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金瓶梅札记
分类
作者 梁军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通过博客出版的书,是作者梁军的博客文章的汇编文集,名字叫《金瓶梅札记》。主要内容为:潘金莲系列故事,西门庆的生财之道和他的情感艳事,以及西门家中不为人之道的各种有趣的故事,较之博文,更加严谨,也更加具有可读性。

内容推荐

  一生风月事,萦萦绕绕,看透人生百态。一部金瓶梅,纷纷扰扰,至今醒世恒言。

《金瓶梅》是一部晚明社会生活百科奇书。通过西门庆和他的六房妻妾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家庭矛盾,揭露了人性的丑恶,和晚明社会的黑暗现实。作者兰陵笑笑生以冷峻的态度,把现实中的丑恶的事物完全的展现来给世人观看,表现了对于社会阴暗面的无情的暴露与批判。

这本《金瓶梅札记》是由当代青年评书演员梁军关于《金瓶梅》博客文章的汇编文集。

《金瓶梅札记》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目录

自序

卷一 《金瓶梅》人物篇之潘金莲

 第一回 幼年的不幸经历

 第二回 初恋

 第三回 初露锋芒

 第四回  第一次出轨

 第五回 与奶妈的较量

 第六回  第二次出轨

 第七回 与李瓶儿的恩怨(上)

 第八回 与李瓶儿的恩怨(下)

 第九回 与吴月娘的生死冲突

 第十回 走向深渊

 第十一回 潘金莲与王熙凤的PK

 第十二回 金莲的美貌

卷二 《全瓶梅》人物篇之李瓶儿

 第一回 活寡妇

 第二回 白马王子

 第三回 吃里爬外

 第四回 好事多磨

 第五回 此恨绵绵

 第六回 梦入黄粱

卷三 《全瓶梅》人物篇之庞春梅

 第一回 年轻气盛

 第二回 谁我也不怕

 第三回 老师我也敢骂

 第四回 你敢惹我?

 第五回 好女不穿嫁时衣

 第六回 因祸得福

 第七回 害的就是你

 第八回 好梦终有散

卷四 《金瓶梅》人物篇之风流娘们系列

 第一回 大娘吴月娘篇

 第二回 二娘李娇儿篇

 第三回 三娘孟玉楼篇

 第四回 四娘孙雪娥篇

 第五回 女仆宋惠莲篇

 第六回 风流小三王六儿篇

 第七回 丑女也风流--西门庆和丑女间的情事

 第八回 丫头始终也改变不了被摆布的命运

 第九回 为妓女立传

 第十回 西门庆和奶妈的一场风花雪月

 第十一回 西门庆一场独特的姐弟恋(上)

 第十二回 西门庆一场独特的姐弟恋(下)

 第十三回 饱经世故的杨姑妈

 第十四回 风流女巫刘婆子

 第十五回 巧舌如簧的媒婆薛嫂

 第十六回 狡猾奸诈的王婆

 第十七回 悲剧人物--西门大姐

 第十八回 沉静的女子--吴大妗子

 第十九回 不幸的老人--潘妈妈

 第二十回 真情小妾--韩爱姐

 第二十一回 尼姑们的捞钱表演

卷五 《金瓶梅》之理财篇

 第一回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一部《金瓶梅》论理财

 第二回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迎娶富婆赚家产

 第三回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贪官是怎样炼成的

 第四回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官场生涯,腐败的开端

 第五回 西门庆的生财之道--商界精英,千万富豪

卷六 《金瓶梅》之饮食风俗篇

 第一回 四娘孙雪娥的厨艺

 第二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酱烧猪头

 第三回 农家大酱

 第四回 正房大娘的小茶房

 第五回 从奶酪看中国人的媚洋情结

 第六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羊角葱汆炒核桃肉

 第七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荷花饼

 第八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桃花烧卖

 第九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葱花羊肉扁食

 第十回 西门庆家的私房菜--碳烧鹅

 第十一回 饮食中的性隐喻

 第十二回 《金瓶梅》中的端午节

 第十三回 清明节的谶语

卷七 《金瓶梅》之杂记篇

 第一回 《金瓶梅》全书之故事梗概

 第二回 兰陵笑笑生究竟是谁?

