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吴梦起编著的《隋唐新传》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隋唐两朝的历史,讲述了隋唐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千年演义(陏唐新传)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吴梦起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吴梦起编著的《隋唐新传》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隋唐两朝的历史,讲述了隋唐时期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内容推荐 吴梦起编著的《隋唐新传》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隋唐两朝的历史。自581年杨坚篡北周至907年朱温篡唐,共326年。《隋唐新传》中描写了杨坚、杨广、翟让、李密、窦建德、李渊、李世民、魏征、武则天、文成公主、玄奘、李隆基、杨玉环、安禄山、李白、杜甫、柳宗元、刘禹锡、白居易、鉴真、黄巢等五十几个重要历史人物和瓦岗军起义、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安史之乱、牛李党争和甘露之变等重要历史事件,对两朝的历史做了比较全面、正确的叙述和评价。 目录 序言 前言 再版说明(一) 再版说明(二) 第一回 移周祚杨坚即帝位 择吉地宇文建新都 第二回 陈后主昏庸恋酒色 隋文帝积虑图南征 第三回 率水师杨戚战狼尾 越天堑韩贺破建康 第四回 庆胜利文帝大封赏 役丁夫杨素造离宫 第五回 皇后奇妒宫女遇害 君王猜疑大臣遭殃 第六回 装假象杨广当太子 耍阴谋杨素害蜀王 第七回 弑父杀兄天良丧尽 蒸母囚弟灭绝人伦 第八回 大运河蜿蜒两千里 赵州桥水上架彩虹 第九回 抗虐政农民齐造反 征高丽隋军初丧师 第十回 反暴君杨玄感起兵 计未售李玄邃遭擒 第十一回 罗士信单骑闯战阵 李世民妙计退敌兵 第十二回 李玄邃聚义瓦岗寨 张须陀兵败金堤关 第十三回 晋阳宫裴寂施巧计 太原郡李渊反朝廷 第十四回 遭夹击隋军失霍邑 分两路唐兵下长安 第十五回 骁果造反杨广殒殂 照搬故事李渊登基 第十六回 北上魏郡化及亡命 西奔长安李密途穷 第十七回 浅水原刘文静败绩 折墉城薛仁果投降 第十八回 李玄邃中伏熊耳山 刘武周轻取晋阳城 第十九回 宋金刚阻军滞柏壁 李世民挥师定河东 第二十回 血战虎牢夏王被俘 兵围洛阳郑帝迫降 第二十一回 保储位李建成用计 兴义兵刘黑闼丧身 第二十二回 玄武门三兄弟交火 显德殿两父子换班 第二十三回 历尽艰辛玄奘西去 遍游天竺唐僧取经 第二十四回 应亲事公主难使者 婚大国赞普迎新娘 第二十五回 出奇兵李靖破颉利 敢直言魏征谏太宗 第二十六回 谈明暗诤臣论治道 信兆卜皇帝杀无辜 第二十七回 武才人削发感业寺 王皇后遭陷太极宫 第二十八回 独霸大内后妃遇害 垄断朝廷重臣丧生 第二十九回 滕王阁妙文流万古 长安狱蝉鸣寄心声 第三十回 悲切切苦吟《黄台曲》 气昂昂壮书《讨武檄》 第三十一回 拜洛水上天授宝石 立太子女皇费心机 第三十二回 上阳宫忆往昔功过 无字碑任后人评说 第三十三回 韦皇后专权弑君主 李隆基率兵肃宫廷 第三十四回 聚后宫皇子情义重 画旗亭诗人比高低 第三十五回 