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著的《史记故事》介绍:《史记》独特的叙事艺术,非常注重对事件因果关系的更深层次的探究,综合前代的各种史书,成一家之言,纵向以十二本纪和十表为代表,叙写了西汉中期以前的各个历史时代,横向以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为代表,统摄各个阶层、各个民族、各个领域和行业,形成纵横交错的舒适结构。
另外,《史记》的章法、句式、用词都有很多独到之处,别出心裁,不循常规,以其新异和多变而产生独特的效果。
《史记》各层次人物传记的排列以时间为序,但又兼顾各传记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着以类相从的原则。即:同样一件事涉及好几个人物时,在一处详叙,在别处就略而不叙,有时以“语在某某事中”标出。这种“互见法”不仅避免了重复,对于突出人物的主要性格也有重要作用。
司马迁著的《史记故事》介绍:《史记》是西汉时期著名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变迁。它规模宏大、体制完备,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甚至医学占卜等方面,几乎囊括了各个历史时期社会活动的全部内容,堪称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制。研读《史记》,除了可以丰富史学知识,更主要的是可以以史为镜,探寻社会发展与国家兴亡的规律、经验和教训,寻找人生道路上的坐标。
黄帝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华胥氏开始,她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生伏羲、女娲,伏羲、女娲生少典,少典生炎帝、黄帝。因黄帝以前文字记载不详,司马迁著《史记》时,对历史考证非常严谨,所以从黄帝开篇。
黄帝,少典的儿子,姓公孙,名轩辕。生下来就神异,几个月大就能说话,幼年心智周遍、聪明伶俐,长大后敦厚勤勉,成年时就见识广博,通晓天下大事。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已经没落,各部落之间互相侵略,残害百姓,可是神农氏却没有能力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操练军队、动用武力,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部落,使四方族长都来归顺。而蚩尤最为残暴,还没有谁能去征讨他。
炎帝试图侵犯各部落,各部落纷纷归附轩辕。轩辕推行德政,强化军队,顺应四时五方的自然气象,播种五谷,安抚百姓,丈量和规划四方土地,训练勇猛威武的军旅,与炎帝在阪泉之野展开激战,经过几番战斗,终于取得胜利。
蚩尤发动叛乱,不服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就征调军队,与蚩尤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擒获并杀死了蚩尤。各方部落都公推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炎帝,他就是黄帝。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随即就去讨伐。平定以后,就离开这个地方。披荆斩棘,开山凿路,他未曾过过一天安逸的日子。
向东来到大海之滨,黄帝先后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达崆峒,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达长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向北驱逐了荤粥部落,在釜山与诸族长会盟,在涿鹿山下的旷野建起了都城。迁移往来,他没有固定的住处,只是在营地四周布置军队作为护卫的屏障。所设官职都用云瑞来命名,军队也叫作“云师”。设置左右大监,负责监察各地族长。四方族长和睦相处,因此对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禅,比以往任何年代都多。黄帝又得到了宝鼎,用通灵蓍草来推算历数,预测节气日辰。推选风后、力牧、常先、大鸿四人来治理民众。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则,预测阴阳五行的变化,制定出有关生死的仪制礼则,研究国家存亡的道理。遵循时令节气,种植百谷草木,驯化鸟兽昆虫,其所关注的日月星辰的运行、水波土石金玉的性能等各项事务,烦扰辛苦自己的心力耳目,有节制地利用山林川泽的物产资源。因为有“土德”的瑞兆出现,所以人们称他为“黄帝”。
黄帝以战争的手段,制止了各部落联盟之间长期的混战,建立了国家制度的雏形,使中国原始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变化,从野蛮时代步入了初步文明的时代,揭开了华夏民族文明历史的第一页,成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
尧
尧天性仁厚,宽厚待人,所以百官恪尽职守,各部落首领自愿臣服。帝尧非常富有,但是并不骄奢淫逸,他的德行让人钦佩,因而能团结天下人心。他统治下的百姓安定幸福。
他令差氏、和氏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来制定历法,然后将节令告诉民众。
他派素仲住在东方,管理监督春耕事务。
又派素叔居住在南方,在那里管理夏季农耕。
再派和仲住在西方,管理监督秋收事务。
再派和叔居住在北方,管理收藏物畜。
这样,一年四季都清清楚楚了。由于切实地整饬百官,所以各种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尧的时代,天下发洪水,于是尧问各位诸侯:‘有谁能治理洪水?”
大家都推荐鲧。尧说:“鲧的性格暴戾,不能用。”
诸侯们说:“鲧不是这样的人,让他试一试。”尧于是采纳了诸侯们的意见,任用鲧治水。九年过去了,鲧治水没有成功。尧便将他治了罪。
尧在位七十年后,让位给舜。舜的父亲道德败坏,他的母亲不讲忠信,弟弟狂傲无理,但舜都能与他们亲和,使他们慢慢地朝好的方向改变,不至于奸恶。在任用舜治理朝政时,舜还没有成家,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做妻子。
舜让尧的两个女儿在家里遵行妇人的礼节。尧认为舜做得很好,就让舜担任司徒的职务,来协调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间的关系,又经常让舜参与百官事务,舜都处理得很有秩序。尧又让舜迎接来朝的宾客。舜不但把接待工作做得很好,而且表现得很有威严,诸侯和远方宾客对他都很恭敬。尧还派舜到深山和大河里去,哪怕遇到暴风雨,舜也表现得十分镇定、勇敢,从不误事。尧认为舜有非凡的智慧,于是就把王位禅让给了舜。
舜利用各种工具来观测天象,定准日月五星的实际位置,了解它们的运行规律,再按照天历来安排各种事务。舜还将全国划分成十二个州,他把常用的刑律刻画在器物上,并减轻刑罚。舜另外规定,用金钱可以赎减刑罚;因为过失造成祸害的可以被赦免,但有所凭恃、终不悔改的就严施刑罚。
尧去世了。百姓非常悲哀,就好像死的是自己的父母一样。三年内,全国各地都没有人演奏音乐,大家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对尧的思念。
尧在生前就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无德无能,不能把管理天下的权力交给他。他曾说过:交给舜,天下人都可以得到好处,只有丹朱会受到损害;可是如果交给丹朱,那么天下人就会受到损害,只有丹朱能得到好处。尧不愿损害天下人,来使自己的儿子得利,所以把管理天下的大权交给了舜。
尧逝世之后,舜守丧三年,然后把帝位让给了丹朱。可是,朝拜的诸侯不到丹朱的驻地,反而来找舜;要打官司的人们也不去找丹朱,反而去找舜;歌颂政绩的人们也不歌颂丹朱,反而来歌颂舜。舜说:“这是上天的旨意啊!”于是,舜回到京都正式登上了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