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我的祖先我的根(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优秀征文集)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辉//张贵义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蒋城蒋国蒋姓

林长

蒋城,就是西周初年蒋国的都城,它位于今天淮滨县城东南15公里的期思镇,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公布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蒋国古城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500余米,东西长1700余米,墙基宽32米,城址残高约1-3米,最高处约8米。除北面靠期思河台地与城内地平基本相平已无城墙痕迹外,其余三面的古城墙遗址仍断断续续清晰可见,如今的期思镇坐落在古城西北隅。今天的期思镇不仅是3000年前西周蒋国的都城,也是楚相孙叔敖的故乡。期思镇政府院内仍保留着孙叔敖庙地遗址和明代的“重修孙公祠”残碑,在镇政府西侧不远就是孙叔敖墓地。

期思的历史是非常久远的,在文物保护调查中,我们通过对期思蒋国故城城墙剖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城墙底部分布有商代时期的文化包含物,这些包含物证实期思的古城墙就是建于西周时期。在蒋国故城内出土了大量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唐遗物俯拾即是。期思从公元前11世纪的蒋氏封国到唐初期思县地并人固始,在1600多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内,始终作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蒋国故城的东南形成了一个大面积的古墓葬区。这些墓葬从商周延至汉晋,规模宏伟封土高大,其中蒋国贵族墓葬占有一定的比例。据宜兴、睢阳、武岭等蒋氏家谱记载,蒋国始封之君,周公姬旦三子伯龄薨后就葬在封都万寿陵。因此,期思蒋国故城成为全球蒋姓华人朝思暮想的祭拜圣地。

期思的蒋城不但有着厚重的历史,而且还位于河南省“淮南草甸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兔子湖、方家湖、祁湖、月牙湖罗布四周,淮河、白露河、期思河环绕古城,自然环境优美。

蒋国是西周初年周王朝分封的同姓诸侯国。据《荀子·儒敏》说,西周初期分封了71国,姬姓宗国共封了53个,占全部封国的七分之五。其中蒋国就封在今淮滨县东南的期思镇,它与随、唐、蔡、项、沈、鲁等形成了防卫淮夷反叛的军事防线,这就是西周历史上有名的“成周封建”,“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也就是《左传》所说的“汉阳诸姬”。

关于蒋国的封建,《左传》记载:“凡蒋、邢、茅、胙,祭周公之胤也。”杜预注:“蒋在弋阳期思县,六国皆周公之支子,别封为国,共祖周公。”《汉书·地理志》期思县下颜师古注“故蒋国”。《水经注·淮水》载:“(淮水)又东北,过期思县北,县故蒋国,周公之后。” 《续汉书·郡国志》载:“汝南郡期思有蒋乡,古蒋国。”除史书之外地方志和蒋氏族谱对古蒋国的情况也有明确记载,如清乾隆《光州志》载:“期思城在(固始)县西北七十里,楚之下邑,周初为蒋国。”《睢阳蒋氏家谱》载:“按吾蒋姬姓也,周公第三子封蒋侯,……国在汝南期思,期思今为聚名,古蒋春秋名期思,又名寝丘,孙叔敖埋蛇处也,在今固始县西北七十里。”蒋介石在《武岭蒋氏家谱》序中写道:“其有史可证者,周初始封蒋国,后为期思邑,……即今河南固始县境(期思镇今属淮滨县)。”根据有关史料和众多蒋氏宗谱的记载,蒋国从公元前11世纪的成王分封,到蒋的23代孙姬简做蒋国国君时,为楚穆王所灭(公元前617年始见《左传》有期思公复遂的记载)。楚灭蒋后于蒋国故地建立期思邑,辖今淮滨、固始、商城及霍邱、寿县部分地区,并封复遂为期思邑第一任县公。秦朝期思属九江郡,西汉置期思县属汝南郡,东汉因之。到了南北朝期间,南朝梁在期思的张庄置安宁县,到了陈又在期思置边城郡,北魏仍置边城郡。到了隋朝,废边城郡为期思县属弋阳郡。唐朝初年,期思县废人固始降为集镇。新中国成立后建立淮滨县,期思划归淮滨县管辖。历史上的期思古城作为蒋国的国都近400年时间,从公元前617年的期思邑到公元618年唐王朝成立之时计算,期思古城又作为各朝代的县邑郡治长达1235年。悠久的历史为期思积淀了厚重的文化。

