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北京散记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苏小白
出版社 沈阳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北京散记》作者苏小白以细致典雅之笔,描写了北京生活之种种,在怀旧情调的托衬下,娓娓道来对俗世生活的喜乐或眷恋,以及对人间苍生的一丝丝悲悯。

本书蘸着一管游子的乡愁,将故乡之情之景之人深情描摹,展现出一幅幅世俗风物画与其间的人性之美。

内容推荐

《北京散记》以细致典雅的笔触,描写了北京的风物美食。在怀旧情调的托衬下,娓娓道来对俗世生活的喜乐与对世间苍生的一丝丝悲悯。作者苏小白以解剖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我”,一次次地去感悟人生,体验生命的质感。

目录

序/胡少卿

北京春早

消夏记趣

京城秋好

北京的秋

北京的冬

北京的冬晚

京郊雪夜

北京的晨雨

北京的晚风

北京小吃

花市小吃

豆汁儿

涮羊肉

炒栗子

炒肝儿

点心

大白菜

闲游北京

单车逛京城

北京之旧游处

庙会

明城墙赏玩记

游潭柘寺

玉渊潭赏玩记

颐和园赏玩记

泡天坛

逛胡同

逛夜市

东晓市随笔

浮生纪事

养龟记

泡茶

听埙

赏樱花

夜读书

砭石链

珍珠瓶

内子绣

赏荷

扇子

五帧乡间图

含羞草

小站

小品八篇

春枝

散步

游园记

买书记

京郊拾逸

缥缃满床

风日漫谈

花市闲笔

新居试笔

闲笔京漂

北大杂笔

书斋名

美宅记

逗笔墨

午后读诗

午后茶话

闲笔山趣

十桩闲杂事

春日酒兴

苦夏的过法

秋雨窗下好读书

旧时的雨

冬日的午后时光

冬日行乐

过年放烟花

看花

养鱼

闻香

小睡

小爱好

西苑的那些夜

秋天赏画记

试读章节

京郊雪夜

北京当然是有雪的,一到冬天,会有那么两三场落雪可看。

然而,城里下雪虽然气势也有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固然有点夸张,“万斛珠玑天弃舍,长空撒下鸣鸳瓦”倒是真的常见到,只是一时因了人多车繁或高楼林立的缘故吧,积雪便不能赏。若是想要好好地领略一场故都的雪,需到京郊去。

那些年,腊月二十三一过,我便离开城住到京郊。

大窗户是天天揭开帘子的。好天儿时候,大太阳一整天就那么照着,屋子里暖和和的,正可以做几笔文章,或者长沙发上坐了,一边喝点茶,一边翻报纸,尽去度那闲散又有些慵懒的时光。当然,每每晌午是会自己做两个小菜,喝杯酒或吃一盘捏得小小的羊肉馅扁食,心里头有点期待。当然多数时候,是一边吃喝,一边去望到外面,有一两天过去,日头就那么一沉,云色转赭,我知道,天快要落雪了。

忽然,就有那么一片,飘过窗子。

不需去看,大雪只是先向我报到一下,接下来便会有一整天的长风怒号或者憋着劲儿的天色铁青。待黄昏,街灯亮时,大片大片雪花便一阵儿紧似一阵儿地赶来了。这时候,屋内是暗的,大窗玻璃外边的世界却是黄澄澄的,只在这昏黄街景下,淋着漫天雪花,像是邻家鸽房打开,白灿灿的鸽群飞来;也似窗外一株硕大花树,劲风一吹,花瓣堕落;更如洋洋洒洒之信件、前女友临去的泪花,只是那样垂落着,掉着。

