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郎享伯编著的《民国风云》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民国的历史,讲述了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五千年演义(民国风云)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郎享伯 |
出版社 | 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五千年演义》是一套统一布局,分卷撰写,多卷合成的大型历史丛书,共计十八本,从炎黄传说写到五四运动,系统地反映了五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概貌。本套丛书采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用文学讲述历史的内容,文史结合,是一部好看的信史。 郎享伯编著的《民国风云》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民国的历史,讲述了民国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内容推荐 郎享伯编著的《民国风云》是大型历史丛书“五千年演义”的一部,写的是民国的历史,从孙中山组织中国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写起,到五四运动为止。详细描写了孙中山、黄兴、宋教仁、廖仲恺、秋瑾、袁世凯、段祺瑞、李大钊等重要历史人物和第一次广州起义、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洪宪帝制、张勋复辟、“二次革命”、“护法运动”、“新文化运动”等重大事件。《民国风云》写人叙事,形象鲜明,细腻生动,可读性强。 目录 序言 前言 再版说明(一) 再版说明(二) 第一回 下南洋孙文谋救国 赴欧洲蒙难伦敦城 第二回 写檄文邹容传不朽 建政党同盟会诞生 第三回 寻真理秋瑾东渡海 洒碧血女侠留英名 第四回 黄花岗烈士埋忠骨 同志军荣县建政权 第五回 宝善里硝烟冲天起 武昌城起义告成功 第六回 被胁迫黎元洪上任 遭毒手焦达峰牺牲 第七回 袁世凯洹上垂钩钓 黎元洪暗地送秋波 第八回 任总统孙中山宣誓 逼退位袁世凯逞能 第九回 缺粮饷北伐难持久 飞炸弹宫保吃虚惊 第十回 借刀计良弼丧性命 逊帝位隆裕放悲声 第十一回 办实业孙中山去国 争民权宋教仁捐躯 第十二回 劝下野孙中山通电 讨袁逆李烈钧兴师 第十三回 何海鸣投笔担重任 段祺瑞献计耍阴谋 第十四回 怀野心太和殿就职 遭失败革命党逃亡 第十五回 存分歧肝胆两相照 无忌惮泄露独夫心 第十六回 皇帝梦甘心卖中国 民族耻万众义填膺 第十七回 造舆论筹安会效力 假民意请愿团争功 第十八回 发宣言孙中山讨逆 接密电东北军兴师 第十九回 脱虎口巧设韬晦计 赴云南组成护国军 第二十回 洪宪帝丑剧终收场 老狐狸诡计夺天功 第二十一回 护约法孙文图再起 拒和约革命新纪元 试读章节 第一回 下南洋孙文谋救国 赴欧洲蒙难伦敦城 1894年10月的一天清晨,雾霭笼罩黄浦江。有一名青年疾步登上一艘停泊在江边的外国轮船。他中等身材,却显得挺拔魁梧,额头开阔,目光炯炯透着刚毅和自信。他,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闻名中外的伟大人物——孙中山。孙中山名文,字德明,号逸仙,1897年他去日本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那以后,孙中山这名字被人们叫开了。 此时的孙中山,已从香港英国人办的西医书院毕业两年。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最优异成绩领到教务长康德黎颁发的毕业证书,并接受书院授予的医科硕士学位。两年来,孙中山在澳门、广州等地行医。他以精良的医术救死扶伤;对生活困难的病人不仅免收诊金,而且赠送药品。一时之间,声名鹊起。 这是一艘美国商船,从上海转道日本,开往檀香山,一些白人和黑人水手正紧张地忙碌准备起航。孙中山凭栏眺望,浅灰色的天空下,透出上海外滩高大建筑的剪影,厚重的朝雾渐渐散开。 “当——当——当——”汇丰银行的大钟敲出了低沉而悠扬的巨响。听到钟声,孙中山禁不住心中一热,他将再次告别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到自己少年时读书的地方檀香山,去联络华侨,宣传革命。 同乡好友陆皓东为他饯行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了。孙中山不喜欢饮酒,不吃肉。陆皓东只烧了一尾鱼,配上几个素菜。陆皓东自己喝干了一杯酒对孙中山说:“逸仙,你常说医术救人,所济有限,‘医国’比‘医人’更为重要。真对极了。这两年,眼看着国家的痼疾日甚一日,今年7月,甲午中日开战,中国一败涂地,国人深感激愤,已经到了国家存亡的紧要关头了。” 孙中山微闭着眼睛,过了一会儿说:“献香(陆皓东的字)兄,以前我们太幼稚,竟会想到给李鸿章上书,把他看做是一位识时务的大员,他如能采纳我们的意见,或可挽救中国。唉!白费了。无异问道于盲Ⅱ阿。” 陆皓东对孙中山和他两个人在天津一起吃李鸿章闭门羹的事,总感到啼笑皆非。《上李鸿章书》长达八干言,是今年1月底孙中山专程回到家乡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闭门十多天草拟出来的。当时的孙中山还存有许多天真,幻想借助李鸿章来实现他的主张,以中国的人力和物力,参照欧美推行新法,不过20年,必能“驾欧洲而上之”呢。 陆皓东刚要接话,孙中山俯身同他耳语说:“唯今之计,只有推翻清王朝一途了。等我一到檀香山,会合那里有志之士,先成立组织,站稳脚跟,就图谋起事!” “好,逸仙兄,我等着你,等着你!”陆皓东和孙中山两人的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孙中山忽地想起17岁那年,他和陆皓东去翠亨村的村庙北极殿游玩,正碰上几位老年人虔诚地给神像叩头。他走上前去劝阻,说拜神像是迷信,老年人哪里听得进去;不听,好,他一下跳上了供桌,朝北极帝君一顿拳打脚踢。陆皓东也跟着跳上来一齐动手。泥块稀里哗啦从帝君身上脱落下来,露出稻草和木架子。这件事把全村的人都惊呆了,亵渎神灵,大逆不道,不得了呀!但他们毕竟是第一次显示了自己的力量! 孙中山把陆皓东的手握得更紧了,他说:“要救中国,要她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没有义无反顾、勇于献身的精神是不能成事的。现在就让我们着手吧!” “呜——”汽笛的一声长鸣,使孙中山从沉思中醒来,轮船已缓缓地开动。船开出黄浦江口,孙中山依然伫立在甲板上。