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自然的灵魂(米什莱散文经典)/外国文学名著文库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法)儒勒·米什莱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儒勒·米什莱是十九世纪法国历史学家,被学术界称为“法国最早和最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他以文学风格的语言来撰写历史著作,令人读来兴趣盎然;他以历史学家的渊博来写作散文,情理交融,曲尽其妙。本书收录了《飞鸟》和《大海》这两部著作。作者观察自然界的这种无比欣喜的眼光,对待飞鸟和海中生物的这种无限温情的博爱,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这是作者代表人类对大自然灵魂的第一次礼赞。

内容推荐

本书包括《飞鸟》和《大海》两部分。鸟儿是神圣的族类,是上天派来保护人类生命的使者。鸟类给大自然增添无限的生机,向人类昭示着许多道理。海洋动物世界是最奇妙的世界,向我们演绎着一幕幕梦幻般的场景。作者观察自然界的这种无比欣喜的眼光,对待飞鸟和海中生物的这种无限温情的博爱,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表达出来,能给人以深深的震撼。这是作者代表人类对大自然灵魂的第一次礼赞。

目录

灵魂的礼赞/1

鸟儿

我是如何研究起自然的(代序)/3

卵/15

极地/19

翅膀/23

翅膀初试/28

翅膀的胜利/3l

岸边/36

美洲的养鹭场/40

战斗/44

净化/50

死亡/54

阳光/61

暴雨和冬天/67

迁移/74

温带地区的和谐/80

鸟类/83

劳动/88

鸣唱/95

鸟巢/101

鸟城/105

训练/109

夜莺/115

夜莺续篇/121

结论/126

大海

岸边观海/135

沙滩、石滩和悬崖/140

沙滩、石滩和悬崖续篇/144

水圈、火圈——河流与大海/149

海洋的脉搏/156

风暴/163

一八五九年十月的风暴/167

灯塔/176

繁殖力/182

奶之海/187

粒子/195

血之花/202

世界的创建者/208

鱼/215

鲸/223

美人鱼/229

万国的新生活/236

名家评论/243

米什莱生平和创作年表/245

试读章节

将一只鸟蛋拿在手中。这种椭圆形最容易理解,最美观,外界攻击也无处着手,给人的印象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完美和谐,无须增加什么,也无须减少什么。无机物就不大可能呈现这样完美的形状。我感到在这毫无生气的表象下,存在着生命的一种高度秘密和上帝完成的作品之一。

它是何物,从里边会出来什么呢?我不得而知,而鸟儿却一清二楚。一只鸟儿张开翅膀,拥抱这只蛋,用体温孵化。在此之前,它可自由自在,是天空的王后,任意翱翔,现在却突然被囚禁了,趴着不动,守着这个石头一般、还没有显露什么的缄默之物。

不要说什么盲目的本能。下面通过事实就会明白,这种明智的本能要随环境而改变,换句话说,这种初级的理智同人的高级理智,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多么小啊。

是的,这位母亲,通过爱的敏感和洞察力,就本能地知道,本能地看出来。这厚厚的石灰质蛋壳,您粗糙的手摸上去什么也感觉不出来,而这位母亲触觉灵敏,能觉出有个神秘的生命在里面孕育成长。正是由这种触觉的支持,她才能忍受孵化的劳苦、长期的囚禁。她看到小生命娇弱而可爱,披着她童年那样的绒毛,还在希望中预见到将来的情景,孩子长得又壮实又大胆,张开翅膀,注视着太阳,顶着暴风雨飞翔。

不要着急,要充分利用些时日,从容地观赏母亲梦幻的这种可爱形象:她通过第二次产育来完成这个还未显形的爱的对象,这个渴念中的陌生儿子。

这景象多么美好,而且更为崇高。我们人类要谦虚。在我们这里。母亲喜爱的是在她怀抱里蠕动的,喜爱的是她能触碰、搂住、确切占有的;她喜爱对她的动作有反应的活动而可靠的实体。可是,这位母亲喜爱的却是未来和未知,她的心孤寂地跳动,还得不到一点回应,但她的爱并不因此而稍减,还照样献身,忍受痛苦,为自己的梦想和信念而受苦,直到死亡。

这是强大有效的信念。她造就一个世界,或许是最令人惊奇的世界。不要对我说太阳和星球的基本化学,一只蜂鸟蛋同银河一样奇妙。

要知道,您认为难以觉察的这个小不点儿,就是一整片大洋,是奶的海洋,上面漂浮着处于胚胎状态的天空骄子。它漂浮着,不必担心沉没。极其纤细的韧带吊着它悬浮,遇到撞击也安然无恙。它在这温暖的场所轻轻地游泳,如同将来它在空中飞行。森严壁垒,十分安全,在富有营养的居所中处于完美的状态!比任何种类的哺乳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同样,它在神仙般的睡眠中,也感到了母亲及其带有磁性的温暖,也开始梦想了。它的梦想就是运动,模仿并适应母亲;它的头一个举动,隐秘的爱的举动,就是要像自己的母亲。

你不知道是爱把它改变成自己所爱的吗?