蒋姓以氏为姓,也是以国为姓。蒋姓是我国历史较为悠久的姓氏之一,约占当代中国总人口的0.48%,就全国来说,蒋姓总人口有600多万。一些蒋氏宗谱都认为“蒋氏郡望有三:日汝南、日乐安、日晋陵”。《汉书·郡国志》说:“汝南期思有蒋乡,故蒋国,蒋姓之得姓始,此凡氏蒋者,皆当以为望也。”所以蒋姓以汝南郡为望。蒋姓在汉晋以前多居于汝南郡和山东、山西一带,汉晋以后在江南各地迁徙发展。从蒋姓宗谱的记载来看,蒋姓的繁衍迁徙大致是:汉代杜陵蒋姓中有蒋球,字明瑾,是姬简的第10代孙,伯龄第33代孙,隐居于芒砀山下,成为当时社会名人。其后又有伯龄42代孙蒋满举孝廉官至淮南相、上党太尉、豫州刺史等职,他的儿子蒋万为弘农郡太守。蒋万生蒋诩,任西汉兖州刺史。蒋诩生二子均为太守,孙蒋晃,拜司徒,蒋晃之子蒋横东汉时官至大将军、太尉、封九江侯、逡遒侯,后来遭谗被害,九个儿子被迫逃往江南。皇帝醒悟后,便就地封蒋横的九个儿子为侯,这就是蒋姓族史中的“九子封侯”。他好像一棵大树,九子有如九条根扎向各地,使蒋氏子孙繁衍发展于江浙乃至全国大部分地区。

蒋姓在历史上名人辈出,除西汉蒋诩、东汉蒋横九子封侯外,三国时蜀汉有蒋琬,任蜀相,被诸葛亮称为“社稷之器”。北朝北魏有艺术家蒋少游累官前将军、将作大匠。唐代有蒋伸官至宰相,有传奇小说家蒋防。北宋有诗人蒋璨,南宋有词人蒋捷。明有农民起义军领袖蒋福成、画家蒋子成。清有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到近现代蒋氏名人登峰造极,民国有军事家蒋百里、蒋光鼐,有现代小说家蒋光慈,现代著名女作家蒋冰之就是丁玲、现代诗人蒋海澄就是艾青。当代有全国劳模蒋筑英、著名作家蒋子龙。尤其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二人,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

近年来,全国各地蒋氏族人纷纷来淮滨期思寻根,他们流连古城,拜祭先祖,受到了淮滨县期思镇的热情接待,寻根之旅充满了温暖。淮滨县委、县政府把蒋氏根亲文化资源的研究发掘和蒋国故城遗址的保护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由县委统战部牵头成立了“中华蒋氏祖根文化研究会”,开展对蒋氏文化的研究。2008年5月、2009年4月,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福建、云南、江西、安徽、湖南、湖北、河南、广西、黑龙江等十二省市的蒋氏宗亲代表在淮滨召开了两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恳亲大会”,代表们不仅拜祭了先祖,还就蒋国历史、蒋姓源流、蒋姓迁徙、蒋国文化遗产保护等学术专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期望编修《中国蒋氏家族总谱》,并努力创造条件在祖根地修建中华蒋氏总祠。淮滨县委、县政府对蒋氏文化的发掘研究工作十分支持,拨出专款用于蒋氏文化研究和蒋城万寿陵古墓葬区道路、祭拜广场及有关设施的建设。县文物主管部门正积极申报期思蒋国故城遗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还聘请有关专家对期思古城进行园林式规划,设计了蒋城公园、蒋氏宗祠、蒋氏陵园,方家湖湿地度假村等发展建设项目。由于县委、县政府的支持,淮滨在蒋氏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先后在《大河报》、《信阳日报》、《协商论坛》、《寻根》、《历史文化研究》等报刊上发表研究文章多篇,积极参加安徽、浙江、四川、河北、湖北等省的蒋氏文化研究交流,产生了很大影响,得到了全国各地蒋氏文化研究团体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古蒋国的神秘面纱在淮滨蒋氏文化研究者和全国蒋氏宗亲团体的共同努力之下,已被轻轻揭开,尘封的历史圣殿正敞开自己神圣的大门,欢迎它的朝拜者的到来。

P37-41

后记

经过编者和作者的共同努力,本征文集终于顺利编成。本书不但是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文化研究的心血结晶,对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使根亲文化研究更深入发展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南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宋丽萍为本书作序,中共淮滨县委、淮滨县人民政府对征文集的编纂出版十分重视。县委书记吴刚、代县长曾辉、县委常委方辉等领导亲自担任本书编委的主任、副主任,认真审定编纂工作方案,过问编辑过程中的具体事宜,邀请省内相关领导和知名学者、专家担任编委顾问,指导征文的评选与文稿的选编。

征文的评奖工作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教授、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尹全海教授负责主持。中国史志学会会员、副编审李德胜,中华诗词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淮滨蒋氏根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尤新峰,河南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张彦林等任评奖委员会委员参与征文评奖工作。评奖的对象主要是论文类文章,同时也兼顾到诗歌、散文和建议类文章。论文类文章评选的原则和标准是:紧扣主题,突显最新研究成果。共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21名。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篇幅有限,以至于有些优秀的文章未能收入本书,在此谨表歉意。

在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中,我们得到了淮滨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淮滨县教育体育局、淮滨县史志研究室的支持,淮滨县统计局也在本书的编辑审稿过程中提供了方便,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辑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编者