口蜜腹剑奸相专政 回眸一笑艳妃人宫 第三十六回 沉香亭“谪仙”赋新作 古吹台“三贤”吊禹王 第三十七回 命途坎坷十年困守 传播友谊六渡东瀛 第三十八回 闻鼙鼓帝妃惊噩梦 忍饥饿壮士殉孤城 第三十九回 哥舒翰遇伏灵宝原 杨玉环遭缢马嵬坡 第四十回 大明宫上皇思妃子 凝碧池乐工摔琵琶 第四十一回 乘乱割据永王东巡 借兵回 纥收复两京 第四十二回 郭子仪单骑退敌寇 段秀实独身闯军营 第四十三回 乱军拥立朱泄称帝 平叛功成李晟释兵 第四十四回 叹暴政赋伤《卖炭翁》 刺新贵诗讽“看桃花” 第四十五回 治柳州刺史行德政 征淮西官军屡无功 第四十六回 丁虞候计破文城栅 李常侍雪夜下蔡州 第四十七回 争权势宦官弑君主 掌神策太监立皇帝 第四十八回 拒诓骗戍卒返故里 抗榷敛盐贩举义旗 第四十九回 战略转移行程万里 株守长安功败垂成 第五十回 军阀纷争皇帝亡命 后梁代唐结束全书 试读章节 第二回 陈后主昏庸恋酒色 隋文帝积虑图南征 那濒临大江的建康城,自东吴在此建都以来,历经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到南陈已是第六朝的古都了。经过历朝的建设,自然有了相当的规模。皇宫里殿堂巍峨,台阁高耸,还有那假山怪石,奇花异树,点缀得这儿仿佛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世界。但陈后主陈叔宝还不满足,于他当皇帝的第二年——至德二年,又在皇宫里建起了三座高几十丈的高阁。三阁绵延相连,有房屋数十间。所有门窗、墙壁、悬楣、栏杆等,全用名贵的沉檀木制造。微风吹来,香闻数里。阁内四处饰满金玉,夹杂着珠翠琼瑶。每到夜间,珠灯高悬,烛光与珠光交相辉映,似乎比神仙居住的世界还要更胜一筹。至于室内的宝床、宝帐以及华丽的服饰陈设等,更是人间难以见到的了。 陈叔宝建这三阁,主要是为了安置他的宠妃张丽华。说起张丽华,她出身于军人家庭,人宫之后,做了龚贵嫔的侍儿。有一天陈叔宝在龚贵嫔的宫里看见一个披着长发的宫女。仔细端详,只见她发长七尺,其光可鉴,而且举止从容,袅娜多姿。特别是她的那双眼睛,顾盼之间,似乎有光彩流出。陈叔宝一下子就被她迷住了,立刻携回宫去,封为贵妃。当时南陈宫中后妃的地位,皇后自然最高,依次便是贵妃、贵嫔、贵姬,号为“三夫人”。那张丽华本是侍儿,却一下子便升作贵妃,地位仅次于沈皇后,可见陈后主对她是如何宠幸了。待到三阁建起,后主自居临春阁,让张贵妃在结绮阁居住,还有一座望仙阁则由龚贵嫔和孔贵嫔合用。三阁有甬道可以互相往来。后主又把王、李二美人,张、薛二淑媛,袁昭仪、何婕妤、江惰容等宠姬(美人、淑媛、昭仪、婕妤、惰容等均是宫眷的称号)都召到阁中居住。还有些会点儿文学的宫人,则封为女学士,让她们侍宴。后主很少临朝,白天晚上都在阁中宴乐。那宰相仆射江总却也不亲政务,天天跟都官尚书孔范等十几名官员文士陪着皇帝饮酒宴乐。酒宴上也不管什么尊卑,皇帝还送这些官儿一个美称,叫“狎(xia霞)客”,以表示与他们的亲昵。 宴会多在后主居住的临春阁举行。大厅上转圈儿摆了许多几案,后主与张贵妃在正中一桌并肩坐了,两旁是其他妃嫔的座位。下面则是狎客们的坐席。桌上除了佳酿美酒和山珍海味之外,还放着纸墨笔砚。这陈后主乃是个有名的酒徒,酒量过人,喝起酒来简直像饮水一般。喝到高兴时,便亲自与孔范碰杯。孔范是个瘦老头,酒量不大,让皇上连灌了三杯,脚步也不稳了,说话舌头也大了。他怕在皇上面前失仪,急忙跪下给皇上磕头,哀求说:“皇上别再赐酒啦,小臣甘拜下风,皇上真是海量!” 江总在一旁凑趣说:“前朝刘伶作《酒德颂》,人夸天下第一酒徒。若是他生在今天,跟我们圣上比一比酒量,恐怕他也得甘拜下风!” “是的,是的!”