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运筹帷幄。他们指挥若定;他们冲锋陷阵,他们浴血奋战。侵略与反抗,忠诚与背叛;勇气与智谋,钢铁与血肉。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战犯。他们是二战风云人物。
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梅森撰写的二战人物传记《二战名人录》是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书,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叙述,呈现出“二战”的全貌。
书中所述人物涉及范围广泛,既有“二战”时期各国政府领导、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著名军事将领、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并不著名,但在二战中某一方面发生过作用和影响的人,如波南道特、哈哈勋爵、吉斯林和东京玫瑰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二战名人录/经典战史回眸译著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大卫·梅森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他们运筹帷幄。他们指挥若定;他们冲锋陷阵,他们浴血奋战。侵略与反抗,忠诚与背叛;勇气与智谋,钢铁与血肉。他们是英雄,他们是战犯。他们是二战风云人物。 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梅森撰写的二战人物传记《二战名人录》是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书,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叙述,呈现出“二战”的全貌。 书中所述人物涉及范围广泛,既有“二战”时期各国政府领导、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著名军事将领、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并不著名,但在二战中某一方面发生过作用和影响的人,如波南道特、哈哈勋爵、吉斯林和东京玫瑰等。 内容推荐 《二战名人录》是英国历史学家大卫·梅森撰写的二战人物传记,《二战名人录》为数百位在二战中起着重要作用的推动者与参与者作传,其中有对敌双方运筹帷幄的领导者,有冲锋陷阵的各方将领,也有一些还不为一般中国读者所熟悉的当时人物。《二战名人录》作者以独特的视角选材,史料丰富而精审,评析独到而精辟。在刻画传记的同时,也插入了大量的精美人物图片,其中有很多在国内是罕见的,使读者能较方便而直观地接触到那个决定人类命运的伟大时代,领略其中曾经的风云人物之风采。 