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德鲁克的最后忠告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作者 (美)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与德鲁克探讨了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及现代企业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成长和变革。在本书中,埃德莎姆提炼了德鲁克关于如何制定战略、展开竞争、获得长期成功的管理思想,并运用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对当今和未来企业的实践进行了深刻而敏锐的剖析——未来几十年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严峻挑战和把握重大机遇。

除了总结和阐述德鲁克深邃而永恒的管理理念外,作者还结合自己在管理咨询公司服务的长期经验,以生动形象和简洁流畅的文笔呈现了当今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大量案例。

内容推荐

本书高度概括了德鲁克极富远见的管理思想,并用这些思想来剖析未来几十年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严峻挑战和把握重大机会,揭示了德鲁克对当前企业实践、经济变化和发展趋势的深刻洞察力。为赢得未来,德鲁克认为企业必须重视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与客户结成同盟

·创新与放弃

·发展长期合作关系

·吸引和培养知识型员工

·建立系统有效的决策机制

目录

赞誉

译者序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绪论

第1章 在乐高世界里经营

第2章 与客户结成同盟

第3章 创新与放弃

第4章 合作与协调

第5章 员工与知识

第6章 决策制定:联成整体的底盘

第7章 21世纪的首席执行官

致谢

注释

试读章节

知识第一

我喜欢用德鲁克的预言来验证我对于宁静革命的观察——因为他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在预测及规划未来方面令人叹服。我提供咨询服务的那些企业正被它们周围的变化弄得头晕目眩,我知道他的忠告将会完善我对这些企业的建议。更巧合的是,我服务的几个企业,德鲁克在数十年前刚好也曾为其工作过。

2005年2月,我驱车前往加利福尼亚克莱蒙特拜访德鲁克,他的房子位于当地一个中产阶级社区,一辆丰田小汽车孤零零地停在私人车道里。我回想起去年夏天我的初次拜访,那时我们刚刚开始讨论由我执笔撰写这本书的可能性。那天,我按照他给我的地址,开着车在这幢房子的周围转了三圈,才确认这的确是他的住宅。不过,平心而论,这是一幢优雅的建筑,但并不华丽,看起来就像我们普通邻居的房子,但有着与众不同的景观:花园是英伦风格的,主人在草坪上精心栽种了茂盛的植物,看起来非常迷人。

这次,带着这本写作中的书稿,我按响了门铃,照例听见德鲁克应道:“稍等片刻。”然后,我听到从房子里传来轰然的开门声,德鲁克打开门,解释说:“我不像以前那样敏捷了。”一种想法在我头脑里一闪而过:应该不是身体的原因吧。“很高兴见到你。”他握住了我的手说,“请进。”我们经过多丽丝的办公室和一个堆满邮件的架子,穿过整洁的起居室。一份《金融时报》正摊开放在长桌上。

我们坐在书房的一张圆咖啡桌的旁边,我坐在他的右边,因为他右耳的听力好一点。德鲁克喜欢轻松地聊天,但我们今天直奔主题,马上开始关于企业的讨论。我很想知道他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外部世界正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一部分。我开门见山地询问他如何看待现在经理们所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提问时,我引用了商学院经典的提问方式:使经理们彻夜难眠的原因是什么?他笑着说:“我不知道。”

但现在,当我对他有充分的理解之后,知道他其实知道答案。他只是想以这种方式来激励提问者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然后,他照例会说:“我来告诉你其他的一些事情”;或“我们再回过头来简要地讨论一下那个问题吧。”

我们真的立刻又回到了那个问题,这一次也不例外。在讨论问题时,德鲁克经常会兜圈子——从一些看起来似乎完全不相关的事情开始,最后则以提出这个问题的深刻见解结束。但无论如何,都始终围绕其独特的见解来展开分析。

德鲁克观察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另外一个关键时期:从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我们应该能预见社会以及企业将会发生急剧的变革。