 第三回 所谓淫书的社会背景

 第四回 从西门庆看晚明的娼妓生活

 第五回 晚明社会的断背山

 第六回 《金瓶梅》中的成人用品

 第七回 西门庆之死

 第八回 西门庆是人渣吗

试读章节

天儿好的时候,说书人总想出去走走,可常因忙不开而作罢。每每看到闲适地遛弯的人们,真的从心里羡慕他们。能够享受悠哉悠哉的生活,多好啊。有时候,自己也常想,什么叫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就是知足常乐,幸福就是简单生活。能够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享受平淡生活的点点滴滴,就应该知足。

可现实中,这样简单的幸福对很多人来说都是奢望。一是生活压力太大,想要浮生半日而不得;一是个人欲望太强,怎么样都不能满足。

有了这两点,即使生活豪富,也不会快乐。

潘金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自从嫁入西门府以后,潘金莲的地位一直稳步上升。即使是大娘吴月娘,在很多场合也很给她面子。

三娘孟玉楼,在娘家时就很有钱。嫁入西门府后,虽然丈夫很少去她房中,俩人感情不是特别亲密。但因为她有钱,西门庆还是很尊重这位三娘的。对此,三娘孟玉楼安之若素。因为她有个做人的基本原则,就是不争。不过,夫唯不争,世莫与之争。因为我不争宠,你们谁还能把我咋样?

孟玉楼是改嫁过来的,原来就是寡妇。所谓的贞洁和从一而终,孟玉楼完全不用顾忌。万一西门家有点啥事儿,大不了再次改嫁就是。有了这样的想法,谁还能把三娘咋样呢?所以孟玉楼和谁都不红脸,还和五娘潘金莲成了好友。当然,前提是要让潘金莲三分!

可是西门府里,也有不让潘金莲的人!说起这个人来,她还不是个主子。那么,她到底是谁呢?话要从六娘李瓶儿说起。

话说六娘李瓶儿进入西门家,很快就怀了孕,生下了一个男孩。这是西门庆唯一的男孩。为了照顾李瓶儿的身体,西门庆就张罗着为孩子找个奶妈。

很快,这个奶妈找到了。

西门庆的好友推荐了一个人,这个人三十来岁。自报家门姓章,叫章四儿。刚刚生完孩子,孩子不幸死了。正好有奶,来西门家讨个生活。

西门庆看看这个女人,长得很白净,眉眼也算是端正。就是明显营养不足,显得很是黄瘦。不过这没有关系,西门家有的是好吃的。没过多少天,这个女人在猪蹄儿和牛肉的滋养下,很快白嫩起来。

由于西门庆经常到六娘房里来看孩子,就和这个奶妈有了说话的机会。经过聊天,西门庆得知,这个奶妈小名叫如意。

如意三十来岁了,又结过婚,生过孩子。在西门庆的眼里,很有一种成熟女人的味道。这种味道,是只有身为人母的女人才能流露出的温柔情怀。大娘吴月娘没有,三娘孟玉楼也没有,即使是妖艳过人的五娘潘金莲身上都没有。因为她们都没有做过母亲。

西门庆对这种独特的味道有些陶醉,有时会多看上这个奶妈几眼。不过,由于此时六娘李瓶儿还在世,更因李瓶儿为自己生了个男孩,还特别可爱,西门庆当然乐于暂时沉醉在瓶儿那丰腴婉润的温柔乡里了。

尽管六房妻妾,尽管花开富贵,但是作为男人,西门庆还是更喜欢那种传统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别人那里是没有的。因为只有血缘关系的纽带才能将感情紧紧缠绕在一起。

