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经济学
所谓的经济学,在老百姓的眼里是一个深奥的话题,大家也想当然的以为只有教授学者们,对社会经济学进行专门的研究之后才能够理解,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在有意无意的运用着或多或少的经济学观点,来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可以这么说,人们的生活是无法脱离经济学而存在的。
经济学这个词语来源于希腊文,它的原意是家庭、家族、财产权,由于希腊实行农奴制,解决问题也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从字面上来看是指家族管理。因此,最初在希腊人眼里,仅仅研究家庭就足够了。但是现在的经济学就不再是这么简单。
现代经济学是不依赖于其他学科,可以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被经济学家认可的定义,因此若单给经济学下个定义,一定是个颇有争议性的问题。但是经济学家对于经济学却都有着共同的认识: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如何将有限或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最初使用“经济”一词的人是古希腊的哲学家——色诺芬。在中国的记载里,“经济”一词来源于“经世济民”,“经济”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国家如何管理财富、如何管理其他各种经济活动,也包含国家如何处理政治、法律、军事等各方面的问题。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的著作《经济学》中,对经济学给出了如下定义:“经济学或者政治经济学,研究人与人之间用货币或不用货币进行交换的种种有关活动。”“经济学研究人们如何进行抉择,以便使用稀缺的或有限的生产性资源,如土地、劳动、资本、技术等来生产各种商品,并把它们分配给不同的社会成员以供他们消费。”“经济学研究财富。”“经济学研究人们日常的生活,如何谋生和如何过得更快活。”“经济学研究人类如何组织他们的消费和生产的活动。”“经济学研究如何改善社会。”
概括起来,经济学作为一门经世济民的科学,不仅能解决我们生活中的经济问题,而且能使我们拥有智慧的经济头脑。
为什么要懂经济学
孔子曾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人之所以困惑,不开心就是因为对周遭的事情不了解。然而知者的第一层含义便是如此。像我们生活中,为什么钻石一点用没有,但价格却高于我们离不开的水;油价为何极速飙升;钱为何越来越不值钱等这些问题。只有了解经济学,才能为这一切找出答案,减少心中的困惑。
其实知者还有着第二含义“智者”,聪明有时候是多余的。人每天都在面对着不同的选择,有得必有失。聪明只能让你做出选择,但是无法明确的告诉你所做的选择就是对的。经济学是关于理性的人如何选择的学问,是一门让你分清事实背后并合理做出选择的智慧,也是一门指导我们正确的选择取舍,获得更大的快乐的学问。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改善,人们可以不断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和幸福,也因此,经济学的作用随之凸显出来。
作为一种另类社会科学,经济学它是一种形式上复杂,但是其道理、内涵,人人皆可以理解、体会和运用的学问。经济学的原理,既可以用复杂的模型表示,也可以通俗描述。了解经济学的道理。并不难,因为它不需要有良好的数学功底,只要有一颗年轻向上的心,只要愿意思考,便能够把经济学的道理搞明白。搞明白了经济学,对世界的理解层次也就有所提升,同时这也是经济学的智慧。
有人问:经济学能不能让人发财呢?说实话这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但经济学的道理,有助于人们合理的理财投资,避免过多的损失。
经济学对国家而言还有着更重的意义,亚当·斯密著作的《国富论》,推动了自由市场经济,为大英帝国的崛起提供了思想力量;凯恩斯建立了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拯救了资本主义世界;由于中国对经济学基本原理实行对外开放,积极改变了社会面貌,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经济学是一种良好的思维方式,有这种思维方式做引导,让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感。有了经济学的智慧,就更容易接近成功。
P4-6
学习经济学到底有什么用呢?是教我们怎样消费?还是教我们如何获得财富?这个问题就好像:“如果我们学习医学,为什么我们还会死去”一样。经济学是一种思维的方法和技巧,广泛而充分的解释了人类的经济行为和活动,能够教会你怎样思考,并能帮助你变得更加聪明。
经济学涉及现实生活中许多点点滴滴的细节,就像一盏指明灯,让你更清楚地找到自己的方向。虽然关于人类经济活动的研究从远古时候就有了,但经济学真正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至今也只有300年的时间。17世纪的亚当·斯密、威廉·配第爵士等人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它们根据现实世界的情况抽象出商品、价值、价格、货币这些经济学概念,所以经济学又被称作“社会物理学”。
