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呵护心灵的保养品,一套心理建设的绿色读物。
本书收录了《你是世界上另一个我》、《藏在父母床下的录音笔》、《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永远第一的女孩》、《爱上爱情》、《难以抵挡成熟男子的魅力》、《当爱等于伤害》、《我是不是个坏女孩》、《少女与漫画家的“秘密”》、《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最熟悉的陌生人》、《生命中总有一些分离》、《在音乐中释放心灵》、《宿舍里的青春秘密》、《洁癖是病吗?》、《挣脱恐怖的梦魇》等数十篇感人故事。这些故事充分显示了作者丰富而细腻的生活。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和可读性。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文章会使您回味无穷。
我们可以选择一切,唯独无法选择父母;我们可以改变一切,唯独无法改变成长的经历。那些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你我成年后的生活。但是,好在我们还有机会认识到它们,并且修正它们带来的不良影响,让自己重新走上成长之路。
每年都有无数人因为求学求职失败陷入心理疾病的沼泽。为什么学业与事业会带给我们如此大的冲击?因为我们需要认同,需要赞赏,需要成就感,因为我们都是需要奖品的孩子。
你是世界上另一个我
1
我比妹妹大两岁,从小学到中学都在一所学校读书。那时妹妹能歌善舞,漂亮伶俐,很惹人爱。每次她都会被选中去参加学校的演出,而且是领舞。尤其令我羡慕的是,小小年纪的妹妹还擅长女工,给她那唯一的布娃娃缝制了好多小衣服,桃红柳绿的,隔三差五地换一件,就像有了很多新娃娃。
我偏偏相反,动作协调性不好,又三心二意,有时走路都会无缘无故地摔进坑里。我说话还爱脸红,上课连问题都不敢回答,父母带我们去做客,我从来都是躲在角落里。除了喜欢看看书,写写字,我好像没有任何特长。
那时,我从来不肯让着妹妹。乡下的爷爷到县城来看我们,带来一包水果糖。我们躲在小房间里分,你一颗,我一颗,分到最后多出一粒,我就咬破,一人一小半,也不让给她。妈妈让我去买盐,我就指使妹妹去,否则就不帮她辅导功课。我们常常会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争吵,而父母总是无一例外地站在妹妹那边,叫我让着她。敏感又脆弱的我总觉得他们偏怜小女,不公平。
妹妹每一样仿佛都比我强,为什么还要我让?
小学六年级的日记,我偷偷地写道:我生活在妹妹的光环下,只是一个影子。我妒忌她。可是妹妹对此一无所知,天天小鸟一样在我耳边叽叽喳喳,露出浅 浅的酒窝笑着。
2
妹妹并不喜欢服从我。“为什么我要帮你倒水?”“为什么不让我看动画片?”
“为什么每本童话书你都要先看?”
不为什么,就因为我是姐姐!
上一分钟妹妹还嘟着嘴生气,下一分钟就忘了,重新喜笑颜开。
有一年,一向粗心大意的我又发生了大事故:在偷偷摘花的时候,从小阳台上摔了下去!我当时就人事不知,被送进医院抢救。等昏睡了24个小时终于苏醒时,爸爸妈妈喜极而泣,他们身后还伸出一个小脑袋,举起穿着新衣裳的布娃娃,大声嚷嚷:“姐,你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生气不理我呢。我把布娃娃给你好啦!”
