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其实没那么糟(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彭瑶
出版社 安徽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因为疼痛,所以成长;因为伤心,所以坚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过往不心伤。今天的80后渐渐“奔3”,他们开始怀念,开始懂得人生。《其实没那么糟(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作者彭瑶正是将代表着中国数千万80后所共有的成长故事,通过画笔描绘出来、讲述出来。而作者那段与众不同的经历,却也是我们人生故事中要学会品尝的一颗怪味糖果。

“筷子兄弟”肖央倾情作序!藏人文化网CEO 旺秀才丹鼎力推荐!

生活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好起来,因为它无法更坏。

低着头的向日葵也能闻到阳光的味道。

内容推荐

《其实没那么糟(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讲述的是一个80后女孩从无奈、迷失的内心挣扎到成为正能量的化身的探索过程。现实很强悍,内心强大才是王道。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她遇到了我们常会遇到的现实问题和精神压力。但作者彭瑶以极富个性化的语言和令人无法抗拒的图画作品,“内牛满面”地回顾了80后共有的美好童年和她那段与众不同的抑郁灰色印迹。

《其实没那么糟(那些和抑郁相处的日子)》中的文字是真实、朴素、直接的,作者的画作也是有力奔放、风格多样的。全书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一种持之以恒的希望和信心。可以说,本书是目前同类题材作品中,第一本以图画的方式来表达80后无奈的生活状况和生存压力的。

目录

代序 最感性的倾诉

自序

第一章 抢夺自己的喜悦和信心

第二章 从小就是笑点低

第三章 怕犯错,所以很乖

第四章 彩色时光

第五章 “马尔代夫”有火炕

第六章 一路走,一路丢

第七章 崩得最高的烟花

第八章 选择记忆

第九章 我恋爱了

第十章 抑郁第一年

第十一章 我很擅长惹怒别人

第十二章 蜕变

第十三章 出发

第十四章 复发妄想

第十五章 走进生活,瞬间长大

后记

试读章节

第二章 从小就是笑点低

我是怎么“进化”成这样的?我的成长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的意识总会带我回到过去,然而这部关于过去的电影十分顽皮:我把它关掉,它自己会打开,我忍痛将它打开,它又出重拳偷袭我,令我万分恐惧。我到底在怕什么?直面它又能怎样?

意识无法停留在现在,一幕幕过往使劲往我眼前钻。

将爸妈平时不经意提起的过往,以及我断层的记忆串起来,就像看一部MV,看得我热泪盈眶,因为此时的爸妈已经老了太多太多了。

我知道那些回不去的记忆、走远的青春叫过去。

我的童年是在一个如“桃花源记”般的仙境里度过的,每每和父母提起那里,都会在怀念里深深向往,可过去竟如此遥远。那是一个被农田围绕的小郊区,地图上是找不到的。一条不长的路,一头儿是厂里给盖的住房,另一头就是工厂,四周则是简单的平房和肥沃的大地。

隔开工厂与住房的是铁轨。火车是这里的霸王龙,只要它想通过,大家都要在两旁候着他过去,还得拉扯住孩子。

霸王龙飞速划过的间隙,被对面候驾的人影填满了。人影、闪亮的车窗、火车里的人,交错相遇后迅速闪过,大家便开始涌动。若赶上火车停在那儿待发,大家便冒险从间隙中穿过,有时钻过去,有时翻过去。孩子们总是害怕,因为个子小,翻过去时会先被大人抱到车厢连接处的铁管上,等大人钻过去后再转回身抱起孩子。孩子就怕来不及被抱走而留在火车上,怕被火车带走,也许是怕离别、怕死、怕……

这便是我童年印象最深的场景。

有一次,我们这条路上还出现了一个骑驴飞奔的年轻人,速度很快,就像阿凡提消失在一溜烟儿中一样,我讶异了半天没回过神儿。我喜欢把路口的小桥栏杆当望远镜,那架有股铁锈味还偶尔有蜘蛛网的望远镜,望到的总是天。看到偶尔被风吹起的塑料袋在空中曼舞,我也会惊喜半天,可换作现在,即使给我一副高倍望远镜,我也不会有一丝惊喜和满足。

邻居们和父母都在同一个工厂上班,吃的是集体大食堂,住的是厂里分的宿舍楼。学校、幼儿园也都是厂办的,免费去。大家因条件相仿,也没啥可攀比的。上班时在一起,下班后就堆在桥头闲聊,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亲切、温暖。谁家有点事大家都知道,小孩子们也常常串门子,无话不说。真如那《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样。

一个供销社,卖着无奇的日用品,一开板儿就是浓浓的酱油香、白面雾。爸爸常带我去打酱油,棕色的酱油从大铁桶里舀出来,再用漏斗灌进瓶子里,看着都觉得是个很了不起的技术活,也觉得很神奇!

