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危机后的新世界(附光盘Ⅰ全球商界领袖展望2009)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郭振玺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危机过后,属于谁的“井喷”(能源行业)

数据链接 危机时期主要石油消费国的进口变动

石油消费国的进口变动体现了需求疲软趋势。根据美国官方统计数字,作为全球最大石油消费国,美国2008年9月的石油进口量为日均862万桶,比同年8月下降13.5%,与2007年同期相比降幅更达16.4%。2008年头3个季度,美国日均进口原油972万桶,同比下降3.6%。此外,日本2008年8月日均进口原油413万桶,比前一个月减少4.1%,与2007年同期相比下降0.3%

全球主要发达经济体原油库存持续上升也印证了需求的低迷。美国能源部最新报告显示,在截至2008年10月17日的一周里,美国商业原油库存增加320万桶,为连续第四周上升。另据欧佩克数据,截至2008年9月,欧盟15国(不包括中东欧国家)加挪威的原油库存已连续6个月超出最近5年的平均库存水平。日本2008年9月的原油及成品油库存则连续第四个月出现上升,并自2007年1月以来首次突破2亿桶大关。

金融风暴不仅通过影响经济增长抑制石油需求,同时也对石油生产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石油行业许多上游开采项目就因为融资原因而延迟,金融危机的爆发更加剧了这一问题,特别是许多规模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动性而陷入危机。

国际能源机构最近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尽管多数跨国石油公司能够经受住金融风暴的冲击,但在一些杠杆比率较高的国家(如俄罗斯、里海等国家),石油投资正在受到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衰退,能源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已日益显现出来。国际能源形势的多变性,对全球能源金融安全构成了严峻的挑战。

世界能源金融事关重大,能源金融不仅是能源和金融发展中的战略问题,而且是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全球所面临的能源经济现实问题亟待通过能源金融一体化来解决。能源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将极大地刺激能源经济,为能源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带来良机,在能源资源重点开发地区,能源工业已成为金融业重点支持的行业之一和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金融支持能源工业发展,能源企业积极参与金融市场,能源市场与金融战略的结合,能源效率金融市场迅速发展,正是能源金融一体化的具体体现。

油价涨跌,新能源开发,生物燃料……成为达沃斯新一轮的话题。

第一节 壳牌&诺基亚全球主席约玛·奥利拉

约玛·奥利拉(Jorma Ollila)于1950年出生于芬兰北部的塞纳约基,父亲是一名电器工程师。年少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优秀学生,不但活跃在童子军中,而且还是学校自然俱乐部的积极分子。17岁时,奥利拉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英国威尔士大西洋学院的奖学金,这所学校由德国教育家HurtHahn创建,旨在培养全球未来的领导者。从大西洋学院毕业后,奥利拉回到赫尔辛基科技大学,又以全系最高分获得了政治学硕士学位。求学期间,奥利拉是一位狂热的左派分子和学生活动领袖,他曾当选芬兰全国学生会主席以及中央党国际事务处秘书,这些组织经历为他以后担任公司管理职务提供了宝贵经验。

之后,奥利拉认为自己应该在其他方面有所发展,便到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深造。在英国两次留学的经历给他留下了地中海中部地区的口音和开放、非芬兰传统的个性,并通晓芬兰语、瑞典语、英语。毕业后,奥利拉进入花旗银行驻英国总部工作,积累了大量国际金融和全球商业运作方面的经验。至此,奥利拉的学习与工作可谓一帆风顺,前途一片美好。出人意料的是,1985年奥利拉决定辞去花旗银行的优越职位,接受母国诺基亚公司的邀请,管理国际财务运营。《商业周刊》后来评价说,挖到奥利拉是诺基亚的最大收获,此举改变了这个芬兰公司的命运。

刚加盟诺基亚时,奥利拉在花旗银行的出色表现使他继续从事财务工作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奥利拉并小这么想,他决心在经营管理方面有所建树。为此,他潜心观察,深入了解公司情况。诺基亚的一位员工回忆说,奥利拉刚来诺基亚公司时就曾在一个周六遍访了公司总部,并向得在公司的每个员工询问公司运营的方方面面。这种爱研究爱思考的特性使其在管理者中显得格外出类拔萃。

