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印度塔塔集团(新兴市场中的成功典范)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张敏秋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塔塔集团诞生于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一百多年来,它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为印度最大的、国际性的现代企业集团。它主要经营的领域有信息技术、电信、汽车和汽车部件、钢铁、化工、电力、宾馆、茶等饮料、零售、金融、手表及首饰等,企业达96家。2006—2007年度集团的总收入为289亿美元,市值达620亿美元。在2006年11月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名中(由美国声誉研究会评选),位居第20位,是印度企业中排名最高的企业。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这样一个长盛不衰的成功企业,堪为奇迹,然而绝非偶然。本书研究了它的成功之道:如何在殖民统治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如何坚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如何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如何一贯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及如何不断创新直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

内容推荐

印度塔塔集团诞生于殖民地时期。一百多年来,它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为印度最大的、同时具有跨国性的现代企业集团。它主要经营的领域有信息技术、电信、汽车和汽车部件、钢铁、化工、电力、宾馆、茶等饮料、零售、金融、手表及首饰等,企业达96家。2006—2007年度集团的总收入289亿美元,市值620亿美元。

本书阐述了塔塔集团起家、成长、壮大以及走向世界的历程。研究了它的成功之道——在殖民统治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坚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一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不断创新,直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

目录

第一篇 历史的轨迹

 第一节 印度民族资本的兴起

  一、殖民统治的破坏作用

  二、英国的“建设性使命

  三、印度民族资本的出现

 第二章 塔塔起家于纺织工业

  一、詹姆谢特吉·塔塔与女皇纺织厂

  二、塔塔纺织工业的发展

 第三章 成功创办钢铁企业

  一、钢铁公司的创立 

  二、永不停顿的现代化

 第四章 多行业企业集团的形成

  一、多行业的企业集团

  二、形成中的艰辛

第二篇 塔塔的今天

 第五章 变中求进 长盛不衰

  一、应对政府的政策,寻求发展空间

  二、变革自己,走向全新时期

  三、重组调整产业结构

  四、增加集团在塔塔公司中的持股

 第六章 塔塔的成长和实力

  一、信息技术业与电信业

  二、机械工业

  三、原材料工业——钢材

  四、服务业

  五、消费品行业

  六、能源

  七、化学工业

 第七章 走向世界

  一、国际化的战略目标与理念

  二、国际化的好机遇

  三、国际化的步伐

  四、关于风险

  五、同中国合作

第三篇 成功之道

 第八章 管理体制

  一、合股公司与塔塔

  二、印度经理行制度的兴衰

  三、塔塔的经理行

  四、重新集权、统一管理

  五、塔塔公司经营管理安全

  附录:塔塔行为准则摘录

 第九章 人力资源开发

  一、家族统治

  二、举贤任能

  三、培养与管理

  四、刚柔相济

 第十章 社会责任

  一、老一辈塔塔“回报于民”延续至今的故事

  二、塔塔企业:公司公民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印度民族资本的兴起

创建于一个多世纪前的塔塔工业集团,在发展工业中创造了辉煌业绩,成为印度工业的骄傲,它的创始人詹姆谢特吉·塔塔(Jamshetji Tata)更被誉为印度工业之父。然而,作为殖民统治下的印度民族资本的一分子,塔塔集团与印度民族工业一样,历尽艰险,这个成功者同样受制于殖民地社会的环境,并打上了这个社会的烙印。

一、殖民统治的破坏作用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曾经在历史上创造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17、18世纪,印度封建社会逐渐萌发并形成某些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但是西方殖民者的入侵,破坏了印度社会的正常发展。最早进入印度的殖民者是葡萄牙人。1498年葡萄牙人通过海路踏上印度西海岸,并很快地控制了印度与欧洲的海上贸易。过了100年,已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英国、荷兰打破了葡萄牙在印度的贸易垄断地位。1600年和1602年,英、荷先后在印度设立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掠夺式的贸易。法国人也在17世纪初开始与印度通商,1664年建立专事贸易的东印度公司。葡、英、荷、法殖民者在印度前前后后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争夺与角逐,葡、荷较早失去势力,1763年法国也基本结束在印度的统治,印度渐渐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英国的东印度公司最初由一批伦敦商人合股组成,它得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的特许状,享有其他商人没有的与东方贸易的垄断权。凭借王室和政府赋予的这种特权,东印度公司一方面竭力排挤其他欧洲殖民者在印度的势力,另一方面肆意侵犯印度主权,霸占越来越多的领土。