2012年3月5日

目录

蒋国历史地理问题考辨

蒋国历史与地理综考

源远流长——中华台湾蒋姓宗亲沿流向上追寻祖根

期思古城漫记

蒋——出自河南淮滨的姓

蒋城蒋国蒋姓

古蒋国地望尉氏说辨疑

西周蒋国与期思地理小考

探究蒋氏的起源、迁徙、发展

豫闽台蒋姓一家亲

蒋国·人物戍周的地位和作用

蒋姓渊源

蒋氏发源地与期思古蒋国

周蒋国和蒋姓源流考辨

中国姓氏文化简论

释《后汉书·郡国志》“期思有蒋乡,故蒋国”

在没有确凿证据之前,不要妄加定论“子姓蒋”

河南省蒋氏族源、迁徙、居住、发展考略

蒋氏族源考略

再论蒋氏祖籍

蒋、王、常姓渊源初探

浙中蒋氏郡望初探

儒家思想在安儒

宋濂与东阳蒋氏的情结

浅说琬公应是九侯中何人之后裔

论蒋国都城研究问题

论《中华蒋氏总谱》家谱修编原则

千锤百炼出版一部新《通谱》——寄语当代撰写全国《蒋氏通谱》者

蒋氏辞

淮滨,根情永远的地方(组诗)

谱系

回家——致中华蒋姓宗亲

蒋的子孙回来了——中华蒋氏期思祭祖所感

蒋氏礼赞

诗二首

抚摸祖先的根骨倾听历史的心音

寻根记

淮水悠悠蒋氏泱泱

触摸蒋氏根亲文化春天的大门——热烈祝贺“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

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

换一种方式扬名淮滨——关于打造“中华蒋氏祖根文化节”文化品牌的思考

强化根亲文化资源策划推介——打造“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金品牌

建立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网络宣传体系的建议

开发期思蒋氏文化旅游产业模式——期思蒋氏文化活动反思

征文评奖委员会

评奖结果

编后

序言

河南省滨淮县地处淮河中上游,豫皖两省交界处,南望大别山,北接黄淮大平原,境内沃野百里,河渠纵横,塘堰密布,洪河、闾河、白露河四面环绕,淮河干流横贯其中,享有“淮上江南”之美称。淮滨因淮河之滨而得名。

该县西周时为蒋国,战国时期为楚国期思邑,历史悠久,人文优越,是楚国名相孙叔敖的故里、中华蒋姓的起源地。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积聚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淀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思想和文化现象。

近年来,淮滨县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积极依托中华蒋氏根亲文化资源,主打两岸文化交流牌,先后举办了四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活动,在海内外及两岸蒋氏宗亲中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2011年,该县组织开展以“我的祖先我的根”为主题的“首届海峡两岸蒋氏论坛”征文活动,此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包括台湾地区蒋氏宗亲在内的海内外人士的高度关注和支持,共收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根亲文章70余篇。看着这些有质量的文稿,甚是欣慰。从作者情况看,既有大陆部分高校和专门从事根亲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台湾地区政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既有耄耋之年者,也有朝气蓬勃的新生一代。他们或用严谨的文笔追古溯今,旁征博引,阐述蒋氏源流和蒋氏文化的深刻内涵;或用生动的人物和事例,解读蒋氏文化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或以诗歌、散文的形式,抒发尊宗敬祖、慎终追远、爱国爱家的心志。活动“组委会”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对来搞进行了认真的评选,选出获奖作品若干,并集结成这本《我的祖先我的根——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优秀征文集》。该书即将付梓,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先生为本书欣然题辞;本书同时还收录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农工民主党中央原主席蒋正华,河南省人大副主任蒋笃运等领导的题辞。该书内容丰富,是一本研究中华蒋氏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对开展豫台两地文化交流,传承中华优秀的姓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河南与台湾血缘相亲、文缘相近、史缘相通,有着非常深厚而密不可分的历史渊源。希望各地充分利用当地的对台资源,积极开展豫台交流交往工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宋丽萍

2012年3月

内容推荐

王辉、张贵义主编的《我的祖先我的根——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优秀征文集》或用严谨的文笔追古溯今,旁征博引,阐述蒋氏源流和蒋氏文化的深刻内涵,或用生动的人物和事例,解读蒋氏文化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或以诗歌、散文的形式,抒发尊宗敬祖、慎终追远、爱国爱家的心志。《我的祖先我的根——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优秀征文集》是一部研究中华蒋氏文化不可多得的作品,对传承中华优秀的姓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编辑推荐

王辉、张贵义主编的《我的祖先我的根——首届海峡两岸蒋氏文化论坛暨第五届中华蒋氏淮滨寻根文化节优秀征文集》从作者情况看,既有大陆部分高校和专门从事根亲文化研究的知名专家学者,也有台湾地区政界、教育界的知名人士;既有耄耋之年者,也有朝气蓬勃的新生一代。

该书内容丰富,是一本研究中华蒋氏文化不可多得的文献,对开展豫台两地文化交流,传承中华优秀的姓氏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7:3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