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酷似《心灵鸡汤》但又特别针对教师、培训师和思考者编纂而成的书。全书共收录了77个故事,所有故事的终极意义都是希望启迪读者换一只眼睛看世界。将书中的故事根据自己的生活阅历转化成新的故事,同时学会打开心智,在生活中找寻自己的故事,主动而恰当地运用这些故事,身为教师的你就能站在更好的角度和学生交流,身为培训师的你就能找出更好的培训模式,甚至,身为学生的你就能写出更漂亮的作文………当然,最重要的是,你能学会很多奇妙的魔法,改变平凡无奇的生活。因此,本书堪称是为律师、心理辅导师、职业演说家、管理层、领导者、教师、培训师等人准备的必胜魔典。
本书共收录了77个故事,所有故事的终极意义都是希望启迪读者换一只眼睛看世界。
你可以在出现以下情况时运用本书中的故事:纯粹为了消遣;写作文时用来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让老师刮目相看;在某个需要你发言的场合里,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来开头;从不同的视角看待老婆(也有很大可能是老公)昨天晚上因为你又没有洗袜子而爆发的歇斯底里的情感宣泄;刺激一群人的食欲;(挑选那些可以在午餐时分用来炫耀的故事)觉得人生很无聊,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每次打开衣橱,都会产生可以穿越橱壁走向另一个时空的错觉;想找一个写书的借口;(要知道,现在写书这行当不仅时髦,而且可以发家致富)想找一个读书的借口;(尤其是当你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书的时候)想找一个买书的借口;(仔细算算,你一年买过一本书吗?)不过,最重要的是,你渴望改变!
影子大师
魔法师对弟子的培训几近尾声。不久,弟子将巡游世界,与那些希望了解人生秘笈的人们分享他的知识和才能。他心里不免萌生了阵阵不安。
他前往师傅那里问道:“师傅,不久我就得把您教给我的学问传达给其他人了。有时是成群的人,有时仅一人而已。如何才能进行成功的交流呢?如何才能最有效地将我的思想呈现给别人呢?”
“醒醒吧!”师傅毫不客气地回答。“你已经完全知晓这些。如果你能认识到优秀的交流者与糟糕的交流者之间的差异,你就有办法了解他们是如何取得各自的结果的。”
“师傅,我确实已经了解很多事情。我知道,通过发掘自己身上所具备的品质——这些品质为我所钦慕的那些展示者所有——我才能够提高现有的技能。我也知道,只要专心聆听外部世界的声音,外部世界亦可为我所用。但是,您是造诣颇高的交流者,我怎样才能习得您的经验呢?”
师傅思索片刻。“作为下一个领域学习的序曲,你不妨这样思考。首先,你现在已经感到紧张,胸口像有一头小鹿怦怦直跳,这是好的迹象。这表明你在意此事,而在意是至关重要的。你在意你自己,希望尽力做到最好。你在意你的听众,希望他们理解、欣赏和喜欢你与他们分享的东西并知道如何运用。其次,你在意你的素材,在意素材的内容与结构。你认为素材很重要:不仅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你在适当的时候加以运用时,这些素材对听众来说势必也很重要。”
“那我怎样才能驱走蹦跳的小鹿呢?”
魔法师苦笑了一下,说:“也许你应该学习古老的东方艺术——舞台飞行。”
“什么是舞台飞行,师傅?”
