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世界的那端(最好看的当代名家小小说)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于德北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世界的那端》为少儿文学原创类图书,是于德北的小小说选集,书中所展示人物和故事既有时代的律动,又有一脉传承而来的中华民族优秀品质——诸如勇敢、无畏、正义、坚韧、尊严、善良、爱心,内容突出彰显人性之美,是濡养当代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艺术审美的佳作,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内容推荐

《世界的那端》是金麻雀得主于德北的一部个人小小说合集。作者有着较深厚的写作功底,他创作的根须深深植于生活的土壤,通过丰富的生活经历和敏锐的观察、感悟,在小小说这一尺幅空间里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大天地。在他的笔下,浓浓的亲情、懵懂的爱情、真挚的友情,闪射出人性中至真至善的光辉;于不经意间,触碰到了人心最为柔软的地方。有的借中外典籍演绎故事,透视哲理;有的演绎了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不平凡的故事……作家不拘于故事本身而擅长于从细节处生发感悟,给读者以更深层次的人生思考和引路。这是十分难能可贵之处。

《世界的那端》文章简洁精致,深邃思辨,不事雕琢,透着生活的滋味。语言文字透明干净,有韵律,尤其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如马吊、走北荒、双百老人、纪应先生、徐爱兰等众多篇什描写了底层人的至善至美之魂,感人至深,堪称精品。

目录

第一辑 温暖的记忆

珍存

相逢

雏菊

胰岛素

百合花布

乡村

父亲节的礼物

酒事

朝圣

月亮上

第二辑 友谊地久天长

二胡

登枝

稻子

鲫鱼念

一夕一逝

老哥

初秋

秋夜

朋友

第三辑 历史的缝隙

话剧

自白书

回马枪

逐日

歧途

外物

点绛唇

第四辑 生活中的那些事

祝福

三笑

杭州路10号

深处

黑白

万小妮

好人

世界的那端

第五辑 偶尔的乌云

恐惧

何处是

变化

规劝

心梗

杀妻

突如其来的疲惫

Z

第六辑 俗世奇人

马吊

走北荒

剪纸

双白老人

纪应先生

徐爱兰

崔大刀

虚枉

景二哥写字

捡骨灰

春兰

新春辞(代后记)

试读章节

奇怪的是,妻子的外祖母去世后,我竟一次也没有梦到过她。她生前对我很好,处处对我表示关心,亦时时表达喜爱,使我感觉她就像我自己的亲外祖母一样。可我为什么一次也没有梦到她呢?妻子常在梦里哭醒,醒来后便无限感伤而委屈地说:“我又梦见姥姥了。”

这让我的内心也很酸楚。

岳父岳母有三个女儿,妻子行二。她甫一出生,岳母便得了乳腺炎,东北俗称“闹奶子”,不能哺乳,便把她送到了外祖母那里。外祖母一个人在延边生活,彼时还身强力壮,带一个外孙女,应该是不吃力的。这一带就是十四年,直至妻子要上高中,才回到了父母身边。这时,外祖母的年纪也大了,被岳父岳母一并接来。

外祖母和妻子的感情近。

这是时间和命运的造化。

我见到外祖母的时候,她老人家已经快七十岁了,一头的白发,大大的眼睛,微胖,嘴角总留着笑意。她是满人出身,父亲是清朝的一个统领,民国后,成为张作霖手下的旅长,负责珲春、汪清一带的保境、平匪、安民诸事宜。所以说,外祖母是很有些家教的,虽然是老人了,身上依然留有淑女气。

她十四岁出嫁,夫家是有名的大户。可惜,她的婚姻并不幸福,因为她的丈夫一直在外求学,并参加了革命,而且“婚姻自由”,和自己的同学早已订下盟好,至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说大了,是孝义的表现,说小了,便是应景文章。

所以,外祖母一生未育,没有儿女。

岳母,是外祖母夫家做主,过继过来的。

我和妻子结婚一年后,有了自己的孩子,外祖母坚持着要来家住一阵,说是要享一享外孙女的福,实际上是想帮我们带孩子。那时,妻子工作的单位远,我除了本职工作,又在外边兼了一份工,日子皱巴巴的,没一下能打到鼓点上。  妻子年纪小,又新做了母亲,孩子哭闹,她便无策,时不时地和我发脾气。每一次她发完脾气。外祖母总会在她出去的时候,小声地安慰我。

她说:“你不能和她真生气,气坏自己的身子是大事。”

她也说:“是我不好,把她惯坏了。”

她还说:“她不讲道理,可你是一个明理的人。”