此时,太阳已经从沉雾中脱出身来,瞬间,海和船都沐浴在金色的晨光之中。孙中山精神振作,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孙中山到了檀香山之后,靠着经商致富的哥哥孙眉的帮助,先后结识了二十多名关怀祖国命运的仁人志士,他们当中多是经营小商店和小农场的华侨,另有少数的工人、医生和会党(清末以反清为宗旨的一些带有原始形式的民间秘密组织)。 11月24日的下午,在火奴鲁鲁的一家美商银行。二十余名华侨齐集在华人经理何宽的客厅里,孙中山正在宣讲他亲手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人们都被孙中山那铿锵有力的话语所打动。“章程”尖锐地指出当时的险恶局势,猛烈地抨击清朝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还就经费、组织机构、议事制度以及吸收新会员等问题作出了规定。当每个人填写完一份入会盟书以后,孙中山首先起身离座,目光炯炯,神色庄重,举起右手。大家也都站起身来,走到客厅正中,一齐举起了右手,跟随着孙中山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二心,神明鉴察。”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在孙中山的倡导组织下建立起来了。兴中会第一次向中国苦难的人民发出了革命的号召。 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不久,会员发展到了一百二十多名。孙中山开始着手筹集军费,并组织兵操队,聘请一位丹麦人做教官,进行军事训练,准备回国举行反清武装起义。 1895年10月,在香港兴中会总机关,兴中会主要领导人召开武装起义前的最后一次会议。到会的人情绪热烈,盼望早一天起事。 “好!当年小刀会的刘丽川只有7个人就拿下了上海,今天我们会员有上千人,还组织了广东各地巡防营水师,还有会党、‘绿林好汉足有三干多人,还怕他两广总督谭钟麟吗?只要我们抢先攻占总督署,使全城无发号施令之人,起义成功就有了希望。”陈少白满怀信心地说。他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孙中山。他也是孙中山的同乡好友,四年前是孙中山帮他转学去香港西医书院的。 孙中山微微点头示意,身边的陆皓东急忙从皮包里掏出一方绣制的旗帜,将旗在桌上摊开。蓝色旗帜中央绣的是一轮白日,四周是十个角。只听陆皓东庄严地说:“这面旗是我先画个草样,逸仙和大家都同意的,青天白日象征着我们要争得一个平等、自由、博爱的共和国,这十个角,是说东、西、南、北、中、汉、满、蒙、回、藏要众志成城团结在共和之下。我们要把她作为我们革命的旗帜,起义当天,把这面大旗插到总督署屋顶上!” 孙中山站起身来,他半年前从檀香山潜回香港,多少个日日夜夜的辛劳,现在,人见瘦了,那目光分外显出神来,他用低沉的声音宣布:“重阳节举行广州起义。” P1-5 序言 我于1986年开始参加工作算起,至今已经过了24年的时间了,一直从事着中学历史教学工作。故而,要说到给广大的青少年们推荐历史读物,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的。因此,值此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约我在工作之余,抽出一点儿时间为他们即将全新再版的“镇社之宝”——大型丛书“五千年演义”写序之机,我便欣然提笔。 大凡学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是一门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正是因为如此,历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过去性:发生了,就永远成为过去,不能重复。换句话说,我们所知道的历史,实际上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的认识,即历史学家对人类过去的回忆和思考。我们由此也可以看出,历史学具有主观性的特点,历史学不可能把自己的价值定位在追求描述历史的真实性上。这就引出了下面的一句话:“历史有什么用?”年鉴学派史学大师布洛赫曾遭到其幼子此般的质问。 对于一般人而言,不管你学习的是什么,都会有上述这样的想法。因为,任何学科面向的,都应该是未来,而不是过去——历史学科当然也不例外。正是基于此种考虑,有的朋友就会觉得,历史一点儿用处没有,因为它不能给非常现实的我们带来任何物质财富。 但我不这么看。对我来说,历史非常有用,因为它能给我们带来任何我们想要的东西——借用一千多年前的宋真宗在他的《励学篇》中的话说,就是:“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您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证据嘛,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我纪连海本人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您想啊,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人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组能找到我么?即使人家一不留神发了昏,找到了我,我能够挑起这副担子么?我能够取得“百家讲坛”栏目开播九年来无人能及的0.69%的收视率么?换句话说,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能有我今天的成就么?如果不是我本人多年沉浸于历史学科的研讨,您能知道我是谁么?现在的问题在于: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依我看,差距就在于你在学习历史的时候,是否遵从了新中国的开国领袖毛泽东在几十年前所说的非常精辟的“认真”二字。中国有句古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话说到了这儿,很自然的就会有个问题:应该看些什么样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呢?“五千年演义”这套书,在它刚刚出版的时候,我就看过,当时就觉得不错。这次又经认真修改后再版,质量更加精良,是一套水平较高、值得推荐的青少年通俗历史读物。当然,这只是我的一点儿浅见,您的感觉如何呢?看了,就知道我所言不虚了。 纪连海 2010年9月27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