我且去窗前,听不到雪落的声音,只见着雪的倩影眼前一闪便坠下去根本不见了,而昏惨惨的街灯下早已经白茫茫一片,滚珠散玉,似一弯白沙滩。一时间,我的房子浑若江中舟子,夜风狂吹,雪似浪花,飞沫溅玉。我且享受这飘摇江舟孤叟的乐趣。倏忽,风住了。大瓣大瓣的雪花直坠,像天上玉女剥落下的莲朵,地上积雪明显厚,偶尔一辆车缓缓过去,落下两道深深车辙,然而瞬间又被风雪掩没了去,平整如垠。街灯罩上也一律落满雪,像戴上棉帽子,只是间或有些雪末子掉下,和在昏黄的光里,一缕缕金,一线线银,兀将这夜色织得花团锦簇。夜却是静的,已经听得到雪落飒飒的声音。

这时,当然可以披衣下楼去的。

雪花,颇是轻柔,五角的六角的,打着旋儿在灯光里荡下来,伏在白白胖胖的积雪上去,宛如梅花没落于花海。嫩的雪,若一堆风情的梅;也若白白肥美的女子胴体,只是含着娇羞的淡晕,细腻的光耀得不敢用肉眼去偷窥。然而,她们早已满眼尽是。一时间,这满墙的宫娥,簇拥着你,牵衣粘衫,只溜着街边一路踩过去,尽去听她们娇娇呻吟。在这雪夜里,兀自走走,浑身都是要热的,也有些虚脱了去。还是顾自在檐下站一站,只见漫天雪,刹那找不见接吻的脸庞,纷纷且扬扬,跟着风,跟着光,一行匆急过一行流转到暗影了去,撇下轻轻的抽泣。这是群失恋的女子。凭谁皆不忍心那样的,我也背转了身朝大门外边走去。

雪,在大街,是豪放的,甚至有些狂野。

风吹过去,一团白,颇像迷局,然里边的雪花却是冷且硬的,棱角分明,如暗器,飞旋着刺来。大地上,跟着掀起一波儿接着一波儿的若浪潮般的飞雪,声如狼嗷。白的雪末,在远远的狂风里仿佛黑烟,直扑进更远的树林里去。一街两行的商铺大多大门紧闭,只余满大街的怒风挟带上雪片子,窜来窜去。忽然,我听到一片大雪压抑之下的吵闹声。举目望去,乱雪之中透出那家有亮灯的小酒馆子来。我也正想吃些酒肉的,便踱过去。风雪之中揭开帘子过去了。那小酒馆子原本是一对东北中年夫妻开的,这是我早就知道了的。夫妻二人正对着小服务员,那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着。这个小姑娘,原是这店老板娘的娘家侄女,也是我早就知晓了的。三人见了我进来,一愣神,夫妻二人皆笑了,那个小姑娘也抹去一把眼泪,转过身往里间走。“这小孩子,想家啦,闹着要回家过年!”店老板娘好像是要对我解释,我一笑,坐了,她就过来问我:“大兄弟,大雪天儿的,吃些炖肉喝两杯吧?”我答应了。店老板一听,喜滋滋地去往厨间做菜去。老板娘复又往常一样,落座于柜台后边,双肘交叠,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去瞧着电视,好像一切皆不曾发生。

外边的雪,似乎住了,透过窗子望过去,一片灰暗的明——那一年,那个小姑娘有没有回去家乡过年,其时我还真不大留意,现在忆来,猛然间心头一震,于那小姑娘家,一时间竞颇有些感同身受。

P29-32

序言

大燕子回来了吗

胡少卿

小白要出版散文集子,嘱我写序。

之前,我曾为他的诗集《洛杉矶寂寞的踏歌》做过一序,不想,他散文集要出版竟又找上门来,并且催要得还很急,这颇使我为难。一来,我现时的教务实在是太忙;二来家事也繁杂,本想推托了事,无奈小白说我懂他,只好勉为其难,胡说几句。

我说过,小白气质有一点像古代的风流才子,也说过,我究是不大知道他这十年间不断变更城市去定居的动因,现在细想,这二者或多或少是有联系的——他大概一直是在找寻适合他心目中那样生活状态的环境吧。我不知道他现在洛杉矶找到没有,但我看他的这一本散文集子,倒是在北京一直是过着这种悠闲的生活。

