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叶圣陶集/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叶圣陶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由刘成信主编的《叶圣陶集/中国杂文》一书从其杂文作品中精心遴选代表作四十余篇,如《对鹦鹉的箴言》、《“双双的脚步”》、《魔法》、《诸相》、《别人的话》、《莫遗忘》、《腐烂了玷污了的》、《“怎么能……”》、《愤愤》、《假如我有一个弟弟》、《过去随谈之一》、《从焚书到读书》、《“今天天气好啊!”》等辑录成册,因叶圣陶先生长期从事、接触教育工作,对教育问题的观察入微,鞭辟入里,能入木三分,一针见血,其作品题材的典型性成就了经典性。

内容推荐

由刘成信主编的这本书《叶圣陶集/中国杂文》卷七为现代部分个人集,收录了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五四运动及白话文运动以来,涌现出的无数影响中国文学的名家名作。这些作品旁征博引的深厚学养、鞭辟入里的逻辑思辨、入木三分的剖析批判、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增人智慧,开人眼界,启人心智,让人深长思之。

目录

对鹦鹉的箴言

“双双的脚步”

魔法

诸相

别人的话

莫遗忘

腐烂了玷污了的

“怎么能……”

愤愤

假如我有一个弟弟

读书

从焚书到读书

“今天天气好啊!”

“文明利器”

养蜂

读经

苏州“光复”

薪工

关于偶像崇拜

说书

昆曲

报销主义

生命和小皮箱

说话与听话

电话代公文

多刺目的两个字啊

几派的训育办法

据理论而言

暴露

论“长官认错”

知识分子

塞源节流

谈“求饶”的效果

我们的话

吃空额

政治家

再谈政治家

四个“有所”

谈成都的树木

独善与兼善

“算了,算了”的态度要不得

“习惯成自然”

茶馆

我们永不要图书杂志审查制度

又来挽《民主》

谈“利用”

如果教育者发表《精神独立宣言》

记教师的话

“老爷”说的准没错

我呼吁

关于思想品德课

试读章节

对鹦鹉的箴言

从前谈诗文,喜欢讲“派”讲“体”。能够人某派归某体的,方才能够列入作者之林。所以作者们冠冕堂皇地讲“派”讲“体”,论诗文的书简里,“派别”差不多是个重要论点;而诗题之下往往标明“效某某体”。

这些众多的先生们可惜不肯动脑筋!略动一动脑筋,他们必将自惭形秽,避匿不遑,决不敢还是冠冕堂皇地讲“派”讲“体”了。试想压抑自己的情思,强就别人的范围,强制自己的喉舌,模拟他人的声音,还算得上作者么!

旧体的文艺品,具有永久价值的固然不少。可是忘却自惭的先生们偏要跟在背后做鹦鹉,鹦鹉叫嚷得太繁乱了,就觉得人声寂然。因而具有永久价值的旧文艺不免随同遭到些讥谤。这诚然不应该,但也得原谅听厌了鹦鹉的人。

新文艺总不至于复蹈故辙吧?我说这句话不免太直觉了。但是我要为自己辩护。新文艺是不满于旧文艺而兴起的,谅来不至于重犯旧文艺的毛病吧,这也是推想中当然的结论。

然而事实并不然。我现在只说诗坛,已经有许多鹦鹉羽毛丰满,引吭而鸣了。首创新诗的是胡适之君。跟在后面学胡君的,居然散见于报章杂志,大概是引譬设喻,以见作意,激昂慷慨,以警世众。近来在诗坛独树一帜的是郭沫若君。而追随郭君的又随处可见,大概是赞美宇宙,倡言大爱,叠章重篇,好为豪放。此外如俞平伯君、沈玄庐君、刘大白君的诗,各有独特的风格,就有成为偶像的资格,足以招来许多鹦鹉。读者如果略一留心现在诗坛,对我的说法谅来会有同感。

倘若此风日长,那么中国新诗的前途真可忧虑。少数偶像即使全是成功者,鹦鹉却决无成功之望,诗坛不将太寥落么?

我所希望于新诗家的,不是鹦鹉的叫声,而是发自心底的真切的呼声。

【原栽一九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文学旬刊》】

“双双的脚步”

小孩看见好玩的东西总是要。他不懂得成人的“欲不可纵”那些条例,“见可欲”就老实不客气要拿到手,否则就哭,就闹。父母们为爱惜几个铜子几毛钱起见,常常一手牵着孩子,只作没看见走过玩具铺子;在意思里还盼望有一位魔法师暗地里张起一把无形的伞,把孩子的眼光挡住了。魔法师既没有,无形的伞尤其渺茫,于是泥马纸虎以及小喇叭小桌椅等等终于到了孩子手里。

论理,到了手里的后文总该是畅畅快快地玩一阵子了;玩得把爸爸妈妈都忘了,玩得连自己是什么,自己在什么地方都忘了,这是可以料想而知的。但是事实上殊不尽然。父母说:“你当心着,不要把这些好玩的东西一下子就毁了。最乖的孩子总把他的玩意儿珍重地藏起来。现在给你指定一个抽屉,。、你玩了一会儿也够了,赶紧收藏起来吧。”祖母说得更其郑重:“快藏起来吧,藏起来了日后好再玩。只顾一刻工夫的快乐,忘了日后,这是最没出息的孩子。我小时候,就是把小木碗郑重地收藏起来的,直到生了你爸爸,才取出来给他玩。你不要只顾玩了,也得想想留给你将来的孩子。”这样在旁边一阵一阵地促迫,孩子的全心倾注如入化境的玩戏美梦做不成了。他一方面有点儿生气,一方面又不免有点儿怕父母祖母的威严,于是颓然怅然与玩具分了手。这当儿比没有买到手还要难受;明明是得到的了,却要搁在一旁如同没有得到一样,这只有省克工夫有名的大人们才做得到,在孩子确是受不了的。

隔天,泥马纸虎等等又请出来了,父母祖母们还是那一套,轻易地把孩子的美梦打破了。这样,孩子买了一份玩具,倒好像买了一个缺憾。

这似乎是无关重要的事,孩子依然会长大起来,依然会担负人间的业务,撑住这个社会。但当他回忆起幼年的情况,觉得生活不很充实,如同泄了气的气球,而这又是没法填补的(哪有一个成年人擎起一个纸老虎玩得一切都忘了的呢?我们读过梭罗古勃那篇小说《铁圈》,讲一个困苦的老工人独个儿在林中玩一个拾来的铁圈,他觉得回到童年了,满心的快乐,一切都很幸福,这也不过是沉于空想的小说家的小说罢了),这时候憾惜就网络住他的心了。(P1-4)

序言

《中国杂文》(百部)总序

刘成信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性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情,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三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致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7-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12:2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