当时印度由莫卧尔王朝统治。莫卧尔王朝建于1526年,1658年奥朗则布(Aurangzeb)即位。在他执政期间,王朝由盛转衰,1707年奥朗则布死后,王朝开始解体。在此后30年里,内讧、分裂、厮杀不断,地方的王朝纷纷宣布独立,德里的中央权力大大削弱。在这种局势下,英国东印度公司主宰印度的野心更步步得逞。1717年,莫卧尔王朝中央政权屈于压力对东印度公司豁免所有的贸易关税。但是公司的官员并不满足干这种特惠,而是变本加厉滥用权力,以攫取更多的利益。他们的行径激起了包括王公在内的印度人的不满。东部孟加拉地区的纳瓦布(当地王公)希拉吉—乌德—达乌拉(sirj—Ud—Daula)指责东印度公司每年榨取孟加拉省政府近1500万卢比的财产,对英国人庇护与其争夺王位的宿敌更不能容忍,矛盾和冲突导致1757年普拉赛(Plassey)之战。英殖民军官罗伯特·克莱武(Robert Kelawoo)率军与希拉吉一乌德一达乌拉王公军队开战,因王公主力军队的总指挥按兵不动,使克莱武以寡取胜。英国人在孟加拉扶植了一个傀儡纳瓦布,实际主宰了孟加拉。1757年被确认为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端年。1765年东印度公司又从孟加拉傀儡手中获得税收权。这意味着公司每年向王朝支付260万卢比,便拥有了孟加拉、比哈尔和奥里萨整个东部三省的土地税收权,实际上也控制了东部的财政大权,可以任意动用国库资金。

在东部建立了殖民统治后,英国殖民者继续将魔爪伸向印度其他地区。在南部,英国人向强大的迈索尔王国(今卡那塔克邦)发动了四场殖民战争。1799年迈索尔终于被征服,成为英国的一个番属土邦。在西部、中部,英国对当地的马拉塔诸王国进行了长达60年的侵略战争,于1817年统治了马拉塔地区。至此,除北部信德、旁遮普(它们分别于1841年和1849年被英占领)外,印度已处于英国殖民统治之下。

在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过程中,18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一批批机器发明,并首先被应用于纺织工业。曼彻斯特的纺织厂运用现代机器制造出的优质棉布,其成本仅为印度最上乘棉布的1/20。因此,1780年后东印度公司向欧洲尤其向英国出口印度棉布,遭到了英国工业界的反对。英政府为了保护英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并进而打入印度市场,采取了保护英国国内资本的措施。1813年,英国宣布取消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为英国私营工商界敞开了通向印度的大门。其实,英国政府对东印度公司的限制在1773年就开始了。由于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越来越大,而且公司的官员滥用权力,明目张胆地自行经商、中饱私囊,使远隔五六千公里的英政府感到不安,遂加强了对公司的管理。1773年英议会通过“印度管理法”,规定英吲在印度的总督不再由公司任命,而是由英国国王任命。1784年,英政府又通过“皮特法案”,规定由内阁部长任命一个监察委员会,监督公司的活动。到1833年英政府下令停止东印度公司的所有贸易活动,允许英国人在印度自由居住和经商,东印度公司变成一个在英政府监管和指令下统治印度的行政机构。到了1858年,英议会又通过“改善治理印度法案”。根据这项法案,印度的政权归英王所有,印度直接受英议会和政府的监督,撤销监察委员会和东印度公司董事会,管理印度的职权由一名英内阁成员——印度事务大臣掌管。印度被称为英属印度。

英政府在取消东印度公司,向英国人打开印度大门的同时,还采取保护英国工业资本打击印度传统手工业的关税政策。它对印度出口到英国的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都征收高额关税,对输入印度的英国工业品则征以低关税,而对输入印度的其他国家的工业品征以高关税。通常,英国的棉和丝纺织品输入印度的关税率是3.5%,毛织品是2%,而印度出口到英国的棉织品的关税率是10%、丝织品是20%、毛织品是30%。1840年,一个在印度考察了多年的英国人蒙哥马利·马丁揭露说:“我们对印度生产的商品征收的关税几乎是离禁关税,从10%起到20%、30%、50%、100%、500%乃至1000%。因此,自由贸易的叫嚷,乃是我们对印度出口贸易的自由,而不是印英两国之间的自由贸易。”不仅如此,英印政府对印度自产自销的棉纺织品也层层征收捐税,如规定原棉需纳税5%,纺成的棉纱再纳7.5%,制成织品又纳2.5%,结果加在一起税率要达17.5%。

机器生产使传统产品质量提高、成本降低,再加上政府关税政策的偏护,英国纺织业的竞争力迅速增强,终于击败印度的手纺织业。这样,印度由一个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沦为一个从英国输入纺织品的进口国。如印度向英国出口的棉布从1814年的126万多匹降到1835年的30万匹,而同期英国进入印度的棉布却从不到90万码激增到5100多万码。前者减少了3/4,而后者却增长了近56倍。

除棉纺织品外,英国的其他工业品如毛织品、铜器、玻璃制品、纸张、陶瓷器等也不同程度地打进印度市场。英国工业品涌入印度市场,使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尤其是纺织业几乎遭到灭顶之灾。

