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弢集/中国杂文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唐?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唐弢集》从唐?的杂文集中择其具有代表性者六十余篇,唐弢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从事业余创作,以散文和杂文为主,集中收录充分体现其创作特色的作品:《堕民》、《说实话》、《两种虫类》、《土地与灶君》、《好现象》、《尽信书》、《青年的需要》、《著作生活与奴隶》、《关于小品文》等,不仅是对先生杂文作品的重温,更是对其整体杂文创作的梳理。

内容推荐

《唐弢集》为中国杂文卷七现代部分,收录了唐?的杂文作品《略论自大之类》、《从罗亭说起》、《丑》、《市侩主义》、《“头衔”一解》、《处世小言》、《让我们笑吧》、《略论吃饭与打屁股》、《“排斥异端”》、《麻将哲学》等。这些作品以旁征博引的深厚学养、鞭辟入里的逻辑思辨、入木三分的剖析批判、谋篇布局的独具匠心,增人智慧,开人眼界,启人心智,让人深长思之。

目录

堕民

说实话

两种虫类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土地与灶君

好现象

尽信书

青年的需要

著作生活与奴隶

关于小品文

谈批评

略谈英雄

杂谈礼教

鬼话与人话

老话

新愁

恶趣

关于游览区

今与昔

出路

关于祀孔

杂文家和大菜司务

谈“杂文”

“严重的错误”

看到想到

前后三十年

批评与骂

论逃世

新秋杂感

歌哭

读余书杂十二篇(节选)

争取言论和出版的自由

谣言种种

盛世的悲哀

反天才说

天灵盖以外

奴才的唾沫

从擂台到戏台

书愤

争取自由

急就□

两种脸谱

从“苦住”到“喝道”

《投影集》序

“混”

“雀吃饼”

度支新法

略论自大之类

从罗亭说起

市侩主义

“头衔”一解

处世小言

让我们笑吧

略论吃饭与打屁股

“排斥异端”

麻将哲学

谣言辩

“破门”解

逃和趋

官商颂

尾巴及其他

纠正粗暴的偏向

《孟德新书》

“言论老生”

试读章节

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据说“英雄好汉”之流,当犯了法被绑赴刑场、实行头颅搬家的时候,为表示他们对于现状不屈服,并保持其身分起见,总得意气洋洋地喊一句:“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从前听说有人能记前世的事,近来可不大听见,该是古法已经失传了吧!但死后还得投胎,一个中国的灵魂终得做上几世人,却是连我们的“英雄好汉”也相信的,似乎没有什么异议了。所以快刀虽然已从头颈飞过,生命虽然已经了结,但还不失是一个人。依旧得投生,依旧得一年年成长,二十年后,依旧是铜筋铁骨,依旧是一条“好汉”!

这方法近来流传颇广,而且越来越高明,军政商学,莫不奉为家传的处世秘诀。凡事一经发展,终有许多不甘落后,站在时代前哨和关心人类幸福的人,来加入研究。于是就觉得二十年工夫太长,赶紧招生,赶紧办速成科,赶紧做“好汉”。

在速成科里兜了一转的军政商学的要人们,也便头头是道,尽得其中奥妙。万一在国内碰了钉子,受了奚落,呜呼,吾道不行,三十六计,走为上着,脚底皮搽油,一溜溜到外国去。正像快刀从头颈飞过,第一个生命宣告结束了。

他们出洋的名义是考察,是游历,是访问名人。参观过××飞机场,赴过××总统或首相盛宴,和××大王同吃大菜,到××大学演讲,和×学者为莫逆交。就这么住上五年三年,甚至于几个月,带了些外国“圣人”的皮毛,回到中国来,再加些他们自以为是孔子、老子、孙子以及其他一切甚么子的油盐酱醋,于是一变而为院长、部长、委员、经理、董事、教授……高视阔步,前拥后推,谁说不又是一条“好汉”!

民国以来,这种“好汉”层出不穷,而技术也一年年的更精通。再过些时,对于五年三年甚至于几个月,也许仍要厌其为时过长,于是站在风头里不甘落后的人,再加研究,因而发展到孙悟空“摇身一变”的程度,得意时候变要人变名人,不得意和受打击的时候,就不妨变狗,变猪,变虫豸。

这在眼前,是有着现实的例子的。

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

【选自唐锼著《推背集》上海天马书店一九三六年版】

土地与灶君

据说中国人是欺善怕恶的,连对待鬼神也不能免。凶恶的如火神判官之类,奉承唯恐不周;老实至于像土地和灶君,那就随时都有被欺的可能了。

但也不能说没有例外。譬如财神,并不像火神判官那样可怕,却同样受着殷勤的供奉。这,自然是欺善怕恶之外的“另一问题”。

土地,是并不具备这“另一问题”的。

这土老儿,生来既没有血盆似的口,铜铃似的眼,又不曾操人们生死之权。虽然是神,却常常受人驱使。忠臣落难,善士遭殃,甚至一个无所表现的庸人,只要心地好,遇有危险,土地也得四处奔走,寻求解救的方法。这种忠于公理,努力为低下层人们服务的,在中国,至少在目前的中国,是不被重视的!

