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奇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工运领袖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对于我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领导广大工人阶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卓著功勋,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工运领袖刘少奇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徐占权//徐婧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少奇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工运领袖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对于我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领导广大工人阶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卓著功勋,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内容推荐 值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编撰了这部《工运领袖刘少奇》,深切怀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刘少奇同志丰富的工运实践和辉煌的工运思想,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这部《工运领袖刘少奇》除撰写了20万文字稿之外,还选用了刘少奇同志的手迹以及与刘少奇同志开展工人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共近400幅。 目录 矢志救国救民 投身“五四”,结缘工人 赴苏学习,希望从事工人运动 初涉工运,崭露头角 领导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一身是胆”的工人总代表 加强工人俱乐部建设 探寻工人自治,引导互助合作 硕果仅存,中国的“小莫斯科” 当选首届中华全国总工会副委员长 领导“五卅运动” 冲不垮的上海总工会 领导省港大罢工 支援北伐战争 收回汉口英租界 声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坚决反对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整顿中共顺直省委 领导中东路工人运动 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代表 支援国民党第十九路军抗战 同样是一个模范——白区工运的策略思想 独立劳动者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提出修改《劳动法》 苏维埃国有工厂的管理 苏区工会的建设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工人师 临危受命,随党长征 整顿华北党组织 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战路线 开创华北民众抗日的“特殊”局面 工运经验的历史总结 工会“就是要把工人组织起来” 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的作用 妥善处理劳资关系 正确认识和处理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首倡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先进生产者是人类经济生活向前发展的先驱 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而努力奋斗 工人运动是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部分 人民的永恒怀念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后记 试读章节 1922年春,刘少奇按照党组织的决定,率领一部分同学由俄罗斯回到上海,被分配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共中央于1921年8月11日专门在上海成立的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总机关。其主要任务就是:贯彻党的“一大”提出的党在当前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当时,张国焘担任主任。劳动组合书记部出版了指导工人运动的刊物《劳动周刊》,发表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所谓劳动组合书记部,相当于总工会的书记处。当时共产主义的书籍刚传到中国不久,翻译家们对于许多新名词不晓得翻译成什么好,于是把工会译成了劳动组合,这还是从日文中转译过来的。 中国的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特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环境决定了它在中国的各阶级中是最具反抗精神、最富战斗力的。从诞生之日起,它就对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外国资本首先在沿海城市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天津等地开办了造船厂、轮船公司、缫丝厂、砖茶厂、印刷厂等。在这些外资企业中,诞生了中国第一批产业工人,其中主要是海员和航运工。从19世纪70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官僚,开始投资棉纺、织布、缫丝等近代工业。在这些民族企业中,也诞生了一批产业工人。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扩大经济侵略的范围、规模和速度,在铁路、矿山、工业等各方面的投资迅速增加。与此同时,中国民族工业也有长足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帝国主义在华大量开办企业,中国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到1919年发展到约200万人。五四运动中,以上海工人为代表的中国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后,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发展壮大和斗争的不断深入,工人运动逐渐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工人阶级中产生了自己的统一组织——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之日起,就在自己的第一个决议中,明确指出:“本党基本任务是成立产业工会”,“是教育工人,使他们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即致力于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正如刘少奇所说的:“中共一成立便开始领导中国工人运动,为中国工人阶级解放事业而斗争,中共成立时,就建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用这样一个机关来组织与教育中国工人,这个书记部也就是后来的‘工会’,因为当时不知道用工会这个名词。‘劳动组合’是从日语中学来的,‘书记部’即是秘书处的意思,‘劳动组合书记部’也便是工会的秘书处,用以指导全国工人运动。”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不久,即在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设立了分部,组织和发动工人群众开展斗争,对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对工人运动给予密切关注。大会专门讨论通过《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决议案》,要求各地党组织集中力量组织产业工人工会,诸如:铁路、海员、五金、纺织工会等;工会工作必须把工人阶级的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工会应该为改善工人的生活和劳动条件而努力。同时,还必须领导工人开展政治斗争。刘少奇列席了这次会议,并参与一些会务工作。 党的“二大”结束后,刘少奇受陈独秀的派遣,回到家乡湖南开展工人运动,并把“二大”通过的《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等文件带给湖南的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 这时的湖南党组织是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毛泽东担任书记,同时他也是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湖南分部主任。共产党人还有:何叔衡、易礼容、李立三、郭亮、夏明翰、李六如等。刘少奇对毛泽东虽然早有所闻,但从未晤面。