奥利拉临危受命,迎难而上,掌舵诺基亚后,他敏锐地把握到了移动通信产业正从模拟转向数字的变革潮流,果敢地放弃了橡胶、电缆等公司传统的核心业务,包括那些还在赢利的部门,以敏锐的战略眼光把资源集中到移动通信尤其是手机业务上,这个在很多人眼里被看做是“赌注”的决策看似冒险,可奥利拉力排众议一直坚持着,因为他早已看清了时代和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3年之后,诺基亚在全球手机领域脱颖而出,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的移动电话制造商,并成为世界最富品牌价值的公司之一。

P3-6

目录

郭振玺·序

芮成钢·序

第一章 危机过后,属于谁的“井喷”(能源行业)

 第一节 壳牌&诺基亚全球主席约玛·奥利拉

 第二节 巴西国家石油公司全球CEO加布里埃利

第二章 信心,始终需要呐喊(广告传播行业)

 第一节 WPP集团全球CEO马丁·索勒尔爵士

 第二节 爱德曼公关集团全球总裁兼全球CEO理查德·爱德曼

第三章 濒临抛锚的车轮(汽车行业)

 第一节 日产&雷诺全球CEO卡洛斯·戈恩

 第二节 通用汽车全球CEO瓦格纳

第四章 财富在硅板上变奏(IT行业)

 第一节 微软全球研究与战略执行官克雷格·蒙迪

 第二节 英特尔董事会主席贝瑞特

 第三节 印孚瑟斯公司高级副总裁阿夏克·维姆里

第五章 执笔者的巨变(咨询和审计行业)

 第一节 德勤全球首席执行官奎励杰

 第二节 毕马威执行副总裁约翰·夏里逊

 第三节 麦肯锡主席戴颐安

 第四节 麦肯锡亚太区主席鲍达民

第六章 从此,闲钱该怎么投?(PE-私募基金行业)

 第一节 黑石集团董事长兼CEO史蒂夫·施瓦茨曼

 第二节 弘毅投资赵令欢

 第三节 克莱顿—杜比利埃——赖斯私人股权公司董事会主席约瑟夫·赖斯

 第四节 哈佛教授乔希·勒纳

 第五节 澳大利亚鲁尔国际集团主席迈克·鲁

 第六节 瑞士Adveq的管理公司CEO布鲁诺·阿施勒

第七章 新的精算结果是什么?(金融保险行业)

 苏黎士金融服务董事会成员兼CEO杰奥夫·瑞德

第八章 永不消逝的电波(通讯和电信行业)

 第一节 英国电信集团董事长Michael Rake

 第二节 威盛电子王雪红

 第三节 中国移动王建宙

第九章 世界工厂是否需要重新选址?(制造业)

 第一节 强生研发部主席Dr. Stoffels

 第二节 Tupperware corp.主席兼CEO-Rick Goings

第十章 向着希望,我们仍在继续奔跑(体育产业)

 NBA主席David Stern

序言

中国经济的崛起需要世界级的经济报道

冰雪覆盖的达沃斯很冷,但中央电视台设在达沃斯论坛年会的演播室却很火爆。

由于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在达沃斯论坛年会设立演播室,我叮嘱报道小组的同事,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尽量把嘉宾提前约好。出发前,反馈的情况是大部分嘉宾对于接受采访都很积极,已经确定了将近30位的采访嘉宾。我想,这是一个不错的采访规模了。但事实证明,达沃斯论坛对中国的关注、达沃斯年会嘉宾对参与中央电视台节目的热情,远远超出了我们的估计。

实际情况是,在达沃斯三天多的时间里,我们总共专访了52位世界500强的高层、国际知名经济学家和政要。甚至有与会企业家开玩笑说,论坛年会分论坛太多,听不过来,其实守在中央电视合演播室,基本上就能把参会要人一网打尽。

