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15场特种作战--20世纪典型特种战评介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作者 张晖//张黎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在弄清特种作战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空降突袭、纵深偷袭、渗透破袭、战略欺骗、斩首打击、快速反击、精确奔袭、空中闪击、侦察拔点、反恐平叛、远程营救等与特种作战样式相关的典型战例,逐个进行全面分析,系统介绍,深入点评,希望可以为我军特种部队如何建设、作战力量如何编组、作战方法如何更新、作战指挥如何实施、作战保障如何组织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启示与借鉴。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多种图书资料,间接或直接地引用、吸收了其中一些精华。

内容推荐

特种战因其奇特、惊险的作战方式在战争史上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当前的特种战已超出了传统的侦察袭扰等范围,从作战行动的”配角”变为“主角”,成为一种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要作战方式。本书作者精选20世纪以来15场典型特种战例,细说作战过程,精评优劣得失,让读者领悟特种战的真谛。

目录

一、斩断“神经”

——二战英军特种作战分队偷袭德军防空雷达站

◎“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我们可以从海滩上进去,把雷达搬回来。”

◎在陆军感到力不从心之际,人们再次想起了“哥德曼”

◎“将军,请您放心!没有特种部队完成不了的任务!” 

◎特种作战离不开针对性极强的特种训练

◎蒙巴顿将军亲临机场,下达了“演习开始”的命令

◎“刺痛”行动给德国人留下一阵阵钻心的剧痛

◎作战行动点评

二、雪山救魔

——二战德军特种突击队营救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

◎再过4天到60岁的墨索里尼成了阶下囚

◎一个胆大包天的“刺头”上尉成为突击队队长

◎寻找墨索里尼被关押地点犹如大海捞针

◎“两架敌机正在我机后面逼近!” 

◎“倘若失败,你将受到军法处置!” 

◎斯科尔兹内决定孤注一掷,冒险实施营救计划

◎神秘的“郁金香”开始行动

◎“我们投降,为你们的胜利干杯!” 

◎机头迅速下沉,向万丈深渊栽下去

◎作战行动点评

三、“燕子”归巢

——二战英军特种作战部队破坏纳粹重水工厂

◎希特勒决意将恫吓付诸实施

◎执行任务的最佳人选是曾战斗在当地的内线人员

◎身怀绝技的“燕子”们开始出动了

◎“燕子”与“枪手”联手再度出击

◎“燕子”的最后一击,彻底粉碎了希特勒的原子梦

◎作战行动点评

四、直捣魔窟

——二战苏军特种作战行动小组捣毁德国细菌武器基地

◎德国俘虏供出了一个惊天大秘密

◎“从西伯利亚逃回的德国人”这一身份打动了纳粹队长

◎教授家突然冒出一名海外归来的“侄子” 

◎又一名关键人物从另一种渠道再次成功渗透

◎战局的恶化,促使希特勒加快了细菌实验步伐

◎希特勒的最后期望随着一阵爆炸声灰飞烟灭

◎作战行动点评

五、神秘“杰伊”

——二战盟军诺曼底方向实施大规模战略欺骗计划

◎“卫士”计划成为苏美英三国一致行动的纲领

◎“北方坚韧”计划将德军牵制在斯堪的纳维亚

◎“南方坚韧”计划把德军精锐装甲部队拴在加莱

◎“铜头蛇”行动成功转移了希特勒的视线

◎“齐普林”行动使德军相信巴尔干半岛面临严重威胁

◎“托弗莱特”宣传欺骗战稳住了德军统帅部

◎作战行动点评

六、虎穴屠魔

——二战盟军特别行动队暗杀纳粹头目海德里希

◎暗杀目标选中了双手沾满鲜血的纳粹狂魔

◎海德里希自己剪除了自己重要的党羽

◎“类人猿”小组实施了近乎自杀性的袭击

◎歇斯底里的希特勒展开了疯狂的报复

◎作战行动点评

七、猛虎掏心

——苏军“阿尔法”小组袭占阿富汗总统官邸

◎阿明的自立图谋惹怒了傲慢、强硬的“老大哥”

