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如来以无量方便,宣说菩萨的神奇以及对众生的慈悲,以此因缘,让众生有机会逐渐了解“只能自己救自己”,观世音菩萨就是自己救自己的菩萨。《普门品》的方法,就是最易行、最简单的方法。《法华经》就是让你达成金刚心的光明之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观世音普门品(无上秘法的神变)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东北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诸佛如来以无量方便,宣说菩萨的神奇以及对众生的慈悲,以此因缘,让众生有机会逐渐了解“只能自己救自己”,观世音菩萨就是自己救自己的菩萨。《普门品》的方法,就是最易行、最简单的方法。《法华经》就是让你达成金刚心的光明之路。 内容推荐 《观世音普门品》简称《普门品》,出自《法华经》。《法华经》是诸佛所珍藏的无上秘法。《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精华。《法华经》是诸佛第一秘义深经,《普门品》即是秘义中的秘义。 修持者若能了悟诸佛秘义,即是获得此生成就的无上法宝。因此,依诸佛第一义来解读《普门品》,是修持者获得无上法宝的关健。 《普门品》是诸佛所获第一深经,是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的无上法宝。因此,解读《普门品》应以了义入佛智慧,应以实修入般若观照,超越世间种种幻化,直趣诸佛无上菩提。只有如此才能使诸佛秘法重放光辉,才能令诸众生得闻诸佛真实智慧。乃至依此光明智慧,速得无上菩提,也只有如此方可能有荷担如来家业之人。 目录 序 观世音菩萨的身影 来自内心的呼唤 翻开法华经 解读普门 观世音菩萨的身世不是真实的 观世音菩萨超越男女之相 菩萨是修持过程中的境界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灵验 观世音菩萨就是修持者自己 一切都是自心的显现 为什么菩萨要倒驾慈航 观自在法就是诸佛不二之法 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观世音菩萨的秘义 观自在的观 见性的特性 苦难的来源 头脑编织痛苦 无法逃脱的报应 轮回 十习因 六交报 见报 闻报 嗅报 味报 触报 思报 法眼清净 译者 妙法莲华经 无尽意菩萨 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三十二应身观照解读 试读章节 在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名字就是观世音菩萨,最值得信赖的圣贤就是观世音菩萨,最亲切的形象就是观世音妙容。因此有关观世音菩萨兴大悲悯、有情救诸众生脱离危难的故事时有耳闻。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处处现身,这不但是历史的记录,也是现在随时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实。在未来的岁月里,观世音菩萨将不断地展现无限的奇迹,来引导众生走向光明。 在众生的苦难中,观世音菩萨是救星;在众生的日常生活中,观世音菩萨是兄弟姊妹;在无上的修持中,观世音菩萨又是诸佛之母,可知观世音菩萨有无尽的秘义。因此每一众生都应皈依礼敬观世音菩萨,都应向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致以深心的感激。 虽然观世音菩萨并不需要众生的感激,但众生只有通过感激。才能更清晰地觉察到观世音菩萨——这位最忠实的朋友,以及其无处不在、闻声救苦的奇迹。能够感觉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对一个人来讲是一个莫大的祝福,因为从此你就不再孤独了。你有了一位菩萨的朋友,于危难发生时菩萨会实时地救度你。 很多人从幼儿到童年遇到困苦危难时,常常呼唤妈妈,显示了幼稚心灵对母亲的依赖。亦有很多人于危难中如同呼唤妈妈般,会呼唤观世音菩萨。有些人甚至于睡梦中处于危险时,能及时呼唤观世音菩萨。由此可知软弱的心灵常须菩萨的加持。一个人若能于睡梦中的危难时刻,还能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说明这个人与观世音菩萨的因缘已经有相当长的岁月了,甚至好多世了。 呼唤观世音菩萨的人很多,但亲自感觉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的人很少。若不亲自感觉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对观世音菩萨的信任就不够具足。而信任具足才是奇迹发生的重要因素。 虽然观世音菩萨的奇迹不断地发生,但大部分众生觉察不到有观世音菩萨存在。因为菩萨与众生时刻不离,所以众生不易觉察。其实菩萨时时刻刻、在在处处救度众生。由于观世音菩萨无处不在,所以众生反而熟视无睹。 大部分人希望有形有相地感觉到观世音菩萨的存在与帮助,不知无形无相的帮助亦是帮助。特别是有很多人会有很幸运的事,或遭遇惊险、大难不死之事,这些不论有形无形、有相无相,统统都是菩萨救度的事实。不过当事者常常不会这样去想,而菩萨亦不会去证明说这是他在救度你。 在我体悟了观世音菩萨的秘义时,就已了知观世音菩萨的方法是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唯一方法;或者说,观世音菩萨的耳根圆通之法,已含摄一切可以成就的方法。