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触动心灵的歌/温暖的故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伊家河
出版社 敦煌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伊家河的《触动心灵的歌》是故事集。描述了最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讲述了一个个曲折动人的故事。《宰各》讲述了一个打工仔带着妻子回妻子老家生孩子的感人故事,《爱的吆喝》讲述了一个打工仔,为了挣钱失去了爱人,通过努力,他最终找回了真爱……全书故事主题积极向上,给人以引导和鼓励。

内容推荐

《触动心灵的歌》作者伊家河为伊家河,由2003年至今所发表在全国各类故事杂志上的温暖人心的故事组成。开篇故事《宰各》所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带着妻子回妻子老家生孩子所发生的温暖故事,塑造了一个可爱可敬的老太太,读来亲切感人。《爱的吆喝》讲述的是一个打工仔,为了挣钱失去了爱人,通过努力,他最终找回了真爱。

《触动心灵的歌》全书故事,讲述的都是最底层百姓的真情实感,温暖而阳光,给人以激励和鼓舞。

目录

第一辑 爱的温度

宰客

爱的吆喝

凉性热性

讨子宝典

生死冤家

石头姻缘

情之蛊

兵哥哥的“傻妹妹”

只想听一声“爸爸”

爱我的人站起来

我爱的人是皇后

“高息”的爱

最浪漫的婚礼

第二辑 情的高度

触动心灵的歌

老板的情义

决不让你死

都是彩金惹的祸

三背红门

花钱买孝心

行骗江湖的骗子父子

孝心发明

让坟墓变成花朵

撒“祝福” 

老小孩

第三辑 心的宽度

弟弟带我找工作

每天要早起

骄傲的大豆

奶奶的红高粱

快乐的苹果

小越的“心灵鸡汤” 

不单单是一个“口”字

“万棋王”的“打工革命”

我要你的脏衣服

领导的爱好玩不起

大小通吃“呼死你” 

肚子的“金条” 

三颗雀斑

后记

试读章节

生死冤家

一、生前冤冢

峄山县前副县长吕代富最近有两件事成了峄山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第一件事是他的夕阳恋,第二件事就是他的清廉。人们说起这两件事往往又会说起一个叫陈香秀的女人,这人和吕代富的关系可不一般。

据说早在五十多年前陈香秀和吕代富就是同学,而且关系一直不错。只不过因为陈香秀家是地主成分,吕代富是贫下中农成分,俩人才没能走到一起,后来陈香秀嫁给了刘培亲,这人最后当上了峄山县的县长,不过此人是个陈世美,在当上县长不久就和陈香秀离了婚,新娶了小娇妻。但是他也最终坏在小娇妻的手上,小娇妻索贿受贿东窗事发,刘培亲也锒铛入狱,还没等他出来呢小娇妻就和他离了婚。吕代富这人也同样经受了婚姻的挫折,他先是在峄山的一个小山沟学校任教师,后来当了校长,又慢慢被借调到县委。在小学校当校长的时候他与一位女教师结了婚,可是那个女教师在生下儿子不久就移情别恋,然后改嫁到了城里。吕代富一直自己带着儿子,直到儿子上了大学又毕业分配,他这才动了再娶的心,并且把目标第一个就瞄准了陈香秀。

自从和刘培亲离婚后陈香秀也是一个人带着儿子,一直没再找人,面对吕代富一次次的表白,她的心也动了。可是陈香秀却一次又一次拒绝了吕代富,不为别的,她顾虑儿子的脸面。

陈香秀的儿子叫刘一得,在县委任宣传科科长,刘科长这人在县里无人不识,再加上是老县长的公子,因此最惧怕的就是有风言风语。刘一得当然电看出了母亲的心思,他多次劝说不让母亲迈出这一步。其实刘培亲也一直想复婚,他说不动陈香秀只得让儿子来帮他,刘一得也有这个想法。陈香秀让刘培亲伤透了心,她发誓说就是死也不会复婚了。

吕代富也遇到了麻烦,儿子吕梁虽然支持他再婚,但却不同意他娶陈香秀。原来在刘培亲出事时县里一直风传是吕代富背后举报的,现在娶了刘培亲的前妻,等于是不打自招,他考虑这件事会毁了父亲一生的名誉。

老年人的爱情之路比青年人要坎坷的多,青年人没什么顾虑,想爱就爱,不想爱就散,老年人可不行,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可就太多了。偏偏吕代富这人是个倔脾气,认准的事儿他会一条道走到黑,成天到陈香秀住的小区去转悠,找准了机会就过去搭讪,有时还帮她扛个煤气罐交个水电费啥的。一个副县级干部如此巴结讨好一个老太婆,一时间在县城被传得沸沸扬扬的。这时候两家的孩子都坐不住了,特别是刘一得,他与父亲一商量,干脆以母亲的名义写了举报信,举报吕代富在当副县长期间贪污受贿。可是上面来查了半个月也没查出问题,反而查出来吕代富为给儿子买新房还在银行贷了款。更难得的是,吕代富在父亲患癌症期间为还借来的医药费,还到一家私人小厂隐名埋姓打工看大门挣钱,清贫到一无所有。

