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共风云九十年(上下)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陶永祥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云历程,有如展读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又如聆听一首悠长而又豪迈铿锵、激越而又荡气回肠的乐曲。90年的辉煌业绩,是在不断战胜敌人、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纠正失误、不断探索新路的征程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无私无畏、自强不息奋斗的90年。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时刻,我们编撰了这部《中共风云九十年》画传,以党的90年奋斗历程为线索,撷取其间180个重大事件或重要文献编撰成文,配以相关的图片,意在同读者一起重温党的90年光辉岁月。更重要的,是藉此汲取力量,共同续写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篇章!

内容推荐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我们编撰出版这部《中共风云九十年》画传,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党的风云历程和光辉业绩进行一番全景式的回顾,以此作为我们党的文献工作者献给党的诞辰的一份礼物。

《中共风云九十年》画传在文字撰写过程中,主要参考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编辑出版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年谱、传记,以及各种党的重要文献集,也参考了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第二卷等相关著作。此外,一些章节引用了《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布的数据和内容。

目录

上卷

前言

焕然一新 1921-1927

 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出现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

 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五卅运动和全国的反帝运动

 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

 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工农运动的高涨

 大革命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土地风潮 1927-1937

 八七会议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以及全国各地的武装起义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左”倾错误的出现

 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坚持白区斗争

 土地革命政策的发展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

 “左”倾错误的严重危害

 长征的开始

 遵义会议

 红军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

 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烽火 1937-1945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制定

 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号召实行全民族抗战

 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洛川会议

 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

 《论持久战》的发表

 开展国民党统治区的工作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反对国民党的反共磨擦

 百团大战

 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开展大生产运动

 贯彻“三三制”原则和减租减息政策

 延安整风运动

 国民党统治区的民主运动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

天翻地覆 1945-1949

 重庆谈判

 参加政治协商会议

 从自卫战争到“打倒蒋介石”的决策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领导第二条战线的斗争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

 十二月会议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组织指挥战略决战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渡江战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向全国进军

开国奠基 1949-1956

 新中国成立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决策

 没收官僚资本

 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

 和平解放西藏

 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

 “三反”、“五反”运动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一五”计划的实施和工业化建设高潮

 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开展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改革和发展科学、文化、卫生事业

 人民军队的正规化建设

艰辛探索 1956-1966

 《论十大关系》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全党整风和反右派斗争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初步纠正“左”倾错误

 庐山会议和“反右倾”斗争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七千人大会

 中苏关系的破裂

 坚持独立自主,反对霸权主义

 “左”的错误的再度发展

 思想文化领域的批判运动

 十年建设的伟大成就

下卷

十年内乱 1966-1976

 “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全面内乱

 二月抗争

 刘少奇冤案

 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全面开展“斗、批、改”

 林彪集团的覆灭

 纠正“左”倾错误的努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批林批孔”运动

 邓小平领导全面整顿

 “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

 天安门事件

 粉碎“四人帮”

 十年建设概述

改革新篇 1976-1992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科学的春天

 真理标准大讨论

 经济工作中的急躁冒进

 伟大的历史转折

 平反冤假错案与调整社会关系

 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提出

 农村改革

 历史的审判

 个体私营经济的兴起

 创建经济特区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庆祝建国35周年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

 百万大裁军

 对外关系的调整

 “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架构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

 全面整党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863”计划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治理整顿和“七五”计划的完成

 八九政治风波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确立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

世纪跨越 1992—2002

 邓小平南方谈话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经济“软着陆”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

 “八五”期间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确定“依法治国”的方略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走出去”的战略决策

 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九八”抗洪抢险

 “三讲”教育

 揭批“法轮功”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九五”期间的成就

 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科学发展 2002-201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击“非典”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制定《反分裂国家法》

 新世纪的两党领导人会谈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形成

 建设创新型国家

 “十五”期间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举办上海世博会

 战胜自然灾害

 “十一五”期间的成就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十七届五中全会

后记

试读章节

1925年5月,一场席卷全国、震惊中外的“五卅”反帝怒潮从上海开始爆发,宣告着一场新的大革命高潮的来临。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城市,这里集中着80万产业工人,约占全国工人总数的三分之一。这里也是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重要基地,有主要由英国控制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日本和英国等还在上海开设了许多工厂,仅日本开设的纺织厂就有37家,这些工厂雇佣大量女工和童工,残酷地榨取他们的血汗。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的日本资本家枪杀该厂工人、共产党员顾正红。这一事件激起上海民众的极大愤怒。5月28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0日到公共租界举行大规模的反帝示威活动,抗议日本帝国主义血腥镇压中国工人的罪行。30日,上海工人和学生在公共租界举行声援纱厂工人的街头宣传和示威游行,并从几路会合在南京路。这时,英国巡捕突然发射排枪,打死学生、工人十多人,伤数十人。

这就是举国震惊的“五卅”惨案。

当天深夜,中共中央再次举行紧急会议,决定由瞿秋白、蔡和森、李立三、刘少奇和刘华等组成行动委员会,具体领导和组织全上海民众罢工、罢市、罢课,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6月1日,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总工会宣告成立,并宣布为反对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举行总同盟罢工。随后,上海学生联合会、上海总商会和各马路商界联合会也宣布总罢课和总罢市。

