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2006-2007)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曹新元//陈丽萍//张丽君//刘新卫//徐曙光等
出版社 地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对中国国上资源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和评价的年度出版物。2006-2007年度的《中国国上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继续关注国上资源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利用多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对近20年来我国矿业和工业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基于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系统演进的理论探讨和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对当前中国城镇土地利用现状和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和预测,阐述了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主要土地利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在翻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美国煤炭资源管理制度和世界滑坡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总结出一些重要经验和认识,这些将对我国煤炭资源管理和突发性地质灾害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从事国上资源管理和研究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的人员参考使用。

内容推荐

一、矿业宏观经济形势良好,但发展动力和模式己由“供应驱动型”转变为“需求驱动型”,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业的拉动作用更为明显,矿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在逐步下降;同时,国民经济对矿业产出的消耗效益有下滑趋势;把握其发展规律,转变管理理念,才能促进矿业可持续发展。

矿业宏观经济定量分析对近20年来我国矿业和工业宏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和总结了其发展趋势;利用多年的中国投入产出表,系统测算了矿业产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效益,计算了矿业在国民经济系统中分别反映促进作用的影响力系数和反映制约作用的感应度系数,并进行了趋势分析。主要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1.矿业“乱中求进”,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巩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越來越大

多年来,“乱”似乎是矿业给社会大众的唯一印象。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不断被治理、整顿和规范的不利的大环境下,经过十几年的“乱中求进”,相对于其他传统产业,矿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其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巩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主要表现为:矿业对工业经济发展的贡献大于其他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矿业增加们对全国GDP和工业增加值拉动作用明显高于其他行业平均水平;矿业利润增长迅猛,已由长期亏损发展到占工业利润总额的近三分之一;矿业资金利税率一路走高,远高于工业平均水平: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快速上升,已数倍于工业平均水平;矿业工业增加率反映出矿业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益普遍优于工业平均水平。

2.矿业产出消耗效益整体下滑,必须采取措施调整降低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和提高资源消费重点领域科技水平

近十几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行业集中度在不断提高。第二产业所消,毛的矿产资源比重有越来越大的趋势,其中特别是工业部门对的矿产资源的消耗比例呈快速上升趋势,如由1987年的58.3%增加到2002年的68.9%。在消耗比例增加的同时,资源在第二产业的消耗效益却在较大幅度地下降。因此,要减缓甚至降低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消耗,调整产业结构应是首要之道,要优先实施“结构节能降耗”。一是要降低资源消耗强度最高的第二产业的比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二是从第二产业内部看,重点是要降低矿产资源消耗密集型行业的在工业中所占比重。

我国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直接消耗效益提高缓慢,在矿业和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生产部门甚至出现了长期持续下降的局面,如与1987年相比,2002年其单位产出的矿产资源直接消耗系数从0.32上升到0.39。而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的完全消耗效益更是在所得行业部门出现全面下滑,说明我国各产业部门在矿产资源消耗环节的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未能对节约和集约利用资源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提高资源消耗重点领域和重要部门的科技和管理水平,降低主要行业的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是缓解和解决资源供需严峻局面的必由之路。

3.矿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程度在减弱,而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业的拉动作用在增强;应科学把握矿业与经济发展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准确调控矿业与宏观经济相互关系

测算表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矿业对国民经济产生的影响程度低于各部门平均水平,并处于持续下降状态,矿业上游产业的位置越来越显著,在对其需求不旺的状态下,拉动其他行业发展的程度越来越小。而另一方面,矿业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感应度又大大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在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宏观经济走势对矿业发展趋势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由此,可以判断,目前我国矿业与宏观经济的关系业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一是已由建国早期矿业促进宏观经济发展转变到宏观经济发展决定矿业发展;二是,矿业对宏观经济的促进作用已经小于宏观经济对矿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即宏观经济对矿业的影响程度已大大超过矿业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程度;三是,总体来看,当前矿产资源和矿业对宏观经济的制约作用仍在不断增强。因此,要加强资源经济和矿业发展的定量分析,正确把握矿业发展规律,准确调控矿业与宏观经济的互动关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矿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抓住机遇,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机制

  目前,我国矿业和世界矿业一样处于周期性发展的新一轮振兴或繁荣阶段,矿业宏观经济发展良好,行业经济效益普遍提高,矿业企业接受各方面管理的能力全面增强。这是完善和加强矿业管理的有利时机,应抓住机遇,尽快完善我国矿政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和机制。

……

四、滑坡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有赖于实施滑坡风险综合管理战略以风险理念为指导原则,搞好滑坡灾害调查基础工作以此开展科学的风险评价与区划;以法律为手段,抓住土地规划与土地审批两个关键环节;重视公众风险知识的教育与信息服务;探索建立风险分担的保险机制。

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时期,滑坡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滑坡灾害的法律法规和规划体系、滑坡调查与评价、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灾后重建、风险分担机制、灾害治理和日常防护、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以及滑坡灾害管理和应急指挥网络信息化体系。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滑坡灾害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完善我国滑坡灾害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提高我国滑坡灾害防治的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以先进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构建和实施滑坡风险综合管理战略

滑坡灾害具有自然属性(危险性)和社会属性(危害性)双重属性,它们共同决定了滑坡灾害的风险程度。因此,滑坡风险管理涉及政治、立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金融保险等领域,可见,滑坡灾害防治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完善的滑坡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之上。我国应以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为指导,借鉴澳大利亚的滑坡风险管理国家战略框架、香港边坡安全体系以及英国怀特岛滑坡综合管理战略等经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滑坡灾害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滑坡综合管理战略,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滑坡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②通过土地利用规划手段规避风险;③通过防护工程措施降低滑坡风险影响;④通过监测和预警措施预防风险;⑤通过法律措施,完善建筑设计和使用斜坡稳固措施来预防风险;⑥滑坡灾害风险损失共担;⑦危险期灾害应急和危险期后风险管理;⑧风险知识的教育传播。