由于不被重视,接着就受揶揄起来。

土地不常有庙,即使有,也只鸡埘那么一间。一年到头,从没有香火旺盛的时候,善男信女的布施,是不会到这土老儿头上来的。并不是醉心洋化,爱学外国小姐的时髦,可是土地的面上,却纱帽似的笼着蜘蛛网。

这样,模模糊糊,他抬起头来,便只看得见太阳照得到的地方。

至于灶君,也是一位好菩萨,虽然不是为着要救国,却长年坐在火坑上,鼻子对着烟囱,好比口衔烟斗,与《论语》派诸贤有同好。眼看脚下一碗荤一碗素的煮好,端出,甜咸苦辣,味道也尽有好的,他却没有份;但人们吃了以后,万一肚痛起来,却还得怪他,不是说“肚痛埋怨灶君”吗?

一到送灶那天,灶君照例要到天堂去兜一转,向玉皇大帝报告善恶。聪敏的人们就替灶君饯行,吃了几只糍粑,两片嘴唇全给糊住,再也张不开来。到得玉皇大帝面前,只能指手画脚地哑哑一阵,就此了事。

给蜘蛛网罩住的眼睛再也看不到黑暗,给糍粑糊住的嘴唇再也说不出善恶。时代,便在这上面停住了,静静地。

一九三三年九月一日

【选自唐锼著《推背集》上海天马书店一九三六年版】

P7-10

序言

《中国杂文》(百部)

总序

刘成信

人类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丰富多彩。随着社会的推进、发展,其分门别类日益精细——从最初的歌曲、舞蹈、神话、故事等逐步演绎出诗、散文、小说、戏曲。直到上个世纪初,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融合,又有了电影、电视剧等。

有一种文学艺术虽然在中国问世两千余年,由于后人未给予“名分”,以致到二十世纪初,才从文学艺术谱系中分野出来,这就是古老而年轻的杂文。

人类和自然界大体都遵循适者生存的法则萌芽、生长与消弭。两千多年来,杂文本应与小说、诗、散文、戏剧、音乐、电影等姊妹艺术一道,繁花似锦、根深叶茂。然而,它没有像先贤们渴望的那样,而是纤弱,时生时灭,时有时无,同其他汗牛充栋的文学艺术作品相去甚远。

时序到1915年,中华文学艺术宝库迎来新曙光,一个精灵出现了——杂文在多灾多难的中华大地,被一些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接受了!

杂文这个新成员一俟来到华夏,其特·陛便与众不同——首先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它主张顺应历史潮流。它不重复生活,不还原历史,不演绎过去,而最突出展示将来,预期社会走势,判断人间是非。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便告之,它向往和平、民主、科学、自由、平等、人道、富裕及真善美;杂文憎恶专制、昏聩、愚昧、野蛮、特权、贪婪、奴性、虚伪及假恶丑。杂文与其他文学艺术既相通又有自己的特性。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就融于文学大家族,与各种文学艺术形成天然的血肉联系。它不像小说刻画人物,而是粗线条勾勒人与事;它不像诗、散文等那样纤细、抒·隋,而是明白如话,开诚布公。但杂文能够调动各种姊妹艺术如寓言、故事、说唱、戏曲、元杂剧等“为我所用”。

杂文一俟来到华夏,它就友好地“拿来”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多种文化元素。它不是政治学,但只有不迷失政治选择,才能解析身边社会的变数;杂文不是社会学,但只有掌握瞬息万变的时代脉搏,才能适应人间丛林法则;杂文不是历史学,但人总应拨开历史雾障,略知历史长河的走向;杂文不是生理学不是心理学,但它能解剖人性、解读人生、理顺人际关系;杂文不是方法论,但它无处不闪烁思想方法光芒;杂文不是文艺学,但它评价文艺现象既深刻又形象;杂文不是美学,但每篇优秀杂文无不抨击假恶丑,无不向往美、赞扬美……

理解杂文、认识杂文,才能与杂文为友,才懂得杂文的大爱。杂文真的是半部百科全书。  三

杂文打捞历史风尘,知耻近于勇。杂文对于文化批判,社会批判,历史批判,人性批判,世世代代惹来不知多少是非。

嫉妒杂文、讨厌杂文者,甚至欲将杂文从百花园中斩草除根,所以,杂文往往难以长成大树,多少代都不能像其他文学艺术那般枝繁叶茂。有人说杂文偏激,有人说杂文片面,有人说杂文招惹是非,更有人对杂文产生各种各样的误解。以至于把杂文称之为乌鸦,恨不得把一切不祥之物都推到杂文身上。

杂文,曾为作者“惹”下多少祸根,有人曾因杂文葬送自己的大好前途,多少代杂文人曾为自己带来难以洗清的污秽。

然而,实践证明,杂文只能为民众造福,世世代代多少志士仁人,曾为杂文洗刷了一切不实之词,它为人们启蒙越来越受人们欢迎。

本书作者共计三百八十位,分当代、现代、历代。

我们试图把1915年《新青年》“随想录”诞生前的杂文划为历代,1915年到1949年划为现代,从1949年到当今划为当代。

1915年“随想录”之前称之为杂文,主要是根据作品性质、特点,而不是按刘勰在《文心雕龙》所谈的“杂文”。

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当代五十位杂文作家大体是根据五点遴选的。

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二十多年来,我曾在助手们协助下选编各种版本杂文集五十余部,选编如此大型杂文丛书,对我是一种尝试,深知其难度。这部《中国杂文》(百部)整整花费我四年时间。杂文作品浩如烟海,读数百册杂文集、数百万篇杂文作品,难免挂一漏万,特别是这部大型丛书在国内尚无参照系,错讹在所难免,恭请诸位指正。

选编者 2012年11月10日

于长春杂文选刊杂志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5: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