它们一旦相像了,它就要走向母亲,倾身过去,更加靠近蛋壳,这样一来,它同母亲只有一壁之隔了。于是,母亲开始倾听,有时还真高兴,因为已经听见它的第一声啁啾。它不肯老实待着,胆子越来越大,下了决心。它有了喙,就要利用,又敲打又撞击,捣开它牢房的墙壁。它有了足,也借上力……劳作就这样开始了……它的酬劳就是解放:它进入自由状态。

讲讲欣喜、激动、极度不安,母亲的各种关爱,这不是我们在这里想讲的,刚才我们已经说过教育的种种难题。

鸟儿只有通过时间和温情才能成为内行。鸟儿会飞行,就很优越了,所受的照顾就更加优越得多,它孵化出来之前有个家,通过母亲来存活,这个最自由的生灵,由母亲和放任的父亲哺育,称得上爱的宠儿。

如果要赞赏大自然的生殖力、强大的创造活力、迷人的(在一定意义上骇人的)繁丰,即同一创造却引出数百万相反的奇迹,那就瞧瞧这只蛋吧,别看它同别的一模一样,从中却产出无数飞遍世界的各类鸟群。

大自然从混沌一体中,倾泻喷发出你们称作鸟的这些生翅膀的火焰,它们显示出热情和生命、色彩和歌声的红艳,如同散乱得出奇的无数光线。这种惊人的多样性,呈巨大的扇形,不断从上帝灼热的手中逃逸出来,全都光彩夺目,全都歌唱,让我沐浴在和谐中、光明中……我眼花缭乱,只好垂下目光。

上天旋律优美的火花,难道你们达不到吗?……对于你们,无所谓高度,也无所谓距离,高空、深渊,完全是一体的。什么高云,什么深水,是你们到达不了的呢?大地非常辽阔,有高山、深谷和海洋,不管有多么大,也是属于你们的。我听见你们在赤道,像阳光一样火热。我还听见你们在永恒沉寂的极地,那里生命停止了,最后一点地衣也不见了,熊也只是远远望一望,就咕哝着走开了。而你们,你们还留在那里,在那里生活,在那里爱,你们证明上帝的存在,你们温暖着死亡。在这片荒凉的大地上,你们令人感动的爱,为人类所说的大自然的野蛮辩护。

P16-18

序言

一尊大自然的美国雕像,立在巴黎植物园的大门口,美中不足,未免显得孤零零的,没有体现出大自然的真正面容。她本应该置身于无比辉煌灿烂的仙境中,坐在天然的雄伟宝座上。那宝座的基础,正是她的第一批儿女脑珊瑚,连同它们洁白的繁枝、盘曲状和星状的形体,而脑珊瑚的妹妹柳珊瑚,以其波浪似的形状和发丝,在上面铺了一张温馨的活床,深情地爱抚并轻柔地拥抱神圣的母亲,伴随她永远生育的春梦。

这就是米什莱用满怀感激的深情描绘出的一幅大自然母亲的形象。

一位大名鼎鼎的历史学家,怎么忽然从人类社会转过身去,向大自然顶礼膜拜了呢?

事情虽说突然但不偶然。米什莱二十一岁上获文学博士学位,对自然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是两年后,他获得文学教师资格学衔,却被委派去教历史课。于是,他舍弃最初的喜爱,开始钻研历史,首先吸收德国哲学家维科、赫尔德等人的历史哲学的一些思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历史观和史学方法。他结合教学与研究,写出《现代历史年表》、《简明现代史》等几部新教材,极受学生们的欢迎和史学界的赞赏。此后,他从师范学院的历史教师晋升到法兰西学院教授,以其民主主义的治史思想、鲜明的人道主义精神、高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以及魅力十足的人格力量,始终是最受学生欢迎和敬佩的老师。一八五一年,米什莱敌视野心勃勃的“小拿破仑”,当局便借口他授课的内容论战的意味太浓,停止了他的课程,拉丁区大学生立即示威支持米什莱。不久,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称帝,正直的米什莱勇敢地面对,拒不宣誓臣服,遂被解除教职,免去档案馆馆长的职务。他遭受这种政治迫害,始终不屈不挠,显示出忠于正义事业的平民气节。

