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通向统一之路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里夏德·冯·魏茨泽克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民主德国之路

1945年5月8日,德国人的国度遭到毁灭。国家政权被四个战胜国掌控,盟国管制委员会应运而生。然而,不仅德国与柏林遭到分裂,而且不久表明,两个超级大国的意图也是如此。他们各有各的打算,所怀有的目的也迅速引起冲突,这对嗣后德国人的政治前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两个局部的德国在东部和西部的建立并非出于自愿,而是更多源于对所属战胜国的依赖,西部的美英法,东部的苏联。我们德国人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挑起了侵略战争,让我们背负起沉重的理亏之压,最后唯有无条件投降。对于无数民众,随之而来的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痛苦,尤其是遭受驱逐和失去祖先古老家园之痛。然而,1945年5月8日却是一个从纳粹时期破坏性的野蛮思想和无法无天的行径中获得解放的日子。

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两个局部国家,均需要对屠杀犹太人、推行种族灭绝政策和发动战争的根源进行仅省。在东部和西部,反省之路却截然不同。

对于新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莫斯科给出的方案一开始便是:反法西斯主义。这样做源于意识形态,权力政治方面的问题则交由国家来处理。对于诸如1939年希特勒与斯大林结盟等问题却避而不谈。由战胜国任命的多数共产党领导人因纳粹时期的个人遭遇,对这样一个决定表示认同,认为合理合法。他们选择的道路曾迫使他们颠沛流离,饱尝残忍的德国牢狱之苦。

与此同时,民众自身并无机会尝试进行更深层的政治、道义和精神方面的革新。虽然在科学和文化领域,尤其还有在基督教社团和宗教领导人方面,让人感受到存在着个人对此的积极努力,然而,民主德国政府领导人却无法容忍来自基层的自由反法西斯主义。个人被剥夺了革新之责,转由集体来承担。

体制对民众与过去进行独立交锋并不感兴趣。相反,更多要求的是对新创建的国家的顺从和循规蹈矩。反法西斯主义被提升为国家大事,成为针对西部德国的一个基本导向,那里应该独自承担起过去的所有罪责。“反法西斯主义者曾为之奋斗的,在民主德国是现实”,国家阵线在标语上如是写道。东部德国人被纳入共产主义兄弟国家体系,只是他们在这个体系中从未能找到如家似归的感觉。“朋友与兄弟的区别是什么?”民主德国最早的一篇讽刺性杂文这样问道。答案是:“朋友可以自己选择,兄弟却不能。”

对于民主德国的创建,一些经民选产生州议会的州并未参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自发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运动”①。1948年,依据1946年德国统一社会党拟订的方案,受“人民委员会”②委托成立的一个专业委员会提出了宪法草案。从一开始,德国统一社会党便拥有了决定性的影响力。该党成立于1946年,当时因迫于外部压力,由德国共产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合并而成。

在民主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这个关键词变成了一种神话。时间越长,民主德国掌权者作为莫斯科的模范学生,就越加旗帜鲜明地追随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既定的路线。按其诠释,马克思主义要抗击和斗争的是作为垄断资本主义最激进形式出现的法西斯主义,原因是法西斯分子迫害了共产党人且入侵苏联。在伟大的祖国保卫战中,苏联人民在惨遭沉重损失的情况下,最终赢得了胜利,由此消灭了法西斯主义。历史问题得到了解决。

许多在纳粹专制时期移居国外或被迫流亡异域的人士,尤其是知识分子,为了参加社会主义国家建设而重返德国家园。然而,大多数人很快便深感失望,并再度离开民主德国,其中有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和文学家汉斯.迈尔。反法西斯主义演变成了一种宗教替代品。里夏德.施罗德①后来曾对这一发展给出了恰如其分的描述:“事实上,统一社会党的反法西斯主义神话是对历史事实的扭曲,是对过去的廉价处理,是任意告发和谴责反对者的一个灵活手段,是对德国领土上另一种独裁的合法化。”

在德国领土上创建首个工农国家,旨在与过去断然决裂。广大民众似乎集体免除了罪责,对于历史之路的质疑不再深化。融入莫斯科指定的政治路线成为首要任务,而并非是自我回忆和反思。据此,造成1933年灾难的罪责明显在于阶级敌人一方。统一社会党领导人可以依循的是,作为反法西斯主义者,他们并未掀起战争,无需对屠杀犹太人担负责任。对于他们来说,由此轻而易举地便可拒绝对国家社会主义承担起任何责任。阶级敌人的历史罪责与我们有何相干?现在,敌人在西部,关键是要与之展开斗争。

为此,东柏林“向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民”发出了呼吁,因为帝国主义大国早已在为第三次世界大战扩军备战。本国民众被排除参与清算过去的任务。然而,这与解放却截然不同。东部德国人并未享受到自由,而是要承受由外向内植入的专制。由此,纳粹时期之后的主要重担落在了他们肩上。

