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天编著的《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是一本讲述民国军阀生存智慧和衰落历程的书。
了解点北洋军阀的历史,对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书中选取了14个最具代表性的军阀,并将他们出生、成长、失败及死亡的全过程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民国军阀有个直观、立体的印象。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相天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相天编著的《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是一本讲述民国军阀生存智慧和衰落历程的书。 了解点北洋军阀的历史,对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书中选取了14个最具代表性的军阀,并将他们出生、成长、失败及死亡的全过程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民国军阀有个直观、立体的印象。 内容推荐 相天编著的《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讲述你不知道的历史往事。 《民国那些事儿:军阀混战的闹剧》精选了民国叱咤风云的十四位军阀,他们大多出身草莽,却在民国版图上驰骋纵横,各领风骚三五年,制造了一段段离乱,一桩桩神话,一个个传奇。 目录 第一章 袁世凯:飘零帝业终成空 袁世凯的发迹之谜 袁世凯是否出卖了“六君子” 玩弄清廷于股掌间的“不学有术”之徒、皇帝梦破灭,羞愤而终 第二章 黎元洪:善暗懦人,两当虚名总统 顽皮放牛娃的贫寒少年时代 武昌起义,凭空造出了个黎都督 机缘巧合,当上民国大总统 被迫下野,晚年致力于实业 第三章 段祺瑞:三造共和,名副其实“北洋虎 赤足投向军营,结缘袁世凯 三造共和,其威如日中天 风起云涌,直皖大战烽烟起 晚境凄凉,仍有最后一点辉煌 第四章 冯国璋:功过任评说,由炊事兵到大总统 毫无征兆,不小心竖子成名 袁世凯的忠诚卫士 拥袁反袁,恩怨难两断 总统梦碎,卸职后死于风寒 第五章 曹锟:毁誉参半,瞄终保住晚节 卖布郎”曹三傻子“愤而从戎 驻军保定,直皖大战逞其威 贿选总统,遇政变身陷囹圄 退居天津,宁喝稀粥不当汉奸 第六章 冯玉祥:从旧军人转变而成的民主战士 贫寒少年初长成 步步高升,从管带到总司令 战火纷飞,从中原大战到西安事变 抗日名传史册,晚年心向革命 第七章 张作霖:乱世枭雄,北洋政府最后一个掌权者 混迹江湖的恶少赌徒 见风使舵,把握机会的能手 直皖大战,张作霖暗中取利 进驻北京,皇姑屯遇害 第八章 李宗仁:魂归尘土,历史魅力永存 耕读子弟穿戎装 乱世之中,屡建奇功 抗日战争,功勋彪炳史册 内战失败,晚年破险回国 第九章 自崇禧:魂归他多,孤零海岛度余生 初露锋芒,加入学生敢死队 威震八桂,白健生扬威北伐 抗日英雄,在内战烽烟中全面溃退 孤独寂寥的晚年生活 第十章 阎锡山:兴师问鼎兵败中原.负隅挣扎病逝台湾 山西第一个同盟会会员 当上了山西的土皇帝 投蒋拒蒋,在针尖上跳舞 油尽灯枯,留下疑云一片 第十一章 吴佩孚:高洁“儒帅”,最有希望统一中国的军阀 秀才避难京城,谍战初露锋芒 与曹锟和段祺瑞的渊源 比其他任何人更有可能统一中国 拒做汉奸,命丧日本牙医之手 第十二章 孙传芳:称雄东南,死于非命佛堂前 饱经磨砺的童年时代 大展宏图,从营长到上将军 从称雄东南到退守江苏 退隐佛堂,遭遇女杀手 第十三章 张宗昌:混世魔王,种恶因必结恶果 寒门浪子,苦觅发迹良机 从巅峰跌入谷底 混世魔王落入谋杀陷阱 令人啼笑皆非的“三不知”将军 第十四章 韩复榘:被蒋介石计杀的“山东王” 冯玉祥一手提拔的得力干将 走错一步棋,被迫投向蒋介石 稳坐齐鲁江山,夹缝中求生存 军法论处,一骑白马归西 试读章节 袁世凯的发迹之谜 袁世凯,祖籍河南省项城县的袁寨。老袁家数代都是耕读传家,虽说家境不错,却也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日子就这样一直平淡地继续着,直到袁世凯的叔祖父那代,袁家一下子名扬乡里了。 什么原因呢?原来,袁世凯的叔祖父袁甲三和堂叔袁保恒分别中了进士,袁甲三的次子袁保龄和袁世凯的叔叔袁保庆分别中了举人。 或许有人会说,中个进士、举人,没什么了不起的吧?这话可是大错特错了。各位可别小看了这个进士、举人,人家可是凭真才实学,靠着过五关斩六将换来的。清代著名小说家吴敬梓在小说《儒林外史》中描写的范进,中了个举人能激动得发疯,虽说这是小说,但这也是当时现实的真实写照。中个举人、进士的难度,可见一斑。 按照清代百姓的说法,科举高中可是“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在当时那些百姓的眼中,中举人,中进士,靠的是命、运、风水、祖先积阴德,最后才是真才实学。所以,袁家“一门两进士,兄弟双举人”的壮举让村里人不得不怀疑老袁家沾了风水好的光,祖辈积的阴德高,最主要的是,人家命好! 公元1859年9月16日,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袁世凯来到了这个世界,大喜过望的父亲袁保中为这个新生婴儿取名“凯”。按照家族“保世克家,企文绍武”的排行,这名新生儿名唤“袁世凯”。 袁世凯的叔叔袁保庆年过四十,膝下无儿,便从兄弟袁保中那过继了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袁世凯。 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有六个儿子,袁世凯排行第四,所以袁世凯又被人们称为“袁老四”,一直到他过继给袁保庆后,人们还是习惯这样称呼他。 袁世凯字慰亭,从小就有非同常人之志。他十来岁时就立志学“万人敌”,时常自言自语地说:“三军不可夺帅,如果谁能给我十万精兵,我就能够纵横天下。”13岁那年,袁世凯就亲手写下“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十个大字以抒其志,还自比西楚霸王项羽,流露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霸气。 他的童年时代,一直跟着嗣父袁保庆奔走于济南、南京这样的大城市,见了不少世面。可不幸的是,袁保庆44岁那年,在南京上任途中病逝。