米什莱写道:“巴黎的喧嚣、远远传来的隆隆车马声、流产的革命的冲击和反响,都促使我离得更远。”“我离开了从未离开过的巴黎,这座容纳三个世界的城市,这个艺术和思想的家园。”他的书房、他的书籍,当初认定的这些终身伴侣,他只好锁起来,彻底打破他三十年的生活习惯,远离尘嚣,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同花鸟鱼虫相伴了。于是就有了他以自然史为题所写的系列作品:《鸟儿》、《昆虫》、《大海》、《山》,为法国文学史增添了散文佳作,显示他多方面的才智。米什莱一改三十多年的习惯,亲近大自然,除了政治上受到迫害,还另有缘故。

早在一八四四年,他的鸿篇巨制《法国历史》就已经出到第六卷,名声大振,几近著作等身。然而,他也受到教会的日益猛烈的攻击,不得不暂停《法国历史》的编写,转而研究耶稣会,出版《耶稣会士》,从而脱离基督教,改信“未来的新上帝”。一八四五年,他又发表揭露忏悔体系的著作:《论教士、女人和家庭》,与此同时,他还在法兰西学院开始法国革命系列讲座。他所宣扬的思想逐渐显露革命倾向,作为自由派教授,也就开始失去当局和报纸的支持。

正是在这期间,他的内心发生了巨大变化,重新确定了他的信仰和目标。他于一八四六年发表了《人民》一书,表达了这样的思想:“城中芸芸众生,普通百姓、农民和工人、无知的人和文盲、野蛮人和原始人,以及孩子,甚至包括我们称为动物的另外那些孩子,虽然资格不同,但全是公民,都有权利,都在国民盛宴席上有座位。”这就是他改奉的新上帝将来建造的平等世界。

这种内心的变化,他称为“我的洗心革面”、“迟来的新生命”,逐步引他走向自然科学。不过,他最后投入大自然怀抱的关键一步,还是在他写完《法国革命史》之后迈出的。

无论是他内心的这种变化,还是法国政局发展的迫切需要,他必须回顾总结法国民众争取民主和平等的斗争历程。他从一八四六年写起,至一八五三年,终于完成他的另一部巨著,六卷本的《法国革命史》。  英勇而惨烈的法国革命史,尤为英勇而惨烈的一七八九年大革命的那段历史,成为他写作的一座炼狱。他在这座炼狱里走一遭,精神和体力几乎消耗殆尽,走出来的则是一颗脱胎换骨的灵魂。

一颗忧戚的心,走出了野蛮的黑夜,走出了历史的阴影,回到大自然的光天化日之下,感到自然万物是那么丰美和旺盛,自己也有了新的感觉,要在新的感觉中再生,如同死过去一段时间又复活的人。

早在被无情的历史捉住之前,米什莱对大自然就曾有过这种感觉。但是他也坦言,那是“一种盲目的热情,一颗心炽热有余,温情不足”。那时他年轻气盛,只有一腔热忱,现在则不然,他撰写完革命史感到心力交瘁,告别三十余年与笔墨为伴、风雨同舟的生活,又产生孤独与落寞之感,而无情的历史还在他心中留下隐痛和忧思。他拖着病身,随着燕子迁徙到意大利南部荒僻的地方,沐浴在新鲜空气和阳光中,逐渐忘记伤痛,病情便大有好转。在意大利这位慈善奶母的怀抱中,他同大自然进行富有成果的思想交流,接受了大自然的观念,即一种家庭式的完美和谐。

思想的变化往往是隐秘而神奇的。从国家转向大自然,他猛地憬悟,感到大解脱,大释然了。比起自然界来,人类历史的风风雨雨又算得什么,不仅渺小而荒谬,而且在永恒的宇宙中不过是一瞬间。由于年龄和工作上的过度劳累,他本来可以死去了,幸而感受到大自然母亲焕发的青春气息,他的心听到了呼唤,每天都应邀参加大自然的盛宴。

万物生灵都有天赋的平等权利,都是大自然盛宴的嘉宾。米什莱在一八四六年发表的《人民》一书中所表达的思想,十年后他在《鸟儿》、《大海》等作品中,更加明确也更加系统地阐明,为什么我们高级动物人类要视其他动物为兄弟,要共同遵守宇宙之父所协调的世界法则。作者在这些小书中,并不想把人的精神赋予大自然,而是要力图悟透大自然的精神,叩问每个生灵的小小灵魂的秘密。

前所未有的叩问。鸟儿有灵魂还容易理解,可是昆虫也有灵魂,让人接受似乎就很困难,再说海洋的生物都有灵魂,那就更加令人难以置信了。

生灵者,生而有灵魂之谓也。法语中的灵魂一词Ame,既指人也指一切生灵,并非人类专有。在这一点上,古代人出于本能和本性,认识得更为清楚,因而对万物万灵始终怀有敬畏,古代的图腾便是明证。反之,现代人长了知识,却昧了心性,狂妄悖谬到了极点,竟然以世界主宰自居,向鸟类开战,残害各种动物,严重破坏大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现在开始自食恶果了。