西门庆和李瓶儿越来越近乎。在他的眼里,西门府虽大,但似乎只有李瓶儿的小院才是自己的家,李瓶儿和孩子的大床才是自己的热炕头啊。西门庆常说:有孩子的屋子很热闹,没孩子的屋子很冷清。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有时候,残酷到西门庆自己都不能掌控。和李瓶儿一墙之隔的五娘潘金莲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别人的春宵恰恰是自己的长夜。孤灯冷炕,孤枕难眠,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多久?眼看着李瓶儿就要超越吴月娘的地位了!孩子早晚要长大,将来西门庆要是立了李瓶儿为正房大娘,母凭子贵,自己最后会连个丫鬟都不如。想到这儿,潘金莲感到后背一阵阵发凉,真的没有希望了!

不行,不能这样坐以待毙。这个世道,不是你死就是我活,没有任何仁义可讲。想到这里,潘金莲冷冷地笑了。在妒忌恼恨的煎熬下,金莲终于痛下毒手。

李瓶儿母子先后离开人世。潘金莲长出了一口气:西门庆可以回心转意,重新爱自己了。但就在金莲刚刚安定下来,准备在西门府里重振雄风的时候,一个意外的消息,几乎将潘金莲再次打倒。

就在李瓶儿刚刚去世的时候,西门庆为了永久纪念李瓶儿,亲自找来画家为李瓶儿画了一幅肖像,供在她生前的卧室里。每天由李瓶儿的丫头和奶妈如意负责打扫和上供,每天都是新鲜的炒菜和点心水果。上完供,西门庆就来到李瓶儿的卧室和丫头、奶妈一起吃饭,享受供品。旁边还摆着李瓶儿的碗筷,就好像李瓶儿活着一样。

当初,李瓶儿临死,曾对大娘吴月娘嘱咐过:大娘也有了身孕,这个奶妈就不要让她离开西门家了。大娘生了孩子,由她继续喂奶吧。吴月娘答应了。

由于西门庆每天都到李瓶儿的房里和如意一起吃饭,借以缅怀逝者,这便给了奶妈如意一个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机会。晚上,西门庆要在李瓶儿的大床上睡觉了。奶妈如意自然上前为西门庆洗脸、洗脚、铺床,在这当儿,西门庆仔细端详着奶妈娴熟的动作,越看越觉得亲切。不知不觉问,西门庆就把如意当做另外一个李瓶儿了。

西门庆躺下后,示意奶妈不要离开。如意当然明白主子的意思,很顺从地钻进了西门庆的被窝。第二天起床后,西门庆当场就赏了如意四根玉簪,还有些新的衣服。

可别小看这簪子、几件衣服,还有一夜的温存,这代表着奶妈如意的生活从此有了质的变化。她明白,自己可以不用离开西门府了。即使大娘不要她,还有西门庆呢。如意的脸上露出了很久未见的笑容,前段时间李瓶儿死后自己的惊慌和迷茫~扫而光。她跑到后面的大厨房,和大家聊天,说笑,故意把自己的新衣裳和首饰展示给大家看,其意不言自明!

这一切,自然逃不出五娘潘金莲那双犀利的眼睛!她立刻明白,自己的算盘打空了。真是:前门走了虎,后门来了狼。

潘金莲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大娘吴月娘告状。没料想,大娘听了金莲的话,只淡淡地扔出一句:“豆芽菜,她捆不成个捆儿。”言外之意已经很清楚,一个奶妈,还能翻天不成?

