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伪西方社会透视(杂文2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符懋濂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拍马屁的多种境界

“拍马屁”是最常用熟语之一,也是人际关系学(或国际关系学)的专用名词,它有“本义”和“引申义”双层意思。有人曾考证,此语出自蒙古族民俗。蒙古牧民牵马相遇时,如见到对方的骏马,不禁拍拍马屁股,并连声称赞“好马好马”。这便是“拍马屁”一词的由来及其本义。然而,古往今来,礼节性地拍拍马屁股,是一码事,而谄媚性地拍马主人屁股,拍出一个“名堂”来,那又是另一码事了。换言之,在这二者之间,存在着至少三四种高低不同的境界。

某年某日,你的邻居朋友买了一部新车,你走过去看头又看尾,在征得对方同意之后,你又坐进驾驶室观赏一番。“这车子真漂亮,外形和内部设计都很够水平。”你由衷地称赏他的新车。接着,免不了谈起车价、拥车证,以及称赞他的正确选择,使得对方听了很高兴。这种言行,和蒙古牧民原本的“拍马屁”大体一致,起着一种人际沟通交往的作用,完全不涉及彼此的利害关系。它属于最低层次或境界的拍马屁,对于拍者的人格无伤大雅,也无可称颂,甚至不值得一提。

换个场合,拍马屁出现不同的境界。假设你是某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尽管能力一般,业绩时好时坏,完全取决于全球经济气候。不过,你有你的长处或优点:对下属喜怒不形于色,但在上司面前,你总是满脸堆着笑容,有点像菲律宾的阿基诺,与生俱来拍马屁的禀赋。你知道公司老总快要退休了,各部门经理开始明争暗斗,鹿死谁手还得看拍马屁功夫。你读过厚黑学,晓得脸皮必须厚如象皮,不知“无耻”作何解,才能够施展才华。拍马屁属于“语言贿赂的艺术”,既不违法犯罪也无需物质成本,仅是凭三寸不烂之舌,上嘴唇碰下嘴唇之功夫。或者在特殊场合,辅以肢体语言和一些小动作,大功即可告成。当然,拍马屁一定要讲究技巧,投其所好才能博得对方欢心,抱大腿更是必不可少。于是乎,你从《马屁精》《马屁大全》等专著中,获得多种应用技巧,轻易地击败竞争对手,登上了总经理的宝座!可见对你来说,要成为马屁精并不困难,是吧?

再换个场景,拍马屁还可以拍到更高境界。假设你是印度洋某岛国(如马尔代夫)的领导人,面对海水水位上升的隐忧,还有其他不可告人的难题。不久之前,你到过某超级强国进行国事访问,寻求援助。在双方会谈中,在欢迎宴会上,你对于所景仰、所崇拜的超强领袖,当然必须使尽浑身解数,歌其功、颂其德。因为他曾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有人已称赞他为“史上最爱好和平的总统”;又因为他热衷于为亚太人民谋福祉,有人已称赞他为“唯一的太平洋总统”。如果你再用这两个别人用过的赞词,非但缺乏新意,甚至被视为拾人牙慧,那肯定无法博得对方欢心啦。在凡事讲求创新、独特的今日,拍马屁自然更不例外!经过一番绞尽脑汁,你终于有所发现:“全球总统”、“全人类总统”这两个崇高赞词,至今还没人用过呢,而且很能迎合对方要继续当全世界老大的心态。因此,你在致答谢词中,很得意地选用了“最英明的全人类总统阁下”,并且还把歌功颂德提升到最高境界!老实说,即便在人类历史上,你所缔造的新境界也属于登峰造极,乃至于空前绝后!(按:明代大臣对太监头子魏忠贤的称颂,也不过是“九千岁爷”或“九千九百岁爷”,比皇帝万岁爷还少千岁百岁呢!)

对此,你当然得意忘形,但你毕竟个“史盲”,不知以史为鉴。早在二千多年前,大政治家管仲就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中国历史印证了管子的真知灼见,历代王朝不论多么昌盛,一旦出现“四维不张”,社会精英寡义无耻,拍马屁蔚然成风,正气节操荡然无存,最终衰败灭亡就在所难免了!