目录 亚历山大 埃麦里 约翰·安德逊 肯尼瑟·安德逊 安东尼斯库 安东诺夫 奥斯塔公爵 阿诺德 艾德礼 奥金莱克 昂山 巴德 巴多格里奥 伊凡·格列斯托费罗维奇·巴格拉明 巴鲁克 巴托夫 巴耶林 比弗布鲁克 贝克 比德尔-史密斯 别洛夫 贝奈斯 贝奈特 波南道特 贝文 布拉梅 布拉斯可维兹 布罗姆堡 布鲁姆 包克 博尔-科姆罗夫斯基 马丁·鲍尔曼 博斯 布拉金 布莱德雷 勃劳希契 爱娃·布劳恩 冯·布劳恩 布里尔顿 布鲁克 布鲁克-包玻哈姆 布朗宁 巴克诺 布琼尼 布尔 贝尔纳斯 威廉·卡那利斯 张伯伦 车尔尼雅科夫斯基 陈纳德 蒋介石 肖尔铁茨 崔可夫 邱吉尔 加里亚佐·齐亚诺 克拉克 约瑟夫·劳顿·柯林斯 亚瑟·肯宁汉 库柏 亨利·克瑞拉尔 克里普斯 坎宁安 柯丁 达拉第 达尔朗 达尔南 邓普西 德弗 迪特里希 迪尔 邓尼茨 杜立特 多尔曼-史密斯 道丁 艾伦·杜勒斯 道格拉斯 埃克 艾登(埃房第一伯爵) 艾克尔伯格 艾森豪威尔 福克豪森 福科豪斯特 福雷斯特尔 佛朗哥 弗朗克 弗雷泽 弗赖伯格 弗里克 约翰·富勒 丰克 加兰德 夏尔·戴高乐 吉布森 吉法德 约瑟夫·戈培尔 卡尔·戈台勒 赫尔曼·戈林 戈里科夫 约翰·戈特 威廉·戈特 罗道尔夫 格列奇科 格罗夫斯 古德里安 戴龚甘特 哈尔德 哈里法克斯 霍尔 哈尔西 哈里曼 哈里斯 哈特 哥特哈德·海因里希 赫斯 赫韦特 海因里希 希尔 希姆莱 裕仁(天皇) 阿道夫·希特勒 霍巴特 胡志明 霍奇斯 埃里希·霍普纳 本间雅晴 霍普金斯 霍尔提 赫尔 艾昂赛德 伊斯梅 约德尔 乔伊斯(哈哈勋爵) 朱安 凯泽 卡尔登布鲁姆 凯特尔 凯塞林 金梅尔 金开德 厄奈斯特·约瑟夫·金 克莱斯特 古恩特·冯·克鲁格 诺克斯 科尼希 科涅夫 克莱赤默尔 克吕格 克虏伯 库兹涅佐夫 兰格斯道夫 雷科克 雷希 雷-马洛里 李梅 利奥波德三世 利德尔-哈特 林德曼 里斯特 罗瓦特勋爵 谢尔盖·丹尼罗维奇·卢干斯·基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麦考利夫 麦金道 马林诺夫斯基 曼尼海姆 曼斯坦因 马西尔 马歇尔 吉法德·马泰尔(爵士) 简·马萨里克 弗兰克·默瑞尔 米科拉基克茨克 米切尔 米契尔 莫德尔 莫洛托夫 蒙奈特 蒙哥马利 摩根 摩根索 莫西阿德 蒙巴顿 墨菲 墨索里尼 牟田口廉也 纽赖特 尼米兹 奥康纳 奥本海默 小泽治三郎 帕加戈 帕潘德里奥 巴本 帕克 帕奇 巴顿 保卢斯 珀西瓦尔 贝当 菲力普 庇护士十二世 波普斯基 波尔泰尔 蓬德 普里恩 奎松 吉斯林 赖德尔 拉姆齐 雷诺 里宾特洛甫 李奇微 里奇 罗姆 罗科索夫斯基 隆美尔 罗斯福 罗德尔·汉斯-乌利克 龙德斯泰特 罗森堡 绍克尔 希尔玛·沙赫特 巴尔杜·冯·席拉赫 塞斯-英夸特 保利斯·米哈伊洛维奇·沙波什尼科夫 斯门科 西科尔斯基 西蒙兹 奥托·斯科尔兹内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斯利姆子爵) 斯密格莱-利兹 史密斯 伊恩·史密斯 史末资 萨默维尔 佐尔格 斯巴克 斯帕茨 施佩尔 斯比埃尔 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鲁恩斯 约瑟夫·斯大林 斯坦吉 斯塔克 施道芬堡 斯退丁纽斯 史迪威 史汀生 斯特灵 斯特瑞撤尔 塔西尼 泰勒 特德 铁木辛哥 铁托 蒂泽德 托特 东乡茂德 东条英机 东京玫瑰 特伦查德勋爵 杜鲁门 王德格瑞夫特 华西列夫斯基 瓦杜丁 维安 爱麦虞埃Ⅲ 韦赖特 沃利斯 沃特森-沃特爵士 韦维尔 魏德曼 魏刚 威尔逊 温盖特 山本五十六 山下奉文 叶列门科 蔡茨勒 朱可夫 试读章节 不论在以后的岁月中他作为一个战时领导人的功过如何,邱吉尔在使他的国家团结起来度过1940年德国扩张的灾难方面所起的作用,使他当之无愧地成为一个崇高的英国领导人。 事实上,要了解他的精神面貌,可以从他在国家最不幸的黑暗日子里所作的典型行动中看出来。早在1940年6月6日,德国完全征服法国前,而且远在防卫德国入侵英国的问题得到解决以前,邱吉尔就号召要结束消极抗战,制定各种不同的反攻方案。他的建议包括建立“突击连”(后来以突击队形式出现),制造能够运载坦克至敌占海滩的登陆艇,开始执行沿海侦察计划,训练伞兵部队,确定向海峡对面射击的重炮位置。