由于受访者太多太热情,我们的演播室始终很热闹:有的时候同时有三四位500强的老总在候场;有的预定采访15分钟,却采访了30到40分钟甚至更长;有的与会企业家看到演播室外悬挂的五星红旗,主动来参观并询问有没有受访的机会。可以说。我们的采访数量和质量绝不输于CNN、BBC、CNBC等国际媒体。

达沃斯论坛年会也是很多国家、行业机构、企业举办主题活动、沟通交流、展示形象的平台。但是在此之前,却还没有举办过中国主题的交流活动。这一次年会我们首次在达沃斯主办的“中国之夜”活动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不仅众多国内外重量级嘉宾参加了活动,而且相互交流的兴致很高,活动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很多嘉宾还意犹未尽,不愿离去。

中国因素格外突出,是2009年达沃斯论坛年会的一个特色。温家宝总理第一次参加达沃斯论坛并且作为特别嘉宾第一个在论坛上致辞,可以说为年会定了一个基调,那就是被国际媒体称为的“中国信心和东方暖意”。年会上,众多论坛的话题最后都要谈到中国,参会的中国企业家说,每次谈到中国,大家都会把征求意见的眼光投向现场的中国企业家。甚至中国媒体的表现也成为其他国际媒体关注的热点,《纽约时报》、英国《金融时报》、东道主瑞士国家电视台都采访过我和主持人芮成钢。

中央电视台达沃斯演播室的火爆,正是达沃斯年会中国因素格外突出的一个写照和注脚。中国经济的崛起,特别是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风暴形势下的相对平稳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影响力。有关中国经济的话题,成为众多国际商界领袖认为自己不能缺席的话题;在中国国家电视台露面,成为众多国际商界领袖认真对待的重要事情。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我们也需要中国立场、全球视野的世界级经济报道。在这样的过程中,从事经济报道的专业媒体应该有相应的积极转变,不是编译国外媒体或通讯社的稿件,而是深入一线占有第一手的信息资料;不是对西方媒体的话题亦步亦趋,而是自己掌握媒体议程设置和媒体话语权。有人预测。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经济专业媒体很有可能先于新闻、文化等专业媒体,率先成为国际主流媒体。

2008年,经济频道专业性和国际化并重,强化经济特色,强化国际视野,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的金融风暴,经济频道连续直播了101天《直击华尔街风暴》,不仅赢得了国内外业界的好评,而且数据显示,观看中央电视台财经节目的观众增加了40%以上。这一次的达沃斯论坛年会报道,是《直击华尔街风暴》的“升级版本”,专业性和国际化进一步提升。

有了这些基础,我相信我们今后会做得更好。危机后的新世界,东方之春已来临。

内容推荐

本书以央视经济频道同题栏目为蓝本,全景再现2009达沃斯年会访谈,记录全球商界、政要领袖以及经济学家对危机之后的新世界的全景展望。

全球商界领袖就各行业经历危机之后的走向作了精彩独到的分析。华尔街金融风暴已成历史,后危机时代开局,世界瞩目中国,中国走向何处,本书对此作了深入全面的解读。文笔生动,数据真实,全球顶尖风云人物会聚达沃斯,直面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就政府责任、大国走向和行业复苏等重大话题逐一探讨。

本书结构严谨,热点突出。行文轻快,生动易读,并夹杂诸多经济金融类名词解释,辅助阅读。图文并茂,层次递进,在“新世界”的基调之上,为我们展示了全球商界领袖的所思所想,有助于读者把握全球经济大势,了解金融经济类专门知识,并在阅读趣味之中,提升经济进步与民生幸福的信心。

编辑推荐

2009最受关注的经济话题,倾听52位全球商界领袖的思想。

他们对世界经济的趋势做怎样的判断?他们对中国的发展前景做怎样的预测?身处金融危机最核心的区域,他们观察到了什么?危机之后如何重建世界经济新格局,他们的道路选择?……

所有你我最关心的全球与中国的经济问题,都会被一一解答。相信你听完之后,会对此时此刻众说纷纭的世界经济形势有一个清晰的判断。这个判断会帮助你做出2009应该做的选择和决定。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8:4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