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浙江工业大学化材学院物理化学实验讲义的基础上,参考了目前国内外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和工科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结合新世纪实验教材改革的形势和本校物理化学实验的基本情况编写而成。其内容由绪论、实验、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误差分析和计算,数据处理和作图方法;附录中详细介绍了实验常用的温度、压力测量和控制的基本技术;实验项目涵盖了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相平衡五部分。
本书由绪论、实验、附录三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物理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误差分析和计算,数据处理和作图方法。附录中详细介绍了实验常用的温度、压力测量和控制的基本技术,电学测量、光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以及常用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对这些基本的测量技术有全面了解,为以后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实验部分为本书的主体,分为基础性实验和综合设计实验。实验项目涵盖了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相平衡五部分。基础性实验着力训练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综合设计实验则侧重于培养学生对已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
为了适应计算机应用于物理化学实验的发展趋势,本书对部分实验编写了计算机在线检测和数据处理的参考程序。
本教材适合化学、化工及近化学化工相关专业本、专科学生使用。对于不同实验学时的专业,可根据需要选做其中部分实验。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物理化学实验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 物理化学实验中误差问题和数据处理
第三节 物理化学实验中的数据表达方法
第二章 实验内容
第一部分 基础性实验
实验一 恒温槽的控制与使用
实验二 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三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四 单元系气-液平衡测定
实验五 斜式沸点计法测定二元互溶系气-液平衡相图
实验六 二组分合金体系相图的绘制
实验七 氨基甲酸铵分解压的测定(多相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和热力学函数的测定)
实验八 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九 溶液表面吸附的测定
实验十 蔗糖水解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一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实验十二 电动势法研究甲酸与澳的氧化反应动力学
实验十三 差热分析实验
实验十四 氢超电势的测定
第二部分 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十五 纳米TiO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实验十六 费-托合成铁系催化剂活性评价
附录
附录一 基本测量技术
附录二 部分物理化学常数及换算因子
附录三 部分物理化学常用数据表
附录四 无纸记录仪的使用和在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附录五 高压钢瓶的使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