“舞台飞行嘛,”师傅笑意盈盈地说,“是让小鹿列队奔跑的艺术。”
师傅沉吟片刻,好给弟子时间来理解这个幽默,将他的内心感情与视觉形象联系起来。然后师傅接着说:“成功的交流与有效的展示可谓了不起的艺术,这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你在学徒期的下一个任务就是学习这门自我准备与自我控制的艺术。如果你注意力分散,不重视你的素材,不啻丧失探索的优势。关于这点,你必须师从影子大师,那是你师傅的师傅。”
“要上哪儿去找影子大师呢?”弟子问。
“或许就在你最想遇见他的地方吧。”魔法师回答。
就这样,天色将晚时分,弟子开始了他漫长的旅程,他要前往日落山谷的地方,他要前往影子最长最深的地方。他跋涉了三天,越过宽阔的平原,翻过绵延的山丘,穿过幽暗的深谷,趟过纵深的溪流,最后来到山脉壑口的日落之处,他在山石间翘首以待。
弟子等啊等,直到夜幕降临,他终于不敌睡意沉沉睡去。次日清晨醒来,他感到阳光刺眼,腰酸背痛。就在这时,他看到一双深蓝的眼睛,那双眼睛仿佛能透视他的心扉。
“醒醒吧!”影子大师说,“魔法师永远应该有备而来——即便是弟子也不例外。”
“是师傅让我来的,”弟子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师傅跟我说您会教我如何准备展示与交流。”
“我什么也教不了你,”影子大师粗暴地说,“但学习却是两码事。学习是你的责任,只有做好准备才能学得好。你准备好了吗?”
“我确实想学习这些东西。”
“假如你已集中思想,那就表明你确实想学了。从现在开始,请你待在这儿原地不动,凝神屏息,密切注视。” 还没等弟子想出点什么要说的话,影子大师已经离开了。他悄无声息地在露出地面的岩层与空地问走动,专心勘查地形。他仔细检查每块空地的自然状态,研究它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连接的。他分别记下易于到达和难以涉足的地方。终于,他仿佛下了什么决心,因为他停下脚步,不再勘查,只是静立在那里。
在弟子看来,影子大师似乎与他脚下的土地融为一体。他气沉丹田,上身一动不动,只有腹部一会儿鼓气一会儿吸气。但是,影子大师所在的空间仿佛全部充盈着他的气息,甚至四周的岩石也受到了影响。
有那么一会儿,影子大师纹丝不动,但弟子却觉得整个空间里影子大师无所不在。接着,影子大师将背上的背包——那里面装了几件他的行李——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块悬置的石头下面。他从口袋里掏出几个烟袋、人工制品和其他东西,和背包一起小心翼翼地放在看不见的地方。他脱下外套,这时弟子第一次看见大师那漂亮的战棍在晨曦中闪着微光。
直到这时,弟子才意识到影子大师所处的危险境地。敌人正从四面八方步步逼近。那是影子武士,共十六人,他们手持刀剑,目露凶光,一举一动都显露出对影子大师的敌意。
鸟儿不再吟唱,蚱蜢停止聒噪。战场上笼罩着紧张的气氛,空气仿佛都已凝固。影子大师看似全神贯注,其实全然不在意。弟子蹲伏在藏身之处,他觉得一场恶战就要开始了,于是又往下缩了缩身子。影子大师站在他选择的地方的中央。他非常平静放松,气沉丹田,岿然不动。片刻之后,他抬起右手,高举过头,仿佛从天上摘下什么。他慢慢放下右手,经过面前、胸前和腹部,最后停在肚脐下方三指的地方。
影子大师的呼吸越来越深,仿佛化身为一座雕塑,充满力量,令人心悸。弟子似乎觉得大师变成了一个神圣不可侵犯的人物。确实,他仿佛在地上飘浮。
这时,十六个武士发起进攻。一时间,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但影子大师尚有时间。他微笑着俯下身,从脚边的小石缝里摘下一朵鲜红的小花。他不紧不慢地观察着小花优雅的造型和鲜艳的色彩,甚至当敌人冲向他的时候,他仍在品味小花那淡淡的清香。时间仿佛在刹那间停滞,所有的力量都深深汇集到他身体的某个地方。接着……
就在第一个敌人的剑刺向他的头颅时,影子大师突然离开站立的地方,脚尖点地,轻盈地跳跃,他的战棍微微发亮。剑棒和鲜血模糊了弟子的双眼,敌人被打得丢盔卸甲、血肉横飞。弟子觉得大师快步如飞,宛如闪电,他的动作凶猛而又不失优雅。似乎过了很久,实则过得很快,时间仿佛尽在影子大师的掌控之中。最终,敌人的进攻遭到挫败,他们抱头鼠窜,十六个败北的影子武士静静地消散,又还原成影子。
影子大师收起行囊,向弟子走来,小伙子还在那儿屏气,想让自己镇定下来。
“如果你准备好了,不妨告诉我你学到了什么,”大师说,“你准备了解真正的武士精神吗?”