可是,潘金莲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这个奶妈很是危险。万一她也生个儿子,不又是第二个李瓶儿了吗。西门庆可以娶六房姨娘,谁规定不能七房、八房呢?金莲又一次陷入忧虑之中。

事情真就按金莲的想法发展了。

这天晚上,西门庆在被窝里对着如意说:“没想到,你的身子和你娘(李瓶儿)一样白。和你在一起,就像你娘还活着一样。”如意听了,心中暗喜道:“瞧您说的,我哪能和娘比啊,那是将天比地。奴婢只知道将您伺候好了就行了。”西门庆听了,觉得这个女人很会说话,更加喜欢:“你好好照顾我,我不会亏待你。要是你有了孩子,我也给你个名分,将来你也做个娘!”有了主子这个话。奶妈更殷勤地伺候着西门庆,西门庆更离不开奶妈了。

没有不透风的墙。很快,潘金莲便知道了这一切。于是,她再次来到上房,向大娘汇报。可出人意料,大娘劈头说了潘金莲一顿:“你有话干嘛不直接和她说啊?为啥老是叫我做恶人?你当我是傻子?以后你别只顾着自己做好人,有啥话你自己和她说去。我不管你这闲事!”

金莲碰了一鼻子灰,回到家里,她越想越气,忽听外面吵嚷得欢,金莲就问是咋了?大丫鬟春梅在外面高声说:“我想替娘捶捶裹脚布,找如意去借棒槌,她说正给爹捶衣裳,不借。”潘金莲闻听大怒,好你个如意,你在西门家还真想如意?你等着。

P16-19

序言

《金瓶梅札记》就要出版了。在出版之前,编辑要求我写一篇序言,我很高兴地答应下来。仔细想了想,该怎样动笔呢?说到《金瓶梅札记》这本书,还是先从《金瓶梅》原著本身说起吧。

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成书于明代,与同时期所出现的《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并称“四大奇书”,是一部晚明社会生活的百科奇书。作者兰陵笑笑生以冷峻的笔触,直面当时社会,把现实中的丑恶展现给世人,表现了对社会阴暗面的无情揭露与批判。

在中国,称誉《金瓶梅》的人历来不少。毛泽东主席曾评价这部书说:“这本书写了明朝的真正的历史。在揭露封建社会经济生活的矛盾,揭露统治者与被压迫者的矛盾方面,《金瓶梅》是写得很细致的。”鲁迅先生也说过:“诸世情书中,《金瓶梅》最有名”“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他还特别评价《金瓶梅》“同时说部,无以上之”。还有很多人看到了《金瓶梅》对《红楼梦》的影响,以及对中国小说的开创之功,如王朔就曾这样比较:“《红楼梦》从思想到细节都是抄袭《金瓶梅》。”还有学者说过,在世界文学画廊里,只有日本的《源氏物语》能和《金瓶梅》相媲美。

然而,由于《金瓶梅》中有一些直观的性描写,触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底线,使得数百年来《金瓶梅》一直作为禁书而无缘和广大读者见面。在国内,只有少数专门从事古典文学的学者,才能把《金瓶梅》作为课题经常翻阅,从事学术研究,也就仅此而已。广大老百姓是谈金色变,无缘得见。而反观国外,《金瓶梅》已经成了翻译和研究的热门,其外文就有英日法等译本,而且一个文种中又有好几种不同的译本出现。很多国家的大百科全书几乎都设专条介绍《金瓶梅》这部小说,如法国大百科全书称:“《金瓶梅》为中国1 6世纪的长篇通俗小说,它塑造人物成功,在描写妇女的特点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它在中国通俗小说的发展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创新。”这足以说明,《金瓶梅》这部古典名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的财富。

我本人也是在无意间接触到《金瓶梅》的。20世纪90年代,我买了一套香港版《金瓶梅》的影印本。开始我也是去找那些所谓的“精彩”片段,可是读着读着,就被原著细腻的描写和现实的表现手法所吸引,于是喜欢上了这部当时还让人闻之色变的名著。

