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懒人发明家(美绘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
作者 郑春华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是一套最完整、最权威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故事全集,

呈现中国式父子关系的最佳读物,体验最温馨、最有爱的父子亲情,重温陪伴孩子成长的永恒经典,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儿童文学作家金波老师作序鼎力推荐。郑春华著的《懒人发明家》是该套书之一。

内容推荐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郑春华著的《懒人发明家》是该套书之一。

目录

“斑狗”骑兵队

懒人发明家

老虎熊

红铁皮屋

分享快乐

眼镜的故事

猎人改行

拔萝卜

阁楼上的“鬼”

大人的“玩具”

船长爸爸

一张小木床

围裙妈妈的节日

柿子树

抓蟋蟀

大西瓜乐园

好听的音乐

尿了一个大象

试读章节

“斑狗”骑兵队

女孩把猴子扔到树上让它荡秋千:“我还养老虎呀、大象呀、豹子呀、哈巴狗呀什么的,多着呢!”

“你没有撒谎吧?撒谎可是坏孩子!”

女孩笑了笑,说:“你跟我去我家里看看吧!”

“家里?你的家在哪里?”

女孩朝前一指:“就在那儿。今天早晨刚到。”

大头儿子朝女孩指的方向一看,看见的是一个大帐篷和一辆满是图案、带拖斗的大货车。

大头儿子将三只小狗拴在一棵大树上,就跟女孩去了。

金丝猴急忙从树上跳到女孩肩上,“叽叽叽叽”不知对女孩说些什么,女孩把金丝猴放到地上说:“贝西,在这儿看着它们,要是有情况赶快向我报告。”

贝西不情愿地看一眼小狗,还是“叽叽叽叽”对女孩请求着什么。女孩从兜里拿出一根棒棒糖,贝西一下跳起来夺走,跑到一边满意地剥开包装纸吃起来。

大头儿子跟着女孩走进大帐篷里,里面果然有大象、老虎、豹子什么的,吓得大头儿子站在门口不敢进去。

女孩跑过去骑到大象身上,然后拿起一串香蕉赶着大象走到大头儿子面前,把香蕉扔给大头儿子:“别怕,快进来喂大象吃香蕉。”

大头儿子接过香蕉,犹豫着走进帐篷里,然后人离得远远地把香蕉往大象嘴里送。

“用不着凑那么近,大象会用长鼻子卷的。”

大头儿子这才松了口气,把香蕉放在大象的鼻子前面,只见大象真的卷起香蕉,灵活地塞进自己的嘴巴里。

大头儿子笑了,好像也不怎么害怕了。

“上来吧,我们一起骑大象。”

“我……”大头儿子不想骑。

“就你这个胆小鬼,还想训练骑兵队?”

大头儿子连忙伸长脖子站直身体:“我才不是胆小鬼呢!我才不怕呢!”可他光说,就是站着不动。

女孩下来了:“告诉你吧,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表兄表弟以及我,都是演马戏的……”

“真的?怪不得你不怕大象!”大头儿子惊叫起来。

女孩继续说:“我们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每次演出都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那当然,我也最喜欢看马戏表演了!”

“可演马戏比看马戏还带劲哩!”

“真的吗?”

女孩点点头应了一声,然后又一下爬上大象:“快,上来吧,我从小就演马戏,这头大象跟我可好呢!”  大头儿子这才慢慢地往大象身上爬,可他刚爬上去就滑下来,再爬上去又滑下来,女孩用力拉也没用。

“阿花,快来帮个忙!”女孩竞冲正在一边打瞌睡的豹子喊。

大头儿子还没明白过来,屁股已经被一个毛茸茸的大脑袋托了起来,大头儿子用手轻轻一摸,吓得大叫起来:“救命呀!”

大头儿子终于也坐到了大象的身上,他一动也不敢动,就这么呆呆地让大象驮着走。当大象走到老虎跟前时,大头儿子又大叫着:“救命呀!”从大象身上一下滑下来。只见老虎一下扑过去,趴在地上接住大头儿子,再将他小心地驮起来,驮回到大象的身上……

“它们好像是不咬人的。”

“因为我和它们是好朋友啊!”女孩回答。

大头儿子问:“你们什么时候表演?”

