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血胎?
血脂,顾名思义,就是血液中的脂肪,更确切地说,是血液中脂肪类物质的总称。这些物质包括胆固醇、甘油三酯、磷脂和非游离脂肪酸等,在正常情况下,它们是血液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胆固醇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肪,不仅存在于血液中,还存在人体的所有细胞中。在人体中,一方面,它可以转化成皮质醇激素、性激素及维生素等,参与体内正常的代谢;另一方面,它又是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维持细胞的通透性及正常代谢的功能。
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酸,在体内特殊酶的作用下,可分解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供给体内组织,是人体恒定的能量供给来源。
磷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脂肪的吸收、转运和储存有重要的作用。
非游离脂肪酸有多种形式,其中我们熟知的饱和脂肪酸可促进体内胆固醇的合成,不饱和脂肪酸则可以明显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水平。 血胎是如何运行的? 正如我们通常所见到的油脂一样,血脂也是不溶于水的,那么,这些脂类物质在血液中又是如何运行的呢?血液中的脂肪必须和一类特殊的蛋白质相结合,形成溶于水的复合物,才能在血液中进行输送,这类特殊的蛋白质就像运送货物的货车一样被称为载脂蛋白,而这种载脂蛋白与脂肪的复合物就叫做脂蛋白。换言之,脂蛋白就是血脂在血液中的存在和运输形式,具体来说,它可分为乳糜颗粒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中间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几大类。
乳糜颗粒蛋白(CM)是血液中颗粒最大的脂蛋白,由小肠合成,负责将食物中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从小肠转运到其他组织;是正常人饭后血浆混浊的原因,一般于食后6个小时可被清除,它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I.)由肝脏合成,负责将甘油三酯运送到外周组织,经酯酶水解后释放游离脂肪酸。
中问密度脂蛋白(IDL)由极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经酯酶水解后形成,是低密度脂蛋白的前体物质。
低密度脂蛋白(I。DL)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经酯酶水解后形成,是胆固醇的主要载体,血液中约60%的胆固醇存低密度脂蛋白内,它的主要功能是转运胆固醇到周围组织,与冠心病直接相关,被称为致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可通俗地理解为“坏”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HDL)由肝脏和小肠合成,负责将胆固醇从周围组织转运到肝脏进行代谢,扮演着运输队长和清洁工的角色,是心血管的保护因子,与冠心病呈负相关,又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性脂蛋白的美名,可通俗地理解为“好”胆固醇。
什么叫血胎异常?
血脂异常是指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浓度,包括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过高或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过低。既可表现为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单纯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表现为高胆固醇合并高甘泊三酯混合型血脂异常。
血胎异市有哪世类型?
血脂异常通常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升高,也泛指包括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在内的各种血脂异常。血脂异常的分类比较繁杂,按发病原因可分为继发性和原发性两大类。
继发性血脂异常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等引起的血脂异常,而肾功能衰竭、肝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原累积症、骨髓瘤、脂肪萎缩症、急性卟啉病等也可以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此外,8一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可能引起继发性血脂异常。继发性血脂异常是可以找到发病原因的,在治愈原发疾病或停止用药后,血脂可变为正常。
原发性血脂异常是指在排除上述原因后,仍然找不到原因者即可诊断为原发性血脂异常。它既包括了先天性基因缺陷所致的血脂异常,也包括了一部分原因不明的血脂异常。另一种分型方法是wH0根据血脂异常表型的分型,这种分类方法既繁琐又不实用,《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将其做了简化,提出了简易的临床分型,更便于操作。临床常采用简易分型法将血脂异常简单分为4类:
1.高胆固醇血症,血中胆固醇升高;
2.高甘油三酯血症,血中甘油三酯升高;
3.混合型血脂异常,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
4.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
由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的代谢途径、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及治疗方法均不同,因此必须区别对待。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