客观的讲,经济学本身作为一门学科包含两个层次,一是简单的常识,二是复杂的术语。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就形成经济学的学科基本定义。同样,经济学的内涵也有深有浅:更为深邃的经济学是经济学家所要研究的。而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常识是为普通人熟知和必须掌握的,这些常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决定我们在生活中所做出的选择,帮我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可以这么说,经济学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本书定位于普及经济学常识,是一本向普通人介绍经济学常识的通俗读物,借助通俗的语言和蕴含生活哲理的情节故事,将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融会贯通于购物、人际关系、博弈、爱情、婚姻、经商这些生活要素之中,比如:为什么钻石比水贵?一夫一妻是如何用经济学分析的?门当户对和帕累托最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有钱人应该多消费?什么是“二八法则”和“犹太效应”?通过这些,把深涩、抽象的经济学原理还原为形象、具体的事理常规,一方面用以普及经济学常识;另一方面帮助读者把经济学原理自如的运用于生活之中,以此来提升日常生活的质量。经济学的实质就是我们生活本身,生活之于经济学,就像水之源、木之本,因此,当把经济学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时,就会发现,原来如在云端、只可仰望的学说,竟然如此平易近人。这恰是经济学最朴素的价值和意义,亦是本书所要实现的目标,希望读过本书的人都能发现知识给予我们生活的乐趣。
需要指出的是,书中为方便读者理解,根据相应章节内容列举了诸多经济学案例,这些案例都是在生活中普遍存在而又极具代表意义的生动故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诠释和解读引导读者去领略经济学的魅力,这是本书追寻的一个价值所在。
本书重点运用图画、表格等现代要素,生动形象的结合浅显易懂而又贴近生活的故事、案例,将经济学的概念和原理传达给读者,全新演绎了经济学这门古老而又创新的社会科学,从而使读者更为直观的理解、掌握经济学原理和规律,并将其运用于日常生活,用以提高自己对待财富、处理金钱、衡量利益的财富智商。这是本书最大的特色,相信会让读者耳目一新、获益匪浅。
日常生活中的经济现象纷繁复杂,其实,其规律和原理蕴于无形,本书会带你揭开那层神秘的面纱,看到庐山真面目。读完这本书以后,你就不会为“有些东西质量非常糟糕,却还有人争相购买,但是质量好的却无人问津,甚至在竞争中最终败下阵来”而百思不解;也不会为“有些东西降价后物超所值时销路不畅,但是把价格提到高得吓人时却备受追捧”而疑窦丛生;更不会再为“教科书上明明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可经济学家却号召人们消费”而低头沉思。走进超市,你就能够明白面包和牛奶的价值;打开电视,你就可以理解证券交易市场里的人头攒动;握手缔约,你就能够明了合同背后的权衡博弈;你会看懂硬币,会读懂股票,会觉得晨报里经济消息原来如此可爱。于是,“经济学”这三个字就不再与你有千里之遥,而成为你的朋友和助手,令你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经济学之于我们普通人的意义,未必就是让你成为经济天才,运筹帷幄决胜商场,而是让你在学习和进步中理性多一些,冲动少一些,智慧多一些,愚笨少一些;让你生活的计划性和条理性更有节奏感;让我们的工作、生活更幸福、更生动。基于这一宗旨,本书致力于帮助经济学初学者构建经济学学习的概念和轮廓,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知识,认识和了解经济学的基本规律,让普通民众懂得经济学——这些,便是编辑本书的初衷所在。
《图解经济学(全方位图解美绘版)》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现实的商业世界和经济政策,引导读者的兴趣,培养读者的经济学直觉和理解力。《图解经济学(全方位图解美绘版)》作者唐译强调经济学原理在当前经济事件中的应用,所选的实例更注重商业现实,同时以适宜的难度详细介绍了所有核心概念。
唐译编译的《图解经济学(全方位图解美绘版)》以非常清晰的主题结构,从宏观经济基础与长期经济增长、短期经济波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以及国际经济等方面阐述了经济学的原理。
为什么国内近年来有GDP增长与幸福指数不同步的说法?因为GDP增长并未包括闲暇的价值,也未包括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图解经济学(全方位图解美绘版)》就解答了这类宏观经济学问题。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现实的商业世界和经济政策。引导读者的兴趣,培养读者的经济学直觉和理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