英国殖民统治者在把印度变成它的工业品销售市场的同时,没有忘记把印度这块辽阔富饶的大地改造成它的原料供应地。用1840年曼彻斯特商会会长的话说,就是“印度有面积广大的土地,它的人口将最大程度地购买英国工业品,关于我们对印度贸易的全部问题是:他们是否能用他们土地的产物来偿付我们准备输出的工业品”。1833年,英国国会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办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英国要印度向它供应的几乎都是印度的传统农产品,加之建立种植园的条件也欠缺,因此英国人主要通过对农民的直接剥削来榨取原料。他们与农民签订奴役性的合同,强迫农民种植和出售英商指定的农作物。19世纪40年代以后,印度的棉花、黄麻、蓝靛、羊毛、粮食大幅度增长,并大批运往英国。例如,从1833年到1844年,印度向英国出口的棉花从3200万磅增加到8800万磅,亚麻子从2100蒲式耳增加到23.7万蒲式耳,羊毛从3700磅增加到270万磅,分别增长1.75倍、111.86倍和728.73倍。印度出口到英国的粮食从1849年的价值85.8万英镑增加到1858年的380万英镑,增长3.43倍。

英国殖民统治者把印度变成它的工业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使印度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濒临毁灭的境地,刚刚孕育的资本主义萌芽被荡涤殆尽,并给印度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就是马克思1853年指出的: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破坏了本地的公社,摧毁了本地的工业,夷平了本地社会中伟大和突出的一切,从而消灭了印度的文明”。P2-5

序言

塔塔集团诞生于殖民地时期的印度。一百多年来,它从一个家族企业,成长为印度最大的、国际性的现代企业集团。它主要经营的领域有信息技术、电信、汽车和汽车部件、钢铁、化工、电力、宾馆、茶等饮料、零售、金融、手表及首饰等,企业达96家。2006—2007年度集团的总收入为289亿美元,市值达620亿美元。在2006年11月福布斯发布的全球最受尊敬企业排名中(由美国声誉研究会评选),位居第20位,是印度企业中排名最高的企业。

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这样一个长盛不衰的成功企业,堪为奇迹,然而绝非偶然。本书研究了它的成功之道:如何在殖民统治的夹缝中寻求生存与发展,如何坚持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企业制度,如何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如何一贯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及如何不断创新直至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走向世界。

中印两国的经济正在迅速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势不可阻挡。中国和印度的企业界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双方应该携手合作,取长补短,共赢共荣,为自己的国家和世界做出贡献。比起发达国家的企业,塔塔集团对中国的同行具有更切实的借鉴作用,也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合作伙伴。

20多年前,本人与同仁曾合著《印度垄断财团》,撰写了塔塔集团等章节。199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设立《从国外典型大企业看我国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研课题,选择10个国外典型大企业进行剖析研究。塔塔集团被选其中,这是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课题组邀请我进行这项工作。1996年我完成了专著《恒河明珠——塔塔》和论文《塔塔企业集团的成功之路》。专著于1997年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和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论文汇人《现代企业制度与国外大公司》一书(戎殿新、罗红波主编,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年10月,塔塔集团中国区总裁詹宏钰先生索阅《恒河明珠——塔塔》一书后提出再版建议。鉴于近10年塔塔集团的发展战略与目标、经营理念、管理体制以及生产规模都全面提升,我感到不仅需要补充大量的新材料,还需要以新的视角来分析与评述。经过半年多的紧张工作,本书得以完成。全书分为三篇十章。第一篇(一至四章)阐述印度民族资本的兴起和塔塔集团的起家与形成,采用了《恒河明珠——塔塔》一书中的前四章,略有修正。对历史的回眸使我们知道塔塔今天的辉煌是它过去成功的延续。第二、第三篇则对原书做了全面的调整、删改以及大量的补充,增加了“变中求进长盛不衰”和“走向世界”等章节。

本书图片除图8由本书作者拍摄外,其余均由塔塔集团提供。

本书在写作中得到塔塔集团北京办公室的帮助,在出版过程中得到赵洁平女士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支持,这里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要全面准确地介绍和研究这么一个庞大而发展迅速的企业集团,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书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读者谅解和批评指正。

张敏秋

2007年8月

书评(媒体评论)

当你在塔塔工作的时候,你也是在为印度而工作。你总会意识到,你在这里不仅仅是为了一个企业,而是为了一个更高的使命而奋斗。

——圣雄甘地(印度国大党领袖)

当你不得不在一个充斥着反对论调的氛围中做出领袖的行动,这就是勇气,源于身体、思想甚至精神上的。詹姆谢特吉·塔塔就表现出这种勇气。

——尼赫鲁(印度第一任总理)

在塔塔企业中,圣雄甘地所倡导的信托责任精神得到了体现。究竟什么是信托责任?在塔塔集团之下,所有财富都是社会信任,每个人,包括雇主、工程师甚至普通的技工都是委托人,有资格获得他的正当利益。塔塔集团创始人的真实理想就是——塔塔集团永远推动信托责任这一概念。

——贾亚帕拉克什·纳拉亚(印度人民运动的精神领袖)

詹姆谢特吉·塔塔的成功不是时运的垂青,是他自身的素质、敏锐的洞察力和他一贯的诚实、努力、激情的结果。是的,他的激情非常有感染性,并且影响了他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人。他有丰富的财富,但直到最后他依然保持他的本色——一个简单和谦虚的绅士。他不是为了头衔和地位,他对生育他的祖国有着无尽的爱。

——劳伦斯·詹金(孟买首席大法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9 14: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