(2016年9月8日)

P4-6

后记

这本杂文二集,汇集我近两三年的作品,都曾发表在新加坡的《随笔南洋网》(符懋濂个人空间)。基本上和杂文集《孔夫子南游夜郎国》一样,内容也很像“杂烩”:从时事到历史,从政治到经济,从语言到文学,从歌曲到翻译,从个人到社会,或多或少,都成了打谷场上的拾穗。

对于杂文一集,至今为止,我所得到的读者反馈,都很正面,所以今年2月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是在2014年8年)。他们认为:此书内容丰富多样,见解独到,风趣幽默,可读性颇高。某读书会还拿它来导读,给我不小的鼓励、支持,也是我再出版《伪西方社会透视》的原因之一。

我深信,这本杂文二集也保留了一集的基本特色,应该不会让读者失望,至少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文化、历史知识,或者刺激一下自己的敏感神经。正如网友所说,《雍正、康熙都杀不得》、《扰人清梦得蛤蟆声》、《书名与笔名》、《哪是翻译问题》等等,都相当有滋有味,值得当茶余饭后的开胃点心。

(2016年9月18日于新加坡凤凰园25号)

目录

代序:杂文与漫画

伪西方社会透视

拍马屁的多种境界

指鹿为马的最新版本

孔夫子的谆谆教诲

话语权与游戏规则

树欲静而风不止

文盲与史盲

应该为谁树像立碑

又把冯京当马凉

嘲是情、骂是爱

鲁迅笔端的《九一八》

你做了初一,我才做十五

对诺贝尔奖的痴迷

一流与九流

盲性与惰性

关于“开卷考试”的往事

奇言妙语

半路出家

几句有趣的方言惯用语

中国史在世界史中的位置

二战史应从1937年开始

但愿下回再遇见你

从“陈桥驿兵变”到“杯酒释兵权”

炸鸡配可乐

克拉运河狂想曲

伊拉斯莫的《愚人颂》

“次等生”的回忆录

宰相肚里能撑船

指挥棒失灵了

拍蝇、打虎、猎狐

潘金莲竹竿的魅力

天下奇闻又一桩

诚然!诚然

再读鲁迅的《阿金》

阿Q的户籍问题

莱佛士们的历史贡献

人云亦云

手杖

中国南海造岛,缺乏战略逻辑吗

写给孙女晓彤

收费比赛

牛仔国的代言人

偷窥成癖

井蛙与夏虫

挑战与机遇:让独中继续走出国门

华文教学与华文教育不可混为一谈

老人的“微信”

中国在元朝就亡国了吗

在“亡国论”的背后

牧童又嚷“狼来了”

爱好和平的山姆大叔

网络信息泛滥成灾

称呼漫谈

鲁迅视香港为“畏途”

富不过三代

鲁迅与翻译

翻译的艺术

当校长?我不干

两句“无解”的华文成语

华文成语的本义与变义

有关民族国家的几个问题——兼答王运开先生提问

对“小”的忌讳

是“平衡中国”,还是“遏制中国”

亡羊就得补牢——创建“书香之家”的初步设想

成语教学经验谈

阿Q永垂不朽

书名与笔名

雍正、乾隆都杀不得

“白马非马”之妙论

在“中立”表象的背后

漫谈国家与政府

“欧洲中心论”与“中国中心论”

再谈“分久必合”

回应英国《金融时报》文章

外汇储备到底是什么

愚民三策

听时代歌曲,把历史脉搏

你唱过毕业歌吗

打油诗是开胃小菜

从一小时变成三小时

打谷场拾穗之一

物不得其平则鸣

“一只鸡、一只鸭”

打谷场拾穗之二

教师排名早该废除

文化造假

新马史书中所存在的“欧洲中心论”

时隐时现的可怕幽灵

扰人清梦的蛤蟆声

你对族谱知多少

哪是翻译问题

两只猴子的故事

夜郎心态的折射

国际形势对台海局势的冲击

追思、感恩、落泪

后记

序言

杂文与漫画

杂文是文章,漫画是绘画,在表面上,二者似乎毫无关系。但在本质上,杂文是“文章中的漫画”,而漫画又是“绘画中的杂文”,你想划清二者的文化界限,不很容易,而且也徒劳无益。

这样的认知或见解,非我个人所能专美,因为早在1934年,《漫画生活》创刊于上海,专门刊载漫画与杂文。该杂志迎来不少著名漫画家与文学家(包括鲁迅),作品广受读者欢迎,但不到一年就被查封了。

查封的原因只有一个:杂志以冷嘲热讽作为独特的艺术形式,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使得专制当权者难于容忍。

尽管长期以来,杂文与漫画不受“正人君子”重视、喜爱,认为二者都属于旁门左道,不登大雅之堂。他们认为作家们只作杂文,产生不出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提倡漫画却会妨碍绘画艺术的提升、发展。

