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作为古罗马帝国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其著作《沉思录》曾经被无数代人奉为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书中所贯彻的斯多亚主义,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难以言尽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古代斯多亚派的哲学精神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深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沉思录(全译插图本)(精)/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
作者 | (古罗马)马可·奥勒留·安东尼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马可·奥勒留·安东尼作为古罗马帝国著名的“帝王哲学家”,其著作《沉思录》曾经被无数代人奉为有史以来最为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书中所贯彻的斯多亚主义,是古代希腊罗马文化中产生的一个重要哲学派别,在西方文化思想史上产生了难以言尽的影响。正是通过《沉思录》等少数传世之作,古代斯多亚派的哲学精神得以流传至今,并且深深植根于近代西方文化精神之中。 内容推荐 《沉思录》,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所著,这本自己与自己的十二卷对话,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一个里程碑。《沉思录》来自于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身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摆脱了激情和欲望、冷静而达观的生活。马可·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摈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值地思考。而且,不仅要思考善、思考光明磊落的事情,还要付诸行动。 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试读章节 1.16 从我的养父那里,我感受到了一种温柔的气质。可是一旦他经过深思熟虑而做出决定,就会百折不挠地加以推进;他不图虚名,不在乎世俗的荣耀;他热爱工作,做事总能持之以恒。对于任何有利于公共福祉的建议,他总能虚心听取;在论功行赏方面毫不动摇;他张弛有度,懂得什么时候该紧张,什么时候该放松;我注意到他克服了孩子般的激情;他将自己看做是国民中的普通一员;他将朋友从事务性的义务中解放出来:既不强求朋友与他一起吃饭,也不强邀他们陪他一起出国旅行,要是他们有急事脱不开身,就无须来陪他,而他绝不会心怀芥蒂,待朋友跟往常一样热情。对一切重大的事务,他习惯于细心地探究,他坚持不懈,绝不会因为满足于事物最初呈现出的表象而停止研究;他善于维系朋友情谊,既不会对朋友产生厌倦,也不会情感过于奔放;他懂得知足常乐,时时处处皆能保持?喻快的心境;他富有远见,最琐细之事亦能考虑周全,而丝毫没有炫耀之心;他不准国民在公开场合对他欢呼赞颂,也禁止一切阿谀奉承之言。对管理帝国之要素,他时刻保持关注。他懂得控制开销、精打细算,哪怕因此而招致责备,他也耐心承受;他既不迷信神,也不会以赏赐礼物等手段来讨好民众;对待任何事情,他都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绝无卑劣的念头和行径,也不会好新骛奇。对于任何有益于日常生活,且上天供应充足之物,他一概使用,既不骄狂得意,亦不觉受之有愧,只要手头有这些东西,他就会毫不做作地享用,没有的时候,他也不会渴求。没有人会将他和诡辩家、举止轻浮的家奴以及卖弄学问的书呆子联系起来,人人都承认他是个成熟的人、完善的人,不受奉承的人,能处理好自己乃至他人事务的人。此外,他敬仰真正的哲学家,不过他也不去贬斥那些冒牌的哲人,更不会轻易被他们误导。与他交谈让人觉得无比惬意,因为他绝不会装腔作势来惹人生厌。他懂得合理地保重自己的身体,但也不会过度地贪生;他不太注重外表,但也不至于不修边幅;由于自身适当地注意,他很少需要看医生、服药或者外用敷剂。他绝不会嫉妒贤能,对拥有某些特殊才能的人,诸如雄辩的人、精通法律和伦理知识的人,他随时准备给他们让路,并帮助他们,使每人都能各尽其能而享有名声。他总是遵照国家制度行事并毫不造作;另外,他不喜欢变动,愿意呆在同一个地方,专注同一件事情。