他的突击队建议是一系列发展的起源,它们由联合作战和像迪埃普袭击那样的两栖作战一直发展到标志希特勒垮台的诺曼底海上进攻。 在1940年夏季期间,军队和政府都全神贯注于不列颠之战。最初,邱吉尔起的直接作用不大,但当德国空军把它的攻击目标从皇家空军的扇形雷达站转到伦敦平民和其他主要工业城市时,邱吉尔作为政府首脑的,作用变得日益重要了。他与其他欧洲战争领导人如希特勒和斯大林不同,他们两人几乎只限于在他们自己的司令部里指挥战争,而邱吉尔则经常漫游国内。访问被轰炸区域。有时,他不受欢迎,例如当一群公民在被炸的家庭废墟上翻寻东西时,他却欢快而不合时宜地发出战争口号:“伦敦经受得住!”这样就激怒了这些人。一般说来,人民热烈欢迎他,叫他“温尼”。强烈要求他对希特勒“以牙还牙”。 邱吉尔在他所描述为“我们漫长的英国和不列颠历史中最危险的一年”的年末,已领导他的国家度过了被入侵的威胁,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把西欧从德国长期统治下拯救出来。很可能,甚至连美国也不可能,而且也不愿意用英伦三岛作为进攻基地,而把欧洲从希特勒手中解放出来。邱吉尔到那年年末在议会里和全国中建立了深厚的善意和好感。这是一个宝贵的财富,因为在1941年所受的严重挫折使他必须深深地依靠取得的好感这一资本。在3月和4月问,英帝国军队企图干预希腊。但被迫撤退。5月10日德军对伦敦的轰炸达到新高潮,有3千人被炸死,5月底英军从克里特岛撤退,隆美尔到达北非,盟军被迫向东撤退至托布鲁克。 邱吉尔由于独自指挥战争,这时在报刊上和私下里受到广泛批评,他的反应是要求在议会辩论中举行信任投票,他令人信服地取得了胜利,但批评长时期未能平息。 7月间,由于希特勒进攻苏联,情况突然变化,西方和北非的压力减轻了,但随之而来的德国的胜利预示着更为严重的灾难的来临。8月9日,邱吉尔在纽芬兰的普拉森夏湾会见罗斯福,虽然他们建立了亲切的友谊,并签署了共同宣言即著名的《大西洋宪章》,但美国依然保持中立,这使邱吉尔大失所望。当12月7日日本攻击珍珠港的美国舰队时,这个问题解决了。邱吉尔非常高兴,他敦促英国政府甚至在美国之前对日宣战。他在初期阶段的结论是:“我们究竟胜利了。”邱吉尔的观点是表明占世界五分之四人口的盟国结束轴心国威胁的时日已为期不远了,英伦三岛民族的漫长历史将不会结束。邱吉尔认为:“剩下来的是怎样运用压倒优势的力量这一问题。” 邱吉尔再度横渡大西洋到华盛顿会见罗斯福,他在航行途中,在新战舰“约克公爵”号上制定了关于进行战争的三个文件。第一个文件论述占领北非海岸以阻止德日会合和保护地中海盟国航运的必要性:第二个文件要求到1942年5月,建造一支足以保卫太平洋的强大的航空母舰舰队:第三个文件阐述了英美进攻部队登陆解放被占领的欧洲的必要性。并指定1943年为这次“最主要的攻击”的预定时间。作为一个伟大的战略家,邱吉尔的能力常受到学究气的分析家的怀疑,但他在制定战略发展上的预见几乎在后来完全被应验,这表现了他卓越的才能。他的预见给罗斯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以致要求保存他这三份文件的副本。西方的参谋人员也乐于执行邱吉尔的计划,唯一持异议的是斯大林,他继续敦促尽快地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而完全不顾美、英在别处承担的义务,也不顾进攻所依靠的大规模两栖作战技术还未得到检验。 在访问美国和加拿大期间,邱吉尔1940年在英国的几次讲话再度发生作用,巩固了大西洋两岸的联盟,并大大减轻了英国对美国的孤立主义会导致它宁愿首先战败日本的担心。事实上罗斯福本人坚决驳斥了所有这类建议,表示决心集中力量首先击败德国。