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民间图腾禁忌/中国民俗文化丛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任骋
出版社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民间图腾禁忌/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编著者任骋。

一个人从在胎中孕育直到死去,甚至到死去很久很久,都始终处于民俗的环境中民俗像空气一样是人们须叟不能离开的,对于民众社会来说民俗又是沟通情感的纽带,是彼此认同的标志,是规范行为的准绳是维系群体团结的黏分剂,是世世代代捶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本书是《中国民俗文化丛书》之一,向您介绍了有关少民间图腾禁忌的内容。

内容推荐

《民间图腾禁忌/中国民俗文化丛书》编著者任骋。

《民间图腾禁忌/中国民俗文化丛书》内容提要:本书所谈及的“图腾”和“禁忌”,都是已经消失了很久很久的传统文化,是早期人类发展史上某个阶段上特有的文化概念。它们的本意,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保有,但却有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显示的隐示的、物质的非物质的等不同的“遗留”。本书希望把此类文化现象,以及关于它们的一般性研究的状况作一个概略的介绍。

目录

第一章 图腾  

 图腾是什么 图腾的概念  

 图腾与姓氏 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  

第二章 禁忌   

 图腾与禁忌 禁忌的概念   

 图腾的遗迹 乱伦禁忌   

 阴阳不分世理乱 性别禁忌   

 女人是祸水 不洁禁忌   

 男不露脐,女不露皮 裸露禁忌   

 伴君如伴虎 神圣禁忌   

 巫术的畏惧 发须禁忌   

 八字与属相 卜婚禁忌   

 坐花轿与红盖头 婚嫁禁忌   

 人不闹鬼闹 洞房禁忌   

 回娘家与不落夫家 回门禁忌   

 寡妇门前是非多 再婚禁忌  l

 别惊动胎神 怀孕禁忌   

 心到神知 孕妇禁忌   

 事关生死劫 分娩禁忌   

 冲犯与庇护 产婴禁忌   

 等级标识与防范联想 服饰禁忌   

 攻击与保护 文身禁忌   

 民以食为天 饮食禁忌    

 不能随便过瘾 烟酒茶禁忌    

 泰山石敢当 居住禁忌    

 祖道保平安 旅行禁忌    

 特殊的示敬方式 称谓禁忌    

 讨口彩,避祸灾 凶语禁忌    

 巧说话,为发财 讳语禁忌    

 寿衣与寿材 成殓禁忌    

 福佑及后人 葬埋禁忌    

 上坟烧纸与家庙祭祀 祭扫禁忌    

 腊八祭灶,年下来到 春节禁忌    

 祈佑风调雨顺 农时节令禁忌    

 避五毒谐趣 端午禁忌    

 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祭灶禁忌    

 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禁忌禳解    

后记

试读章节

女人是祸水/不洁禁忌

“禁忌”和“塔布”最相一致的地方就在于“不洁”的所指。其实“不洁”并不是指不洁净、不卫生,而是指“危险的”、“不圣洁的”、“会招致凶厄的”祸源。在中国,这种“不洁”的观念,一般会与死人、病人、有罪之人、不祥之人、女人相联系。其中最显著、最普遍的“不洁”,是加在了女人的头上。

赞美女人时用“美丽”,贬低女人时用“不洁”。欲望是男权的欲望,却要把欲望带来的恶果归罪于女人。这就是男权社会的现实。所谓血光之灾、经血之污还是轻的,诱惑人主(男人),丧家败国的责任才大着昵!纣王残暴,是因妲己;幽王烽火戏诸侯,是为褒姒。所以“昔桀、纣灭由妖妇,幽、厉乱在嬖妾。”(《三国志·吴书·陆凯传》)而国君的错失只在于“养殃”,罪在深受了女人的蛊惑,“耽于女乐,不顾国政,则亡国之祸也”(《韩非子·十过》)。男人不管有了什么过错,都可以赖在女人身上。生意赔,收成减,仗打败,国家亡,无不可归罪于女人,甚至连生孩子光生女的不生男的也怪罪女人。

光是做女人,就有了一个不洁的恶名,足以被排斥在学堂、科考、仕途、祭祀、饮宴、剧场等可以风光露脸的公共场所之外。这一禁忌明确限制女人的行动,要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还有“三从四德”、“妇德妇容”、“贞烈贤惠”等礼教,更是用品德作掩护,对妇女的行为加以禁忌束缚。如果敢不顺从,那就打骂、体罚,甚至“七出”、“沉潭”。

旧时,做女人不易,万幸没被溺毙来到世上,就开始备受冷眼鄙视。稍长即被施以裹脚酷刑(这也是中国的禁忌特产之一)。不能说笑,不能乱跑;不能求学,不能广交。好不容易该出嫁啦,还不知丈夫是个啥样子的人。包办婚、买卖婚、换亲婚,都是拿女人做交易,绝对禁忌本人直接参与。过了门,那些加在女人身上的禁忌就更多了。