◎刚刚组建五年的“阿尔法”部队准备充当“急先锋”

◎阿明马上意识到一直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特种作战队员冒着铺天的炮火前仆后继冲向目标

◎作战行动点评

八、“电击”暹罗湾

——美军特种部队夺回被扣“马亚克斯”号运输舰

◎“马亚克斯”号被疑为间谍船遭柬埔寨军队扣押

◎一道难题摆在了美国总统福特面前

◎特种部队快速反应,夺回空无一人的“马亚克斯”号

◎“马亚克斯”号船员安全获释的消息终于传到白宫

◎作战行动点评

九、“斯芬克司”之谜

——以色列“摩萨德”行动小组炸毁伊拉克核工厂

◎“既要摘除毒瘤,又要避免大出血。”

◎“摩萨德”使出了拿手绝活

◎放长线、钓大鱼,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无名的“环保组织”炸毁了反应堆部件的60%

◎绝密的“巴比伦行动”开始运转

◎以色列飞机像幽灵一样地窜到了目标区上空

◎空袭从60米左右的“树梢”高度开始

◎作战行动点评

十、外科手术

——美军空中闪击利比亚总统卡扎菲营帐

◎卡扎菲成了美国人的“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

◎里根总统决定“捏一下这个不听话的卡扎菲的鼻子”

◎锡尔特湾熊熊燃起“草原烈火”

◎美国中情局局长凯西拟定了“黄金峡谷”计划

◎一把把锋利的“手术刀”终于从天而降

◎卡扎菲说,“优越的军事力量不能战胜民族意志” 

◎作战行动点评

十一、夺岛奇兵

——马岛战争中英国特种部队作战行动

◎“联合王国将出兵远征,收复南大西洋失地。”

◎已经嗅到战场气味的特种部队提前进入了状态

◎“SAS'’和“SBS'’南乔治亚岛初试锋芒

◎特种部队拔除了前进道路上最后一根“钉子”

◎强忍失去战友的悲伤,投入到更残酷的战斗中

◎作战行动点评

十二、“风暴”倍增器

——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特种作战行动

◎“绿色贝雷帽”给“暴躁诺曼”吃了一颗定心丸

◎“诺曼底”特遣队拉开了“沙漠风暴”的序幕

◎“飞毛腿”问题再次使施瓦茨科普夫陷入尴尬境地

◎为了铲除“飞毛腿”,“绿色贝雷帽”大规模出击

◎“海豹”突击队侦察结果促成了“左勾拳”行动

◎作战行动点评

十三、剑挑“孤狼”

——俄罗斯特种作战部队车臣反分裂行动

◎“高加索孤狼”在基兹利亚人质事件中侥幸逃过了一劫

◎为了发现“狼踪”,猎手们开始了艰难的搜寻

◎谢瓦洛夫的“游击队”兵不血刃生擒“孤狼”

◎“格鲁乌”特种部队把目标锁定在“黑色天使”身上

◎中弹后的车臣匪首绝望地倒在雪地里

◎作战行动点评

十四、回家之路

——美军特种部队偷袭越南山西战俘营

◎在越南被俘虏的美军人员日夜等待着“回家”

◎即使希望渺茫,也得横下一条心去干

◎尼克松给营救行动起了个美丽的名字——“象牙海岸”