为了这个目的,邱吉尔和罗斯福同意建立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由各自制定组织盟国联合作战计划的人员组成。 这次访问之后,邱吉尔的心情观点以及健康有了明显的变化。担任首相时他已经65岁了,曾经经历了事态危急和使人灰心丧气的战前岁月,眼看着政府牺牲了欧洲的稳定,接着又亲眼看到欧洲的沦陷,最后度过了除了一个濒于战败的苏联外,没有其他强大同盟国的一年半的岁月。现在他看到美国参战了,他的紧张情绪一下子放松了。邱吉尔只能勉强地工作,他原定要回到英国,但还是让人说服在佛罗里达度过了一个短暂的假期。 他采取改善自己健康的措施是对的,因为新的一年进一步带来了一系列灾难和许多的批评。1月,日本人侵马来亚,隆美尔进攻昔兰尼加。2月,“香霍斯特号”和“格奈斯号”渡过多佛海峡逃窜,新加坡投降,被德国潜艇在大西洋击沉的商船数字惊人地上升。坏消息继续传来,以6月21日托布鲁克的失陷达到顶点。当邱吉尔第二次访问华盛顿从罗斯福总统那听到这些消息时,深感为难。罗斯福问邱吉尔需要什么帮助,邱吉尔立即要求美国尽可能多地出让一些谢尔曼坦克。三百辆新谢耳曼坦克立即从美国军队中调出来移交给英军,此外,还移交了一百门自动火炮及其他物资。 邱吉尔于7月1日回到英国,不得不面对下议院的直接责难动议,对中央的战争指挥工作不予信任。他以悬殊的优势,保持了职务,但还是遭到来自左翼和右翼的严厉攻击。事实上,他继续留在议会之事标志着他的运气好转了。后来,他飞到埃及,去享受开罗的阳光,让他所宠爱的亚历山大将军担任指挥。不久,蒙哥马利任第8集团军司令,与亚历山大将军一起工作。 然后,邱吉尔到了莫斯科,经过一次早期的有火药味的交锋后,同斯大林建立了过得去的良好关系,他回到埃及时,受到一种新的信心的感染,人们几乎无法说服他放弃即将在那里发生的战斗的机会,但他终于离开这里回国。那年秋季和冬季的情况一直很好。蒙哥马利虽然缓慢但却是稳步地把非洲军团赶回突尼斯,11月在西北非实行登陆,没有遇到严重困难。这时邱吉尔在伦敦城的一次集会上对听众说,虽然这不是结束,也不是结束的开端,但它也许是开端的结束。 1943年1月13日,邱吉尔飞到卡萨布兰卡。同美国总统举行另一次会议。在这里,他们制定了下一阶段的战略。他们将进攻西西里,以扩大已取得的优势,同时集结力量,准备渡过海峡进攻。邱吉尔同罗斯福一起前往马拉喀什,接着又单独到地中海战区观察,然后飞回英国。2月16日他患了肺炎,但很快恢复,接着他又横渡太平洋。于5月11日抵美同罗斯福举行会议。 就在这里,罗斯福和邱吉尔之间第一次出现了严重的意见分歧。分歧涉及在意大利的军事行动。邱吉尔认为,意大利是一个巨大的战利品,如果击败了意大利,除了会带来其他几项有价值的战略结果外,还会使德国人普遍感到“孤独沮丧”。罗斯福对此表示怀疑,而且他还担心邱吉尔对地中海怀有帝国主义野心,从而有损于通过法国北部对德国发动的主攻。美国计划人员服从罗斯福的领导,明确表示只要英国不愿意进行渡海进攻,他们就准备集中全力对日作战。到5月25日。经过耐心的谈判,双方分歧已经缩小,但仍未取得确定的结论。最后,这个分歧在参谋长议事会议以外得到了解决。会议结束后,邱吉尔与马歇尔将军一起飞到北非,访问了北非总司令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本人也建议直接进攻意大利,认为这是攻克西西里后的必然结果。 然而,8月在魁北克举行的代号为“象限仪”的下一次会议上,分歧继续存在。在这次会议上,美国人要求“霸王”作战计划的执行应当优先于地中海战役,英国应坚决承担义务。在会议的一个阶段里,联合参谋长的分歧如此之深,以致他们竞叫他们的顾问退出会议,用一个与会者的话来说,“双方真是不顾礼节了”。 