在短暂的头痛发作之后,他很快又精神焕发、精力充沛,重新投入日常工作中。他很少有什么秘密,即使有也是关乎公共事务的。对于建造公共建筑、展示公众景观,以及分配公共财物等,他表现得十分节俭和谨慎;他只在意能否完成应做之事,而不在乎这些行为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声誉。他不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洗澡,不喜欢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对于服装的质料和颜色乃至日常的饮食,他都不太关心,他也不在意自己的奴仆是否美貌。他的衣服是在海边别墅罗内姆做的,其他的用品则大多来自拉努维奥姆。我们都知道他是怎样对待求他宽恕的塔斯秋姆税吏的,这就是他一向的作为。他既不鲁莽亦不骄横,既不粗暴也不慌张,可以说他永无汗流浃背的狼狈之相。他将所有的事务分门别类加以处理,仿佛他有充足的时间,做起事来毫不糊涂、有条不紊、勇敢而坚定。人们记述苏格拉底的话也同样适用于他:他既能节制,又懂享受,而多数人意志太弱无法节制,一旦享受就过于沉溺。拥有强大的力量,在承受苦痛之时还能保持清醒,这就是怀有完美而不可战胜的心灵的强者的标志,当老师马克西莫斯身患重病时,他的表现正是如此。 1.17 多亏了神灵保佑,我才有了好的祖辈,好的父母,好的妹妹,好的师长,好的同事,好的亲戚,好的友人,几乎我身边的一切都是好的。我要感谢神灵,我没有冒犯过他们中的任何人,虽然我天性有点乖张,若有机会,保不准会做出什么错事;可是,有了神灵的赐福,我从未置身于这种境地,接受这种考验。我要感谢神灵:我很早就不由我祖父的妃子来抚养,我保持了青春的花季,在适当的时刻之前,甚至更晚,我都没有近过女色;我要感谢神灵,我有这么好的一位君王和父亲,他去除了我身上的骄狂,让我懂得:没有卫兵的守护,没有精心织就的衣裳,没有火把的照明,没有雕像的装饰以及类似的排场,君王也可以屈尊迂贵,生活在这样不事铺张的宫殿,君王也可以像普通人那样装扮,并不会因此而有失他的尊严,更不会导致在执行有利公益的事务时变得思想卑微,行动迟滞。我要感谢神灵赐给我这么优秀的一个弟弟,他高尚的德行足以引起我对自身的警醒;同时,他对我的尊敬和深情厚谊让我满心欢喜;我要感谢神灵使我的孩子头脑敏锐,四肢健全,使我没有在修辞、诗歌和其他的学问上达到更深的造诣,要是我发现自己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的话,我很可能就彻底沉迷其中了。我要感谢神灵让我及时给予那些抚养我长大的人所想要的荣耀,而我并未因为他们尚还年轻就想推到以后才实现他们的愿望。感谢神灵让我认识了阿珀洛尼厄斯、拉丝蒂克斯、马克西莫斯;感谢神灵让我如此频繁而又清晰地感受到了合乎自然之道的生活,靠着神灵的恩赐、帮助和启示,没有什么能够阻止我按照合乎自然之道的方式来生活,虽然由于自身的失误,由于没有遵守神灵的告诫,我最终没能达到这种理想的生活;感谢神灵,我的身体如此长久地经受住了严酷生活的考验;我从未迷恋过本尼迪克塔和西奥多图斯这样的人,虽然我也曾陷入情网,但还是摆脱了。虽然我常常跟拉丝蒂克斯脾性不合,不过万幸的是我从未对他做过任何使我后悔的事情;虽然我的母亲去世得早,感谢神灵让我能陪她度过人生的最后几年;感谢神灵让我有能力去帮助那些深陷贫困或者有其他困难的人,而自己却从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感谢神灵赐给我一个温顺、深情、单纯的妻子,我的孩子幸而得遇众多良师。感谢神灵在梦中教给我治病的方法,特别是让我懂得怎么治吐血和头晕的毛病;我还要感谢神灵,在我开始爱上哲学的时候,我并没有落入任何诡辩家之手,没有一味地死读史书,没有沉溺于演绎推理,也没有过于专注地探究天国的现象。所有的这一切都有赖神灵的帮助和命运的眷顾。P8-11 序言 《沉思录》是一本传世经典,是古罗马皇帝奥勒留于戎马倥偬间留下的哲学感悟。在本书中,奥勒留对人生态度、治学方法、真善美丑、人性善恶,宇宙天地等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梁实秋曾评说: “自古以来,有操守有修养的哲学家历代都不乏其人,位居至尊、叱咤风云的皇帝也是史不绝书的,但是以一世英主而身兼苦修哲学家者则除了奥勒留外恐怕没有第二人……这位旷世奇人给我们无意间留下了这么一部《沉思录》,我们可以想见其为人,窥察其内心,从而对于为人处世、律己待人之道有所顿悟,这部书不能不说是人间至宝之一。 奥勒留是斯多葛派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斯多葛派认为世界理性决定事物的发展变化。所谓“世界理性”,就是神性,它是世界的主宰,个人只不过是神的整体中的一分子。所以。斯多葛学派是唯心主义的。在社会生活中斯多葛派强调顺从天命。要安于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要恬淡寡欲,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幸福。