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历史的黑洞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苏建军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尧舜禅让”,是一段妇孺皆知的远古时代的政治传说。但史书中开始有明确记载这件事的时候已是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已经时隔几千年,对于它的真实性当时就有人怀疑,而且历来说法不一,一般有以下四种说法。

第一,举贤说。据说,尧十六岁就显示出了治理天下的努力,到八十六岁那年,已经年迈体衰,就叫大家推荐和选举贤能的“接班人”,大家就推举了舜。

尧为了对舜加以考察,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

在大家的眼里,一个眼珠里有两个瞳仁的舜是个奇人。他母亲很早死去,父亲是个瞎子,后母愚悍,后母所生的弟弟叫象,凶横顽劣,三人合谋,总想害死舜,分掉他的财产。象几次暗算舜,但都被舜识破,舜不但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对父母更加恭敬,对弟弟更加关心。

舜用高尚的品格赢得了尧的信任,尧就把治理天下的权力交给了他,自己退居一旁养老。时光飞逝,八年后,尧去世了,舜正式做了帝王。

这就是一般历史书上所说的“尧舜禅让”的故事。这种说法,因为是以群众推举或领袖授予为基础的,因此人们称这种说法为“举贤说”。

第二,畏劳说。有一些学者则不同意以上说法,他们认为尧舜禅让没有那么严肃和神圣,只不过人们不想承担这份辛苦的职务罢了。

《庄子》一书里也记述了禅让的故事:尧让天下于许由,许由不受。又让天下于州支父子,州支的父亲推辞道:“我刚好得了忧郁症,准备治病,哪有心情治理天下?,,后来,舜又让天下于善卷,善卷也拒绝了,而且还躲进深山老林里,后来竞不见踪影了。

关于许由这个人,在《高士传》中叙述得比较详细。他说:尧认为许由有治理天下的能力和德行,就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逃避到箕山之下隐居起来。后来,他的行踪还是被尧知道了,就派人召许由为“九州长”,许由竟然觉得这句话很脏,他跑到颖水之滨洗起耳朵来,正洗着,碰到了另一个高士巢父,他正在牵牛喝水。巢父问:

“老兄,你在这里洗什么呀7”

“喔,我洗耳朵。”

“洗耳朵!为什么?”

“刚才尧派人来请我去做九州长,这么脏的话,污染了我的耳朵,因而来洗一洗。”许由解释道。

“哎呀,老兄,你只顾洗干净耳朵,却没有想到这么脏的话洗到水里,把水污染了,牛怎么能喝呢?”巢父听了,埋怨道。

说完,巢父气恼地把牛牵到远远的上游去喝水。

在安徽省巢湖市,现在还有叫“洗耳池”和“牵牛巷”的两个地名,就是这段传说的印证。

人们对于巢、许二人的品行,历来褒贬不一,赞扬的说他们不争名利,清高俊雅,斥责的说他们消极厌世,逃避现实。但是,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这么多人都不愿意接受这慷慨的帝位赐予呢?看来这“禅让”似乎并不如儒家渲染的那么神圣庄严。

对于这件事,韩非有更精辟的见解,他认为:尧在位之时,吃、住都很简陋,丝毫没有因为自己是帝王而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住的屋顶的茅草不整齐,房子的椽梁不雕饰,吃的是粗粮,咽的是野菜,冬天裹着兽皮,夏天披着葛布。现在,哪怕是一个守城门的士兵,收入也不会这样微薄。禹在位之时,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帝王之尊而高高在上,相反,他经常亲自背着犁耙版筑参加劳动,由于辛劳,大腿上没有成块的肌肉,小腿上没有汗毛。所以,古时的让天下,只不过是少了一份微薄的俸养,却能远离奴隶般的辛苦,所以没有人愿意自己辛苦一生,到最后还把这份辛苦留给自己的子孙后代。

第三,拥戴说。荀子、孟子等人,持否认禅让之说的观点。

有人问荀子:“尧舜禅让的事,是真的吗?”

荀子回答道:“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呢?所谓的禅让是肤浅的人们的传闻,粗俗的人们的解说,天子职位最高,权势最大,有谁肯让位呢?”