2.以法律为保障,抓住土地规划与土地审批两个关键环节

一些国家实施滑坡灾害风险地带管理的经验表明,滑坡风险控制的最有效手段是从源头预防滑坡灾害风险的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限制。通过立法,将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开发限制确定下来,为开展滑坡灾害防御管理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保障。减小滑坡风险的土地区划通常将土地划定三种不同的上地利用地带:①不允许开发的地带;②有条件(如限制房屋建筑密度、边坡维护等)地允许开发的地带;③没有开发限制的地带。我国需要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完善2005年颁布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章和制度以及实施细则。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将地质灾害危险陸评估制度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城镇规划、交通规划等各种土地利用规划中并加以实施;二是将滑坡灾害风险区划的成果尽快落实在《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中。

3.滑坡灾害调查、评价与区划是滑坡风险管理的基础

提供滑坡灾害风险管理决策信息的最直接手段是开展滑坡灾害编目和填图工作,编制滑坡灾害风险区划图。只有将滑坡灾害调查评价研究成果为土地利用规划所利用,才能使滑坡灾害减轻最为有效。意大利、法国和瑞士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全国性区域滑坡灾害风险填图和区划工作,以此为基础开展土地利用规划,并纳入土地开发管理政策的实施之中。滑坡风险量化评估是提高滑坡风险区划水平的技术难点,香港土木工程署(GEO)开展的滑坡量化风险研究计划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国开展的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为滑坡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然而,我国滑坡风险评估刚刚开始起步,当前的重要任务是,尽快研究出台滑坡灾害危险性/风险评价的国家技术指南,以指导各地将地质灾害调查结果制作出高质量、实用的滑坡灾害评价与区划信息产品,将其转化为各种土地利用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等的编制依据。

4.建立和实施滑坡灾害风险分担的保险机制是必然趋势

如果灾难性的自然灾害没有保险部门来分担风险,就会导致整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动荡和萧条。因此,保险业是滑坡综合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可以在减轻滑坡损失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法国的自然灾害防治规划法(PPR)强制保险(包括滑坡灾害)堪称典范。我国应尽早建立起滑坡灾害保险机制和滑坡灾害风险转移机制,降低滑坡灾害的潜在损失,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建议在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特别是外商投资和大企业聚集地,开展滑坡灾害保险的试点工作。

5.风险知识的教育与信息服务是开展滑坡风险管理的根基

让政府决策者、公众和社会各界最大限度地了解滑坡风险知识并参与风险管理当中,使他们懂得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滑坡风险方面的研究成果被政府机构用于公共安全决策以及被公众应用到日常的边坡维护中时才会转化为降低滑坡风险的有效措施。因此,加强滑坡灾害风险意识的宣传教育与信息服务意义重大。为此,世界滑坡灾害多发国家和地区(如香港、英国、美国)十分重视滑坡知识的宣传教育以及信息服务工作。2006年底我国四部委联合启动的“全国农村地质灾害防治知识万村培训行动”,对我国的滑坡灾害防治王作意义深远,但应该认识到,工作仅仅是开始。

目录

摘要

第一篇 中国矿业宏观经济定量分析

一、矿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演变

 (一)矿业产值

 (二)矿业增加值

 (三)矿业利润

二、矿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比较分析

 (一)矿业资金利税率

 (二)矿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三)矿业王业增加值率

三、矿业消费结构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总体消费结构

 (二)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三)能源采选业及相关能源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四)能源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五)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六)金属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七)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生产部门的消费结构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消费结构

四、矿业消费效益分析

 (一)矿产品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消费效益

 (二)矿产品消费效益

五、矿业对其他部门的影响力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二)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影响力

 (三)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四)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影响力

 (五)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六)能源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七)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影响力

六、矿业对其他部门的感应度

 (一)矿业及相关能源与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二)能源矿业及相关能源部门的感应度

 (三)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四)非金属矿业及相关原材料部门的感应度

 (五)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六)能源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七)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八)非金属矿业部门的感应度

七、体会认识

 (一)矿业“乱中求进”,基础性、支柱性产业地位得以巩固

 (二)抓住机遇,加快完善矿产资源管理政策、法规和机制

 (三)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优先实施“结构节能降耗”

 (四)提高相关科技和管理水平,降低主要行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

 (五)正确认识发展规律,准确调控矿业与宏观经济相互关系

参考文献

第二篇 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土地利用

一、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系统演进

 (一)城镇上地利用系统浅析

 (二)城镇化进程中的微观土地利用

 (三)城镇化进程中的中观土地利用

 (四)城镇化进程中的宏观土地利用

二、中国当前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一)当前城镇化所处阶段的判断

 (二)城镇化较快发展的有利机遇

 ……

三、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现状和态势

四、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土地利用问题及解析

五、城镇化健康发展土地利用对策措施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美国煤炭政策研究及启示

一、美国煤炭产业结构及市场动作特点

二、煤炭资源管理的法律体系

三、以资产管理为核心的联邦煤炭资源行政管理体制

四、联邦煤炭资源规划及矿业权设置

五、煤炭租约管理

六、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及税费

七、煤炭资源管理的支撑体系

八、启示、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第四篇 世界滑坡风险管理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一、滑坡灾害风险管理需求分析

二、滑坡风险管理框架

三、一些国家和地区滑坡风险管理政策

四、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图目录

附表目录

专栏目录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7: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