实行公私合营时,我像迎接大赦一般,庆幸这带有资本主义烙印的商店终于从家庭中解构消亡,今后可不必再自惭形秽了。 未料上面派员清点生产资料时,误将一些生活用品缴纳归公,其中有台家用收音机,作为每天课余收听音乐和戏曲的唯一载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我整个少年时代接受文艺熏陶的精神殿堂。失去这朝夕相伴的亲密伴侣,业余生活突然断裂,心无所依的落寞之状是难以掩饰的。好友关切地询问,我便实情相告,不料被一位好事者打了小报告,我当即被召到办公室,从老师疾言厉色的批评中,我才如梦初醒,原来自己那句“这段时间听不到收音机了,真没劲”的感叹,已被人歪曲为“家里商店被公私合营了,真没劲”的政治牢骚,并被上纲为“留恋剥削阶级的生活,对党的改造发泄不满”的吓人高度,难怪一贯对我器重偏爱的班主任会格外震怒了。 尽管不久区公司主动纠偏将收音机“完璧归赵”,但我已无丝毫勇气敢冒“反攻倒算”的风险去作无谓的辩白了,只能以沉默消化内心的委屈与茫然。毕业鉴定的最后一句“能说会道,但没有往日活泼性”,倒蛮真切地反映了一个尚未涉世的十四岁少年,经受一场意外打击后的情绪突变。事后我也明白,反右风暴刚过,班主任的严厉警示蕴含着唯恐我日后失足的良苦用心,况且,在“过去对家庭问题认识不清”的评语后,还特意加了句“现在已有较大提高”。可毕竟,对于高考而言,鉴定不啻是埋下了一颗政治地雷,无论是培养从事国际阶级斗争的外交学院,或是其他名牌大学,在严肃的政审面前,我“政治失节”的污点,是很难蒙混过关的。 于是,气短心虚的我,便将志愿锁定在政治含量较少且又属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工科领域。正当被各校的宣传资料搞得无所适从时,班里收到北京轻工业学院寄来的五份精美画册,其中盐化专业的介绍使我眼睛蓦然一亮。原来在取之不竭的海水中,含有许多尚未开发提取的稀有元素,而为此开设的专业在全国绝无仅有……就这样,对大海一向情有独钟的我,犹如老光棍艳遇天上掉下的林妹妹,喜不自禁地将它揽人了报考志愿。P1-3 序言 魏明伦 本书作者龚熠祥,是我迁居成都八年以来过从较密的朋友。 我一生交朋结友太多太多,但真正尽心尽力替我分忧解愁办实事的忠诚朋友却屈指可数;而熠祥老弟就是可数者之一。 我半生往来的文朋诗友成群结队,但能基本掌握运用古典诗词格律声韵的行家里手却不多见;而熠祥同仁就是稀有者之一。 九年前,他以诗会友。几首工整的七律,几阕合谱的小令,成了促进我俩建交的重要因素。九年后,他出版《岁月诗痕》,内容主要是一百首旧体诗词。我欣然应邀作序,不妨侧重谈谈声律启蒙。 这玩意儿本是中国读书人的基本功。20世纪之前,属于蒙童常识。如今呢?国学断裂,网吧泛滥。高科技,低人文。快餐娱乐走红,粗鄙文化吃香。作为中华民族典雅文化遗产之中一种体裁——格律诗词,诗词格律,将来会不会“广陵散绝”?!我辈略知平仄之上,在浮躁成风之时“孤芳独赏”,也算是为传承格律诗词尽一点绵薄之力,添几块砖瓦之劳吧。 不仅当代青年对诗词格律无知,即便是当代一些作家、诗人,也同样不谙此道。我拜读某些诗人、作家、老同志、老领导所写诗词,标名“律诗”、“绝句”、“满江红”、“沁园春”、“蝶恋花”等等,其实只是模仿旧体诗词的皮毛。例如:以为七个字一句,排列八句,中间四句有对仗,偶数四句押韵脚,就是“七律”了。不对!没那么简单,只押韵脚不算,字里行间都须押韵。《红楼梦》里黛玉教香菱做诗:“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指的不只是句与句之间,而是字与字之间也必须“二四六分明”。平对仄,仄对平,平仄交替参差;句与句之间,又要求二三粘,四五粘,六七粘,首尾共鸣;避免“蜂腰鹤膝”;可作“孤平拗救”……这一整套规则,真似“戴着镣铐跳舞”!请看炤祥,以《岁月诗痕》为台毯,手舞“锁链”,足蹈“铁镣”,踏着平仄节拍,跳得丝丝入扣。 哪些字是平声,哪些字是仄声,有的作者从理论浅层次上似乎也能区分,但在实践运用中往往弄错。熠祥的《自序》就谈到他学样格律,分辨平仄的艰难。由于旧体诗词声韵与现代汉语的四声不尽相同,现代人口语念作“平”声之字,约有一半在诗韵里应念“仄”声。这门学问说来话长,简而言之:律诗和绝句,兴起于隋唐,区别于“古风”,当时称为“近体”。“古风”属于自由诗,没有声律规范;“近体”属于格律诗,十分讲究平仄。唐人用韵,依据隋代的《切韵》和盛唐的《唐韵》;宋人依据《广韵》;元人、明人依据金代的《平水韵》;清初康熙又颁《佩文韵府》。尔后至今,逐渐形成共同遵守的游戏规则,一般通用的是金代山西平水刊行的《平水韵》。现代普通话与《平水韵》很不一致。相对而言,四川话比普通话接近诗韵,川南话又比川西话更接近诗韵。