◎千里奔袭的特种作战部队扑了一个空

◎作战行动点评

十五、“蓝光”无彩

——美军“三角洲”突击队营救驻伊朗使馆被劫人质

◎伊朗的“革命青年”占领了美国大使馆

◎卡特无奈之下决定铤而走险——武装营救人质

◎反恐怖作战需要催生了代号“蓝光”的特种部队

◎卡特再也按捺不住了,“蓝光”已箭在弦上

◎精心筹划设计的武装营救行动却意外地草草收场

◎这次不成功的“蓝光”行动搅乱了整个世界

◎作战行动点评

试读章节

一、斩断“神经”——二战英军特种作战分队偷袭德军防空雷达站

雷达出现在战场上,立即成为了飞机的克星。为了获得雷达技术对抗的优势,各国除了在研制开发上不惜余力之外,还铤而走险,频频实施特种作战行动。1942年2月27日晚,伴随着轰炸机的轰鸣声,德国布鲁尼沃尔雷达站上空,突然掉下几百个小黑点。这些小黑点不是常规的航空炸弹,而是搭载轰炸机实施伞降的英国特种作战队员。数小时后,这支英军分队以风驰电掣的速度消灭了守军,并神奇地将雷达大部分零部件运回了英国。这次成功的特种作战行动,给二战中的德军防空系统带来了致命的打击,也奠定了“空降突袭”作战样式在特种作战中的地位。为何出现此次“偷袭”呢?“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二战初期,由于英国的飞机和雷达在不列颠之战中表现出色,英军一直掌握空中战场的主动权。但从1941年秋开始,英国的损失突然以惊人的速度剧增。11月,在对鲁尔地区的德国城市进行的一次空袭中,21%的英国轰炸机未能返回英国。

“昨夜我军空袭德国的机群像前几次一样,损失掉1/3还多。首相阁下,再这样下去,皇家空军将消耗殆尽。”

“简直难以置信。”从作战部门传来的不幸消息,使英国首相丘吉尔焦虑万分。

“难道德国研制出了更先进的雷达系统?”显然,德国掌握了先进的雷达技术,致使空战形势发生了逆转。想到此,丘吉尔首相一方面下令削减英国皇家空军飞机的起飞架次。同时,立即召见以琼斯博士为首的英国电信研究专家组成员。丘吉尔激动地说:

“我们英雄的空军飞行员们,为打击侵略者,每天进行着勇敢的战斗。为了减少这些空中勇士的牺牲,我要求你们,联合王国的科技精英们,在3个月以内,弄清德军雷达系统的具体情况,并据此改进我军雷达系统,使我们的空中勇士们能够狠狠地打击德国佬!”

其实,琼斯早在1939年11月就收到来自德国雷达的情报。报告说,德国在沿海部署了一种飞机探钡0系统,其探测距离达120公里。报告还描述了一种工作频率为600兆赫,使用抛物面(即碟形)反射器的飞机探测器。琼斯是英国的雷达专家,自然对德国的雷达十分关注。他一直试图解开这个谜,因此下了很大工夫搜集有关德国雷达的情报。1940年5月,一个德国战俘提到,德国海军一直在试验一种无线电回波装置,它能测量远处目标的距离和方位。7月5日,一架英国飞机第一次收到未知的信号。此后不久,琼斯就得到一份德国空军秘密报告的要点,上面提到由于得到“弗里亚”的警报,德国的歼击机才在那天成功地截击了英国侦察机。

不久后,琼斯又接到报告,称在拉尼翁设有这种被叫做“弗里亚”的雷达站,并有一个轻型高炮连守卫着。拉尼翁是法国布列塔尼北海岸的一个小村庄。为了验证这份情报内容的可靠性,琼斯采取了三种方法:一是尽快对雷达站进行空中摄影;二是昼夜值班监听来自该地区的任何信号,这是军事情报技术侦察所采用的一种典型手法;三是对具有神话背景的德国代号“弗里亚”的含义作了考证。

“弗里亚”是北欧日耳曼民族代表美、爱和多育之神,她似乎与琼斯手头研究的问题没有什么联系。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弗里亚”最珍视的财产是一件叫“布里辛盖门”的精致项链。项链的看护人名叫黑姆德尔,他能在白天或黑夜,朝任何方向观察160公里远。显然,黑姆德尔是对德国雷达的比喻。用黑姆德尔的名字作代号似乎比“弗里亚”更准确,但是,琼斯认为如果那样做的话,整个事情就太露骨了,所以德国人才选择了项链主人的名字作代号。