由此,我小时最爱玩儿的游戏就是模仿店老板打酱油。准备一盆水,假装是酱油,从妈妈那儿收集来的空化妆品瓶儿是顾客自家盛酱油的酱油瓶,整齐地摆在一旁后,拿出我心爱的劳动工具——爸爸用筷子和药瓶做的提漏,有模有样地去盆里“打酱油”,玩上一两个小时也不觉得腻歪,特别专注,妈妈叫我吃饭我都会吓一激灵。

老董家小卖部很知名,店家将房子临街那面开了个窗户,窗框是蓝色的,红油漆涂抹着大字“小卖店”。这是我们这儿唯一一家“百货公司”,也是我们的“圣地”——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家是开小卖店的。

我们原是住在平房里的,后来和妈妈的同事换了楼房住,与另一户共用一个厨房。

家很小,快乐总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膨胀。家里只有一个屋子,饭桌在哪儿哪儿就是餐厅,挤上桌子、床、简单的家具后,屋里就没多少地方可以活动了。我常在屋里打开雨伞,圈出属于我自己的单间儿。爸爸喜欢养鱼,所以家里有很多大鱼缸,里面游着各种各样的鱼,每天早上起床伴随着爵士乐、流行音乐,望着爸爸换水,来来回回的,很像梦境。

我记得有一种鱼叫老头鱼,额头很大,我很喜欢它。它死的时候我哭得十分伤心。小时候,分不清什么人类和动物,甚至是无生命的,只要曾陪伴,就日久生情。我常掉进鱼缸里,就是看着看着大头向下摘进去了,妈妈很慌张,爸爸淡定地直接把我双脚一拎,立刻回到地上。印象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我穿着拖鞋靠墙站着,满地都是水,爸爸用嘴吸进小鱼,再吐回鱼缸里,因为怕弄伤它……

爸妈积攒了很久的钱,终于换回一台18英寸梅花牌黑白电视机,这份拥有来之不易,所以更显珍贵。我记得它是橙色的外壳儿,调台时把旋钮一转,动静特别大,啪啪啪啪的。浅灰色的雪花儿比频道多,好像只能搜出三个频道,中央一套、三套和辽宁一套。

P11-16

序言

最感性的倾诉

刚刚看完一本久石让的书,他认为所有艺术家中最感性的就是画家。电影、音乐、文学这些有时间长度的艺术作品需要更多的逻辑思维,而画家则需要把片段的感受放大和固定下来。作为既学过画画,又在做电影并且是一个业余歌手的我,对老先生的看法深以为是。画家确实是最感性的一类艺术家,如果一个人从少年时期便被培训成为一个画家,那会更加感性的不同常人,彭瑶显然就是这类人。

我跟彭瑶十五六岁就认识了,印象中彭瑶是一个每天有事没事就哈哈笑没心没肺的东北小女孩。我们同一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一个非常自由的艺术氛围里学习美术。想象着自己未来会成为一名画家,每天画画、看画展和阅览几乎全部门类的画册。这当然是一种好的经历,但今天看起来也有弊端——一部分我们当初怀着敬畏之心去学习和模仿的作品是灰色甚至黑暗的,画家本人心理状态是很极端的。比如悲伤的柯勒惠支、扭曲压抑的蒙克、疯狂的梵高、绝望的德国表现主义……那个年纪去学习这些东西的时候我想应该是需要一定的心理疏导的。因为缺乏心理疏导,在我们那所学校,几乎各个班都会出现因为几个心理出问题休学甚至退学的学生。但这个时候我又发现了另一个现象,一些心理或情绪出现问题的同学,他们中一部分人的作品中开始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奇妙世界,如果说当时其他学生的作品只是停留在技巧的学习,那他们的作品真的称得上艺术品了,他们似乎一下子看世界有了一个不同的角度,也拥有了更多只有用画面才能够倾诉的情感。

