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华人本土心理学(上)/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作者 杨国枢//黄光国//杨中芳
出版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博雅华人本土心理学丛书”之一,全书共分13个章节,主要对华人本土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作了探讨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策略、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刘劭的人格理论及其诠释、华人关系主义的理论建构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内容推荐

在中国台湾、香港及内地,华人本土化心理学的推动与研究已有大约三十年的历史,在方法改进、理论建构,及实证研究三方面皆有相当成就。本书的目的即是分别就这三方面有系统地报道、分析与讨论长期研究工作的结果。

全书共有26章,组成9编,第一至五编为上册,第六至九编为下册。第一编谈的是本土化心理学的基本性质、意义及发展。第二编讨论本土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研究策略及研究方向。第三编阐述本土化心理学的三个理论:刘劭的人格理论、华人的社会取向论及华人的关系主义论。第四编分析家族主义、泛家族主义及家人关系(如亲子关系与婚姻关系)。第五编探讨脸面观、道德观、正义观及公私观。第六编论说人情关系、和谐与冲突,及缘观与忍观。第七编综论价值观、成就动机及心理变迁。第八编评析华人企业组织中的领导与忠诚,及华人的工作动机与分配正义。第九编则谈华人本土化心理疗法与华人宗教经验。

本书可以作为心理学研究者的参考书,“华人本土心理学”、“本土心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类似课程(供研究生与大学高年级学生使用)的教科书。用作课本时,可依学分要求与学生程度,从本书中选择适当的章节组成教材。书中各章皆由长期从事华人本土化心理研究的学者撰写。

目录

第一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开拓

第一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意义与发展 杨国枢

 一、跨文化心理学、文化心理学及本土(化)心理学

 二、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学科

 三、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方法论

 四、本土化心理学作为一种学术运动

 五、结语

第二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方法论

第二章 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基础 黄光国

 一、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

 二、建构实在论

 三、心理学本土化的必要性

 四、心理学本土化的方法论争议

 五、结语:心理学本土化运动的十字路

第三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策略 杨中芳

 一、本章论述的脉络

 二、本土化心理学研究的是什么

 三、本土化心理学研究的思考策略

 四、怎样在“文化/社会/历史”脉络中看个体之具体行动

 五、本土心理研究的一套策略

 六、总结

第四章 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杨中芳

 一、本章论述的脉络

 二、对研究方法的基本信念

 三、本土化心理研究方法总览

 四、如何具体进行本土化研究

 五、总结

第三编 本土化心理学的理论

第五章 刘劭的人格理论及其诠释 杨国枢

 一、刘劭之人格理论的内涵

 二、刘劭之人格理论的诠释

 三、结语

第六章 华人社会取向的理论分析 杨国枢

 一、人与环境的基本互动方式

 二、中国人社会取向的特征

 三、中国人社会取向之泉由的假说

 四、结语

第七章 华人关系主义的理论建构 黄光国

 一、引言

 二、关系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三、“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

 四、儒家文化的分析

 五、关系中的人们

 六、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

 七、结论:解决问题的效力

第四编 家族取向与家人关系

第八章 家族主义与泛家族主义 杨国枢、叶明华

 一、中国人之家族主义的意义与概念分析

 二、中国人之家族主义的测量研究

 三、家族化历程——从家族主义到泛家族主义

 四、未来研究的方向与重点

第九章 孝道的心理与行为 叶光辉

 一、孝道的意义

 二、孝道在华人家庭的重要性

 三、孝道之社会态度的研究

 四、孝道之认知结构(发展)研究

 五、亲子冲突来源与子女消解模式

 六、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第十章 婚姻关系及其调适 利翠珊

 一、婚姻关系的研究背景

 二、理解华人婚姻关系的概念架构

 三、华人的婚姻关系与调适

 四、华人婚姻研完策略与方法的检讨

 五、未来的研究方向与课题

第五编 脸面观、道德观及公私观念

第十一章 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 黄光国

 一、引论

 二、戏剧理论

 三、华人“脸面”观的文化根源

 四、儒家思想的深层结构

 五、孝道与无条件的积极义务

 六、儒家文化中的社会观:心理社会图

 七、儒家文化中的自我观

 八、东西文化的对比

 九、华人社会中的脸面观

 十、面子性格与印象整饰

 十一、面子与社会互动

 十二、结论

第十二章 华人的道德观与正义观 黄光国

 一、引言

 二、道德发展的阶段:强加式客位研究取向

 三、道德思虑的向度:共有式客位研究取向

 四、本土文化的考量:强加式与共有式客位研究取向的批判

 五、儒家文化中的道德与正义:本土化心理学的研究

 六、结论

第十三章 人己群己关系与公私观念 李美枝

 一、社会认同模式与社会凝聚模式的群体现

 二、中国传统的人己观与公私观

 三、台湾本土的重要群际事件

 四、人己关系与团体类别化的实证研究

 五、分类意识与现代社群主义

 六、结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