琼斯立即把自己的重大发现报告给空军部,空军部又将这一发现转呈给战时内阁。丘吉尔很纳闷,雷达是英国科技的强项,怎么德国也会有如此先进的雷达呢?他马上给总参谋长伊斯梅尔写了一份备忘录,并将一张写有粗体字“即日办”的醒目红头标签钉在备忘录上。备忘录的内容如下:

请查询空军部,是否有雷达站落入敌人之手?据我所知,那里(指法国)有两个或三个雷达站,能否确定在撤退之前就把它们彻底毁掉了?

伊斯梅尔立即询问了空军部。当天,总参谋长就向丘吉尔报告说,空军确实把一部雷达发射机遗留在离加莱市不远的小城镇布伦了,但事前这部机器已被彻底破坏。伊斯梅尔将军还提到,德国人有可能从法国人手里搞到雷达资料,因为法国人完全了解英国研制雷达的情况。后来,情报机构从德国人那里得知,他们确实在布伦附近缴获了一部完整的英国雷达,但丝毫没有引起他们的注意。他们认为英国的雷达比他们的“弗里亚”差多了。

琼斯非常想搞清德军雷达的准确位置。1940年11月22日,英国一架高空飞行的喷火式飞机带回两张非常清晰的相片。相fl-显不,在位于法国西北部海牙岬上的一座小村庄奥德维尔的西面,有两个并排的难以解释的圆圈,每个圆圈的直径约6米,好像是一副折下了镜片的看戏用的望远镜。琼斯的助手物理学家弗兰克用立体视镜观察相片,相邻的两帧相片本来应该组成一幅完整的立体像,但他发现,在两次曝光的9秒钟间隔时间内,有一个圆圈顶部的一个又宽又薄的物体旋转了90度。在第一幅相片上,它的宽度是0.1毫米,而在第二幅相片上,宽度却是2毫米。虽然这一差异在相片上只能勉强辨认,但却初步证实了奥德维尔确实设有“弗里亚”雷达。

1941年2月23日,空军中尉马尼福尔德在奥德维尔低空侦察时,又拍到一张目标倾斜着的特写相片。从相片上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圆圈上面都装有可旋转的天线阵。这无疑是雷达站。

几乎是同时,英国南部的一个侦听站在120兆赫的甚高频上,辨认出从奥德维尔“弗里亚”雷达所发射的脉冲信号。琼斯的同事加勒德在阴极射线管上观察到这种信号的踪迹后,发现它们不只是来自奥德维尔,还来自迪厄普和加莱地区。

经过一年的努力,英国终于判明了德国雷达确实存在。

P1-4

序言

特种作战自产生之日起,就在各类战争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作战理论和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特种作战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特种部队不仅在力量构成上高度一体化,而且作战能力完全超出了传统的侦察、袭扰等范围,已经从战争的后台走到了前台,从作战行动的配角变成了主角。特种作战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看,已成为一种全局性、战略性、综合性的重要作战形式。

灵活应对突发危机。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一极”与“多极”交锋的动荡期,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袭击时有发生。各种危机爆发频繁突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情况变化明显加快。能否快速反应、抓住战机,已经成为成功应对突发危机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构建一支战备程度高、部署速度快的战略“拳头力量”——特种部队。例如,在面对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这类中、低强度的地区性冲突时,美军特种部队与常规作战部队相比,表现出了明显的适应性。又比如,俄军在解决车臣危机和解救人质等行动中,也充分感受到了特种部队在处理危机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有效提高作战效能。特种作战的每一步作战行动,几乎都有明显的战略价值,矛头所向直指战略核心,影响所致直接关乎战争的成败,已成为现代战争中以精制强、以小搏大、以少胜多,实现小战而屈人之兵的有效作战手段。一方面,特种作战本身有着很高的作战效益,虽然参战的兵力少,作战规模也不大,但却具有巨大的威慑作用,不仅可以有效打击敌人,而且可以击垮敌人的抵抗意志,削弱敌高层指挥员的作战信心,使之在决策指挥中出现失误,最终导致失败。另一方面,特种作战能够产生巨大的连带效益,通过与其他作战行动相配合,可以起到“战斗力倍增器”的作用。