弟子打起精神,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想起了气沉丹田这一招,便将两个指头放在腹部下方三指的位置。
“刚才看的时候,我觉得您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寻找一个适合您的空间。您选择了一个有利位置,以便舒适自在地移动,而这一切都与您了然于胸的作战目标和作战方式相吻合。”
“很好,”影子大师说,“选择你的地盘,这是作战的第一要则。”
“然后,您停下来调整呼吸。您变得平和镇静,仿佛您与所选的整个空间融为了一体。”
“你观察得很仔细。从容地集中意念,这是作战的第二要则。”
“接着,您放下背包,掏空口袋,将所有用不着的东西统统清出地盘。”
“对的。抛开一切不需要的东西,这是作战的第三要则。”
“后来我注意到,您抬起手臂,仿佛从天上拽下什么东西,然后把它与您身体深处的某个地方连接起来。”
“是的。与上天的神灵连接,让生命的气息存在于我们的灵感之中。这是作战的第四要则。”
“接下来您真让我大吃一惊。尽管所有的敌人都在向您逼近,但您好像毫不在意,还俯下身去摘了一朵花,并且从容地、尽情地欣赏着花的美丽。”
“对极了。交战之前,先要放飞自己的思想,因为在危急时刻想什么都已无济于事。这是作战的第五要则。”
弟子感到有点困惑。影子大师看出了他的心思,说:“如果战斗开始前你尚未做好准备,到时候就无法充分利用你的全部资源。成功的即兴表演需要精心策划的模式与结构。”
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然后接着说:“后来您突然出现,又立刻离开。在我看来,您的动作似乎比每个敌人都快上一倍,但在您思考、决定和搏击的时候,时间似乎又慢了一倍。”
“这是作战的第六条也是最后的要则,”影子大师说,“你必须学会让时间放慢脚步。一旦习得这一点,今后在任何危险紧急的时刻,你都知道如何更快地行动和思考。同样,你也会知道如何细细品味那些甜美的时刻。”
“但我怎么才能学会放慢时问的步伐?这怎么可能呢?”
“这个嘛,说难也难,说易也易。你必须正确地操练这个技能。和其他训练一样,满腔热情、认真勤勉地练习,一定会有所回报。”
“但我该怎么做呢?怎么才能让时间放慢脚步呢?”