这一读,就是十四年。

刚开始,读起竖排版、没有句读、满眼繁体字的古文来,还是很吃力的。后来的十几年中,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历尽人世间的爱与十艮、悲与欢、离与合,这才稍稍明了了《金瓶梅》里的故事,同时也明白了它并不是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是什么“淫书”,而是一部历史上少见的现实主义名著。只是因为原著文字稍显晦涩,再加上有几千字的情色描写,使很多人不能真正去了解和领悟其中的道理,这就激起了我说评书版《金瓶梅》的决心,就是希望更多的人能用正确的心态去了解名著,认识封建社会以及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丑恶现象,认真思考在人欲与天理、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的矛盾中,该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跳出贪欲的圈子,去关爱自己的生命,去努力建设新型的和谐家庭。

所以在2006年,我下决心将古典文学巨著《金瓶梅》改编成长篇评书。消息一经传出,很多记者来采访,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经过整整一年的努力,个中甘苦自不待言,终于在国内很多家电台和网络上播出了。

评书播出之际,新浪网文化博客的编辑先生找到了我,说要给我开个博客。可怜我当时连啥叫博客都不知道。后来新浪的编辑告诉我,博客就是个人网页,你想写点啥就写点啥,心情啊,随笔啊,游记啊都可以。因为是文化博客,尽量还是写点有关《金瓶梅》的内容吧。我听了,大概明白了编辑的意思,就是写点《金瓶梅》中的人物或者典故。这样,我才开始动笔。

怎样写呢?我仔细地考虑了一下,决定先从人物着手。可是《金瓶梅》的人物不太好写,因为其中情节的发展具有整体性,单拆开来写未免片面。而且它不像《红楼梦》那样家喻户晓,说起里面的每个人来大家都可以如数家珍。《金瓶梅》中的人物,除了潘金莲、西门庆、王婆,剩下的大家几乎都不知道,这就给这部古典名著的普及和写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过去讲一句话,叫“酒香不怕巷子深”,现在这句话得改成“酒香也怕巷子深”啊。想到这里,我觉得自己一定要坚持把博客写完,就是要唤起大家对这部名著的再认识和再解读,能够从认识到理解再到真正地喜爱上这部古典名著,使她像《红楼梦》一样,成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最开始我不会打字,就先用钢笔写在纸上,然后请人打,再复制到博客上。这太麻烦了。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又开始学习电脑。刚学电脑手生,我就慢慢一个字一个字地打,一篇不长的文章要打6个小时。太慢了,自己也感灰心丧气。周围也有人幸灾乐祸,极尽嘲笑讽刺之意。我也不管他,自己给自己打气,咬牙坚持下来,人总不会停留在原地踏步的。

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老辈人还知道个愚公移山呢,咱就不能学学老愚公?只要有点子精神,没有办不好的事情。在大家的帮助下,我熟能生巧,终于学会了打字,而且打得很快。写着写着,我也好像找到了灵感,知道该怎样写了,于是越写越多,越写越有劲儿,几乎每天更新,从2007年一直到2008年初夏,我发表了100多篇博文。尽管很多文章并不成熟,但是这毕竟是我的心血。

由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国庆60周年,我暂停博客的写作,在家里重新拿起《金瓶梅》仔细品读起来。到了2011年,我又重新拿起了笔,敲起了键盘,新浪很快将其中的十几篇文章登载在首页上。文化传承是艰巨的使命,当我的博客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桥梁之时,我深感肩上的重担。中国古典文学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使自己的评书和文章成为传播中国古典文化的一份子,是我未来的工作目标。我的职业是说书,就是讲故事。其实,写作也是讲故事,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对我来说,真是很美妙的事情。

由于新浪的大力推荐,很多编辑找到我,要合作出书,我都很认真地和他们沟通。在和编辑们的交往中,我深感他们的认真与负责。编辑郭小姐很认真地审阅初稿,并提出了中肯的修改意见。我们合作得很愉快。在这里,我向编辑们表示感谢。我最应该感谢的是新浪文化博客的编辑们。没有他们的开博建议和工作指导,我的博客“品梅书馆”不会有今天三百多万的点击率!更不会有机会出版。

