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鄢烈山集》收录了作者鄢烈山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鄢烈山集/中国杂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鄢烈山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最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 《鄢烈山集》收录了作者鄢烈山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内容推荐 《鄢烈山集》收录了作者鄢烈山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这里有最酣畅的文字、最勇敢的呐喊、最精粹的传承、最真挚的情感、最冷静的思考、最清醒的坚持……在这个纷扰多变的年代,我们选择读书悟道,寻找精神安顿之所。 《鄢烈山集》中的这些文章有事实、有根据、有分析、有理论、有文采、是非常优秀的杂文。 目录 假如祝英台做了母亲 论“我冤枉” 猴子与崇祯皇帝 唱情唱声君自知 颜斶博士如是说 哀陈伯达 孩子,你怎么会这样想 痴人说梦 哪朝哪代《纤夫的爱》 拒绝金庸 “波尔大哥”,永别了 学术与良心 续伊索寓言五则 高尚与卑鄙的组合 整顿坤纲 反刍《入关告谕》 “爱国贼” 杂文新概念:公民写作 “人”的挺立 “保护”中国男人 “建设性”是嘛玩艺儿? 贾樟柯论人权 权力痴呆症 地头蛇心态 王阿奶真的不简单 向阿卡耶夫致敬 唱不尽古今旷男怨 “服务”的权力与拒绝的权利 “贪生怕死”的权利 我怎么就不“震惊”? 坏的制度比坏的国王更坏 摆脱受害者心态 许三多是我们的“白日梦” 警觉自我感动 狗恶酒酸说“剩女” 同情小岗村已故书记沈浩的妻女 是自我意识,还是自我中心? “按闹分配”与剿抚传统 试读章节 猴子与崇祯皇帝 凡是挂“动物园”牌子的地方,展出的动物总有猴子。猴子虽不像熊猫、斑马那么稀奇,但最惹人喜欢。我儿子每回到动物园,总是在“猴山”旁逗留的时间最久。看它们攀援腾挪,看它们母子承欢,看它们举爪送食,看它们一本正经地捉虱子…… 有一回,看了好半天,儿子大惑不解地问我:“那两个猴子在自己身上找什么吃呀?没完没了地找!”我说是在捉虱子。儿子愈发莫名其妙了,问“捉狮子?”——他压根儿没有“虱子”的概念。我跟他解释,“虱子”是寄生在猴子身上的一种小动物,并借题发挥咋唬道:“你要不讲卫生,也会像猴子一样喂虱子的,痒死你!”儿子瞪着眼睛说我身上没毛它藏哪里?我告诉他藏在衣被和头发里,他说:“‘我把衣服被子都放到锅里煮,煮死它,再学和尚剃个光头!”我又给他出了几道难题,他把大人灭蚊灭鼠灭蟑螂的法子全搬来化解,我不得不承认那是可以战胜虱子的。 人,不愧是万物的灵长!即使是小孩子,其思维也比千年老猴精高明。猴子无论多么机敏聪慧,它们对付虱子就只有祖传的办法一个:“勤拿!”它们的思维只能及于一个个直观的虱子,而不能像人一样采取战略性的方略将虱子“一网打尽”,更想不到设法预防虱子,从根本上杜绝之。当然,人的思维功能的发挥是有前提的。拿灭虱子来说吧,首先他得恨虱子,誓不与之和平共处,若是以“扪虱而谈”为荣,借此笑傲王侯,或以“舍身饲虱”为仁,借此修德炼性,或抱着“虱多不痒,债多不愁”的态度得过且过,那就另当别论。 然而,细细想来,说人的思维远远高出猴子也未必尽然。有些事——比如说肃贪惩墨——很像灭虱子;有些人——比如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思维就跟猴子处于同一层面。 崇祯皇帝接手的是一个烂摊子,正所谓“民心如实炮,捻一点烈焰蔽天;国势似溃瓜,手一触流汁满地”。