有人问孟子:“尧把帝位给了舜,这件事是真的吗?”

孟子说:“根本没有这回事,天子不可能把帝位让给他人。”

那么舜是怎样获得天下的呢?荀子说,他们是靠本身的道德来赢得人心的;孟子认为,那是靠上天的赐予,和民众的拥护。

在《孟子·万章篇》中有这样的记述:尧死之后,舜为了避开尧的儿子丹朱,便迁徙于南河之南,但是,天下的诸侯,都不去朝见丹朱,却去朝见舜;打官司闹纠纷的,不到丹朱那里打官司或是寻找调解,却去找舜,人们编出歌谣来,不歌颂丹朱,却歌颂舜。P2-3

目录

问贤

问王

问后

问政

问文

问武

问情

问趣

问疑

序言

历史是一个黑洞。

里面充满了被吸纳的各种混乱的物象和无声的诉说。然而,“真”的历史是什么?历史的真实究竟是怎样的?历朝历代,被官方净化后的“刀笔吏”所“篡”之“史”是否完全失实?或者野鹤闲云般的稗官野史是否真的没有任何可资考证的依据?

真真假假,千百年来,没有人说清楚。

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所能说清楚的,更多是那些不容质疑、已被证实的历史事实,甚至是我们似乎都确认并且公认的历史事件,然而这些真的可信吗?

历史也许不该是一笔难算的账,尤其是有了文字之后。文字使记载成为可能,使“历’’得以成“史”。然而由于历代统治者的高压,和被统治者的隐晦,这个“史”,从一开始就以两种面目呈现于世人前:

——在宫廷,在帝王的压制下,史官们战战兢兢的求着生存。避讳,曲笔,抹煞,甚至公然的篡改史实,这样的历史虽动辄惶惶巨著,但却很容易让人迷失。

——在民间,在帝王威权的作用在个人身上不那么明显的地方,人们把真实口耳相传。只是,在此时,流言与真实是混淆的,“三人成虎”很自然的就会发生,而在传播的过程中,真实也会扭曲,甚至比史官们扭曲的更为严重。再加上人们质朴的幻想,真相很容易就披上了比封建女子的裙子更厚的外衣。

后之视今,尤如今之视昔。

所谓的历史怎样才可信?史官们究竟记载了多少真多少假?正如阉割尚有不净,百密难免一疏,在他们尽量隐讳的记述中,能够寻找到多少有趣的消息和不易觉察的蛛丝马迹?另外,空穴不来风,民间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抽丝剥茧之后是否能找到历史真正的下落?在那看似神异荒诞的外表下又隐藏着什么?

《历史的黑洞》,便是要去接触和发现这些问题。

历史中太多存疑的东西,正史与传说混杂,有的无理似有理,有的有理似无理。作者无意,也不可能将这些历史一一寻根找据的考证明白,给读者一个明确的答复;所能做的,就是将这些历史的疑问提出来,将史官们的记载和野史传说一并贡献给读者。

《历史的黑洞》中的文章,有的列举了详细的考据,虽然史官们彼此之间也在相互否定;有的更像一个短篇的传奇,史载也罢,传说也罢,娓娓道来,讲述了或美丽或丑陋的故事;也有的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是作者自己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理解与思考。

真与假,何妨一笑观之,各人在黑洞中寻找各人的答案吧。

内容推荐

历史是一个黑洞。

里面充满了被吸纳的各种混乱的物象和无声的诉说。

然而,“真”的历史是什么?历史的真实究竟是怎样的?历朝历代,被官方净化后的“刀笔吏”所“篡”之“史”是否完全失实?或者野鹤闲云般的稗官野史是否真的没有任何可资考证的依据?

这本书带你穿越历史的黑洞,探寻真相。

编辑推荐

所谓的历史怎样才可信?史官们究竟记载了多少真多少假?正如阉割尚有不净,百密难免一疏,在他们尽量隐讳的记述中,能够寻找到多少有趣的消息和不易觉察的蛛丝马迹?另外,空穴不来风,民间传说真的就只是传说?抽丝剥茧之后是否能找到历史真正的下落?在那看似神异荒诞的外表下又隐藏着什么?

《历史的黑洞》,便是要去接触和发现这些问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3: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