“追逐你的幸运星吧。”
* * *
弟子躺在沙滩上。他听见波浪拍打着海岸,他感到和煦的微风抚摩着他的身体,他闻到海的气息,他尝到海水咸咸的味道。他注视着深蓝色的天穹,在无数闪闪发亮的星星中间选择了一颗真正属于他的星星。他专注而热切地凝望着那颗星。渐渐地,他觉得他凝望的时间越长,凝望的距离越远,其他所有的星星越是会从他的视野中渐渐消失,浩瀚苍穹中只剩下他那颗星——那颗真正属于他的星,而他注定要追随它,从现在直到永远……
一手来源:怀亚特·屋斯摩
二手来源:康斯坦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P45-49
谨以此书送给那些问我从哪里找到故事的人们。他们通常只满足于追问,却没有打开心智去找寻他们自己的故事,正是这一点促使我开始撰写初稿。
感谢我的朋友和同事:琼·阿尔伯特、里克·库珀、海伦·艾尔、尼尔·哈奇森、FCJ、索菲亚·米其娃、戴夫·帕门特、鲁柏特·琼斯·彭里、玛丽亚·雪莉和卡罗琳·坦普尔。他们不仅支持我走上这段写作之旅,而且伴我一路走来,给予了我热情的帮助和宝贵的反馈。
感谢很多给我讲故事的人,我从他们身上受益良多。这些人包括祖玛·巴卡里、保罗·戈埃罗、茱迪丝·迪罗赛尔、大卫·高登、诺林·琼斯、休·鲁普顿、约翰·摩根、罗伯特·M·波西格和安德鲁·怀特。
感谢惠特·伍德斯摩,他的一次培训师发展课程让我重操以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工具:魔法师与弟子、先知与白丁、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的《小王子》等近代传说、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保罗·戈埃罗的《朝圣者的旅途》以及狄巴克·乔布拉的《魔法师之路》。事实证明,这些方法和工具在我写作本书的各个阶段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这本书里几乎没有我原创的故事,所以我要深深感谢那些讲故事和写故事的人,是他们多年来创作、发展、改编、润色和传播了如此之多的故事。很多故事甚至来自于古代的各种传说。
我的故事素材来源广泛:旅途见闻、朋友与熟人、讲座、书籍、电影、广播等等。尽管我改写和改编了这些故事,但我仍将在每个故事的结尾注明讲这个故事的人或其他来源。
我将故事的来源分为三类。一手来源指的是第一次给我讲述这个故事的人、我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的那本书或者第一次将这个故事介绍给我的媒介。二手来源是参考书目,你可以在其中找到这个故事的其他版本。一般来源指的是那些广为人知并以诸多形式存在的故事。
由于年代久远和过分熟稔,我已经忘记某些故事的最初来源。我非常欢迎知情者提供线索以备再版时列出。
我自己的故事下面没有列出来源。它们大多反映了我生活的不同时期所发生的事件,因此,我要感谢那些与我一同走过的人们,是他们使得这一切成为可能。当他们看这本书的时候会认出书中的自己。
我从下面这些人身上学到很多,认识了比喻在各种情境中所发挥的作用:茱迪丝·迪罗赛尔、罗伯特·迪尔兹、大卫·高登、詹姆斯·劳雷、彭尼·汤普金斯、朱利安·罗素、简·瑞威尔、苏珊·诺尔曼、克里斯蒂娜·霍尔、约翰·摩根、马里奥·瑞沃鲁奇和米尔顿·埃里克森。
感谢其他故事集的作者赋予我灵感,他们是:瑞秋·娜欧米·黎曼、克莱丽莎·苹可萝·艾斯塔、马里奥·瑞沃鲁奇、约翰·摩根、尤里·贝尔、杰克·坎菲尔德和马克·维克多·汉森。
我从《东方传说》尤其是《苏菲传说》中智慧而优雅的故事里汲取了大量营养。在此我要特别感谢已故的伊德里斯·夏博士和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博士,感谢他们的苏菲故事集和东方故事集。他们的学识以及他们对故事的研究、描述和运用给人以启发和灵感。他们在收集和撰写这些古代教育故事的过程中,使智慧之典得以传播,而这一点长久以来都为西方人所忽视。
这些故事让我领悟了许多道理。从真正意义上说,作为书中故事的写作者和传播者,我起到的只是管道的作用——将大智大慧与不同视角传递给他人。我希望读者和听众继续从中学习,然后将知识代代相传下去。这就是故事之道。
有关这些作者及其书籍的信息请见参考书目。
此外,感谢我的出版编辑布里奇特·夏恩,感谢她的支持、热情和高效。感谢我的编辑马特·皮尔斯。
原稿撰写于伦敦、香港、纽约、庞德里奇、斯科普里和萨格勒斯。这些地方赋予我灵感。
最后,预先感谢你们大家,感谢你们选择和使用这些故事并向人们传递你们自己的诠释。
尼克·欧文
20O1年于伦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