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的眉毛、眼睛、脖子、肩膀、髋部与双脚,还有每一个动作,都在与对方说话和交流。身体语言是人们内心愿望所发出的信号,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表情、眼神、手势与体态,都透露着人的内心信息。人的身体动作几乎不懂得如何协调一致地去“撒谎”。
王静编著的《身体语言的力量》是一把打开身体语言奥秘的“万能钥匙”,不仅帮你破解这些欲言又止、意在言外的内心信息,看穿对手心理世界的巧妙伪装,更能让你从未知到已知,再到掌控,彻底改变你对自己和他人的根本看法,让你与他人的每一次交锋都变成一段刺激有趣的智慧较量,最终实现人生的幸福与成功。
身体语言是人们内心愿望所发出的信号,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表情、眼神、手势与体态,都透露着人的内心信息。人的身体动作几乎不懂得如何协调一致地去“撒谎”充分发挥身体语言的力量、解读人心,就能在社交场合赢得主动、占尽先机,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在事业上助你一臂之力,最终达成人生的幸福和成功。
《身体语言的力量》从身体的不同部位和细节动作上,教你学会用自己的身体“讲”得更好。妙趣横生的分析和生动形象的插图,让你学会正确地使用表情、眼神、手势和体态去控制自己的身体,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并尝试着去修正自己的身体语言信号,提高自己说服和影响他人的能力,看清人际交往的本质,发挥自身潜能,迈向成功的人生。
《身体语言的力量》由王静编著。
1—2>>>因时因地而异
大部分身体语言在世界大多数地方都是通用的,无外乎人们对于地域空间、眼神交流、肢体接触频率以及带侮辱性质的手势等方面有不同的认识。下面我们就几个常见的肢体语言差异来加以说明。
关于眼神。在日本和其他亚洲国家,认为过多的眼神对视意味着挑衅和无礼,因此,要注意在这些国家减少眼神接触。
关于名片。在日本,名片的意义远不止是一张印有名字的小纸片,他们好像身份证一样,因此受到人们的尊重。接过名片后,要认真端详一下,然后小心将它放在你前面的桌子上。在会面结束后,再把它放在钱包里,一般不会放在口袋里,尤其是不能放在臀部的口袋里——这意味着你会坐在它的上面。当然,经常出国的日本人能理解西方人交换名片的一些规矩,但我们如果面对的是那些较少走出国门的人,这仍然是一个需要谨慎对待的问题。
关于挥手作别。美国人将挥手视为告别,然而在地中海周边的欧洲国家和拉丁美洲,最好慎用这些姿势。
关于触摸别人。在一些地方的习俗中,当你要说话时,拍拍他人的手臂,或者将手放在他人的肩膀上,甚至手上,都是非常自然的。这些纯真无邪的举止常常意味着信任或是赞成,它是有力的强心剂,在交流沟通中也有助于突出重点。但这一举动有时也会带来伤害或烦恼,关键就在于你面对的对象是谁。一般说来,在“触摸”这一礼节上,按国家和地区的不同,全世界可大致分成以下3种。
其一是几乎不触摸。在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其他北欧国家,以及澳大利亚和爱沙尼亚这些地方,除了一些重要的特殊情况,人们之间很少有身体接触。如果你想向日本人表示友好或者祝贺的时候,注意避免热情地拍他们的背,也不要用手臂抱着他们的肩膀,否则他们会感到很不自在。
其二是有一些触摸。在法国、爱尔兰和印度这些国家,人们比较接受触摸这种方式。
其三是接受触摸的方式。在拉美、意大利、希腊、西班牙、葡萄牙、俄罗斯、中东和其他一些亚洲国家,触摸这种方式很普遍,人们对它也要包容得多。事实上,有些阿拉伯国家的商人与你并肩走的时候,甚至会拉着你的手,以示对你特别的尊敬与亲善。
1—3>>>男女身体语言大不一样
在一系列特殊的领域,两性的身体语言是有差别的。正如男人的语言总是和竞争性的争论有关一样,他们身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也多含有竞争和力量的意味。比如说,紧握双拳更多出现在男人身上,而不是女人身上。割断、砍掉这些手势都属于男人的身体语言。
男人们常常满足于通过手势来表明力量、权力和进取。而此时女人则更倾向于张开双手。她们提出建议,做出选择,并且用手势来延续谈话。她们并非不能像男人那样强势而坚定,只是没有采取强硬的表达方式而巳。
如果论及语言和行动的展开性以及开放性,男人还有很多要向女人学习的地方。对于手势有一点是肯定的,男人比女人更倾向于在谈话中用一只手盖住另一只手,而这样却会使手背向上;女人则更倾向于把手打开。我们可以由此认为,男人不轻易坦诚的原因,源自远古时期不同性别的任务分工,这使得男人在斗争以及打猎时更为坚定,而与此同时,女人已经在实践合作和分工了。
1—4>>>身体语言能伪装吗
既然身体语言可以体现一个人的内心情感,那么,人能否伪装自己的身体语言呢?对于这个问题,心理学家的答案是否定的。
在心理学家看来,身体语言多发自于内心深处,是很难被压抑和掩盖的。比如说,做了亏心事或偷了东西的人,总显得心神不定或鬼头鬼脑;听到好消息时,人的脸上总要露出笑容;听到批评时,脸色总会显得很不自然;说谎时,总怕看着对话者的眼睛;激动时,总要手舞足蹈;发怒时,总要青筋暴起,或双拳紧握、咬牙切齿。
这些现象和事实证实了身体语言的可靠性。因此,若想分辨人心的真伪,应首先注意观察他的身体语言,因为只有这一信号才能显露出一个人的真实思想。
