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
分类 生活休闲-养生保健-健康百科
作者 (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玛丽亚·蒙台梭利著的《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内容推荐

0-6岁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如何科学、适当地对孩子开展早期教育是父母们最关心的问题。享誉全球的幼儿教育家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为我们揭开了儿童成长的神秘面纱。她一生致力于儿童早期教育的研究,并首次提出“儿童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 ”“婴儿要经历生理和精神两个胚胎期”“儿童的心灵具有吸收力”等理念。这些极富革命性的教育理念,在20世纪的欧洲、美国引发了一场幼儿教育革命。其独创的蒙氏幼儿教育法更是风靡了整个西方世界,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儿童教育。

《蒙台梭利养育6岁孩子(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首次提出“蒙台梭利分段育”的概念,以年龄为线索队蒙台梭利教育法进行重新解读,帮助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实际需要学习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自己的养育,同时,也让每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完善地成长。

目录

第1章 儿童在工作中成长

 1. 渴望工作是儿童的本能

 2. 培养孩子专注工作的能力

 3. 了解儿童的工作性质

 4. 儿童通过工作发展自己

 本章小结

第2章 学前儿童的能力培养

 1. 书写能力

 2. 阅读能力

 3. 运算能力

 4. 手工劳动能力

 本章小结

第3章 儿童意志力的培养

 1. 儿童应该有自己的意志

 2. 在自由交往中训练意志

 3. 学会平衡冲动和抑制

 4. 让儿童在潜能中发展自己的意志

 本章小结

第4章 儿童想象力的培养

 1. 培养儿童的想象力

 2. 给儿童想象的空间

 3. 想象力不等于幻想

 本章小结

第5章 学会爱你的6岁孩子

 1. 警惕成人对儿童的压制

 2. 正确认识儿童享有的权利

 3. 教育的宗旨

 4. 儿童的需求

 本章小结

附录

 激发手部肌肉记忆力训练

 词汇积累训练

 激发书写潜能的训练

 书写训练

 阅读训练

 作文训练

 讲故事训练

 自理能力训练

 礼仪训练

 克制训练

试读章节

·2·培养孩子专注工作的能力

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赖于他们不断拉近自己与环境之间的距离。因为只有不再依赖于成人,儿童自己的个性才能得以真正的发展,他们才能获得我们所说的那种“自由”。只有在适宜的环境中,儿童才能找到有助于发展自身功能的工具,这样才会有益于儿童的成长。就像断奶的孩子不再需要母乳一样,他们不再需要从母亲那里汲取营养,要吃谷类的食物,要从外界的环境中吸收养分。

没有能使儿童独立成长的环境,他们就无法自由地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创造这种环境呢?其实这跟怎样正确喂养儿童一样,需要认真地思考和研究。不过,儿童已经勾画出一个新的教育体系的基本轮廓,让成人能够遵循着去进行实践,从而正确地满足儿童的心理需要。

引导儿童的3个阶段

老师对孩子进行的引导要分3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老师是孩子学习环境的管理者和维护者。老师要专心做好这两方面的工作,至于孩子遇到的困难不必太过在意,要相信当孩子身处适合他们成长发展的环境时,环境会促使其改变。教具要摆放整齐,要保持美观、干净且完整,可以随时取用。老师身为教学资源的一部分,也要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要年轻积极、整洁端庄、衣着得体,还要常常保持愉快的心情与亲切和蔼的态度。老师要随时保持完美的形象非常不容易,但最低限度是,老师要记得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不可忽视的大人物,必须要尊重、理解、热爱他们。

第二个阶段:老师要引导那些还没有进入正轨的孩子。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专注于做任何事情。对于这样的孩子,老师要循循善诱,并且使用各种方法和技巧来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刚开始时,可以给孩子做一些他既不很喜欢但也不讨厌的工作,孩子可能会有一点儿不高兴,因为他散漫的心思被老师制止了。对于那些不断打扰别人做练习的孩子而言,要尽快阻止他,没必要让他完成整个练习。

第三个阶段:让孩子对日常生活工作感兴趣,然后让他进行自己感兴趣的工作,老师这时就要退出,绝对不可以打扰孩子的活动。但老师有时会在不经意间做出打扰孩子的事情,例如,对于原来很调皮,现在能专注于工作的孩子,老师可能会忍不住过去称赞一声“很好”。这种善意的赞美就会造成破坏,孩子有可能因此几个星期不再碰这个工作。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老师不要直接告诉孩子如何解决问题,否则只会让孩子失去解决问题的兴趣。一个提着重物的孩子并不希望老师来帮助他,哪怕是老师过度的关注也会让他停下手上的工作。只要孩子在专注地工作,老师就没有必要去理会孩子,更不要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在关注自己。就算有两个孩子正在争抢一件东西,老师也不要去干涉,让孩子们自己解决问题,除非他们过来找老师帮忙。当孩子已经很熟练地掌握了一项练习之后,给他们安排新的练习项目就是老师需要做的工作了。孩子将自己认真工作后取得的成果兴高采烈地展示给老师看时,老师要真诚地、发自内心地称赞孩子,与孩子一同感受成功的喜悦。

我们学校的老师不用做给孩子穿衣、喂饭等保姆要做的工作,这些事情都由孩子自己完成。老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己行动、自己做决定、自己思考。孩子做到了独立自主,就是老师最值得高兴和骄傲的事情,老师就会对孩子更有信心。这才是孩子最真实的状态:一个精力充沛、全心全力的工作者,懂得尊重他人,热心帮助他人。

P5-8

序言

玛丽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是20世纪享誉全世界的杰出幼儿教育家。1870年8月,玛丽亚·蒙台梭利在意大利安科纳地区的基亚拉瓦莱小镇出生。父亲是军人,母亲贤淑文静,博学多才。

