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1集)(精)
分类 计算机-操作系统
作者 中华书局编辑部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写的《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1集)》收入了中华书局百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出版物的相关人员(员工、作者)在从业生涯中或图书出版过程中的经历、轶事、趣闻、掌故,如:陆费逵、舒新城、俞复、唐驼、梁启超、金兆梓等。一编在手,既是增广见闻、开拓视野的有益读物,又是反映中华书局百年历程中中坚力量、优秀图书的珍贵史料。

内容推荐

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一百年历程,数万种图书,构筑起中华学术文化的共同家园,而根植其间的,正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书人与书事、精神和情怀。为此,中华书局编辑部特别编选了《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这部系列文集,跟大家一起回望时光的斑斓,追怀先辈的风雅。

这部系列文集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

本书是《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1集)》,涉及人物有:陆费逵、舒新城、俞复、唐驼、梁启超、金兆梓等。

《岁月书香——百年中华的书人书事(1集)》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目录

中华书局二十年之回顾

陆费逵先生

陆费逵:坐言于教育,起行于书业

记俞复、唐驼二三事

同舟风雨话当年——忆舒新城先生

舒新城:治事深入社会,修己超脱社会

也谈张相和他的《诗词曲语辞汇释》

文明书局印刷所和聚珍仿宋印书局

高时显与丁辅之——《四部备要》辑校、监造人考

我所知道的中华人

解放前中华书局琐记

心潮逐浪忆华年

有关中华书局图书馆的情况

我的回忆

梁启超与中华书局

遗世独立御风而行——缅怀“中华书局之友”徐悲鸿

我在中华书局的日子

黎锦晖和《小朋友》及其他

我和中华书局

回顾五十年

我在中华书局的三十年

金兆梓先生传略

老《辞海》是怎样编成的

《辞海》的前前后后

《古今图书集成》影印经过

书札中的雪泥鸿迹——中华书局所藏向达致舒新城书札释读

书札中的文人与书局

试读章节

《辞海》是二十年代前中华书局开始创编的我国近代规模较大的一部古今汉语语词大词典,它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以常见为主,切合实用,引举书证溯源为主,供阅读一般古籍、语文教学和文史哲研究等使用。发轫于1915年,成书于1936年,发行四十余年来已遍及世界各国,学者称便。

1926—1929年我正在杭州西湖孤山文澜阁浙江省图书馆工作。那里环境幽静,景物宜人,且拥有成百万册古今中外的图籍书报,对探索各种学术与文史哲研究,提供予取予求左右逢源的方便。我以家境困难,遂辍高等学校学业,就职于该馆,既可图谋生计,又借以半工半读。于是从事文字语言古典文学研究,旁及金石考证与书法篆刻,先后凡四易寒暑。同时有机会获识当代学者如理学、佛学大师马一浮,老庄学、文字学者马叙伦,书法家张冷僧(宗祥)、褚礼堂,金石学者丁辅之,哲学家朱谦之等先生,给予不少的教益。并得丁辅之先生介绍参加西泠印社印学活动,成为西泠印社最早的社员之一。

1928年冬,《辞海》主编舒新城先生从南京迁杭州,择地西湖湖滨西大街长颐里,再度从事编辑这部词典(在南京时的情况不清楚),这是受中华书局委托,据称为期两年,为了加紧编书,以招聘方式充实编辑人员,我是在上述情况下被招考聘请担任这一艰巨工作的。当时初进编辑室,连我在内只不过十三四人,在这些人员中还包括图书室管理员、练习生等在内。仅就这样微薄的人力而能担负起庞大的“工程”,似乎是螳臂当车必不胜任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终由于词目过多,人手太少、条件又差、方法不够理想,仅仅完成极小一部分的单字、复词初稿。正如陆费总经理在《辞海》编印缘起中说:“新城觉原稿中已死之旧词太多,流行之新词太少,乃变更方针,删旧增新,然旧词有从前之字书类书可依据,新词则搜集异常困难,曾嘱同人遍读新书新报,开始时收获尚多,后来则增益甚少,尝有竟日不得一二词者……费时尤多。”这是事实。