就写到这里,该停笔了。还是那句老话,功夫不负苦心人。现实的网络时代,不会埋没你的才华,只要愿意认真地付出,就会有回报。

后记

我读小说《金瓶梅》整整十四年了。

我曾无数次地想把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改编成说唱艺术形式,使之更能服务于广大的普通听众。这个梦围绕在我的心中已经有十多年了。直到2006年初,我才得以录制这部评书,并于2007年在全国多家电台陆陆续续播出。网易在娱乐频道隆重推出了动画版新编《金瓶梅》,各地的新闻媒体和网络纷纷报道,我也在新浪开通了博客,动手写关于《金瓶梅》的文章。这些都使我感到振奋与感动。因为,这不仅是大家对我个人的极大鼓励,更是对我一年来辛勤劳动的基本认可。

每当我看到这一切时,总不禁想起录制评书《金瓶梅》时的甘苦与辛酸。评书版《金瓶梅》有95回,我花费了整整一年、反复录制了六遍才艰难出炉。

至今我仍清楚地记得,那是在2006年的初春,刚过完年。年前的时候,我的好友兼策划人之一赵宇宁,为我成功举办了《红楼演绎——中国古典文学高校巡礼》的系列活动。这些活动在各大高校内引起了较大的反响(今后,这仍是《金瓶梅》评书要走的路线之一)。下一步如何扩大古典文学评书的推广?这是摆在我和策划人之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那天,策划人找到我商量这个事情。我们来到一家小饭店,一起的还有一位做音乐的年轻小伙子,是一位策划能手。他静静地听了我们的意见后说:“《红楼梦》不错,但是电视剧已经出来,而且风闻要重拍(后来成为事实),你说的评书版肯定不行。而且就算说了,受众面也挺窄的。”听罢此言,我的心凉了一下,说:“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吗?”他沉思了一下说:“你还会别的什么评书吗?”我想了一下说:“我还会长篇小说《金瓶梅》。”他听罢眼睛一亮说:“那太好了!《金瓶梅》以前是禁书,现在开放了,问题不大。而且以前从来没有人说过,这是一个很好的炒作点。太好了,只要你把《金瓶梅》原有的淫秽情节删掉就可以!”我一听非常振奋,立刻来了精神,和大家聊了很晚方散,还约好去找一家文化公司录制。当天回家,我立刻开始准备,拿出以前的《金瓶梅》书稿重新又开始读起来。

没过几天,那位音乐人打电话找到我说:“联系好了一家,也是过去的朋友,搞音乐的,在SOHO现代城,他们也有兴趣,可以去见一下。”我听罢欣喜不已。见面后,老板来了。这是一位30左右的人,梳着长长的头发(几乎要到腰间),见了我们也挺客气。大家说明来意,老板很痛快,当即让我进录音棚试了音。老板还算满意,约一周后前来录音。七天以后,我如约来到录音棚,开始了《金瓶梅》的录制工作。当我拿着书稿忐忑不安地走进录音棚时,心里非常紧张。还好第一遍就通过,当天录了两回。

回到家中,我心绪难平。书稿的打印工作,也是策划人想尽办法,利用午休时间在单位用电脑打出来的,费了很大的事。这还是前40回,后55回全凭我一个字一个字用钢笔写下来。可以说,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四年辛苦不寻常呀。

录制工作很顺利,我和老板合作得也很愉快,很快前20回就录制完成了。正好临近五一,我要到外地演出。在此期间,我和这位老板草签了一份合同,规定违约金为5万元。没承想,我把事情想得太顺利,太没社会经验了。

五一演出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就来到公司,可突然发现公司全变了,人员也换了。我不明白,赶紧给老板打电话。老板在电话里说:“公司解散了,合伙人打架,分道扬镳了。”“那我录的评书呢?”“在我手里,你还可以接着录。”我一听,当时都傻了,仅仅两个星期,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计划全乱了,评书也算白录了。我立刻来到老板的所谓新工作地点——一个发潮发霉的地下室。