P10-13

后记

联邦德国自创建以来,先后有11位政治家出任联邦总统,其中1984年当选第六届联邦总统的里夏德·冯·魏茨泽克是其中极具影响力的一位。他以独特的家世、丰富的个人经历、渊博的知识以及远见睿智与儒雅谦和,在德国政坛中享有独特的地位,并因在担任总统期间国家重新赢得统一而被誉为“统一总统”。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出身仕宦之家。他于1920年4月15日出生在南德工业城市斯图加特,家中排行老四,上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他的曾祖父卡尔·海因里希·魏茨泽克原为符腾堡王国的宫廷传教士,曾出任图宾根大学神学教授和教务长。祖父卡尔·胡戈·魏茨泽克担任过符腾堡王国的首相,1916年被晋升为男爵。父亲恩斯特·冯·魏茨泽克早年在德国海军任职,转业后从事外交工作,在第三帝国初期担任外交部国务秘书。母亲是符腾堡王国一位将军的女儿。

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在青少年时期随同担任外交官的父亲在丹麦、瑞士、挪威和德国柏林接受基础教育,随后独自前往英国和法国留学。他不仅能讲流利的英语和丹麦语,而且还学习过拉丁语和希腊语。他酷爱历史和哲学,同时也喜欢音乐、文学、艺术和体育。1953年,他与来自埃森且较他年轻12岁的玛丽安娜·克莱彻曼结为伉俪,育有三子一女。1955年,他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对于战争,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并无良好的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刚满18岁的他被迫辍学服劳役,随后加入波茨坦第九步兵团服兵役。持续近六年的战争让他在盲目顺从中失去了一位兄长,自己也多次负伤。这场由希特勒发动的战争不仅使邻国人民陷入痛苦、无数犹太人惨遭杀戮,而且也使德国人自己饱受苦难。战争最终导致德国再度分裂,欧洲陷入长达四十多年的冷战。

战后的最初几年,魏茨泽克经历了人生的重大转折。他在完成哥廷根大学法律专业的学业后,在工业界和金融界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从1950年秋开始,他先后在德国曼内斯曼矿山有限公司的法律部和经济政策部任职。期间,他还在地方法院见习,为参加第二次国家法官考试做准备。1958一1962年,他因家庭原因出面接管银行家弗里茨·冯·瓦尔特豪森遗留下来的银行。此后,他又重返工业界,在制药企业伯林格尔公司经理部负责人事、法律和税务等事务。

战争时期的一幕幕悲剧给里夏德·冯·魏茨泽克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为此,他在求学和工作之余,积极参加了德国新教教会大会的活动,以寻求伦理、道德和精神上的寄托。在政治上,魏茨泽克于1954年加入基民盟,20世纪60年代中期崭露锋芒,随后被选入基民盟联邦主席团,出任联邦议会议员。1973年,他被推荐担任联盟党议会党团副主席,六年后擢升为联邦议会副议长。同年,他被派往西柏林主持基民盟工作,并于1981年5月成功当选西柏林市市长。

1984年5月23日,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在联邦大会上被选为联邦德国第六任总统,五年后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轻松连任。担任联邦总统期间,他积极开展“总统外交”。为重塑德国的和平形象、促进国家统一,他多次出访法国、俄罗斯和以色列等国。上任后的第二年,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40周年之际,里夏德·冯·魏茨泽克作为联邦德国国家元首首次明确地将1945年5月8日这个战败日定义为“解放之日”,指出这是世界人民摆脱法西斯统治、从残忍的非人道行径中获得解放的一天。

1990年10月3日,重新实现统一的德国在西柏林交响音乐厅举行庆典,魏茨泽克发表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讲话。他在讲话中引用了“兄弟齐心,点石成金”的中国俗语,号召在不同体制下成长的德国人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宽容,齐心协力应对柏林墙推倒后出现的一系列严峻挑战。他指出,唯有学会分享,才算真正实现了统一。

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通向统一之路》是魏茨泽克于2009年出版的。在本书中,他不仅详细描述了德国人重新赢得统一的艰难历程,而且展望了这个位于欧洲大陆中央的国家的未来之路。本书是一部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多年漫长分裂的德国联邦总统的珍贵回忆录,同时也是一部让我们了解德国民族国家发展和德意志文化认同建构的杰作,值得翻译奉献给大家分享。由此,我们也希望本书能为促进中华民族的早日统一、维护华夏大地周边和平睦邻关系的持续稳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孟虹