为了继续编好这部汗牛充栋、浩如烟海的巨篇,非得改弦更张、从头做起不可了。舒新城先生经中华书局同意后,于1929年底决定将整个编辑部合并到上海中华书局编辑所,另立较完整的词典部。从这以后的工作,采用分类摊编,统一复核。大致分为语言、文字、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卫生、体育、医药、图书、地名、人名、地理、美术、佛学、哲学、工农业、军事、电信、交通、考古、音乐、地质等若干门。人员增加至三十人左右,商约各科专业人员会稿,所以每一条目完成,在原稿右上角签署不少姓的英文字母代号,就可以看出这一条目是经若干人的撰稿和复稿。也能看到审慎负责的过程,由于筚路蓝缕,不得不如此。

当时我的工作,比较复杂,有单字也有专稿,大抵复词占80%是旧词辑集。好在中华书局图书馆的庋藏是专供编辑人员使用,在当时仅次于东方图书馆,可以足够我们应用的。

通过几年的实践,使我认识到编纂词书的甘苦以及如何克服种种困难,予读者对这部书的内容信任与利用,这是我的初衷;同时也望今后读者还能指出它的错误与不足之处,以期来日中华书局能负起更大责任——创编一部《新百科全书》。

现在来谈谈我们是怎样编写这部几百万字的词书的,略举三点分述如下:

一、选词的过程。选词来源于古今中外新旧书籍报刊,先列条目,集思广益,决定取舍,旧词判断其生熟,删去死词;新词采集,去其重复。单字主要以《中华大字典》为蓝本,增减损益以常见常用为依据。初稿条目凡数十万条,经再三改删总计留定为十万条左右。

二、撰稿释义的分工。旧时的字书类书所收辞类,往往罗列诸家之说,少折衷归纳,读者每感无所适从,现于群言之中必一一分别它的异同,加以归纳类似,所以词目写成定稿,经常翻阅群书到数十种,然后下一定义。又如同一条目而兼含新旧各科之意义者,必合数人的原稿加以合并归纳或作综合解释或分义项标明,去其重复,合其异同,才能定稿。这样的大量工作,分工进行,然后集中,是经过很长时间审核决定的。

三、引证注重篇名。词目除采自原书的以外,兼取类书字书中的词目,然而它所引的书,多仅举书名而无篇章名,为了避免缪误的沿袭,同时可供读者检阅原书,就在书名下列举篇名,这是《辞海》一大特色。

总之《辞海》是部洋洋大观的工具书,没有谨严的编校态度是不能满足广大读者要求的,所以出版以来直到现在,还能取得读者信任而乐于使用它。因此我有在此回忆当时情况的必要,以下简述具有真实性。

P145-148

序言

百年岁月 一脉书香

岁月波澜,书香绵延。2012年,中华书局迎来了她的百年华诞,这是中华同人与广大作者、读者共同的节日。一百年历程,数万种图书,构筑起中华学术文化的共同家园,而根植其间的,正是那些世代相传的书人与书事、精神和情怀。为此,我们特别编选了这部系列文集,跟大家一起回望时光的斑斓,追怀先辈的风雅。

这部系列文集分为四集,所选文章大体以人物和事件的时代为序,以开创基业、建国之初、“文革”期间和改革开放四个历史阶段划分。选文的标准,侧重内容的可读性,增广见闻,以备故实,涉及书局变迁、转型等重大事件,以及那些跟书局休戚与共的作者、编辑,那些图书、刊物背后的故事。限于篇幅,总体而言,选文详远略近;部分文章采用了节选的方式,在不影响文义的前提下做了必要的技术处理。还有一些偏重学术、兼具书评性的文章,此次未能收录,将另外编选刊行。所选文章因为写作或发表于不同年代,叙事或欠完整,语境容有差异,我们尽可能保留了原文写作时问,附注文章出处,供读者参考。

历史的印迹,在我们的脚下延伸。这部小书,只是百年中华一路前行的一个侧影,愿这百年岁月,一脉书香,常驻心间。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2年2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4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