她的眼里满是泪水。爸妈说:“这丫头也不肯睡觉,饭也不吃,非要守在这里……”我当时头痛欲裂,却第一次感觉到如此温暖。
那时,妹妹每天放学都来医院,用小手摸我额头问还疼不疼,眉飞色舞地讲学校发生的趣事,跳了新学的《仿唐舞》,甚至拿出零花钱给我买最新的郑渊洁童话。
妹妹突然感叹:“姐,来看你的人真多,零食都把床底塞满了!”我格外大方:“你随便挑着吃!”“真的?”妹妹瞪大眼睛。我笑着点点头。
等我出院时,父母才发现床底的零食少了一大半,而我对此一问三不知。妹妹抱着我的胳膊,偷偷地笑了。
3
后来,我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离开家,我就越发想起妹妹的好。从前衣服扣子掉了,都是妹妹缝上的。我希望妹妹也能考到省城来念书,但是她高考发挥不好,只考上市里的大专。
放假回去,我看见妹妹大吃一惊。她就像充了气的气球,胖了许多,眼睛都变细了,小脸肥嘟嘟的。她说是因为无所事事吃胖的。
过几天我去妹妹的学校玩,无意发现她抽屉有一沓厚厚的信,末尾写着“刘小放”。刘小放是妹妹高中时的好友,而现在她在北大,妹妹却在这里——原来妹妹是这样胖起来的。那一刻我很难过,仿佛自己的青春被辜负了一般。
恰好妹妹从水房回来了,一进屋就沉下脸问:“谁让你动我抽屉的?”
我好歹是姐姐,她的室友也都看着我,只能尴尬地反击道:“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扫一眼都这么动怒!”
妹妹摔门而去。
此后几天,我们互不理睬。离家的那个中午,我塞了封道歉信给妹妹,妹妹则递给我一个袋子。我打开,是一件蓝底白花的小衫。那是吵架之前我看中的一件衣服,嫌贵,没买。妹妹竟留心去买了回来。我记得去那家小店要走上一个多小时。
4
大三那年,妹妹恋爱了,骤然间瘦得双眼深凹、锁骨可见。
原来,父母嫌她的男友只是高中毕业生,居无定所,坚决反对。其实那个男生我见过,诚实勤恳,长得又帅,对妹妹很细心。但父母铁了心:“你要跟他好,就和家里决裂!”
从此,一家四口再也没提这事。只是吃饭时,妈妈坐在凳子上忽然就泪流满面,而妹妹端着碗如同泥塑。
我只好一再地劝妹妹:“父母是唯一的,男友还可以再有……”妹妹的眼泪涌了出来。那个寒假,妹妹总是捂在被子里哭,但早晨还是会去父母经营的小店帮忙。有天她戴上茶色的眼镜,遮住红肿的眼睛,对我说:“我今天要主动跟妈妈说话,让她当面骂我,出出气,要不然她还不肯吃饭。”
回家时,妹妹的眼睛果然肿得更厉害了,但妈妈总算吃了一点点晚饭。
不久后的一个晚上,那个勇敢的男生居然敲响了我家的大门。父母不肯开门。妹妹在二楼的窗边看着,眼泪无声滑落,身体一直在猛烈地颤抖。
我走下楼去,开门出去。当时是寒冬,风很大,很冷。我和那个男生就坐在我家楼下,男生哭了,我也哭了,直到夜深,他才踉跄地走了。
那一段,妹妹少言寡语,我也很难过。返校之前,妹妹给我准备行李,淡淡地说:“姐,还要谢谢你,那晚代我见他……”
是过分传统的父母和软弱的我,一起扼杀了她的初恋,可妹妹却对我说谢谢。我低着头不说话,怕她看见我的眼泪。
5
后来我到北京打拼,住在地下室,妹妹常给我打电话,写长长的信,怕我郁闷;冬天时,她给我寄来漂亮的棉睡衣,家乡的桂花糖……血浓于水的亲情,在岁月的陈酿后,越发甘甜。
前不久,我回家乡小住。我和妹妹在阳台上聊天。妹妹笑着说,同事都说我有个好姐姐,每次都给我带吃的穿的,眼下我的裙子多得穿不完呢。
看着她的笑容,我忽然想起了她少女时期的一张照片。长发飞扬,笑容飞扬,在操场上飞奔回眸的一瞬间。如今她只是县城一名普通的老师,荒废了跳舞的天赋,破碎了名牌大学的梦想,甚至错过了一生一次的初恋,岁月荏苒,她的笑容却一如既往。岁月摧毁不了她的美丽,她种下的桃李春风,已经芬芳遍野。
现在,我在北京当记者走南闯北,妹妹在家乡当老师桃李芬芳。但是无论我们相隔多远,我的心始终住在她的心里。世上再没有第二个同辈人担当得起这样的牵挂:我爱你,就像爱着世界上另一个自己。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