女孩说:“我们只是路过这儿,不在这儿表演。”

他们又一起跑出了帐篷,远远地就看见三只小狗,已经变成三只斑点狗:黑团团身上被画上了白杠,白团团身上被画上了黑杠,黄团团身上被画上了红杠。那根原先将它们和树拴在一起的绳子也已经被解开了,三只小狗正在按贝西的命令练习跑步。P3-6

序言

20世纪80年代初,听说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来了一位年轻的女编辑。她是从幼儿园里来的老师,因为喜欢创作,已经发表了一些作品,所以来应聘当了编辑。还听说,那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正在编辑出版《365夜》,主编是鲁兵先生。鲁兵先生办事极为严谨、认真,凡入选的作品都要经过严格的筛选,即使已经入选的作品,也要在文字上仔细推敲修改。那时候,鲁兵视力近乎丧失,需要别人为他朗读初选的稿件,听到不够妥当的语句,他必会让其停下来,字斟句酌。听说朗读稿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这位来了不久的女编辑,她就是郑春华。

因为喜欢郑春华那些反映幼儿园生活的小诗、儿歌和童话,又因为她参与了《365夜》的编选工作.鲁兵经常谈起她的工作和创作,多有褒奖,也因此,我和她尚未见面就觉得很熟悉了。那段时间,她每有新作问世必寄给我,我们也常就文学,特别是幼儿文学的创作,切磋探讨。

不久,她有了一次进京学习的机会。她那次来京,看样子像是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所以还带着她的父亲——诗人郑成义写给我的信,嘱咐我对其女儿多加关照。有了这层关系,我自然也就有了一份责任。她在京学习期间,我记得她利用星期日的放假时间,像探亲似的来看望我,我们也得以坐下来,很从容地聊天,谈创作、谈工作、谈生活。

对一个人的真正了解和真实印象,永远不是在开始,而是在长久的交往过程中,是无意中给人留下的印象,而不是刻意造成的。在我看来,郑春华的创作是有准备的,这来自于三个方面:童年时代的文学熏陶、幼教工作的切身体会、初始编辑工作的严格训练。当然,这一切的准备还与她的性格禀赋相契合。郑春华心胸开阔,心直口快,伶牙俐齿,思维敏捷。这一切,常常会表现在她的作品中。

在这里,我要说说《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这部家喻户晓、影响颇大的作品。

在写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之前,郑春华已有多部作品问世,并获过大奖。为什么单这部作品广受欢迎,经久不衰?这使人不能不对这部作品的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加以关注。

选什么题材来写,这表现了作者对于生活的熟知程度和关注热情。儿童文学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艺术反映,常常借助于对家庭、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幼儿文学则更偏重于家庭里发生的故事。作为从事过幼教工作的郑春华,自然会对家庭故事倾注全力地书写。从这部多达四十万字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作者对家庭的热爱和投入的心血。她在家庭中尽职尽责,所以她才能把家庭发生的故事尽收眼底,并倾注感情于笔端。这些故事好像阳光下的花朵,花朵间飞舞着的蝴蝶和蜜蜂,给人带来的是乐观向上的趣味和快乐。这些故事里,没有廉价的噱头和搞笑,我们读到的是千千万万家庭里都有可能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多种多样的,有温馨的、有天真的、有幽默的、有惊险的、有智慧的……读了这部两百多篇的故事集,我心中对这样一个家庭的艳羡油然而生,随后便是掩卷思考:作者的灵感从哪里来?在我看来,它来自一个人的良知和母亲无私的爱。儿童文学应该是一种纯真高尚的艺术,因为它服务的对象就是最纯美的一群孩子,他们的心像浑金璞玉一般。作家要给这些低龄的孩子以力量,让他们有一双寻美的眼睛、向善的目标和求真的理想。这一切,不是靠说教,不是靠管束,而是靠表现和传达感情的艺术手段。儿童文学作家要有母性的情怀。《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里的每一篇故事绝无卑陋世俗的东西,充盈的是满满的温暖亲切,就像阳光一样照彻情感的每一个角落,就像微风吹拂、林间鸟鸣一样朴素的自然天籁。

这部《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作为幼儿文学的精品佳作,它有着朴素的美。将这种艺术风格和作者其他作品做一个对比,我发现其风格与所表达的内容是紧密相关的。我在设想,作者是运用一种口语在构思她的故事,就像她面对着她书中的主人公,讲给他们听。她的这种讲述的方式决定了这部作品的风格,而风格又会直接地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的朴素简明就是为了便于口头的叙述和听觉的接受。因此阅读这本书是轻松快乐的。如果把这部故事与作者的其他作品比较,我的印象是:她的诗歌是富于情趣的,她的童话是富于巧思的,而这本故事的叙述是轻松的,有一种朴素的美。我阅读这些故事的时候,好像听到作者讲故事的声音,看到作者讲故事的表情。读这本书,会感觉逐渐走近主人公,走进这个家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快乐和兴味。故事留在记忆里了,留下来的还有故事背后的回味和思考。这种思考是潜移默化的,你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发现儿童、理解儿童,学会和儿童相处的方法。作者善于讲故事,是因为作者爱书中的人,爱书中的家,爱生活。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

爱,可以使平平常常的小故事具有了深情厚意,让我们学会爱孩子,爱家庭,爱生活。我想,这就是阅读这本书的意义,就是作家郑春华的意义。

二零一五年五月,才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8 7: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