为什么体语不易伪装呢?其原因在于,当人的大脑进行某种思维活动时,会支配身体各部位发出各种细微信号,这是人们不能控制而且难以意识到的。当人做出一种伪装手势的时候,他的细微体语信号和他的有声语言就会出现矛盾。很显然,言语和非语言行为所表示的意思就会完全不同。
研究者认为:在语言的表达中,表达渠道的可靠性与人们对它自觉控制力的大小是成反比的。在所有的语言表达中,书面语言是最有时间推敲和修改的,因而也就可能是可信度最低的一种渠道,也是最容易撒谎的一种方式。
口语可斟酌和修改的时间要少一些,因此人们对其自觉控制的机会相应减少,可靠程度就可能比书面语稍大。当然,口语也有足够的余地让人撒谎。至于非语言交际行为,往往最不易被有意识地控制,有时甚至完全处于无意之中,因而也是可靠性最大的一种。P4-8
倘若把人的心理比喻为演戏的舞台,把照明灯照到的地方当成人的意识焦点,那么光线照射不到的“黑暗地带”,就是人类的深层心理区域。如果不能探索进这个黑暗的地方,就无法真正了解人类的心理,要洞察对方的深层心理,就有必要了解语言之外的情绪表现。
这些情绪表现通常会通过一些非语言的信息传达出来,比如姿态、动作、表情、服饰、语调等,如果无法识别这些非语言的情绪,就无法理解他人的真实意图,当然也就无法成功地与人交流和沟通。
实际上,很多不快和)中突,都是由于当事人没有注意或不能准确判断对方的心理和情绪造成的。因此,识别对方身体语言的密码,从对方的行为、姿态、表情、服饰等方面看出对方的真实的内心,这是一种具有大智慧的表现,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较之语言文字,来自身体的语言才是人类更常用,也是更为基本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理解和掌握身体语言,意味着在交往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对方通过身体动作,有意或者无意之间向外传达的信息。
经验丰富的家长,很容易就可以察觉出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说谎,就如同那个童话故事:匹诺曹的鼻子,在他说谎的时候会变长。当孩子费尽心机编造故事情节时,他的身体和眼神就已经出卖了他。这种情况下,真正说话的不是他的嘴巴,而是他的身体。
同样,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不只是从脸部表现出来。当人努力抑制脸部表情的变化时,他身体的其他部位会在无意中泄露真情。例如,一个人用和蔼微笑的面容去掩饰愤怒时,他那紧握的拳头和僵硬的肢体却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了对方他的真实情绪。
人们在克制强烈情绪时,会情不自禁地脚踝紧紧交叠,在交际场上或其他社交场合中,当一个人处在紧张、惶恐、克制的情况下,往往会作出这种姿态。有人开玩笑说,这种姿势就像“急着上厕所而又不能去的样子”。
谈判时,当对方身体坐在椅子前端,脚尖踮起,呈现一种殷切的姿态,这就是愿意合作,产生了积极情绪的表示。这时若善加利用,双方就可能达成互惠的协议。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尽管别人向你阐述了许许多多的理由,并以更多相应的论据进行佐证,你对于他的话还是无法感到满意和信服。
好感和反感这两个概念,表达了内心最基本的感受。好感,意味着对于某个人或者事物倾向于友好和同情,你会尝试着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对于令你有好感的人,你通常会笑脸相迎,比较容易理解和原谅对方。而对于你所反感的人,你希望与之保持距离,对他表示拒绝,在这里,身体语言和内心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
既然身体语言是人们内心愿望所发出的信号,因此,每一个看似无足轻重的表情、眼神、手势和体态,都能准确快速地透露人的情感、智慧、修养和心思。了解并掌握身体语言密码,是洞察他人和提升自己的重要方法和成功技巧,让你无论在工作、生活还是人际交往中,都能做到言行得体,进退自如,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游刃有余,成为生活中的强者。
本书通过对身体各个部位的细微动作进行分析,教你怎样看别人的身体“说话”,并用自己的身体“讲”得更好。生动形象的插图和妙趣横生的分析,让你学会正确地使用表情、眼神、手势和体态去控制自己的身体,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并尝试着去修正自身的身体语言信号,提高自己说服和影响他人的技能,看清人际交往的本质,发挥自身潜能。
在商务活动中,本书能助你明察秋毫,抢占先机。
谈判桌上,本书能助你察言观色,稳操胜券,轻松成交业务大单。
职场中,本书让你独具慧眼,洞悉内心,在求职时事半功倍,在事业上步步高升。
情场上,本书能让你快速破解身体语言的密码,举手投足间窥视到对方的心灵深处,助你轻松成为情场高手。赢得真爱!
在社交场合,本书将使你更具洞察力,赢得主动,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王静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