我想,她背后一定也劝慰妻子吧,就算最无奈的时候(妻子有时也和她发脾气——这在妻子,是一种撒娇的方式),她也会笑着面对这一切,但眼睛里的忧郁是明显的。

我害怕见到她这样的眼神。

我和妻子结婚几年后,妻子的妹妹也结婚了,家里住房条件差,外祖母的安置成为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妻子和大姐都提出让外祖母和自己一起生活,这遭到了岳父和外祖母的极力反对。岳父的反对是出于自尊心——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女养活自己的岳母;外祖母的反对是出于对妻子的心疼——去大姐家,怕妻子伤心;到我家来,明显地不现实,一室的房子,十几平米,暂住可以,长居是艰涩而困难的。

于是,外祖母自己做主,回延边了。

当然,以她的年纪,自己挑门过日子是不可能的,思来想去,她把自己交给了福利院。福利院在延吉的市郊,旁边是光荣院,背后是一道长长的大梁。

为了能时常了解外祖母的状况,我找单位的领导商量,把延边划成了我的分管片儿——那时,我在杂志社工作,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到包片儿的地区去跑发行。领导知道我的苦衷,欣然应允。这样,春四月、秋八月,我都能去延吉,忙完工作后,到福利院陪外祖母住两天。

我来,外祖母当然高兴至极。她到福利院外边的食杂店买牛板筋,买火腿肠,买牛肉丝,买小咸菜,买白酒,然后,坐在一边看着我吃喝。我喝酒,她劝我少喝;我不喝了,她又急得什么似的,抓住酒瓶给我倒,生怕我喝不好。

她会问妻子的情况。

我一一作答。

她也问孩子。

我便向她描述儿子的样子。

听得高兴了,她会笑,十分开心的样子,一口的假牙都露出来;听得不好了,就皱起眉头,嘴巴紧紧地闭起来。

见面总是快乐的。

最怕的是分别。

每次我走的时候,外祖母都会送我出大门,走了一程又一程,直至郊线汽车从后边一辆一辆地赶过来。

我最后一次去看她,是秋天。这一次她只送我到大门口,眼睛一直盯着我的脸,仿佛要把它刻下来似的。

她说:“你再不会来了。”

我笑了,说:“哪会。”

我走出很远,她还站在那里,扯起大襟擦眼泪。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就是那一年的冬天,外祖母走了,听到她的死讯,我才恍然明白她最后说给我那一句话的意思。我和妻子要去奔丧,可是福利院来电话,说,外祖母的意思,人已经炼了,不留骨灰。

“你再不会来了。”

就算现在,夜深人静了,想起这句话,泪水也会止不住流下来。P6-9

后记

严格地讲,这是一本新作集,里边的大部分篇什没有选入以前出版的任何一本文集,甚至还没有发表。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不想让我的读者在故纸堆里吃冷饭。那样做,是对读者的亵渎,亦是对自己的放任。亵渎也好,放任也罢,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细想想,出版第一本小小说集是1993年,春末夏初。接到责编的电话,嘱我写一篇自序。这么多年过去,那种激动和喜悦的心情记忆如昨,清晰可见——我坐在杂志社的窗前,看着初升的朝阳,满耳却是鸟儿清丽的歌鸣。而今天,这样的激动和喜悦毫无更变,自己像一个待产的母亲,满怀希望、期待和忐忑。掐指计算着日子,唯恐无意的疏忽造成终生的遗憾。多可笑啊,幼稚、天真、单纯,又有一点无畏。朋友们都说,奔五的人了,怎么还沉不住气,又不是第一次出书。可我为什么控制不了自己加快的心跳呢,我是多么想像运筹帷幄的将军,谈笑之间,决胜于千里之外啊。不行,自己就是这样一个没出息的人。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如同往年一样。这个季节,自己的创作欲日渐高涨,推掉应酬,辞却烟酒,每天把自己沉浸在书本纸笔之间。一直在读巴别尔和契诃夫,追求简洁与精致;一直在读孙犁和汪曾祺,追求透明和余韵;一直在读卡尔维诺和卡夫卡,追求深邃和思辨;一直在读芥川龙之介和三岛由纪夫,追求神秘和苦涩……我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作家呀,行走在黑夜之中,头顶漫天星斗,目及一盏温暖的油灯,不肯放弃持控了几十年的执着。爱人问我,你的目标在哪里?我回答说,在大地上,在泥土里。她微笑着注视我,像注视一株正在开花的植物。我想,除了这样的回答,我又能组织出怎样的苍白的话语?

从1985年开始,我学习写小小说,至今已经三十八年了。三十八年来,我的触须一直在民间,须臾不曾离开。我写我爱,我写我泪,我写我思,我写我笑,哪怕生活坎坷,哪怕命运多舛,我时刻告诫自己:活着,并且记住!

谢谢读者,谢谢父母,谢谢妻儿,谢谢朋友及同事,谢谢芸芸众生,于无相之中生我相,让我不至于盲目和空虚。

谢谢本书的责编吴晓春,自从我们相识、相交以来,她一直是我的助力器和推土机;谢谢杨晓敏等一大批多年来扶持我、支持我的编辑们,你们是我和读者之间永不坍塌的霓虹。

2013年春天即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8:4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