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牛是玉皇大帝身前听差的仆役。经常在天宫和人间往返穿梭,将玉帝的命令传递到人间,将人间的疾苦上报给玉帝。有一天,农夫对牛说:地上光秃秃的,什么东西都不长,太难看了。要是玉帝能开恩赐点草籽给人间,让大地长点草,给人间增添点绿色,就好了!牛将农夫的话向玉帝作了汇报,玉帝听了觉得蛮有道理,便问殿下众神谁愿去人间撒播草籽。牛自告奋勇地说,这个问题是我反映的,还是由我负责比较好。玉帝提醒它说,你虽然比较勤快,但太粗心了,别把事办砸了。牛拍拍胸脯保证说,这点小事我还是能办好的,办不好情愿受罚。玉帝被牛的诚心打动了,同意了牛的请求,并再三嘱咐牛说,到人间撒草籽时要走三步撒一把,不能多也不能少。牛就带着草籽,走出天宫,在跨出南天门时,不小心摔了一跤,从天上一下子跌到了地上,头被摔得晕乎乎的,什么都不记得了。牛端着草籽,使劲地回忆玉帝说的话,到底是走三步撒一把,还是走一步撤三把?牛想了想,地面这么宽广,应该是走一步撤三把草籽,不然也于事无补啊!于是,牛走一步撒三把草籽,将草籽全撒到了地上。第二年春天,万物复苏,野草丛生,庄稼根本没地方生长。农夫拜祭灶神,请他向玉帝求求情,将地上多余的野草除去。玉帝听说此事后,召牛来核实情况。牛知道坏事了,于是将撤草籽的情况如实向玉帝汇报,请求玉帝原谅。玉帝生气地说:“你这粗心该死的老牛,坏了我的好事,害我在人间的声誉一落千丈。不罚你,怎能消我心头的气,又怎能让众神服我?这样吧,从今往后,你和你的子孙后代就到人间去吃草,将地里的草吃干净,还要听农夫的号令,帮助农夫干活。”处治完牛,玉帝还是觉得不解气,飞起一脚,将牛踢落人间。牛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头下脚上,摔到了地上,上牙被摔掉了一排。从此,牛便以吃草为生,耕田拉车,从不偷懒。然而,它的那排上牙直到今天还没长出来。牛来到人间后,任劳任怨,勤恳踏实,以实际行动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和喜爱。在排生肖的时候,人们一致推举牛为生肖。当时,勤勉的牛一直跑在各种动物的前面,但投机的小老鼠藏在牛角上,抢先得了头名,牛则屈居第二。
许多人认为,十二生肖首先用于记时。一昼夜有二十四小时。为了将二十四小时加以区分和方便人们记忆,古代天文学家将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选择生活习惯与时辰相对应的动物来命名。夜间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属子时;凌晨一点至三点,属丑时;凌晨三点至五点,属寅时;清晨五点至七点,属卯时;早晨七点至九点,属辰时;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属巳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属午时;午后一点至三点,属未时;下午三点至五点,属申时;下午五点至七点,属酉时;傍晚七点至九点,属戌时;夜间九点至十一点,属亥时。子时,夜深人静,正是老鼠趁机频繁活动之时,所以用鼠来标记子时。丑时,农家挑灯喂牛,正是牛美美饱食之时,故以牛来标记丑时。老虎喜欢昼伏夜行,寅时正是虎啸连连之时,故以虎来标记寅时。卯时,天刚放亮,兔子出窝,进食带有晨露的青草,故以兔来标记卯时。辰时,大地起雾,正是龙腾云驾雾、徐徐升起之时,故以龙来标记辰时。巳时,大雾散去,艳阳高照,蛇出洞觅食,故以蛇来标记巳时。午时,野马四处奔跑、嘶鸣不已,故以马来标记午时。未时,“羊出坡”,正是放羊的大好时机,故以羊来标记未时。申时,夕阳西下,猴子喜欢在此时啼叫,故以猴来标记申时。酉时,太阳落山,鸡急着回窝,故以鸡来标记酉时。成时,人们关门就寝,狗卧门前,守护家门,一有动静,就大声狂吠,故以狗来标记成时。亥时,夜深人静,猪贪吃,不断地拱着食槽,于是以猪来标记亥时。这样,十二个时辰与十二种动物一一对应,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成狗、亥猪。后来,人们把这种纪时法推而广之,用于纪年,就有了十二生肖。
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