在解答刚才这个问题时,他并没有从经理甚或从科学的角度开始讨论,而是大谈特谈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些事情。他说,这是第一场以产业力量而非军事实力赢得胜利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产业不再是辅助的力量,而是主要的战斗力量。事实上,在最初的6个月里,美国制造的飞机、坦克、大炮的数量,比希特勒及其幕僚所认为的美国人在5年里能制造出来的总数还要多。美国人把原来用于作业研究(运筹学)和质量控制的管理方法应用于生产管理,将工厂由生产汽车迅速地改造为生产坦克,来满足战时的军需生产。他还提到我的一些毕业于史隆管理学院(属于麻省理工学院)的朋友以及他们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这使得他开始自言自语地谈起了对和平的看法——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必须是建立在产业基础上的和平——产业处于和平的中心而不是边缘地位。他沉迷于思维中,追述着由商业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以及随之而来的政策与现实之间的紧张关系。

德鲁克观察到我们现在正处于另外一个关键时期:从产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我们应该能预见社会以及企业将会发生急剧的变革。“我们现在还没有看见所有的变化。”他补充道,“但以后甚至连我们所买的每件产品都要发生彻底的变革。”

我问他在1991年美国是如何赢得海湾战争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技术。”随后他又强调了一遍。当我问他反恐战争如何才能取得胜利时,他想了一下说:“知识。”然后为我解释两者的区别:“技术是对于过去知识的应用。反恐战争的胜利则是建立在我们应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的。”他所说的能力是指将知识整合起来以增加我们个人所掌握的知识这样一种能力。

由此我们谈到了管理,或者他所说的“基于知识的管理”。他接着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来定义并剖析这个概念:获得、理解、整合和应用知识的重要性。他阐述了管理知识并将知识应用于新领域的重要性,比如,制药企业不仅仅需要化学知识,还需要纳米技术以及软件技术。对于像通用电气公司这样的跨国企业来说,基于知识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当他们开始为那些在发展中国家的子公司建立组织结构时,首先就必须充分了解那些国家。从本质上来说,通用电气公司首先需要获得关于发展中国家及其组织结构方面的信息,然后解读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与通用电气公司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德鲁克认为信息是无限的,唯一的制约因素是我们处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这就是在他强调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力时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德鲁克总是以他特有的视角观察事物,并从正反两面加以辨证的分析。“一方面,专业化是重要的,”他说,“但另一方面,过度专业化以至彼此孤立则是危险的。”就在仅仅几百英里e之外的髓磷脂修复基金会总部,我见到了他们突破部门之间的界限来实现专业化的能力。最后,德鲁克回答了我的问题,找到了一种充分、但不过分专业化、也不至于孤立无援的方式。“所有这一切,”他说,“就是使经理们夜不成寐的原因。”

多丽丝进来了,我便识趣地起身告辞,我们的晨会似乎一下子就结束了。那天下午,当我再次拜访他时,我们的话题则是关于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最畅销的一本书——《世界是平坦的》(The World is Flat)。弗里德曼雄辩地证明在哪里完成工作并不重要——也就是说,对于一家计算机公司的一个零件来说,它是在印度还是在印第安纳州生产的,并没有任何的区别。

所有我拜访过的企业管理者似乎都认同这一观点:世界是平坦的。于是我问德鲁克,他是否也认为世界是平坦的。

“从谁的角度?”他问道。

“从您的角度。”我说。

“我甚至不能无拘无束地在起居室里走动,”他说,“所以,对于我来说,世界似乎是不平坦的。”

他的思维如此活跃,以至于我有时会忘了他已是95岁高龄的老人。“好吧,”我说,“那么从经理的角度来看呢?”