6月1日晚,中共中央又作出决定,由上海总工会联合全国学生联合会、各马路商界总联合会等,组成上海工商学联合委员会,作为运动的公开指挥机关,并决定把斗争推向全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五卅运动的狂飙迅速席卷全国,各地各阶层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北京、广州、南京、重庆、天津、青岛、汉口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矿区,都举行成千上万人的集会游行或进行罢工、罢课、罢市。广州和香港的25万名工人,在共产党员邓中夏、苏兆征等的领导和广州革命政府的支持下,举行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这场罢工从1925年6月19日开始,一直持续到1926年12月12日,坚持达16个月之久,是世界工运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大罢工,在经济上、政治上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有组织的工人阶级也成为广州革命政府的有力支柱,为准备北伐战争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得到共产国际、海外华侨和各国劳动人民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共产国际发表文章驳斥帝国主义对五卅运动的种种歪曲,还派遣代表来华参加运动。在世界各地,有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举行集会和进行募捐,给五卅运动以有力的支持。在莫斯科,有50万人举行示威游行,声援中国工人。在日本,有30多个工人团体举行盛大演讲会,一面援助中国工人,一面向日本政府和资本家抗议。在英国,工人们积极行动,阻止运输军火的船舰驶往中国。一时间,五卅运动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五卅运动的巨大声势,使帝国主义势力受到极大震动。他们采取威胁和利诱的两面手法来对付中国民众,一面表示可以商量解决“关税自主”、“废除领事裁判权”等问题,一面又以停止借款、停电等相威胁,甚至扬言要出兵镇压。中国军阀则显露出帝国主义帮凶的丑恶嘴脸。奉系军阀在上海、南京、天津、青岛、济南、奉天等地大肆逮捕和杀害工人,殴打群众,查封工会,取缔工会组织,镇压工人运动。10月,直系军阀孙传芳代替奉系军阀进占上海,继续进行镇压活动。

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则表现出软弱和动摇的特点。在运动初期,他们对运动抱有同情和支持的态度。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上海总商会在工人、学生的坚决要求下,被迫在罢市的命令上签了字,使总罢市行动得以实现,但随着运动的发展,又逐渐动摇乃至屈服。6月26日,上海总商会宣布无条件结束总罢市,并且毁弃在开市后继续援助工人的诺言,无理扣压各地支援罢工的捐款,以逼迫生活陷于绝境的工人复工。

尽管困难重重,但在上海总工会的领导下,工人坚持罢工斗争三个多月。8月10日,中共中央根据斗争形势的变化,决定改变斗争策略,要求工人有组织地复工。各厂工人在争得资本家接受部分经济要求后,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陆续复工。

五卅运动期间,全国各地约有1700万人直接参加运动,显示了各革命阶级、各阶层民众在无产阶级领导下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给了帝国主义和军阀势力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

这场急风暴雨般的五卅运动,也使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得以壮大。在领导和推动运动向全国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党员受组织委派深入到内地和边远地区,在不少原来没有党组织的地方建立了党的组织,发展了大批党员。到1925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达到1万人,比五卅运动前增加了10倍。更重要的是,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在实际斗争中积累了领导反帝斗争的经验,提高了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扩大了在群众中的政治影响。P44-48

序言

90年前,在中国各族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烈斗争中,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澎湃运动中,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

90年风云变幻,90年岁月峥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将中国革命推到一个新的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此过程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纠正党内的“左”右倾错误,创造性地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集全党智慧的毛泽东思想,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在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以后,中国共产党依靠全国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中国共产党开始了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期间虽然出现过种种曲折,但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依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通过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国家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和坚持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努力,为国内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重大失误之后,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提出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面对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和国内改革建设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顺应形势变化,抓住时代机遇,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开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定不移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风云历程,有如展读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画卷,又如聆听一首悠长而又豪迈铿锵、激越而又荡气回肠的乐曲。90年的辉煌业绩,是在不断战胜敌人、不断克服困难、不断纠正失误、不断探索新路的征程中取得的。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无私无畏、自强不息奋斗的90年。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90华诞的时刻,我们编撰了这部《中共风云九十年》画传,以党的90年奋斗历程为线索,撷取其间180个重大事件或重要文献编撰成文,配以相关的图片,意在同读者一起重温党的90年光辉岁月。更重要的,是藉此汲取力量,共同续写中华民族未来的辉煌篇章!

后记

在喜迎中国共产党90华诞之际,我们编撰出版这部《中共风云九十年》画传,采取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党的风云历程和光辉业绩进行一番全景式的回顾,以此作为我们党的文献工作者献给党的诞辰的一份礼物。

在文字撰写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考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著、编辑出版的《毛泽东传》、《毛泽东年谱》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年谱、传记,以及各种党的重要文献集,也参考了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第二卷等相关著作。此外,一些章节引用了《人民日报》等报刊公布的数据和内容。限于画传的行文风格,引用内容没有加注标明出处,敬请读者谅解。

画传选用的图片,大多数取自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各种画册、画传和新华通讯社提供的图片及文字资料,也有少量选自一些公开出版物或取自互联网。我们尽可能查核并集中著录了图片的作者。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图片作者或供稿者的姓名、地址可能仍有遗漏,在此深表歉意。

这部画传是集体劳动的结晶。参加画传编撰工作的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和科研管理部的部分青年学者。在各人分工撰写初稿的基础上,执行主编陶永祥副研究馆员对全书文字进行了统稿。由于我们学识有限,文中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中央文献研究室科研管理部主任刘金田研究员和贵州人民出版社社长曹维琼策划了本画传。刘金田负责通读了全稿,并对部分章节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同时,还在衷心感谢贵州人民出版社的颜小鸸女士和本书的责编陈荣、阎循平、朱智毅先生,以及本画传的美术编辑曹雨锋先生等。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本画传的出版是难以想象的。

编者

2011年3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