有力推动作战进程。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场情况复杂,作战消耗巨大,十分强调“速战速决”。如何才能加快作战进程,实现速战速决的愿望呢?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打瘫敌人的指挥体系,扰乱敌人的作战行动,拔除敌人的要害目标,瓦解敌人的军心民心。而特种作战的主要优势,就在于能够在纵深对关系战略、战役全局的敌要害目标实施袭扰破坏、快速夺占,对敌军政高层实施分化瓦解,从而推动作战的进程。比如,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特种作战司令部在距阿富汗约900公里的范围内,部署了约7000人的特种作战部队,占地面部队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他们通过收买、培训反政府武装,实施广泛的目标侦察、引导等特种作战行动,迫使塔利班政权迅速垮台。

迅速达成作战目的。特种作战是直接围绕实现战争、战役企图所进行的关键性作战行动,是战争、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种作战与其他正规部队的正规作战相比,虽然力量规模较小,但追求的作战日标层次高、价值大,对达成整体作战企图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往往能够起到其他作战行动难以起到的特殊作用。因此,在现代战役中,特种作战常常被作为达成作战目的的一种重要手段来加以组织和运用。比如,1989年美军入侵巴拿马,开战后五支特种部队几乎同时向巴拿马的军政要害目标实施突击,仅一昼夜就牢牢地控制了战争局势。

大量减少作战损失。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武器装备的高技术化,使作战所需的经费投入越来越高,一场局部战争中的费用少则几百亿美元,多则几千亿美元,若拖得时间长,经济损失就更大。而特种作战的高效益,决定了淮在现代局部战争中使用的特种部队越多,采取的特种作战方法越灵活,作战效益就越高,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战争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精准的特种作战可以减少大规模的作战行动,减少战争的附带伤亡,有利于战后重建和经济恢复。特种作战行动的低强度,既利于控制战局,又利于降低国际社会的反应强度。比如,美国在近期几场局部战争中,广泛采取精确打击和大量使用特种部队,目的也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敌方的附带伤亡,降低国际社会的反应强度,减少作战行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充分认识和深入研究特种作战这种传统而又崭新的作战形式,目前正成为世界各国军队探索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制胜之策的重要内容。恩格斯曾说过,“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都更重视历史。”军事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是昨天的军事生活,是今天的军事改革的基础和历史条件。我军特种作战实践探索较少,研究起步较晚,必须通过对世界各国特种作战发展史上的经典战例深入剖析,获得有益于特种作战发展的规律性的认识。本书在弄清特种作战发展的历史环境和基本方向的基础上,认真梳理了空降突袭(第一篇、第二篇)、纵深偷袭(第三篇)、渗透破袭(第四篇)、战略欺骗(第五篇)、斩首打击(第六篇、第七篇)、快速反击(第八篇)、精确奔袭(第九篇)、空中闪击(第十篇)、侦察拔点(第十一篇、第十二篇)、反恐平叛(第十三篇)、远程营救(第十四篇、第十五篇)等与特种作战样式相关的典型战例,逐个进行全面分析,系统介绍,深入点评,希望可以为我军特种部队如何建设、作战力量如何编组、作战方法如何更新、作战指挥如何实施、作战保障如何组织等方面,提供科学的启示与借鉴。本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多种图书资料,间接或直接地引用、吸收了其中一些精华。因来源甚杂,未能一一注明出处,在此谨向有关的作者、译者和编者致以衷心的谢意。由于我们对问题研究的深度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2008年2月千红山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3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