他停顿了一下,说:“只有当出现一个使其平坦的机会时,他们的视野才会平坦,但如果出现另一个机会,它便不再平坦了。”

P25-28

序言

2005年11月11日,举世公认的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去世了。一代宗师留下了丰富的管理思想遗产:39本著作和数百篇论文,涉及了管理学的方方面面。

在德鲁克去世前的16个月里,本书作者——伊丽莎白·哈斯·埃德莎姆女士,应德鲁克的邀请,为他撰写关于其管理思想的传记。在写作过程中,埃德莎姆与德鲁克探讨了在其一生中所经历的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及现代企业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成长和变革。在本书中,埃德莎姆提炼了德鲁克关于如何制定战略、展开竞争、获得长期成功的管理思想,并运用了德鲁克管理思想的精髓对当今和未来企业的实践进行了深刻而敏锐的剖析——未来几十年企业应该如何面对严峻挑战和把握重大机遇。

正如宝洁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G.雷富礼所言,本书“不仅汲取了德鲁克39本书的精华及其70多年来的发现和创见,而且还浓缩了德鲁克人格的精华……帮助我们去预见德鲁克一直在描绘的‘我们还没有看见的远景’”。本书所揭示的许多深刻的见解,可用来指导21世纪各种类型组织的管理人员。

除了总结和阐述德鲁克深邃而永恒的管理理念外,作者还结合自己在管理咨询公司服务的长期经验,以生动形象和简洁流畅的文笔呈现了当今企业和非营利组织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的大量案例。涉及众多世界著名的企业,如微软、宝洁、高露洁、沃尔玛、星巴克、西门子、通用电气、通用汽车、帝杰证券、爱德华·琼斯、惠普、强生、摩托罗拉、爱立信、戴尔、亚马逊、谷歌、易趣网、丰田、美国电话电报、康宁、苹果、伊莱克斯等公司,还有《财富》和《生活》等杂志以及髓磷脂修复基金会和美国女童军等非营利组织。既展示了德鲁克管理思想在各类组织中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也让我们领略了这些卓越组织在实践中所展现的令人叹为观止的丰采。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有春风拂面的愉悦:心领神会的遐想、茅塞顿开的感悟。

在翻译本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为书中闪烁智慧光芒的德鲁克管理理念所折服:“管理是做好事情;领导是做对事情。”“掌控变革的唯一方法是创造变革。”“市场营销人员是客户的代表。”“当今企业需要知识型员工甚于他们需要企业。”“有效的决策者实际上只做很少的决策。”“收益率不是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的目的,而是制约因素。”“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彻底改变客户的期望。”“即使一个产品刚投放市场,其预期的放弃日期也应该被确定下来。”“区别组织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能够使普通员工做出不寻常的业绩。”“使命陈述应该像你的T恤衫一样合身。”“运用知识来解决知识问题的能力将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企业走下坡路的第一个信号是对那些合格的、能干的和有志向的人才失去吸引力。”“一个人做出了一项不必要的决策,这不会比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做了一次不必要的手术好到哪里去。"“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CEO。”“企业不仅仅是企业,而是民主的动力。”“虽然答案在时时发生变化,正确的问题则不会经常变化。”不胜枚举。

同时,在书中也不时可以看到作者自己的许多真知灼见:“不做不错的危害远甚于多做多错的损失。”“现在,客户不仅稳坐在驾驶座上,他们还给汽车加油、做一些服务性工作并从容不迫地控制着路上合理的车流量。”“在信息时代,在制定有效决策和正确的战略行动方面,直觉和判断所起的作用比以往还要更大些。”

在商业领域,无论是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还是波澜壮阔的“宁静革命”正在急剧推进的21世纪,德鲁克的管理思想过去是、以后必将仍然是管理者纵横商场的锐利武器。《企业再造》一书的作者——迈克尔·哈默说德鲁克是他心目中的英雄之一:“我双手颤抖着翻开他早期的著作,因为我害怕发现他在几十年前就预见了我最新的思想。”德鲁克的思想突破了管理的各种藩篱,曾经折服了无数商界英雄,在21世纪还必将“解放”更多的管理精英。正如作者在本书中所说的:虽然德鲁克“离开了我们这个物质世界,但他的思想还留在这里——深远地影响管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文学界,人们常常爱说: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这指的是莎士比亚的作品内涵丰富、韵味无穷。而在管理领域,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则犹如高原的火炬,正在照亮整个世界。仰望德鲁克的思想丰碑,许多管理者可能感到博大精深,很难在短时间内一窥全貌。作者独具匠心,运用别具一格的德鲁克式问题巧妙地将管理大师的思想精华提炼出来,化繁为简,使工作繁忙的21世纪管理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和掌握大师的思想精髓。诚如作者所言:“我们不可能都是天才的德鲁克,但我们能够从提出正确的问题开始,来学习他的管理方法。”