狎客们一齐点头赞同。陈后主扬扬得意地抚着短须,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起来。他走回座位坐好,把酒杯一放,大声说:“现在饮酒暂停,众狎客和女学士们,每人写诗一首,以记今日的盛事。诗的题目就叫《临春乐》吧,写得好的有赏!” 官员们和几位女学士便构思起来。皇上赐的题目叫《临春乐》,自然是要记今日临春阁之乐了,于是这些人不约而同地把笔尖对准张贵妃描写起来。少不得使用上若干艳词绮语,把张丽华刻画成天上绝无、人间仅有的旷世美人儿。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写才能博得皇帝的欢心。大厅里一时静下来了,两廊下一直在吹弹的女乐工们也停止了演奏。只有某个狎客的低声吟哦或是某个女学士得句后的轻喜声,偶尔打破沉寂。不一会儿,一篇篇诗稿写出来了,由宫女们收集起来呈给皇帝。后主便与张丽华一同观看评比。张丽华见那些诗里除了写景的陈词滥调之外,几乎每篇都要把自己的美貌赞誉一番,忍不住用花手绢捂着小嘴“吃吃”地笑起来。后主自然更加高兴。他把女学士袁大舍写的一篇选为首篇,让宫女们为她披红,并当场赏给她宝珠一串。其余众人也都有赏赐。这时皇帝自己也高起兴来,他要亲自写诗一首。他乜斜着眼儿,捻着短须,摇头晃脑。苦苦思索。想出一句之后便念出来,让女学士袁大舍记在诗笺上。一首诗写成了,题名叫《玉树后庭花》,自然又是用花来比喻他心爱的美人张贵妃的了。狎客中有个中书舍人(中书省官员)沈客卿,懂得音律,当场把它谱成曲子。孔贵嫔拿去让女乐工师傅召集五百名宫女学唱。阁内则仍然继续饮酒作乐。过了一会儿,乐工师傅进来在孔贵嫔耳边讲了几句话。孔贵嫔便站起来对后主说:“启奏陛下,请允许臣妾把窗子打开,换换气吧!”后主挥挥手表示同意。这时宫女们把前边的窗扇全打开了,却听到从窗外传来了轻轻的丝竹声。接着,几百人的女声大合唱的声音响起来。后主仔细一听,原来宫女们唱的正是自己方才写的那首《玉树后庭花》。他这才知道孔贵嫔为什么要打开窗户。后主十分高兴,他踱到窗前,朝外看去。庭园里月光似水,映照着假山水池,奇花异卉,景色格外幽静。而在这山、水、花、石之间,或站或坐地布满了身穿白衣的宫女,一个个在曼声齐唱。陈后主禁不住连声叫好,吩咐“颁赏”! 这场欢宴从傍晚饮起,直到天色将明。陈后主见张贵妃有些累了,这才吩咐罢宴。 张丽华做了贵妃一年之后,便生了一个男孩,取名陈深。张贵妃性格柔顺,对宫人从来不疾言厉色。跟孔、龚等贵嫔关系也很好。就是那僻处后宫,不得皇帝喜爱的沈皇后,她有时也去省问,礼节不亏。张丽华更善于察言观色,皇帝的一言一行,她都用心琢磨,处处加以迎合。特别是她毫不嫉妒,如果发现有长得俊秀美丽的宫女,她便引荐给皇帝。她的这些做法,使后宫的人们对她都有好感,人人说她的好话。 陈后主贪恋酒色,很少临朝。有些国家大事,外廷官员不敢处理,仍然要向他请示。后主便指派了太监蔡脱儿、李喜度掌管这件事。这蔡、李两宦官水平不高,应对时往往有疏漏。有一次两太监又来禀事。后主倚着靠枕,张丽华坐在他的膝上,正在谈笑。两太监讲了半天,有些事情还是没说明白。张丽华便取过奏本,看了一遍之后,就有条有理地解析起来,竟然毫无遗漏。从此后主就常跟她商量政事。张丽华还收买一些宫人、太监作她的耳目,让他们多方探听消息,然后由她向皇帝报告。这样她就越发取得了后主的欢心。 P10-13 序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2010年9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