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福州文化散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唐希
出版社 海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先民如何移居福州?城市怎样从小到大?福州文化底蕴在形成的过程中,历代先贤作了哪些贡献……

作者以现代语言娓娓道来,福州人文今昔历史在他的笔下变得生动活泼。

内容推荐

本书从福州的历史文化入手,挖掘出里面种种不为人知的宝藏。作者对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和向现代化迈进的新城市,作了新的文化思考,作品体现了旅游与文化、史学与文学、文学与摄影、历史与现实多元的联姻、浸透、并茂,书中告诉了读者不少鲜为人知的材料,即使是人们熟知的人和事,也提供了新的信息和内容。从书中,你会感觉到作者唐希就是一条很地道的“福州龙”,他满腹经纶,腾跃在福州的人文世界里,倾诉着人文今昔,他的书超越于历史和理性之上,充满着散文式的话语精神。

目录

再致:与福州有缘的人

从小到大福州城

福州人,你从哪里来

文明,从昙石山走来

无诸:闽越第一王

寻访开闽王

战坂,千年前的闽都保卫战

鼓山达摩十八景传说大串联

园林西禅

安泰桥旁朱紫坊

从南教场到五一广场

欲见皇帝殿,先看灵济宫

少林,少林,南少林

海岸故垒梅花千户所

林则徐:敲开中国近代史的大门

陈宝琛:皇上与平民的老师

“盜火者”严复的家园

古道·西风·林琴南

冰心笔下的故乡

第一山房与培香楼轶事

芙蓉老屋

走在乡间小路上

试读章节

昙石山人不会打制不锈钢厨房,连铸铁、青铜和锡器都不会铸造,更不会利用化学合成出塑料制品。但是聪明的昙石山人懂得开采粘土,调水淘洗之后以手工塑造出千姿百态的形状,阴干之后放人土窑里烧结成粗糙的陶器,以高温完成一次对大自然的化学反应。不仅有了储蓄洗涤的罐、壶、盆,饮食的碗、盘、簋、钵、杯、豆,还有了在火上烹煮的釜和鼎。也许,昙石山人将这常见的陶器看得有点儿神秘,他们毕竟是亲手将它们从柔软变得坚固,也许,昙石山人开始懂得敬重老人,相信存在灵魂;他们将这陶器或多或少地作为死者的陪葬品。如今便随着坟墓的发掘而重见天日。这些因夹着泥沙而变得更坚固的陶器,带着红色、灰色、黑色的外表,有时还绘上一点儿色彩图案,如同一份远古的信息,让我们去寻味当年的生活。在一座夫妻合葬塚里。考古工作者发掘出18个形态各异的釜,如此众多的锅和饭碗一起陪葬在全国是仅有的。考古专家欧谭生认定,昙石山人爱喝汤。在江水与海水交接的地区,食品特别的丰富。河鲜、海鲜,以及陆地上爬的、天上飞的不能放在一锅里煮,这对美食家夫妇有分门别类品尝佳肴的习性。由此判断,今天的福州人一餐饭喝四五道汤,对于先人来讲已经是一种退化。

我想,是不是还有一种解释,这对夫妇正生活在部落人口兴旺时期,他们有许多兄弟姐妹、七姑八姨的,每个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为他们的葬礼送来一份礼品。让他们带去别一个世界享用,便有了今天考古的收获和喜悦。

在一个女性成年人的遗骨头部上方出土了一个形同和尚存骨塔的陪葬品,被考古工作者称之为陶灯。它有一个圆柱型的壶体和一个圆锥形的柄,在柄与壶之交接处开一个椭圆形的孔。装上燃油和灯芯草便是一盏灯,灯光只从一个方向射出,其余三面可以挡风,尤其适合江海之滨使用。有趣的是。在日本也出土了十几件相似的灯。因昙石山出土的年代最为久远,人称“中华第一灯”。

那是新石器时代,人们用石斧砍伐山林,用石的箭镞安在了箭上打猎,利用石锛、石镰进行农田劳动——大自然的石头取之不尽,在人为地让石块与石块的撞击之中,找寻可以利用的造型。配合以木头的把柄,便成了劳动的工具。

从昙石山中下层文化堆积中,我们看到了昙石山人还处于原始的公社氏族时代。过着没有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的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社会生活。尚未发现战争的刀枪和硝烟味道。从一座夫妻合葬墓中,看到了男尊女卑的埋葬方式,依稀看到了男权社会出现的影子。在一个中年男子的口腔遗骨中,看到了拔除犬牙的痕迹,这可是个酋长或是酋长候选人呀。台湾的高山族近代还保留着拔牙的习俗,只有酋长或酋长接班人才能享受这种待遇。而这位昙石山酋长级人物的墓葬与百姓比没有任何的特殊。他白白地为百姓牺牲奉献了两颗犬牙,而且没有任何麻药可以止痛。