在彭瑶抑郁症这段时间的这些画作里,我又看到了这种心的倾诉。我感受到她度过的那一个个难过、痛苦的日子,看到她内心的敏感、自卑、矛盾和抗争。那些情绪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或多或少的真实存在着,彭瑶用绘画把它们固定和放大了出来。让我们在她的作品中发现自己,接纳自己。这对观者来说,本身就是一定程度的治愈。

彭瑶的抑郁症不一定是因画画而起,但画画一定帮助了彭瑶走出阴影。最感动的是看到她近期的画作,变得明亮、单纯、快乐。那是一种失而复得的快乐,显得那样的坚实和美好。再见到彭瑶,她又变回我最初对她的印象——一个有事没事就哈哈笑的女孩。

“筷子兄弟”肖央

后记

今天:

入春已很久,刚刚冒着小雨穿着羽绒服骑自行车带一个学生回家,她家住在我家附近,今天她爸妈出差不能接她,她预约了我的“车”,一路闲聊着,很开心。再往前推,进办公室看见小田看一个征婚节目看得激动万分,男女主人公牵手,浪漫的红色桃心漂浮、涌现。

“我还沉浸在刚才浪漫男女主人公的世界里。”小田低着头,沉醉、憧憬。21岁的她这几天最烦心的事就是发型花了很多银子,弄得还不如意。

“你说我也会遇到这样浪漫的爱情吗?”小田问。

“会的。”我说。

“真的吗?”小田有些不相信。

我没有回答,凭我的经验,爱情开始的时候都会浪漫。可人生就是要自己去经历吧。

昨天:

二姐吵嚷着让双胞胎儿子赶快收拾东西回家,带着焦虑与愤怒,倚在门口和我感叹:“哎,生活啊。”

前天:

“告诉你个好消息,书号来了。”编辑小科说,一个为这本书付出很多的编辑。

我开心了一会儿,第一次写那么多字,终于变成一本书了。但很快就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嘿嘿。

大前天:

老老师的画技已到了如火纯情的阶段,却已近古稀。“我看你们都是小孩儿。”老爷子说。

“为什么?是因为您年长吗?”

“是啊,人老了,就会觉得别人都是孩子。”

“其实老有老的心态,也挺好啊,感觉不一样。”我说,“不想老也不行啊,就这么老了啊。”老爷子无奈的说。

就是这样,生活在继续,岁月在流逝,一切都是ING形式。想起老师的话:“珍重,珍惜!”而我却刚刚意识到、也正试着这样做。

周末,我又回姥姥家了,穿戴整齐、漂亮,家人看见我这个样子都很开心,因为我的改变他们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那种浓浓的亲情、那种被关爱的温暖在我心底荡漾着,但我无奈地瞥见了二姨夫的白发、二姨脸上的皱纹、舅舅的疲惫和舅妈的病衰。我多么想把时间停住啊,像孙悟空那样喊“定”,但我没有那个本事,只能尽力做一些让他们开心的小事情,与家人团团围坐在电视机旁,默默地感受着一切,也许只是帮二姨削个苹果。

姥姥的头发长了,越来越稀疏。我坐在那里看二姨一边给姥姥理发,一边劝慰她要想开。当我们扶着姥姥上楼时,我发现她蹒跚得像风中的蜡烛。当我茁壮,家人褪色,这是多么快乐而又忧伤的事啊。

抑郁症送给我一份珍贵的礼物,它教会我除了好心情,除了知足常乐,除了感恩,除了让身边的人开心,剩下的一切都不重要,都不必太计较。真的,比起好心情,比起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其他的都不算什么。

也许你很有钱,你有很多漂亮衣服,可你不会从心底大笑,你感受不到家人的温暖、朋友间的爱护,那怎能称为真的幸福呢?前几天,一个12岁的学生对我说:“我的好朋友去世了,在我7岁的时候;姥爷也去世了,在我11岁的时候。失去后才懂得珍惜的道理真是深刻,以前在很多书上看见过,觉得很俗,没什么,可直到经历过,才觉得真是那么回事。”

我也有同感,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失去,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我珍惜扶着姥姥上楼梯时握着姥姥手心的温暖,珍惜和爸爸妈妈刚刚一起去小河边儿散步的快乐。无论在哪里,只要珍惜,都弥足珍贵。

最后感谢出版社给我出版这本书的契机,感激编辑和对封皮犯强迫症的设计师,感激书里所有的人,谢谢我们彼此路过,谢谢读者肯花时间阅读我并不专业的文章。

谢谢。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0: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