第二年,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也撒手而去。 男人没了,只剩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虽说袁家在当地是官宦之家,吃喝不愁,但孤儿寡母看上去也颇为可怜。正在这个节骨眼上,袁世凯的运气又来了。堂叔袁保恒回家省亲相中了袁世凯,觉得这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看上去非常会来事儿,似乎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决定将这个侄子接到北京,打算让他随自己读书,日后也考个进士举人,步入仕途。就这样,时年15岁的袁世凯随着堂叔袁保恒来到北京。 在堂叔的教导下,袁世凯学习起来非常刻苦。可奇怪的是,他参加过两次乡试,居然一次都没考中。另一位堂叔袁保龄看到袁世凯参考的文章后,说袁老四走科举这条路恐怕是行不通了,他的文章没半点意境,而且这个侄子似乎没有这方面的天赋。闻知此言,袁世凯羞愤难当,他一气之下将自己所有的诗文全烧了,并发誓说:“男子汉大丈夫,应该驰骋疆场之上,写些不痛不痒的狗屁文章,能有什么前途!” 后来,叔父袁保恒在天津上任途中,曾带袁世凯拜见过直隶总督李鸿章。李鸿章初见袁世凯,见这孩子聪明伶俐,颇为喜爱。他对袁保恒说:“我看你这个侄儿了不起,将来的功名事业,恐怕要比你强一百倍。” 1878年,袁保恒病逝于开封任上,这个时候的袁世凯还不满20岁。他带着叔父的棺椁回到老家河南项城。叔父下葬后,袁世凯闭门在家待了很长时间,苦苦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思虑再三,他决定放弃科考这条路。 1881年5月,22岁的袁世凯面前摆着两条路,一条是去天津投奔李鸿章,另一条是去山东投奔嗣父袁保庆的结拜兄弟吴长庆。思前想后,袁世凯觉得李鸿章幕下名士太多,自己去也显不出什么优势来。于是前往山东,投奔吴长庆。吴长庆对袁世凯格外照顾,安排他在军营里任会办一差。 1882年8月,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在朝鲜国王的请求下,清廷派吴长庆前去弹压,袁世凯随军入朝。在朝鲜平乱这段时间,袁世凯表现机智灵敏,身先士卒,很快平定了战乱。这让吴长庆对他更加赏识。 1884年12月,吴长庆去世。在李鸿章的保荐下,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大清在朝鲜的“监国”大员。这一年,袁世凯还不到26岁。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袁世凯随军撤退到天津。由于在朝鲜时表现优异,袁世凯又被李鸿章保荐负责督练新军。 接受这一任务后,袁世凯聘请了十余位德国教官,又从天津武备学堂中挑选出数百名学生任各级军官。这些学生中的许多人都成为了清末民初叱咤风云的人物,如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等。 这一时期也是袁世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为他一生的事业奠定了基础。从这之后,他声名鹊起,青云得路,一路扶摇直上,直至登上权力的顶峰。 想想,真是令人感叹。像袁世凯这样一个科举都不合格的人,却因为走对了人生关键的几步路,而得到了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一切。这是天时?还是人谋?留与世人去评说吧!不管是风云际会,还是机缘巧合,袁世凯发迹的真相已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留给后人的,只有无尽的遐想和沉思。 P3-5 序言 这是一本讲述民国军阀生存智慧和衰落历程的书。所谓“军阀”,指的是那些割据一方,自成派系,拥有武装部队的人。 鸦片战争结束后,各国列强都盯上了中国这块肥肉,个个垂涎三尺,都想吞之而后快。当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后,各国列强吞并中国的野心进一步加剧。于是,他们又清楚地知道,中国这块肉太“肥”了,不可能一家独吞。于是,他们转而扶植中国的军阀,企图将这些军阀当成自己的工具,视为侵略中国的先行军。 1911年的辛亥革命,不但推翻了大清王朝268年的统治,也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至1928年东北易帜这段时间,都属于军阀混战时期。北洋军阀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各显其能,企图成为时代的主宰。然而,时代并没有选择他们,蒋介石最终说服张学良易帜,结束了军阀混战的局面。 北洋军阀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历史渊源:组织架构上源于曾国藩的湘军。 形成阶段:主要从1895年袁世凯的小站练兵到1912年袁世凯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发展阶段:主要从1912年袁世凯当上大总统至1916年去世。 衰落阶段:主要从1916年袁世凯去世到1926年北伐开始前。 结束阶段:主要从1926年7月开始北伐到1928年东北易帜。 这段纷乱复杂的历史,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无奈的叹息,更多的是无尽的思考和探索。了解点北洋军阀的历史,对了解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正是如此,我才打算将这段历史写下来,以便让更多的人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书中选取了14个最具代表性的军阀,并将他们出生、成长、失败及死亡的全过程介绍给读者,让读者对民国军阀有个直观、立体的印象。 历史终究是历史,不管是非对错,也不管忠臣奸佞,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探索他们不为人所知的秘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作者才疏学浅,在章节的描绘上如果哪些地方和史实不符,欢迎大家批评指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