在会议期间,邱吉尔向罗斯福建议,英国将军布鲁克应当辞去原定的“霸王”行动总司令之职。而由美国人来担任总司令,因为参加这次行动的美军占优势。但这也可能是邱吉尔为了维护快要破裂的英美联盟准备作出的一个让步。 下一次会议于11月在德黑兰同斯大林元帅在一起召开,会上邱吉尔被迫接受担任一个严重地降低他的国家军队地位和有损于他个人战略发展思想的角色。斯大林坚持要在欧洲大陆开辟第二战场,罗斯福同意这一要求并答允1944年5月为这个行动的预定日期,地中海的军事行动将仅限于对法国南部作支援性进攻。从此,邱吉尔满心希望在意大利和巴尔干半岛进行主要军事行动的意图就告吹了。 邱吉尔认为他很快将变得孤立起来,因为罗斯福同斯大林建立了关系。按照罗斯福的说法,他这样做是因为他相信自己能“对付”这个苏联领导人。 邱吉尔又患了病,当飞回突尼斯时,他得了一场严重的肺炎。他知道病势严重,因而告诉他的女儿。如果他死去也不要紧,因为最后胜利的计划已确定,它的实行只是时间问题了。他来到马拉喀什休养,两周以后又恢复了健康。他飞到直布罗陀,然后乘军舰回国,到达伦敦两小时后,他在下院回答议员们放在公文传递箱的质询。 P56-59 序言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军事冲突,损失了数千万士兵和平民,耗费了地球上的大量资源。千百年来人们世世代代用智慧和双手创造出来的一切,都被双方用来夺取战争的胜利。 虽然战争已经结束半个多世纪了,它的结局和后果对当前国际局势和社会发展进程还在继续产生影响。因而分析、研究这次战争的起因、经过及其影响对当代世界来说是具有意义的。近年来,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出版日益增多,说明人们对它的兴趣和关注。 本书是一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人物的书,通过对每个人物的叙述,呈现出“二战”的全貌。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1.收入人物较多,共240余人,是同类书籍中收入人数最多的; 2.书中所述人物涉及范围广泛,既有“二战”时期各国政府领导、政治家、外交家、经济学家、科学家、著名军事将领、工程技术人员,也有并不著名,但在二战中某一方面发生过作用和影响的人,如波南道特、哈哈勋爵、吉斯林和东京玫瑰等; 3.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有些信息为其他书所未述及,著者是研究军事史的,熟悉战略战术,对每个战役的叙述颇为详尽。有其独到之处,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它的来龙去脉; 4.笔触简洁、流畅,对人物的性格、行为、心理和轶闻均有叙述,显得更为生动; 5.照片较多,约二百多幅,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读者对象广泛,可供广大读者阅读。 由于本书作者大卫,梅森先生所持的历史观念与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同,故其对某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会有所不同,这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 参加本书翻译的有李申、张金言、宋宁、宣兆鹏等。 李申 2009年7月15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