他下定决心重振朝纲,“忧勤惕励,殚心治理”,不可谓不卖力尽心,但每每“举措失当,制置乖方”。其所以然,与他的思维缺陷大有关系。以整顿吏治而言,他是够严厉的,一旦发现谁贪污受贿决不宽贷,即便是内阁首辅,也立即“着革职逮问”!可惜他就像猴子捉虱子一样,只知道抓到一个咬死一个。 有一回,“给事中”(七品言官)韩一良上了个“劝廉惩贪”的奏疏,“深当圣意”。崇祯以奏“大破情面,忠鲠可嘉”,拟破格擢用他为“右佥都御史、吏部尚书”。然而一召对崇祯就翻了脸。原来他并不重视“开之其源,导之有流”、的主张,硬是让韩一良指名道姓说出是何人在“交际”,何人曾纳贿,也就是说把他的建议书当了举报信!韩称他是援言官可以风闻奏事之例在泛论一般,竟惹得龙颜大怒。韩疏中曾恳切地以亲身经历作推断的依据,云:“臣素不爱钱,而钱自至,据臣两月内,辞却书帕已五百余金。以臣绝无交际之人而有此金,他可知矣。”崇祯又抓住这几句话厉声喝问:“此五百金何人所馈?”一良对:“臣有交际簿在。”崇祯追问姓名不舍,面叱不知所措的韩一良“显是肺肠大换!”官自然是升不成了,皇恩浩荡,“念及言官,姑饶这遭”,免于“拿问”! 这位“庄愍烈皇帝”当然是知道“正本清源”、“补苴罅漏”之类“提法”的,可事到临头就糊涂了,终于劳而无功,抱恨终天。就这位皇帝在明代中后期还算得上一个“励精图治”的明白主子呢!他本人也一向以圣主明君自诩,至死都不承认自己的治国方略有什么不妥当,上吊之前还挺委屈地书衣襟日:“皆诸臣误朕。” 可见人是多么容易堕人“沐猴而冠”的可悲境地而不自知! 【原载1990年7月22日《大公报》】 P7-9 序言 鄢烈山 刘成信先生约我参加“中国杂文百部”丛书,我很乐意,虽然知道自己的杂文离“思想倾向顺应历史潮流,艺术上有特色”的后一条相距甚远。 早期我的杂文写得比较从容,也比较讲究构思,题材则多是文史类,有点书卷气;渐渐地,时评味越来越浓,观点直率、用语直白,更重思维表达。 著文不必隐晦曲折,不必借古讽今,不必“含沙射影”,可以选择性地直抒胸臆,可以对事不对人地褒贬,可以毫不含糊地宣称立足于“普世价值”,应该承认这是巨大的社会进步,至少得承认互联网时代的写作有了技术性进步。我们的杂文,正是以百折不回的精神,为在中国建设民主政治、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多元文化做出了贡献。检阅旧文,我很惭愧,没有写出可以传诸后世的文化精品;可以欣慰的是,我参与了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进程——这本杂文选就是自我定位为一个共和国“公民”的我,用言说“参与”这个历史进程的见证。 中国的转型尚在艰难的行进中,在我开始杂文写作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提出的一些问题迄今没有解决,有的还更趋严重;有些观念(如保护人权、市场经济、尊重每个人的权利)理论上虽已是主流价值观,但现实中则是“潜规则”当道。所以,我们这些讲“常识”的杂文选本,还有编印发行的价值,我想。 自1984年开始写杂文与时评,二十八年来,顽强地表达我思我想,受过打压,到退休也没有得到关于1998年冬被撤销南方周末报社编委职务的解释;而更多地是得到各界师友和读者的鼓励——我在“南周”只能化名做编辑时,却得到了官方半官方的中国作协评选颁发的“鲁迅文学奖”,我不得不承认是作协的评委们对我的精神支持,不能不心怀感激,进而警惕自己非黑即白的两极思维。 1919年出生的何满子先生,“文革”后平反复出时,已是六十余岁,正是我现在的年纪。他晚年创作颇丰。我没有他深厚的学养,没有他丰富的生活经历,但我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样,生命不息,“杂文”不止。 2012年2月2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