譬如中国之“国”字,普通话念“gu6”,诗韵却念“guī”。同一个“国”字,川西话念“平”声,川南话念“仄”声。川南的念法符合诗韵,属于人声“十三职”。川西人做诗填词,如果按照本土习惯,把“国”字归入“平”声,那就适得其反。熠祥原籍上海,求学北京,入川工作四十余年,兼通南腔北调。他在生活中说的是川西话,有的场合说普通话,做诗填词之时,却不被普通话与川西方言左右,严格依照诗韵分清平仄。也如香菱学诗一样,熠祥下过苦功夫。 细评《岁月诗痕》,就艺术形式而言,作者的词比诗好。填词,比做诗更复杂。词牌众多,声韵分部。“满江红”、“念奴娇”、“卜算子”、“摸鱼儿”一类词牌的韵脚只许用“仄”声;“沁园春”、“浪淘沙”、“江城子”、“鹧鸪天”一类词牌的韵脚只许用“平”声。彼此不能错位,而错位者常见于报刊。今人填词,深受毛润之作品影响,多以毛词为范本。就说那首怀念杨开慧的“蝶恋花”吧,上阕起句“我失骄杨君失柳”,下阕终句“泪飞顿作倾盆雨”。后学者亦步亦趋,照此格式声韵模仿。殊不知“蝶恋花”上下两阕是不能转韵的。润之先生兴之所至,上阕用韵是上声“二十五有”,下阕忽然转韵为上声“上虞”,此乃诃家大忌。若是凡人所作,定会招来犯规之议。然而,行家皆为尊者讳,无人撰文公开点破。今读熠祥几首“蝶恋花”,全是遵循正规词谱,两阕一韵,而非一词两韵。可见作者具备学养,且能保持独立思考,不是盲从唯上之人。 诗言志,词抒情。本书形式短小精练,内容记载父母亲情,同学友谊,“文革”灾难,生平志趣。送走悠悠岁月,留下淡淡诗痕。其中不乏可圈可点之句,例如《七律·五十自慰》: 幸逢国运转春秋, 航道渐明好弄舟。 偶遇小弯风乍起, 无妨大势浪奔流。 既然冷眼厚兼黑, 何必热心兑与勾。 苦辣酸甜归一笑, 奋摇桨橹不图收。 颔联“偶遇小弯风乍起,无妨大势浪奔流”,对仗工整,声韵铿锵,意象与意义俱好。颈联“既然冷眼厚兼黑,何必热心兑与勾”,更是活用现代语汇,直刺现实弊端的佳句。仅就这两联而论,近似聂绀弩“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那种旧诗化用新语的韵味了。其他如:“可怜娇艳留芳短,枉叹蹉跎逝梦华”(与诸友结游桃花山),“猖獗十年缠噩梦,狂欢八亿葬瘟神”(辞旧迎新感赋),“等身煌著启灵慧,赤胆箴言忌昧忠”(和马识途九十自寿诗),“峰连碧水胸襟阔,壑起寒风身骨怜”(游庐山),“饱经万劫青春久,阅尽千年富贵匆”(黄山松),“叶发清香千树碧,枝撑瘦色百花怜。草堂亲近激灵性,石径幽长忘俗缘”(雨游浣花园),“热闹舞台藏假象,冷清庭院出真功。仕途有限久封顶,艺海无涯正启蒙”(答钱来忠),“道旁客满农家乐,花下桌欢麻将身”(龙泉观赏桃花)等等联句也均有异曲同工之妙。尽管如此隽句,在《岁月诗痕》中为数尚少,但作为一位学非文科、业非文坛的作者,能有这等成果,实属难能可贵了。 正当这一代青年追逐粗鄙文化,冷落典雅艺术之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公布:中国的昆曲、古琴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号召全世界共同保护。消息使人欣慰,不禁联想我国格律诗词,诗词格律;其文化价值,与昆曲、古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若不适当保护,今后能写出《岁月诗痕》这种格律诗词之人,恐怕越来越少矣! 2007年元月于锦城 书评(媒体评论) 著名作家、巴蜀鬼才魏明伦感叹道:『我半生往来的文朋诗友成群结队,但能基本掌握古典诗词格律声韵的行家里手却不多见;而熠祥同仁就是稀有者之一。』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王火赞叹词作《摸鱼儿》『内容丰富广阔,心事浩茫』,『使我心头漾出一种可以言述而又难以言述的叹息与禅意』;赞赏其他诗词『大气盎然,辞藻奇伟瑰丽』,『淋漓痛快,神采飞扬』,『常有幽默、风趣感』,『能使读者引起某种感情回忆,或某种感慨与审美意趣』,『值得咀嚼、回味与思索』。 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阿来认为,《永遇乐——三峡放咏》『已经深深地与沉重的现实与幽远的历史紧密相连』。『如果把这些诗词与作者补记于后的散文相互映照,更增加了厚重感』,『这种生命与诗歌的互证,历史走向与人物命运的互证,真是发人深省』。『我相信,这本诗集远非一个人生命过程的诗性记录那么简单,史料价值并不在审美的价值之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