杂文与漫画都不能登大雅之堂,即便是客观事实,但其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不容低估。例如瞿秋白曾对鲁迅的杂文,给予很高的评价:“鲁迅在最近十五年来,断断续续的写过了许多论文和杂感,尤其是杂感来得多。于是有人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杂感专家,,‘专’在‘杂’里者,显然含有鄙视的意思。可是正因为一些蚊子苍蝇,讨厌他的杂感,这种文体就证明了自己的战斗意义。鲁迅的杂感,其实是一种‘社会论文’战斗的‘阜利通’(feuilleton)”(《鲁迅杂感选集》序)

在近代中国,漫画虽然没有出现像鲁迅在杂文上这样伟大的作者,但多数漫画家都富有正义感,朝着针砭社会弊端的方向,努力创作。例如张乐平就是一位造诣很高的漫画家,一生创作了大量漫画。其代表作《三毛流浪记》一面无情地鞭挞了旧社会的冷酷无情、残忍欺诈,一面颂扬了在极度凄苦环境中,流浪儿童依然意志坚强、乐观、机警的“三毛精神”,至今仍能引起广大读者的共鸣。

杂文与漫画的题材多样,内容包罗万象,作法不拘一格;但是,作为艺术手法的讽刺,始终是漫画与杂文的灵魂或精髓,几乎所有的精品都出自于此!讽刺的魅力来自其对象的现实性——未必是曾经有过的事实,但必须含有一定程度的实情,它绝不是无中生有的捏造。同时,人类社会有矛盾,有缺陷,有血泪,就必然有讽刺,所以讽刺是一种自然的社会存在(按《诗经》里的“风”,不少属于讽刺性作品)。

作为讽刺的艺术,无论是杂文或漫画,最须要把握的是:冷静地、敏锐地洞察现实的一切矛盾冲突,捕捉矛盾中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件,用文字或线条巧妙地呈现出来,并且给读者留下一些想象、思考空间——即所谓的“留白”。

夸张和变形是杂文、漫画的两件法宝——两种最常用的讽刺手法。要达到夸张的效果,就得把某一人物或事件的主要特征,用最简炼的语言或线条,加倍放大地勾勒出来。经过夸张的作品,不一定是现实世界中的真实,但一定要合乎现实主义艺术的真实,否则就失去了其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变形是把某一人物或事件,转变为与本来精神相似的另一种形象,比如把人类“物格化”,或把兽类“人格化”——即所谓“拟人法”。记得有一幅漫画,把一群政客,画成各式各样的狗儿:有大的小的,有肥的瘦的,为了抢夺几块肉骨头,而狂吠着、嘶咬着、追逐着,非常滑稽可笑。至于鲁迅笔下的哈叭狗、落水狗、丧家狗,以及吸人血的蚊虫、嗡嗡闹的苍蝇,都是动物化了的社会上某些人物。

夸张与变形往往带来幽默。因此,幽默也成为了杂文与漫画的共同特征,它增添了作品的感性色彩,强化了作品的感染力或亲和力。我们需要一针见血的讽刺,但绝不排除含蓄、隐喻与反语。换言之,针对高度敏感性的事物,采用象征主义或反讽的委婉表现手法,使之呈现含蓄之美,其艺术效果或许更佳一些。

杂文与漫画的“形异质同”,使得我们既可以按照一幅漫画写一则杂文,也可以按照一则杂文来作一幅漫画,落实“文中有画、画中有文”!我曾尝试以王锦松先生的漫画为题材,写过《老顽童的算术》《矮鼻子碰上高鼻子》《反其道而行的矮鼻子》,引起不少读者的阅读兴趣与正面回应,或许可以作为例证。

内容推荐

《伪西方社会透视(杂文2集)》汇集作者符懋濂先生近两三年的作品。作者希望读者至少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文化、历史知识,或者刺激一下自己的敏感神经。正如网友所说,《雍正、康熙都杀不得》、《扰人清梦得蛤蟆声》、《书名与笔名》、《哪是翻译问题》等等,都相当有滋有味,值得当茶余饭后的开胃点心。

编辑推荐

《伪西方社会透视(杂文2集)》汇集作者符懋濂先生近两三年的作品,都曾发表在作者的个人博客空间《随笔南洋网》。内容也很像“杂烩”:从时事到历史,从政治到经济,从语言到文学,从歌曲到翻译,从个人到社会,内容丰富多样,见解独到,风趣幽默,可读性颇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9: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