吕代富的事情不知让谁发到了网上,吕代富迅速成了名人,有网民说吕代富是百官楷模,是第一清官,一时间拥有了大量的人气。

告来告去却告出了一个清官,在峄山人们更加敬重吕代富了。因为刘一得父子用的是母亲的实名举报的,吕代富也知道了,他从此疏远了陈香秀,也不再去纠缠她了。

一晃过了两年,陈香秀有一天感觉身体不适,去医院检查被告知得了癌症,而且还是晚期。

临去世时陈香秀留下了遗言,决不会和刘培亲合葬,她要自己一个人先去乡下的桃花沟。陈香秀也是有文化的妇女,她在生命的最后还写了一首诗,让刘一得刻在自己的墓碑上。

陈香秀去世三年后,另一个人也看中了桃花沟,而且也是非要埋在这里。

二、死后还斗

看中桃花沟这块风水宝地的是吕代富,他也是因为癌症去世的。在生前……

P20-21

序言

一个在庄稼地里编织故事的农民

初夏时节,记者在伊家河畔的孙楼村见到了正在农田里忙活的孙建文,这位用村后一条河的名字作笔名的乡土作家,和记者娓娓道来了他的故事。

部队锻炼走上创作之路

伊家河虽然从小热爱文学创作,十一岁就在《小学生学习周报》上发表过说明文,但真正走上创作之路还是得益于三年的部队生活。

1993年伊家河应征人伍到福建平潭某部队,三年军旅生涯他干了两年半的文书,业余生活除了看书就是写作。这期间他通过书信结识了军旅作家贺茂之将军,并在贺将军的指点下一步一步提高着写作能力。贺将军对他的帮助是巨大的,曾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过他的文章,指导着他,对他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说到动情处,这个年近不惑的汉子眼睛里挂满了泪珠。

部队火热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再加上平潭是一座海岛,岛上独特的风光也让他着迷。他曾写过一首《海岛的树》的诗:暴风雨掠过,我们这些生长在海岛的弟兄,枪杆般根根直立;白鸽飞临,碰响枝叶上的故事,温热的根须遍布家园——

这首诗发表在《人民前线》报上,获得了战友和领导们的好评,也增强了他在写作上的自信。他只读了六年书,知识根底差,因此他比别人要努力的多,付出的也要多。三年部队生活,他在《解放军报》、《辽宁青年》、《人民前线》、《诗刊》、《诗歌报》、《中国社会报》、《北京青年报》、《枣庄日报》等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和小小说。

农村生活激发故事创作

伊家河从部队退伍回乡后,又在贺将军的帮助下到北京打工。这期间他结婚生子,为生计东奔西走。2003年的时候,他带着媳妇回乡生子,在医院陪护时无意中买了本《故事会》,被里面的一些故事打动了。他想我也可以写一写这样的故事,而且故事的稿费高,说不定就能以此为生了。带着这样的想法,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写了一篇故事《不是冤家不聚头》。这篇故事刊发在《故事会》2003年第12期上,并获得年度大奖。

从此以后,他就走上了故事创作的道路。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有一个爱好,并且能够以此为生,寻找到乐趣。

2006年,伊家河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故,妻子不理解他边打工边写作的行为,婚姻因此解体,幼小的儿子嗷嗷待哺。但是他坚持了下来,他说:人不能没有梦想,为梦想就是要去吃一些苦。

为了梦想,他咬牙坚持着,从没有放弃过。他打工到武汉,曾经在肩膀上背着儿子干活,晚上回到租住的房子,帮儿子洗脸洗脚哄儿子睡着后,他铺开稿纸一写就到半夜。

经过几年的历练,他感觉自己在写作上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因此2009年春天的时候,伊家河下定决心要靠写作养活自己和家人。他买了台电脑,联上网线,在老家的小瓦房里一坐就是一整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大舞台上,他找到了施展自己的空间。过去他最喜欢听老辈人讲民间传说,结合这些传说和真实的乡村故事,他创作了大量的古代传奇。他写的《卖味儿》、《贪官难逃计中计》等作品,不光多次得奖,且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几十家文摘类报纸杂志转载,还人选了多种版本的图书。

最近这两年,伊家河的故事被多次结集成书出版。他最自豪的事情就是,搞文学创作他不光没有倒贴过钱去发表文章,还靠着稿费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他出的作品集也全部是由正规出版社出版发行,不要他掏一分钱。

伊家河在当地作协领导的关怀下加入了作协组织,这些年作协主席曹昭亮副主席袁茂翔等作协领导,对他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这个朴实的汉子很是感激曹主席和袁茂翔等人,在采访中一再感恩故事界的许多编辑老师和文友们。他说自己只有小学文化,能够坚持写作到今天,全靠老师和各位朋友们的帮助。

本文作者为著名作家、诗人、书画篆刻家、孔子后裔孔浩。

伊家河

2013年3月20日

后记

这是我的第三本故事集。2003年的时候,我在医院陪着妻子生产,坐在病床前为了打发时间,买了一些图书,其中就有一本故事书。当看了上面的一些故事后,我突然想我也可以写这样的故事啊。于是,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故事《宰客》,这个故事很快以《不是冤家不对头》的名字发表在了《故事会》上,并获得了年度奖。这一年我一共写作了三个故事,其他两个发表在了《今古传奇》故事版上。一路走来,不知不觉我已发表了二百余篇故事,从中获益匪浅。我是一个农村人,至今还在村里种着地,也只读了六年书,能够有今天的小小成绩,全部得益于故事创作。在故事百花园里获益,并不是今天发表了多少作品,而是在写作上的不断进步和成长。在这里有最好的编辑和文友,他们一直不厌其烦地指导着我,帮助着我。写故事之初,我连最基本的标点符号都掌握得不准确,编辑老师和文友们总是耐心地帮我修改,想来感动至今。

因为在创作故事上所打下的坚实基础,我在从事其他文体创作上,再也不觉得吃力了。讲故事写故事,是文学的基石,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山东老乡莫言老师在诺奖上的演讲,说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可见讲故事的能力是多么重要。所以,我很是庆幸我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那就是创作故事。

感谢本书的编辑,著名故事家李绪廷大哥,许多年前就指导过我的写作,感谢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老师们,感谢各位读者朋友们,请多多批评指正。

伊家河

2012年12月10日于承水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5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