蒙台梭利从小受到非常好的教育,虽然是独生女,但父母对她从不溺爱。幼年起她便自律自爱,独立,同情弱者。13岁时,蒙台梭利选择米开朗琪罗工科学校学习数学,这在当时的女孩子中是很少见的。而她从这所学校毕业时,是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后来她学习了现代语言与自然科学,此后对生物学产生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学习生物学。在学习生物学期间,她又对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学医。由于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是没有女子学医的,她的决定不仅遭到父亲的反对,而且不被当时的教育体制所允许。但蒙台梭利凭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断的努力做到了,获准进入医学院。1896年,26岁的蒙台梭利获得罗马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也许由于她自己的选择从来都遵从于兴趣,才有她后来的“教育要根据孩子兴趣捕捉孩子的‘敏感期’”的理论。

毕业后的蒙台梭利成为罗马大学附属医院的一名精神科临床医生。由于当时残疾和智障儿童的治疗是在精神病院进行的,蒙台梭利的工作就是治疗这些儿童。蒙台梭利对这些孩子发自内心地同情,认为他们不该被关在这里,他们所受到的粗暴对待是导致他们智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她对智障儿童教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去帮助他们。在长期的研究与实践中,蒙台梭利总结出:儿童的智力缺陷主要是教育问题,而不是医学问题。这一认识使她能够从一位成功的医生最终转变成一代伟大的教育家。因为她发现,智障儿童虽然比同龄孩子差,但与更小的孩子在智力和行为能力上有许多共同点,自己为特殊弱势儿童设计的教育方法一定也适用于正常儿童。

1907年,蒙台梭利在罗马圣罗伦斯区建立了第一个“儿童之家”,她特意选址在罗马最贫困的地区,招收3~6岁普通儿童,用自己独创的方法加以教育。结果是惊厶的:那些贫寒家庭的儿童,经过她几年的教育,全部成为聪明活泼、举止优雅、自信自强的孩子,心智较之前有了巨大改变。她这套教学方法立刻轰动了意大利甚至欧洲其他国家。到20世纪40年代时,蒙台梭利学校已遍布世界各地,仅美国就有2000多所。

1952年5月6日,82岁的蒙台梭利在荷兰去世。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她曾3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英国教育家称赞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称赞:“当前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她:“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虽然经过了近百年,但她的名字和她革命性的教育观却延续下来,并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蒙台梭利提出儿童发育“敏感期”的观念,认为无论是行走、语言、绘画,或是音乐、数学,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敏感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并且能轻松学会任何他们渴望学习的事情。捕捉到孩子的敏感期,对他们加以引导,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孩子没有到达敏感期,任何逼迫的学习都是徒劳的,而延误了时机,则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障碍。

从出生到3岁,儿童会积极、专注且自发地吸收外界的一切印象。这期间的吸收,完全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下。也就是说,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正在学习,他们吸收了周遭种种的习惯、风俗、生活习态等,并在他们的心中根深蒂固。这种特殊的精神状态,蒙台梭利称为“有吸收力的心灵”。

在3~6岁之间,儿童已发展出有意识的心智,可经由双手从外界环境中汲取经验。这时,儿童的感觉器官会变得十分敏感,透过感官所感觉到的事物,逐渐完成儿童的精神发展。因此,成人应该跟随孩子的兴趣去帮助他们学习,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或是强行灌输知识。

到目前为止,蒙台梭利的著作已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中国也有多种对蒙台梭利著作进行翻译、简写或改编的作品,但是按照儿童阶段发展进行编译的比较少,尤其是对学龄前儿童按年龄阶段进行编译的则更少。为了传播蒙台梭利的经典早教理念,我们将蒙台梭利的经典学术名著按照年龄阶段进行全新通俗化编译,策划出版了本套“蒙台梭利早教经典分段育”系列丛书。我们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内容、结构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年龄段进行编译,这样做的目的是:

◎帮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更直接地获取相关知识;

◎减少阅读障碍,使读者享受轻松的阅读:

◎基于不同年龄,掌握蒙氏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本套丛书主要针对儿童早教,包括1~6岁六个年龄阶段,每个阶段的敏感期、学习的重点、教育的核心等皆不相同,据此,书中会给出蒙台梭利所倡导的不同教育策略和智慧。并且,在每本书的最后,我们还附上了根据蒙氏理论与中国儿童实际生活环境编写的早教游戏训练,旨在帮助读者将书中的理论更好地运用在实践当中。

读者既可以按照年龄阶段来进行阅读,也可按照问题进行阅读,这会减轻读者的阅读负担,节省时间和精力。但是,读者在阅读时需要注意,由于个体差异的关系,每个儿童的发展阶段并不能依年龄来强制划分。但前期的发展必为后期发展的基础,发展的过程是无法以跳跃的方式来进行的。这要求我们既需要有针对性的阅读,也需要对孩子和蒙氏教育有整体性的了解。

希望本书的内容可以对读者朋友的生活、学习或工作有所帮助,这将带给原作者及编译者最大的满足。在本书的编译过程中,得到了李好、李值、焦婷、刘斌、杨婷、刘绍勇、刘晨希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当然,本书肯定还会存在不少问题,再次恳请读者不吝赐教。

刘妍

2015年冬

书评(媒体评论)

在让儿童敏感于世界的美,以及唤醒对生命之谜的好奇方面,没有比蒙氏教育更好的方法。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百年孤独》作者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蒙台梭利教育描述出孩子每个阶段的敏感期,提供适合个性的教育,这正是孩子需要的。

——原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

我们的成功不应该归功于斯坦福大学,而应归功于蒙台梭利学校。

——Google(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

蒙台梭利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4 16: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