2013年12月于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国际楼

目录

前言

一 历史赋予答案

二 1945年:失败与重新起步

三 民主德国之路

四 联邦德国之路

五 纷争的德国问题

六 西部的经济奇迹与处理以往历史的政策

七 政治的分裂,人心的凝聚

八 1961年柏林墙的建造

九 通向新外交政策之路

十 邻国波兰

十一 德国政策与缓和

十二 1975年赫尔辛基峰会

十三 东西方的接近

十四 世界在变迁:东部的新朋友

十五 戈尔巴乔夫

十六 民众的觉醒:1989年的民主德国

十七 柏林墙的倒塌

十八 通向统一之路:1989—1990年的德国内政

十九 通向统一之路:1989—1990年的世界政治

二十 邻国俄罗斯

二十一 统一与自由:1990年10月3日

二十二 通向内部的统一:1990—2009年

二十三 国家安全局的幽暗权力

二十四 共同的传统:东部和西部的艺术与文化

二十五 德意志民族:我们来自何方

二十六 民族主义的歧途

二十七 我们在欧洲的位置

二十八 我们的历史在延续

二十九 欧洲在世界所肩负的任务

三十 统一·自由·欧洲

1990年10月3日的讲话

人名索引

译者后记

序言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充满历史性庆典活动的时代。这些活动将我们与那些使我们震惊、欣喜和感激的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庆典活动让我们清晰地意识到,我们始终处于历史演变之中。这一点尤其针对我们这些地处欧洲大陆中央的德国人,针对我们漫长且艰难的民族统一历程。现在,我们变成了一个“后起的”民族,四周被诸多国家环绕,有成功与失败,有重大贡献,也有严重失误和犯罪,乃至最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再度丧失民族的统一。

六十余年转瞬即逝。具有全球性意义的发展促成欧洲的分裂得到愈合,德国重新赢得统一。这个发展让我们大家都需要面对巨大的挑战,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无论是南部还是北部。这一点将有助于我们清晰地意识且牢记历史的教训。

本书并不是一本历史书。然而,它记载着个人的经历和经验,历史在其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因为我这一代人的基本经验就是,历史的力量塑造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对于我们老一代人尚属理所当然之事,对于新生代来说感受却或许不尽相同。倘若谁想了解我们德国人的现在所成,那么他就必须正视我们的过去。

目前,我们确实并不缺乏众多的回忆录,我们从中还能学到什么新意呢?著名社会学家赫尔穆特·舍尔斯基①在题为《我给自己的忠告》的诗篇中,曾写下这样的诗句:

只写你须写!

讲话吧,同你的狗!

皆已知,一切的一切

闭嘴莫开口!

事实上,不同的呼声对我们是有益无害的。没有人会否认诸如1949年和1989年事件的重大意义。然而,我们德国人对此的经历却迥然不同。超越代际和国界来进行坦诚交流,这对我们大家都有益。

我属于联邦德国的老一代。我们被视为时代的见证人。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我们的政治意识便已开始孕育形成。

在欧洲和德国的分裂时期,那时也恰逢国际政治前景一片迷茫之际,我们亲身体会和经历了东部和西部德国人深切感受到的共属感依旧存在。每一位曾经在分裂的首都柏林生活过的人都明白,对于这份坚定不移的深信并无有效的强制性措施可加以阻止。柏林墙的建造对于民众来说,充满着残忍和伤痛。最后,却恰恰是它自身变成了专制政权欲用暴力压制人性共属感的无助表现。

当时,我们无人知道强权政治会以何种方式来战胜柏林墙这个残酷的建筑。但我们无需特殊的想象力,只要清醒洞察我们柏林的经验,便可年复一年地道出:柏林墙无法且不会有未来,即使我本人或许再也不能经历到这一天。柏林墙存在越久,越让人感到它已成为建造者的包袱,因此也越来越被迫地违背其自身的初衷。最终是民主德国民众的勇气和力量,决定了它的末日。

政治与道义、现实与物质的重建,构成我这代人的主要任务。在柏林和西部德国,我都参与了重建工作。在外交方面,这关系到我们接近并逐渐与原敌对国取得谅解,初期在西部,嗣后在东部,也就是说掀开欧洲历史的一个崭新篇章。

冷战时期,大国将德国的分裂视为既成事实。对于他们来说,结束德国的分裂并不是未来亟待解决的事务。然而,对于我们德国人,意识到拥有共同的归属感,这并非是狂妄之事。充分发挥这一点且对欧洲的必要安全不产生危害,确实非常艰难,但这始终是我们的目标。所以,柏林墙被推倒是我一生中难以比拟、内心深受震撼的一个事件。这便是我为何要撰写此书的动因。

内容推荐

《通向统一之路》是一部回忆录。

眼下各种各样的回忆性著述不胜枚举,而我们从中还能学到些什么新的东西呢?在德国,只有为数甚少的人会如同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对于联邦德国的政治自信产生了如此深远的影响。在柏林墙倒塌二十多年后,这位在任职期间实现了国家统一的联邦总统重新回顾历史。他描述了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十年的变化、冷战期间东部和西部德国人的艰难共处以及1989年发生的和平革命。他也提出了质疑,思索统一后德国的变化和德国人仍待完成的事业。他将统一放在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场景中进行分析。如果缺乏这种视野,就无法准确理解统一的意义。在《通向统一之路》中,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描述了一系列终身思索探询的德国问题。

编辑推荐

柏林墙的倒塌,对于许多德国人都是一件终身难忘的事——对于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也是如此。他以回忆亲身经历为契机,回眸德国的统一之路,将个人体验与对德国历史、对未来巨大挑战的观察融为一体,撰写了这本让人充满信心的书。

在《通向统一之路》中,他不仅详细描述了德国人重新赢得统一的艰难历程,而且展望了这个位于欧洲大陆中央的国家的未来之路。本书是一部亲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多年漫长分裂的德国联邦总统的珍贵回忆录,同时也是一部让我们了解德国民族国家发展和德意志文化认同建构的杰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14:5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