鸟儿是神圣的族类,是上天派来保护人类生命的使者,也是世界大轮回的净化使者。如古埃及人所说,鸟儿乃是救护之舟,接收并将死亡的遗骸运走,“送回到生命的领域和纯洁事物的世界”。没有鸟类,害虫就会泛滥,将人类挤出生存的空间。鸟类可以不要人类,而人类离开鸟类就不可能生存。

海洋的动物世界是最奇妙的世界,向我们演绎着一幕幕梦幻般的场景。这座魔幻宫殿的原始居民,大海的精灵珊瑚虫,正是世界的建造者。在大型自然博物馆能看到,珊瑚虫从多少亿年之前就开始建造世界,而这个世界在它们上面越建越高,越来越富有生命力,上面的居民“进化为高级动物,组织机能健全了,要到陆地上去生活。顶端则为哺乳动物。——在这一切之上,鸟儿,神圣的族类张开翅膀……”没有海洋这些低级生物,也就没有后来的高级动物,当然也就没有人类了。

且看作者以怎样好奇而欣喜的目光,以怎样无限温柔的爱心,来观察并指述“人类这些低级兄弟”:

海葵表露在外的许多小肺、真蛸漂浮的云雾状的轻网、水母下面波动的敏感的发丝,这些都不仅柔妙,而且令人怜爱。它们形态各异,既纤巧又朦胧,还显得温暖,就仿佛一股气息变得可见了。您会看到一只虹类原生动物眨着眼睛,对它们而言,这是严肃的事情,这是它们的血液。它们柔弱的生命所显示的色调、反光,这些光彩变幻不定,或鲜明,或苍白,轮番吸气并呼气……要当心,不要扼杀默默漂浮的小灵魂:须知它能告诉您一切,能在这种悖动的色彩中,向您呈现它自身的秘密。

再看他以怎样富有诗意的语言,讲述海洋孕育的最大动物——鲸鱼: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尘世之花。所有血色苍白、自私而委靡不振的动物,都相当植物化了,比较起这种沸腾着鲜红血液、有怒有爱的豁达生命来,那就好像没有心脏。高级世界的力量、它的魅力、美丽,就是血液。有了血液,大自然就开始了崭新的青春,有了血液,生命才燃起欲望之火,爱情,而由男性延伸的家庭、种族之爱,又将给生命加上神圣之冕——怜悯。

米什莱的《鸟儿》、《大海》等几本描写大自然的小书,一出版就取得罕见的成功,一时好评如潮,甚至对他的历史著作持批评态度的人也大加赞扬。于是,效仿者纷纷转向大自然的题材,出炉了许多专著,好几家出版社还计划组织出版大自然的百科书和丛书。在众多同类书籍中,米什莱的这几本书仍是佼佼者,堪称法国文学史上的散文佳作。书虽小,却显示作者的恢宏大气、他的出众才智和诗人气质。他在历史著作中所体现的民主主义的社会思想、人道主义的博爱精神,又进一步发扬光大,扩展到自然科学领域了。早在一百五十年前,米什莱就代表人类,向大自然的灵魂举行了第一次礼赞,这本书今天读来,我们仍然感到深深的震撼,尤其为当代人的所作所为(如捕杀鲸鱼等)感到羞惭。我们应当记住米什莱的声音:

让我们睁开眼睛看看事实吧,抛开偏见,抛开已知的、约定俗成的东西吧。……把灵魂归还给动物……比起制造机器来,上帝创造人,创造灵魂和意志,不知要伟大多少呢!

放弃骄傲吧,承认自身一无所有,承认动物的虔诚灵魂是会使人脸红的亲戚吧。它们是谁?是你的兄弟。

它们是谁?是一些刚刚开始的灵魂,是一些初具生存能力的灵魂。它们正谋求更全面、更广泛、更和谐的生活……

“毫无疑问,这本书有许多弱点,但是在温情和信念上却很强。它是一体的、一贯和忠实的。什么也不能使它偏离。它爱鼓翅飞翔,超越死亡及其虚假的分离,穿越生命及其掩饰统一的面具,从一个巢飞向另一个巢,从一只蛋飞向另一只蛋,从爱飞向上帝的爱。”

二○○七年十月三十日于北京花园村

书评(媒体评论)

米什莱在写作中,不断寻找自我,考验自我,同时也总在吸引对话者,引导读者的自我脱离自身,在自由中获得新生,获得自我解放。在这个意义上,米什莱的历史作用是巨大的。

——【法】J.塞巴合尔

米什莱的历史著作是名副其实的法兰西抒情史诗。

——【法】泰纳

米什莱赋予大海一种朦胧的动物性、一种有意识的母性。他讲述这些事物,有他独特的语言,每句话都打开一个深渊。

——【法】皮埃尔·洛蒂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5: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