昙石山山体的断层本就是一册历史书,压在最底层的是四五千年前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的生活信息中有一种原始文明的意味。而在它的上层叠压着的都是三千多年前奴隶社会的文化。较原始相比文明进步的同时,有了战争和“硝烟”的味道。近年来,发掘中发现了一幕奴隶为奴隶主殉葬的残酷仪式。奴隶主的坟墓没有找到,据说是在上世纪60、70年代,当地居民在山下挖地建房时引起了山体的坍塌,随山土塌下的有一具大而完整的骨骼,以及部分随葬品。在离开这片塌方不远的地方,本次考古发掘出了殉狗坑。一只与今天的农家土狗体形相似的大狗,双前肢和双后肢被捆绑着侧身埋人地下。在殉狗坑的附近出土的是几个绿釉小瓷罐和一尊比篮球还大一些的质纹陶罐,当年的祭祀典礼上的用品小的精致,大的雄浑,被埋葬者至少是闽江口的一方诸侯级的大人物。而体现其身份的更重要标志是他对奴隶生命的残杀。考古工作者开掘出三个女奴的尸骨成品字形摆开,女奴A的头顶上还摆放着一个粗糙的、拳头般大小的陶罐,属她生前最亲近的用品,是临刑之前,她自己要带去“天国”的用品,还是死后,亲属、恋人对她灵魂的祭奠。现在都已无法说清。而离开她们归属地几米远的地方,人们还发掘了奴隶用以裸态妆身的玉块,环形的,开了一个口,是她们的耳环?还是鼻环?在临刑前的挣扎中脱落,一个生命也随之粉碎了。

最悲状的历史定格,当是对男奴隶的活埋。从粗壮的下肢骨骼上可以判断。他不属于身材矮小的土著人种,猜想着他是一场战争中的异族俘虏。被俘之前也不是一个平凡的人物,两腿并拢,两脚伸直,曾经有过极力的明显挣扎,更令人震惊的是他不是平躺着死去,而是竖立着被强制性地插人大地。死了,还留下一种不屈的精神。

历经四十多年的八次发掘,昙石山出土的文物,在第八次考古发掘时已按原貌建立遗址博物馆给予展出,让人有亲临现场的感觉。前七次发掘的重要文物,以及同为昙石山文化时期的溪头、庄边山遗址的文物也陈列在“序言厅”里。昙石山还有三分之二的土地正在等待考古小铲的光临。那里可能有更精彩的故事,尤其是昙石山人的“生活小区”还没有被“开采”,更多的“考古遗址厅”将给人更多的神秘。计划中还要建造一种“模拟考古厅”,让人们手持考古小铲在模拟的探方中发掘文物的仿制品,并将它作为参观的纪念品:原始意味的陶作坊里,在转盘上玩陶土,亲手烧出仿古的粗陶,在半地穴式的尖顶草房中休息,品味一种原始质朴的生活……

闽江口的文明,从这里起步,向今天走来,向未来走去。P24-27

序言

再致:与福州有缘的人

也许,福州是你的祖居地;也许,福州是你剪断脐带的出生地;或许,你曾在福州工作、生活;或许,你是身在天涯海角,基因里带着福州远古的信息;或许,你仅仅是途经福州,走马观花于三山两塔的榕荫之中……你是与福州有缘的人。

假如,你曾读过《福州文化行旅》,接受那种现代方式叙述的古老乡土文化;假如,你因此认为与福州结缘是一种荣幸的话,请抽空读一读手上的这本《福州文化散说》。

与《行旅》一样,史学人读《散说》,认为它属于文学;文学人读《散说》,会认为它是史学。它们都在对史学资料的梳理时,以文学精神来叙述往事,融入了作者的见闻和思考,将学术化作令人一目了然的大众读物,让福州的历史从古老、沉重变得年轻、活泼,并力求有一些新的见解和思考。

“行旅”意味着走走看看,在游走福州的景观中,解读福州。“散说”继续了这种在城乡自然与人文景观中的游走,说“行旅”未说完的话题。对“行旅”途中的“做说”更多的是平和、轻松,娓娓道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前瞻古人,我们这一代人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文化遗产?

还是那句老话,愿这本集旅游文化、乡土知识、新老照片为一体的《福州文化散说》与《福州文化行旅》一样,能让项了解福州的人,更加了解福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1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