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秦俑(帝国的卫士)/雅俗中国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考古文物
作者 段清波
出版社 中西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秦兵马俑坑被称为“20世纪考古的伟大发现”、“世界第八大奇迹”。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清单,1997年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10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多幅图片,对秦始皇陵进行介绍,介绍其发现与挖掘情况、士兵形象与阵法、秦俑的雕塑艺术等。

内容推荐

一代帝王始皇帝生前辉煌无限,死后也不想孤单寂寞,于是下令塑造了一支部队,梦想继续率军征伐,将自己的疆域扩展到另一个世界。一片野地,一位村民,一镢头挖出一个残破的陶俑。好奇怪,又一个瓦盆爷!他哪里想到,这一镢头惊醒的是两千余年的睡梦,打开的是围困着一支庞大军队的围栏。

目录

第一章 重见天日

第二章 英勇的士兵和神秘的阵法

第三章 秦俑的雕塑艺术

第四章 铁腕统治者

第五章 盖世皇陵

试读章节

一镢头挖出个“瓦爷头”

骊山北麓的山前地带因长期的洪水冲积,使得地面上遍布着一层大大小小的砾石。1974年的春季,杨志发等人在此处打井,然而,兴致勃勃的打井工程进展得似乎并不顺利。开挖前他们费力地将这些石块搬走,下挖中又出现一层前所未见的厚厚的红烧土,异常坚硬,一镢下去,直冒火星,疑惑渐渐地涌上杨志发的心头。

3月29日,未完成的井底出现了一个碗底大的黑窟窿,里面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杨志发用手电筒一照,尽是瓦碴片。未知世界的诱惑促使人们不余遗力地继续向下挖去,一会儿,陆续出现铜镞、铜弩机和规整的灰砖,并且,瓦碴片中还夹杂着“瓦爷头”!

“莫不是过去的神庙?要不然哪儿来的瓦爷头!”

“哎,说不定是座砖瓦窑哩。”

众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与猜测。

“瓦爷头”出土的消息立刻传到村里,引起那些不明就里的村民们的紧张,顿时,神秘的气氛在村中弥漫,“瓦爷”被当地村民当成神像,发现此物,当然是非同小可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们更加惶恐,虽然破除迷信的社去思潮风起云涌,但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对那些迷信观念根深蒂固的老人来讲并没有触及多少,更何况包括队长在内的那些“能人”也从未见过此等庞然大物。她们认为,挖出瓦爷头,对年轻人、对村子都不吉利,将来会遭到报应的。傍晚时分,这几位老太太带着香火,神色虔诚地来到打井现场,上香焚拜,祈求瓦爷饶恕年轻人的无知。可打井的汉子们全然不顾,依然干劲冲天,热情鼓舞着他们将井圈范围内的瓦爷等物一一抛出井外。很幸运,有一个人知道这些是“文物”

千载难逢的机遇差一点就与他们擦肩而过。

他们应当感到幸运,正是因为他们的坚持,这个中国西部的小山村从此扬名中外,因此也改变了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我们更应感到庆幸,突然间,2200年前的伟大历史从这里悄悄翻开。

时任宴寨公社水利专干的房树民有些见识,是他改写了秦陵考古的历史,也改变了故乡的生活发展轨迹。他来到施工现场,翻来覆去察看着出土的东西,猛然间,已有的知识告诉他,这绝不是什么“瓦爷”,而是文物!

于是,他果断地下令停止施工,逐级上报。临潼县文化馆的赵康民接到报告后,在3月30日,和丁祖耀、王进成赶到工地,根据初步判断,这是一处与秦始皇陵有关的遗址。

看到遍地的文物碎块,他们心痛无比。经过了解,已经出土的文物有的被抱回家,有的被当成废品卖给供销社,还有人把瓦人头用棍子支起来,放在田间吓唬飞禽。知道这些情况后,便立即采取措施:召集群众座谈会,向社员们宣传国家的文物政策,动员群众上交出土文物又到供销社收回被卖掉的铜镞,组织施工群众将现场的所有文物碎块全部收集起来,然后运回文化馆。

说来还有一段小插曲。赵康民等人请当地村民将文物装了三架子车,运到5公里外的县城后,杨志发等人看着国家将这些废品蛮当回事的,备觉不可思议,想着总是有价值吧,便心存侥幸地问文化馆的工作人员,能不能给我们一点奖励?赵康民大方地奖给了他们30元。善良的村民将30元如数上交给生产队,队上给每人记了5工分,他们也就心满意足了。

根据后来掌握的情况,这些陶俑其实并非第一次发现。秦俑坑在地下埋藏的两千年间,曾多次显露人间,只不过屡屡不被人认识罢了。据已过世的和万春老人讲,民国初年,他的父辈们打井时就挖出过陶俑,于是,人们把井不出水的原因怪罪到陶俑身上,将这不祥之物吊在村口的大树上,又是鞭打,又是暴晒,最后将之砸碎深埋了事。这具不甘寂寞的陶俑,还没有来得及向人们传达更多的信息,就又重新回到地下。另外秦俑坑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它的上层有数座从西汉到明清的墓葬,这些墓葬在开挖时曾打破陪葬坑,说明当时的挖墓人已经挖到陶俑。就这样多少回对面相见不相识啊!

赵康民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关中汉子,极富责任心。“瓦爷”到了他的手上,便具备了价值。经过一番精心的修复,两件与真人大小一般的陶质武士俑昂然挺立在文化馆中了。

1974年的春夏之交,在北京当新闻记者的蔺安稳又一次回家探亲,他的夫人凑巧就在临潼县文化馆工作,机缘使得他最早目睹了那两件雄赳赳气昂昂的陶俑,强烈的震撼一阵阵地向他袭来,他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到单位后,立刻写就一篇《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俑》的报道,交给《人民日报》编辑部,刊载在内参上。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同志看到了这篇文章,深深地被文章的内容打动,“秦始皇”、“武士陶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字眼,促使这位杰出的革命家批示:“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这一重点人物。”

副总理的批示连同报道的文章迅即转到国家文物局,老资格的专家型领导王冶秋非常重视,叫来具体的工作人员,谁知,大家都是一问三不知,询问省上主管部门,也是毫不知情。待到情况落实后,国家文物局文物处处长陈滋德受托专程赴陕,和有关专家考察现场后,委托陕西省有关部门组织考古发掘队,对此进行发掘,彻底搞清这一重大发现的内涵。

“瓦爷头”就在这不经意间重现天日。考古史上的世纪大发现来得就这么突然,倏忽间,所有的专家学者还来不及回味思索,更加惊人的发现接踵而至。

P8-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 21: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