怀孕后,禁忌更严。忌惊胎神,忌冲犯,不能吃这,不能说那,不能看,不能听,叫你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详见养育禁忌)。该分娩了,旧风俗禁忌产妇在原住处生产。东汉王充记述北方习俗说:“讳妇人乳子,以为不吉。将举吉事,入山林、远行、渡川泽者,皆不与之交通。乳子之家,亦忌恶之,丘墓庐道畔,逾月乃入,恶之甚也。”(《论衡·四讳篇》)可见此种禁忌由来已久。至今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藏、汉等许多民族中仍有遗存。哈尼、壮、苗、汉等民族中还有禁忌回娘家或到别人家分娩的习俗,有的说是怕带走了娘家的福气,影响了人家的子嗣,但更多的说法还是认为产妇“不洁”,恐有“血光之灾”。

不洁禁忌还涉及到“死人”、“罪犯”等,但最没有道理、最具荒蛮性的仍是“女人不洁”的观念。它体现了父系社会对母系社会的否定,然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它又是封建落后的象征。虽然,现在我们周围仍有一些这样的禁忌观念、习俗残存着,但男女平等的新风尚已经在起着重要的移风易俗的作用。我们已经看清了此类禁忌的弊病,那还能让它继续肆虐横行吗!

P30-P32

序言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此而来,这段话至少说明,我们的祖先向来对文化的重要性有十分清楚和极其深刻的理解。文化确乎是人之所以成为人、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根本标志。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从这个意义上也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动物。

从文化本身来说,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可以粗略地、也是相对地划分为两大分流,即所谓上层文化(或称高层文化、雅文化、精致文化……)和下层文化(或称基层文化、底层文化、低层文化、民间文化)。

民间文化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最古老的文化,因为它的根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发展的初始阶段;民间文化同时也是最年轻的文化,因为它仍然活生生地存在于人民的日常生活和口碑之中。民间文化还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基础,并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上层文化往往是对民间文化选择、改造和精致化的结果。

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中最富色彩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人类创造的一切艺术中,生命最活跃,涉及最广泛。它以古朴纯真的艺术手段,反映着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理想和追求。它的无数珍品,是当之无愧的美的典范。没有了它,人类将失去多少童真的回忆;没有了它,人类的爱祖国、爱家乡将会缺少多少实际可感的具体内容;没有了它,人类的欢乐、悲伤也将变得干枯而平淡;没有了它,人类将会失掉多少生活的甘美和幽默……

万家社区图书室援建和万家社区读书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战略举措。我们作为受到农民兄弟哺育和培养的知识界、文化界,有义务用学来的知识回报衣我食我的广大农村的父老乡亲,这不仅是我们的社会责任,也是我们的荣耀。

中国民俗学会在这项重要活动中,承担有关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约50种图书的撰写工作。我们组织了学养很高的包括大批教授、研究员在内的专家队伍,来完成此项写作任务。他们在相关领域里,学有所长,业有专攻,所有作者都以光荣志愿者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把相关的准确而丰富的知识,呈献给农民兄弟和城镇社区的读者。完成这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写作编书任务,是我们人生当中一件值得骄傲、值得自豪的事情。

中国民间文化是世世代代锤炼和传承的文化传统,其中凝聚着民族的性格、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真、善、美,是中华民族彼此认同的标志,是祖国同胞沟通情感的纽带。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急遽变化的时代在淘洗着传统的民间文化。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包括农民兄弟在内的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事,也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民间文化之花越开越鲜艳,为我们祖国、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一个永恒的春天。

后记

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一个没有间断的、历时发展至今的“这一端”,就其文化内容来看,有“新兴的”也有“传统的”。但这“新兴的”和“传统的”,是我们自己的分析,不过是一种眼光、一种看法而已。事实却是一个整体。因为,“新兴的”必然是在“传统”之上的“新”、“兴”,不能脱离传统,不能游离于传统之外;“传统的”也必然是伴随着“新兴”而“传”而“统”,不能没有发展、不能没有演变。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文化的整体中它们的关系是难以完全拆开的,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正是由于这一层认识,我们才希望从现在的社会生活中,发现那些已经消失了很久的传统文化的“残留物”,并且通过它们去寻找回来那些往日的传统文化的“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正是本书的宗旨。

本书所谈及的“图腾”和“禁忌”,都是已经消失了很久很久的传统文化,是早期人类发展史上某个阶段上特有的文化概念。它们的本意,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已经不再保有,但却有种种——有形的无形的、显示的隐示的、物质的非物质的等不同的“遗留”。我们的目的和希望就是想把此类文化现象,以及关于它们的一般性研究的状况作一个概略的介绍。这些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古老的传统文化一一原始文化的形态和内容也像我们从考古中和人类学资料中发现的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具有极高的认识价值。这样一些文化的碎片,可以折射出成千上万年以前我们祖先的生活形态,以及他们与现实生活的某种联系,这不是很有趣的事吗?这些文化上的千年瓜葛、万年牵扯,是可以从点滴的生活事象中窥测出来的,只不过我们没有特别地注意,或者没有集中起来谈罢了。实际上这些东西我们并不陌生,它就在我们身边。

现实生活是一个具有丰富蕴涵的宝藏,人民群众是这些宝藏的真正主人。我们希望这本小书能给千村万户的民间文化的守护者们带去一点茶余饭后的谈资。围绕这个话题,亲爱的读者一定有许多自己的生活体验要说,我们渴望着您的参与。只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我们的话题才能更丰富、更深入,我们的认知也才会更科学、更合理。

由于时间仓促、水平有限,本书的写作一定存在不少问题和失误,敬请批评指正。

任骋

2006.6.18于郑州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3: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