他们自称是世界主义者,打破了希腊人和野蛮人之间的传统界限,宣传人类是一个整体,只应有一个国家,一种公民,即宇宙公民。而这个国家也应由智慧的君主来统治。在国家观方面,斯多葛派认为,国家不是人们意志达成协议的结果,而是自然的创造物。斯多葛派把宇宙看作是美好的、有秩序的、完善的整体,由原始的神圣的火种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人则是宇宙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火花。因此,人应该协调自身,与宇宙的大方向相协调,最终实现这个大目的。毫不夸张地说, 《沉思录》是斯多葛派哲学里程碑式的作品,斯多葛派的主要观点在《沉思录》中都可以找到。奥勒留在书中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人们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同时还要求人们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他认为人们不仅要善于思考,还要勇于付诸行动。他指出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如过眼云烟,最长久的美誉也是短暂的。他还号召人们珍惜时间、勤勉工作。他提倡保持愉快的心境,他还强调自立的重要。 翻译本书的过程无疑是一段享受的过程。我沉浸在哲人奥勒留所营造的静谧的世界。奥勒留说:“人总是想退隐乡间、海滨或者山林,你必定也对这种退隐生活十分渴望。可这种想法只是多见于最庸碌的常人,而你则有能力决定何时退隐到自己的内心。只有隐居到人的内心,一个人才能收获最多的平静和最少的烦忧,尤其是如果他内心思绪万千,只需凝神内视,即可立刻回复平静。我确信宁静正是心灵深处井然有序的表现。不断地退隐到自己的心灵深处吧,这样你就可不断获得新生……(见本书第四卷4.3节) 在这个被声电光热所包围的现代科技世界,在这个人们因以金钱和名利为代表的诸多欲望无法满足而感到烦躁不安的人世间,奥勒留的这段话应该可以让人收获内心的平静。 奥勒留对人生苦短,抓紧宝贵时间进行工作和学习的紧迫性有如下一段富有哲理的话: “我们应该意识到,人生正一天天被虚掷,剩下的日子越来越少。另一件应该考虑的事情则是,要是人能活得更久,那么人的理解力是否依然够用,是否还能保留沉思的力量让人获取有关神和人的知识,显然,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当一个人开始年老昏聩,他的排汗、想象、吸取营养等能力当然还是具备的,可是充分利用自身的能力,履行职责的能力,清楚地区分事物表象的能力,还有考虑个人是否应该离开人世的能力等则已经全部丧失了,因为这些能力需要训练有素的推理。我们应该抓紧时间,不仅仅是因为我们一天天逼近死亡,更是因为思考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在人死之前就早已丧失。”(见本书第三卷3.1节) 说到工作和治学态度,请听奥勒留的至理名言: “做事应该心甘情愿,不能罔顾公益,不可草率行事,更不能一心二用。别让考究的装饰使你分心,也不要做多嘴饶舌之人,也不宜忙于过多事务。此外,让你心中的神明护卫你,做个成熟的男子汉,从事政治活动,做个响当当的罗马人,做个统治者。要谨守职责,仿佛时刻等待生活发出信号。要时刻整装待发,即无需宣誓也无需别人的证言。保持愉快的心境,不要寻求外来的帮助,也不要指望别人给的宁静。人必须自己站立,而不能等着别人来扶起。”(见本书第三卷3.5节) 《沉思录》是作者奥勒留用希腊文写就,在漫长的岁月中曾经译成拉丁文、德文、英文、意大利文、俄文等文字,其中仅英文版本就多达十几本,经过慎重比较,本书采用的英文版本是George Long的版本,该版面世于1862年,常被誉为标准译本,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英译本,同时还保留了奥勒留希腊原文拙朴的文风。 2008年的夏天,应长江文艺出版社之邀而开始了翻译《沉思录》的历程。这是一段美的过程(美在哲思,美在文字,美在翻译。),这是一段走近千年大哲的过程(翻译即译者与作者最倾心的交谈。),这是一段充满了煎熬的过程(正如严复所言,一名之立,旬月踟蹰。),这也是一段享受的过程(享受翻译之乐,文字之趣,创造之愉。)。 最后要说明的是,李宏顺翻译了本书的第1-5卷,6-8卷由严丽娜翻译,9-12卷由张校园翻译。李宏顺对全书进行了校改和定稿。此时此刻译者还要感谢家人多年来的支持,没有他们无私的爱我不可能心无旁骛地从事翻译这属于孤独者的事业。当然由于译者功力尚浅,本书必定也存在缺憾之处,请各位方家不吝指正。 读读《沉思录》,有益人生。 李宏顺2011年3月记于晓南湖畔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