老板甩着头发接见了我,他现在自顾不及,哪能管我。他让我当场撕毁旧合同,这样他就可以不承担违约责任,评书还可以接着录。  我当然明白这位老板的意思,他不想赔钱,而我当时除了他,谁也不认识(就算认识,人家也不愿意录制不赚钱的评书)。万般无奈后,我当着他的面撕了合同。可撕完以后,他才告诉我说,评书《金瓶梅》的前20回已经丢了,包括我录制的三篇惊悚故事,也都不翼而飞。我气愤极了,说:“你们就这么拿别人的工作成果不当回事吗?”老板淡淡地说,愿意录就重新录,不录拉倒。我不能为你单开录音棚,给你一个小麦克风,自己录去吧。我听了,又羞又愧,又气又急,可有什么办法呢?只好每天下午来地下室重新录音。这位老板对我的态度也变得十分恶劣起来,丢了评书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说。

这次录书,条件太差了。地下室不通空气,录评书要用气,少一点都不行。可我吸到的都是甲醛,我几乎要憋死,多年的老鼻炎也犯了。老板也对我的存在视若无睹,根本不给我进行监听、修改。这书可真的不能再录下去了。

我彻底绝望了,我想豁出不录了,我也不能在这里再待下去了。

说话好听事难办。离开唯一的录制公司,到哪里去录呢?谁也想不出好办法来。这一拖就到六月份了,录书的事儿还没着落,我急得吃不下睡不着。这可怎么办呢?于是我又一次拨通这位音乐人的电话,约他出去吃个饭,向他请教还有什么办法没有。

音乐人倒很痛快,如约来了。听我讲了情况以后,当场打电话给别的朋友,大家伙也帮着联系了一下,不是录制公司太远,就是要价太贵。

我听了,真是一筹莫展。音乐人又说:“别着急,评书还可以在家录嘛。”我一听,就好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问道:“真的?”“当然了,不过你得等。”这一等就等了一个月下来了。我是天天着急,一天打十个电话,可人家说:“你别急呀。购买录音设备的朋友还在外地呢。”我听了也没办法,只好在家等着。有一天我突然想,光等着也不是办法呀,我能不能试着给媒体打一些电话,让社会上知道这些事,也许有人就会帮我。这样一想,我的精神就来了,抄起电话给《北京晚报》《京华时报》《晨报》各打了电话,没想到他们谁也不理我。我不灰心,又想起了一位《北京娱乐信报》的记者,他曾经报道过我去大学演讲《红楼梦》的事。哎,不如再给他打个电话,碰碰运气。于是我试着给这位记者张先生打了电话。没想到好长时间不联系了,他还认得我。听我说了这件事后,记者的敏感使他立即说:“这可是一件有意思的事啊!我愿意来试着写一下。”于是我们约定第二天,也就是2006年7月2日的中午在他家附近一个饭馆里见面。

当天,我如约来到饭馆,叫了菜等待张先生。不一会张先生就来了。他身材中等,很瘦,细长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精明而斯文。我们热情地打了招呼以后,他坐了下来,闲话不讲,单刀直入正题。首先,他问我改编《金瓶梅》是为什么。我说为了普及古典文学,尤其是《金瓶梅》,被禁几百年,一直不能知晓其真面目。所以,我想通过评书这种通俗的曲艺形式告诉大家。他听了点了一下头,紧接着又严肃地问:“那你对书中淫秽的描写如何处理呢?”“坚决删除!”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金瓶梅》在人们的印象中就是一部淫书,我的评书就是想把这些人的观念改变过来,让大家知道《金瓶梅》除了部分性描写之外,其实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名著!”