其实,人生路上的风景,太多、太美妙了。然而,现在都市里的人过日子多似在赛跑,披头散发、汗流浃背地往前冲往前赶,浑然不留意身边的树、天上的云、耳边的风了。没有时间,或者是没有心情去慢慢地欣赏大自然给予我们人类的恩赐,反而多的是一味地去改造、去破坏着大自然,并以此为荣耀。而小白多是不大愿意。他在北京那些年,我们来往并不大多,我也并不大明白平常日子他是如何过的。现在手中一册他写北京的散记,愈发坚定了我以前对他的评定。

苏小白小时候生活在乡下。我曾在他一篇文章中读到,是说他们那里乡下人家盖房子,总要在房檐下筑上三五个鸟巢的,一定要邀南来的大燕子,在家里居住。如果哪家院落里没有大燕子,是很丢人的事儿呢。文中有这样一段:“每到春来,我总要搬来大梯子,一格一格地爬上去,往大燕窝边丢几粒米或麦籽,然后,就坐在当院内的小凳子上,仰起头,看一行一行的大燕子,飞来飞去。我不敢动,甚至连眼都不敢眨,生怕不小心惊惹了那燕子不来我们家里,心中还一遍遍祈祷呢。如果有大燕子住在我们家了,祖母、妈妈和小妹,我们都很高兴,上工或放学回家的第一句话,总是互问:‘大燕子回来了吗?’”

然而,现今都市的生活,亲戚姐妹都会为争夺一点财产,大打出手,甚至走上法庭。小白也许真的就不能理解。但是,我们耳闻目睹的却经常是这类事情发生。人们都很忙、都很急、都很缺钱花。其实,人们已经够富有的了。买车子、满世界疯跑着玩、胡吃海喝,扯着嗓门大声高唱、看谁唱得响亮,似乎人人都变得很迟钝、很麻木,不用一些超强的刺激,就感受不到快乐了。这还是我们吗?这是真正理想的生活吗?我认为不是。过去年代我们有一些“生活家”,他们真正懂得生活的意义,比如吃些小吃,放风筝,喝各样酒,赏花和搞各种各样的风俗活动,将生活过得如诗如画,有滋有味。

也许基于上面的一些原因吧,小白就写着一点自己对人生对生活的一些理解或憧憬。

他的散文与时下的写法不大一样。读他的散文的读者,第一反应就是很有“五四”文学的味道。现代作家的作品是中国文学很好的发展,可文学到达当代就改变了——丢失了一些好的传统,难见优雅与文气。文学作品写旧些,语言与笔法中国些,我认为是好方向,并不是坏处。若以画论,你看齐白石的人物画,也有李士达的拙趣;看范曾的人物画,有梁疯子的简笔。画坛能做到承继传统,为什么文坛就必须“言必称希腊”呢?

小白的散文不大去表达思想,而多去抒发情感,表现生活。我听他说过,他喜欢周作人,而不大喜欢周树人;他也不大爱去充当哲学家,而只想好好去生活。所以,他的散文,只是他的生活;他一个时间段的散文,恰是他其时生活与情感的风向标——也许,以后他会变,这都是说不定的。在小白散文结集出版之际,就随便说以上一些话,是为序。

2016年11月写于北京

(胡少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文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博士,青年评论家)

书评(媒体评论)

他首先把自己扔进了文字里,以解剖的方式,以第一人称的“我”,一次次地去感悟人生,体验生命的质感。这样的文字离日子如此的近,又有如此的有沧浪之意,这就够了。

——河南省作协主席、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李佩甫

苏小白以细致典雅之笔,描写了北京生活之种种,在怀旧情调的托衬下,娓娓道来对俗世生活的喜乐或眷恋,以及对人间苍生的一丝丝悲悯。

——老舍文学奖获得者、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徐则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21:3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