1922年8月初,刘少奇到达湖南长沙后,在小吴门外清水塘22号会见了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 会见中,刘少奇向毛泽东报告了中共“二大”召开的情况,转交了陈独秀委托带来的中共中央文件。毛泽东也介绍了湖南的形势和党的组织情况。两人在交谈中都介绍了各自过去的经历。毛泽东对刘少奇百折不挠地追求真理,毅然奔赴苏联学习,并在那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的传奇经历很感兴趣。 他问:“你们是怎样到苏联去学习的?” 刘少奇回答说:“我们是经过船山学校贺希明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又经过他介绍给上海外国语学社杨明斋,后来又经杨明斋介绍到苏联去的。”接着,他大略介绍了在苏联的所见所闻。 毛泽东听罢,感叹地说:“那时贺希明不听话了,同革命青年搞不到一起。后来大家把贺希明从船山学校赶走,我们才能利用船山学校。以后又把船山学校改办为湖南自修大学。”P21-24 序言 2008年11月11日,胡锦涛同志在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刘少奇同志是我们党领导的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和主要领导者,是党的正确路线在白区工作中的杰出代表。” 刘少奇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和组织者之一,他对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工作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在建党初期和大革命时期,刘少奇同志参与领导安源工人运动、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武汉工人夺回英租界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刘少奇同志坚持战斗在白色恐怖笼罩的上海、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他坚持从实际出发,独立思考,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坚决斗争。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专门从事和领导工人运动的时间达十四年之久,在其余的时间里,也始终关怀和指导着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仍然一如既往地对工会工作倾注一腔心血。 刘少奇同志科学地总结工运历史,深刻地揭示了中国工人运动产生发展的许多规律性问题,他所撰写的《关于白区职工运动的提纲》、《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工作》等文章,胜利地指导了当时工人运动的发展。他始终把建立工会、搞好工会工作,维护工人阶级利益,作为党的中心工作来认识和对待。他曾亲自参加了多次全国劳动大会,并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出和丰富发展工人运动理论,使中国工人运动一步一步地走上正确的轨道。他先后撰写和发表了《国营工厂内部的矛盾和工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在中国工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祝词》等重要文章和讲话,对今天的工会工作者乃至所有的工人阶级,仍然产生着重大影响,其理论所彰显的深刻内涵将继续给人们以重要启示。 刘少奇同志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工人运动的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正确总结经验教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工人运动和工会的理论,并形成了一整套的工运理论和策略。他为指导工会工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给后人留下了一笔极为宝贵的财富,对新中国工会理论的初步形成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刘少奇同志还对国际工人运动和中国工会的国际活动做出了卓越的历史性贡献,在国际工运界赢得了崇高的声望。他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纳入了世界革命范畴,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工人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不但领导中国工人阶级帮助世界上被剥削、被压迫的人民翻身解放,更根据中国革命的历史教训来教育民族解放斗争的革命者,他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争取民族独立所应采取的方针、路线和策略,为他们开展工人运动提供了借鉴,影响了世界工联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开展工人运动的认识。他始终忠实地践行着马克思提出的“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的伟大口号,坚持“和平、民主、统一”的根本原则,积极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帮助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或地区被压迫民族人民进行民族解放斗争,赢得了世界工会组织的普遍盛赞。 《工运领袖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之际出版,对于我们深切缅怀刘少奇同志领导广大工人阶级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卓著功勋,有着深刻的历史意义。 后记 值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应贵州人民出版社之邀,编撰了这部《工运领袖刘少奇》,深切怀念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理论家,杰出的工人运动领袖。 我们在编撰这部《工运领袖刘少奇》的过程中,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湖南宁乡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江西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武汉二七纪念馆、武汉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武汉方志馆文献资料处、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旧址纪念馆、上海市档案馆、南京图书馆、(辽宁沈阳)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广州)省港罢工纪念馆等为我们提供了许多资料和图片。值此机会,我们向这些单位和有关同志表示衷心感谢。 为了能够更好地反映刘少奇同志丰富的工运实践和辉煌的工运思想,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历史氛围,我们除撰写了20万文字稿之外,还选用了刘少奇同志的手迹以及与刘少奇同志开展工人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共近400幅。为此,我们要衷心地感谢老一辈摄影家所给予的大力支持。他们中,有的在刘少奇同志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边工作,有的跟随部队马不停蹄地南征北战,有的跟随中国人民活跃在工业、农业、文化教育等战线上,给人们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影像,为《工运领袖刘少奇》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可读性。但是由于年代久远,这些摄影家所在单位和家庭住址不详,虽经多方努力,仍有不少作者或权益人未能联系上,我们只能在这里列出一部分姓名,一则向他们以及未能列出姓名的摄影家表述真诚的谢意,一则表述我们的深深歉意。同时也希望未能列出姓名的作者或权益人,在见到《工运领袖刘少奇》一书后,与列出姓名的作者一并同我们联系,以便我们支付薄酬和赠送样书。 我们还要感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政治委员、上将刘源同志,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部长、少将寿晓松同志,军事科学院军队建设研究部主任、大校刘开华同志,总后勤部首长秘书、大校宋庆生同志,以及郭守明、高玉明等同志给予的大力支持;感谢《人民日报社》中闻印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梅连山、王长征同志,中闻集团武汉印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齐同志、党委副书记王前进同志,中闻集团南京印务有限公司和沈阳军区、上海警备区房管部门、第二○三医院政治处有关同志的大力帮助;感谢贵州省委宣传部、贵州出版集团公司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秘书处、科研部、综合处等的大力支持。 编者 2011年5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