记者听罢笑了,给我拍了几张照片就告辞了。我当时也没抱太大希望,没想到第二天记者给我打电话:“你的文章登报了。”听罢,我特别高兴,赶紧到楼下买了一份报纸,翻到文化版面上。只见上面赫然印着:“男子欲将《金瓶梅》改编评书,专家表示质疑。”文章写得好,我激动不已。

不想,第二天各大网站、报纸、新闻呼啦一下开始了转载。《新京报》《济南时报》《沈阳日报》《南方周末》《星岛环球报》(香港)《成都商报》《华商晨报》等几十家媒体接二连三刊载,网络更不用说,什么样的话都有。

这件事超出我的预料,我和音乐人一起来到中关村,我花2000元买了录音设备拿回家。音乐人热情地帮我安装好。但是我英语不好,设备软件全部是英语,我万般无奈,只得让音乐人把录音程序写在纸上,然后照猫画虎地去做。真不容易啊!好几天连一个字都录不下来,我都急哭了。好不容易录了两回,又因忘记存储白费了力气!哎,工作哪有一帆风顺的啊!

我又开始四录《金瓶梅》。

时间一长,就慢慢地熟练了。8月初,我录了40回。可新的问题出来了——没人肯发。我再一次陷入困境。不过我总这么想: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会好的!后来一段时间,我被骗子骗过,多次被回绝过,但是我不气馁,六录《金瓶梅》,最终全部95回有幸得以在全国几十家电台播出!

仅仅电台播出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广播早已退出了主流媒体的地位。现在是网络信息时代,信息发达,媒体繁多,人们的娱乐选择多种多样,已经远远不是30年前光靠广播维持信息来源的时代了。

作为一个说书人,我早己看到,依赖于广播,评书生存的空间已是日渐萎缩。要想让评书这种古老的曲艺品种焕发出新的生命,就必须要依托现实的媒体传播,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和前进,依照科学发展观,努力创出一条新的道路来,这才是我下一步要实实在在去探索的工作。

这就是我录制评书《金瓶梅》的经过,以及我写作这本书的缘起。在修改和编辑这部书稿的时候,我又一次想起了我的很多朋友,他们在我不熟悉电脑和网络的时候,给了我很多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说张菁,她经常帮我打字,有时候,我将厚厚的一叠文稿交给她,她加班加点打字并复制到网页上,一段时间内,几乎成了我的文字秘书,而我却没给她啥报酬。现在她已经不在北京了,回到了自己的故乡。想想当年,她和我住得很远,却经常要来看我,我也没有正经招待过她,真有点对不起她啊。

不知道张菁现在咋样了,祝她生活愉快吧。

再有就是我的好友,北京的李根小朋友。我的好多电脑常识,都是他平常不经意间教给我的。此次修改文稿、增加图片,也是李根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数次来我到家帮我做好的。真的很感谢李根小朋友。写到这里,我很是感慨,一本小小的书籍,要多少人帮忙才能搞好啊!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了,朋友多了路好走。

还有新浪的编辑高升华和毕建伟,是他们给我开的博客,使我有了今天的一点成绩,我真的很感谢他们。听说他们也早已离开新浪,不知到哪里去了,希望能够再和他们见上一面。还有新浪的文化编辑姜鸥,她的网名叫小鸟,也不知道她飞到哪里去了,希望她越飞越高吧。

还有很多的人,我不能一一列举了,怕是挂一漏万,反而不好。

过去的风风雨雨,早已忘却,未来在向我们呼唤!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共同为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尽一点力所能及的力量吧!

书评(媒体评论)

《金瓶梅》作者之于世情,盖诚极洞达凡所形容,或务畅,或曲折,或刻露而尽相,或幽伏而含讥,或一时并写两面,使之相形。变幻之情,随在显见同时说部,无以上之。

——鲁迅

《金瓶梅》是一部纯粹写实主义的小说,《红楼梦》的什么金呀,玉呀,和尚,道士呀,尚未能脱尽、一切旧套,惟《金瓶梅》则是赤裸裸的绝对的人情描写不夸张,也不过度的形容,像她这样的纯然以不动感情的客观描写,来写中等社会的男与女的日常生活的,在我们的小说界中,也许仅有这一部而已。

——郑振铎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2: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