由此可知。观世音菩萨不是让人去求来帮忙的,而是秘密修持的方法。 之前,我也从不想求观世音菩萨帮忙。在我看来,观世音菩萨在深深的内在宁静中,我为什么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打扰大菩萨的宁静呢?我觉得那份对菩萨的求助,对我来说是一种罪过。很多人都晓得学佛是学一颗金刚的心,而有求之时,心就会很弱。观世音菩萨教的是金刚心,她-只能让你的心更坚强。怎么能助长众生的弱心呢?再说一个信众交了些供养,叩了几个头,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要求菩萨来救苦救难,甚至家中的太平、生意的兴旺、夫妻的和合、儿子的学业都得菩萨来负责?这样看来观世音菩萨不就成了家庭保姆,成了佣人?所以每当看到人们又拜又求之时,心中都会生起对菩萨的敬佩,敬佩菩萨们的不辞辛苦。 以世俗角度来看,一个人心灵幼稚时常会呼唤妈妈,而一个有出息的儿子是硬汉子,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什么样的痛苦,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不会让自己的妈妈知道,免得她老人家担心。众生就把菩萨当妈妈一样,亦不应一直叫她的名字,让她不得安宁。因此我不愿求菩萨,亦不觉得有谁应该去求菩萨。 实际上菩萨是在更深的境界中。不同的境界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世界有不同的真实。事实上在菩萨的境界,菩萨是平等地普度一切众生的,怎么会因为你求与不求而选择度与不度呢?这样说也许有人会说我不信观世音菩萨。 我两岁的时候家住机场附近。当时恰逢战事,战火波及到我的村庄,很多人死于战火之中。炮火击中我们的住房,妈妈抱着我跑出去,此时炮弹的呼啸声由远而近,突然妈妈摔倒在地,就在同时火红的弹片擦头而过,我们得幸免于难。妈妈当时年龄不过二十岁,身体强壮,手脚灵敏,在平地奔跑是不可能会摔倒的。妈妈常说那次突然摔倒而得救,是神灵保佑的结果。 P1-4 序言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出自《法华经》。《法华经》是诸佛所珍藏的无上秘法。普门品是《法华经》中的精华。《法华经》是诸佛第一秘义深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即是秘义中的秘义。 修持者若能了悟诸佛秘义,即是获得此生成就的无上法宝。因此依诸佛第一义来解读普门品,是修持者获得无上法宝的关键。目前解读普门品的书刊很多,但大多都是从世间的实用角度出发,以有求有得,实现愿望为前提,以灵感灵验为目的来解说普门品。这是因为经文中的观世音菩萨可以满足众生的一切需求。 不过观世音普门品毕竟是诸佛所护第一深经,是令众生开佛知见,示佛知见,悟佛知见,入佛知见的无上法宝。因此解读普门品应以了义入佛智慧,应以实修入般若观照,超越世间种种幻化,直趣诸佛无上菩提。只有如此才能使诸佛秘法重放光辉,才能令诸众生得闻诸佛真实智慧,乃至依此光明智慧速得无上菩提。也只有如此方可能有荷担如来家业之人。 尽管接引众生需要很多方便,但是不可以降低标准来推广佛法。若以降低佛法标准来宣传佛法,可能大违佛意。因为这样一再降低佛法的结果,将会使无上佛法变成世间法。为了适应不同的人。而以种种方便开示佛法,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问题的关键是在于方便时不可失去第一义。若仅仅与世法相同,只要不失第一义或不忘第一义倒亦尚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降低佛法标准来宣导佛法似乎只是为了方便,放弃第一义变成是理所当然的。 更令人不解的是,流传于世面上的佛法名相解读、实修指导,所解释的恰好与佛所说相反。由此可知,由于不断地强调方便而降低第一义,所形成的后果有多么严重。对于降低佛法标准所形成的后果,佛早已了若指掌。因此佛于经文中一再告诫,不可降低佛法的标准。 佛经中到处可见的功德校量,就是佛对此种一再降低佛法标准的严肃告诫。本系列丛书第二册《永恒的付嘱》里就指出,诸佛秘义的传承是以质量超越数量。其超越的倍数是算数所不能譬喻的。 佛于很多经中都一再指出,若有人能令无量恒河沙数世界众生都得一果,不如令一人成阿罗汉果。若有人能令无量恒河沙数世界众生都得阿罗汉果,不如令一人发菩提心。若有人能令无量恒河沙数世界众生都发菩提心,不如令一人得最后身菩萨。若有人能令无量恒河沙数世界众生都成最后身菩萨,不如令一人疾得成就无上菩提。 这类的功德校量,经中随处可见。由此可知,佛对信众的质量与数量的告诫有多么清楚。事实是,没有质量,数量再多亦没有意义。因此不能因为数量而牺牲质量。为了壮大信众的数量而一再降低质量的做法有违佛意。日子一久,信众已不知什么是第一义,更不用说秘义了。 佛法至今已超过二千五百四十九年,若以十五年仅偏差一度计算,二千五百年来佛法已偏差近一百七十度。一百七十度已经是反方向了。因此加深对佛法的解读势在必行。 为了让有缘人了解诸佛秘义,为了让人们能依此法宝实际修持,亦是为了善业成熟之人,能依此诸佛秘法速证无上菩提的需要,此光明系列丛书第六册即依第一义、依实修,出此专辑,讲解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的诸佛秘法。 此法既简便又神奇,其修习进程的神速令人不可思议。只要试一试,你就会知道,诸佛秘法真实不虚,能除一切苦,能满一切行愿,能成就一切功德。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