能够参与本书的翻译工作,我们深感荣幸。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经常受到书中随处可见的精辟管理理念的震撼,获得很多的教益和启发,确实感觉到是一个学习和提高的过程。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和我们有同样的感触;同时,我们希望本书的引进出版能够对海纳百川的我国管理理论和实践有所助益。另外,也祝愿我国的管理思想和实践日新月异,在令人充满无限遐想的21世纪,能够对世界做出与大国地位相称的卓越贡献。

本书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浙江师范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许多老师和学生的帮助。徐虹(序言、绪论和第1章)、彭红英(第2章)、倪建明和来明佳(第3章)、柳仕莺、彭红英、吴振阳(第4章)、王艳艳(第5章)、吴振阳(第6章、第7章、作者简介、致谢、封面和书评)等老师和学生做了部分初译工作。何赛萍(序言、绪论、第1章)、黄京霞(第2章)、周建秀(第3章)、王艳艳(第4章)等学生对翻译稿件进行了认真仔细的初步核校。在此基础上,倪建明老师对序言、绪论和第1~5章的翻译初稿进行了复核校对。吴振阳对全稿做最后的审核校对。倪建明老师和王艳艳、汪彬、葛春燕、李哲蕴、顾娴晨和马天杰等学生还对翻译稿件进行了通读,指出了稿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文句进行了润色。

另外,在翻译过程中,我们还得到了张国胜书记和骆鹏、李绩才、李金宁、曾一鸣等老师和潘书群、陈鸽、马瑞和宋岩明等学生的热情帮助,在此一并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我们学识有限,深切地感受到这是一份很难做好的工作,翻译中难免存在失误和不当之处,敬请专家读者不吝指正!

吴振阳

2007年11月16日

书评(媒体评论)

本书是一种无价的贡献,提醒我们德鲁克的思想在21世纪和在20世纪一样适用。

——约翰 W.本杰明

爱德华·琼斯公司资深合作伙伴

这本书让你深刻领会德鲁克的智慧及如何将其令人倾倒的智慧应用子每个现代组织。

——沃伦·本尼斯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USC)杰出的管理学教授

《论成为领导者》一书的作者

作者用生动形象和简洁流畅的文体呈现了德鲁克毕生智慧的结晶及其一贯的清晰明快的风格、乐观精神和与人为善的品质,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位现代管理学之父的思想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适用和需要。

——艾拉 A.杰克逊

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大学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院长

作者根据其自身丰富的现代企业咨询业务经验重新诠释了德鲁克的管理智慧,使之充满时代气息,读起来荡气回肠、令人激奋。

——理查德·詹雷特

美国帝杰证券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本书不仅汲取了德鲁克39本书的精华及其70多年来的发现和创见,而且还浓缩了德鲁克人格的精华——作为一位睿智。风趣、见解深刻而又谦逊的导师,德鲁克帮助我们去预见他一直在描绘的“我们还没有看见的远景”。

——A.G.雷富礼

宝洁公司董事会主席,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这是一本令人印象极为深刻的充满实践建议的佳作,我们要对作者埃德莎姆表达由衷的感激之情。

——上田淳夫

技术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本书从一个崭新并充满时代感的视角展现了德鲁克的管理哲学和思想遗产,这对未来的所有领导者都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弗朗西丝·赫塞尔宾

领导与领导学会主席

通过用当今时代的实践应用来诠释其永恒的管理理念,作者抓住了德鲁克思想的精髓。这是一本现在或未来任何类型的组织领导者的必读佳作。

——威廉 H.唐纳森

第27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

美国帝杰证券公司的共同创始人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